戰爭期間,士兵使用的槍械會不會和戰機一樣,被輪流使用呢?

筱晨科普


對士兵來說,在戰場上自己最好的夥伴和最值得信任的朋友就是自己的槍了,所以各個軍隊都十分重視培訓士兵及時的保養、擦拭槍支。一旦爆發戰爭,保養槍支的條件肯定沒有平時好,但是依然不能掉以輕心。美國的M-16自動步槍就在槍托裡面集成了一套保養槍支所使用的工具。可見,槍就是士兵的半條命這句話一點不假。

在電影《兵臨城下》之中,蘇聯可以說是被黑了個遍。從輕武器不足到政委槍斃戰士,這些低級的一眼就能看出。不過其中有一個細節頗值得思考,那就是蘇聯人的步槍是幾個人輪流使用的,這是真的假的?那麼在戰場上會有國家這麼做嗎?

首先我們得明白,槍支是有壽命的。目前的步槍最易受損的就是膛線。每次槍支射擊時子彈需要旋轉,而膛線相當於是卡住子彈讓它旋轉,這樣就造成了膛線是存在磨損的,而當發射完一定的子彈之後膛線會被磨到不能使用甚至是抹平,到了這個時候子彈也就打不準了,這時這把槍也就算是壽終正寢了。另外,槍的槍膛、槍栓等部件都是有壽命的,一旦壽命達到這把槍也就廢了。

另外,看起來同一型號的槍一模一樣,但是每支槍都是有細微的差別的,比如說落點偏哪個方向,扳機較硬還是較軟,雖然說這些差別可能小到平常可以忽視的地步,但是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一把自己熟悉的槍就相當於一位配合良好的戰友,關鍵時刻是可以決定生死的。

最後,在戰爭中,槍支真的算不上是什麼奢侈品。木製槍托的步槍或許還受到木頭產量的限制,現在大規模使用的工程塑料的槍支生產更為簡單,比起導彈、火炮、戰機來說槍支算不上什麼高級裝備。即使工業實力弱的像像二戰時期的中國,想要大規模生產步槍也是不難的。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八路軍是缺錢少彈的,在那種情況下幾個人共用一把槍是很正常的,甚至戰士犧牲之後撿起烈士的槍繼續戰鬥的事情也大有人在,所以輪流使用槍支還是有可能的。


諸葛小徹


戰爭期間,士兵使用的槍械會不會和戰機一樣,被輪流使用呢?

在以往物資匱乏的年代,裝備落後情況下,如果在戰爭期間士兵遇到好的槍械肯定會優先使用。如大刀換長槍,長槍換大炮,每一次武器的升級,都標誌著士兵在戰場上生存下來的希望越來越大,勝利的曙光也在越來越近。手頭上替換下來的裝備配發給其他剛補入的新士兵,所以在戰場上武器輪流使用應該是常態化。

現在常規化部隊配備的大多都是制式武器,如95、03式自動步槍,每名士兵剛入伍新兵連時就要學習操作使用。下連後都有授槍儀式,槍支上都有編號,定人定裝,登記備案,固定使用。

如果士兵發生調動、退役情況,包括槍支在內的公用被裝都要上交的。統一點驗、登記、入庫,由專門的槍械員 、庫管定期維護保養,下步配發給來隊的新士兵。所以即使和平年代槍械裝備也是輪流使用的。





執著蝸牛1234


崤山小虎第273條回答。

其實無論是戰時還是平時,包括戰機、坦克、艦船、步槍等武器裝備,在使用上都是相對固定的。

所謂的相對固定就是指在一定範圍內輪流使用。舉個例子:

以坦克為例:一般3~5人駕員的坦克,會配備2~3個組,這兩三個組的人相對固定的輪流駕駛該坦克。同時該3~5人的戰鬥小組也是相對固定的,通常不會打亂編組


而槍械就稍微特殊了點,像我們國家輕武器的製造工藝已經很完備了,有足夠的能力為士兵配發足量的槍支,而且在新兵下連時,還有專門的授槍儀式。所以,該槍支相對於該名戰士是固定不變的。但當該士兵退役時,槍支也會收回,重新配發給別的戰士。

就算是戰時,槍支也是相對固定的

,不會隨意輪換、交換的。“槍是軍人的第二生命”,在戰場上給軍人換一把不熟悉的槍,即使是同型號的,也容易帶來致命的代價。

但當國家沒有足夠能力配發槍支時,就不會顧及那麼多了,同型號的槍基本性能是相同的,個別槍支略有不同,只能看戰士們的悟性了。

所以,小虎認為,大規模輪換使用是不可能的,一般會做到相對固定。


哨兵小虎


有啊,主要看庫存怎麼樣了,如果是想蘇聯那樣,喪心病狂到一個營存3萬支步槍,那當然是用不著了。

最慘一點的,一戰的沙皇俄國,前線幾十萬軍隊連步槍都沒有,10個人配一支步槍。

正常情況下槍支都是會有損耗的,嚴重磨損,報廢,遺失都會有,所以一般情況下軍隊都會有多出來的庫存用於補充。

但是也不排除士兵在遠離後方的情況下缺乏裝備的情況,這個時候就會輪流使用槍支,但是一般都會盡量自己再搞一支。

另外主要還是機槍手或者火炮操作手這類需要好幾個人伺候的武器需要輪流使用。比如在黑鷹墜落中,.50機槍手在不斷折損的情況下就需要別人頂替。


視聽團仔


一般情況下,正規軍,會;而更高級別的特種作戰部隊的單兵個體,不會。

我們知道,每一名單兵個體,除了戰術上標準射擊動作外,都有自己的射擊經驗及喜好與習慣,因而每一把屬於自己的槍都經過使用者經自己的理解後,微調了瞄具校調。從而達到,更適合自己使用,間接進一步提升戰力的目的。但這在一個國家龐大而複雜的軍隊體系裡,註定只能少部分精英才具有的特權。如果,你想有更高的實戰經驗,這是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一般的陸、海、空軍,由於管理需要而集中統一管理槍支彈藥。這類別軍種是禁止微調瞄具參數的,而更高級武器裝備的電子光瞄也有回覆初始值的功能。


陸家梧桐棲小鳳


不是也不可能 因為槍械的技術含量比戰機小的多 而且槍械成批量生產並裝備部隊這在世界各地的歷次戰爭中都是必須的事情 除非是資源很匱乏工業實力一般的國家會有這種情況 資源充足 工業實力很強的國家是不會有這種情況的 而且你去看看一二戰那些發達國家裝備的各種各樣槍械都是好幾萬好幾萬的裝備 那個時候都是那樣 放到更加發達的今天你覺得可能嗎


非人哉少年英雄小哪吒


沒明白什麼輪流。一般是用自己熟悉的那把槍。彈道校準都是自己親手搞定的。用起來比較順手。而且衝鋒槍手給他把大狙顯然發揮不出威力。當然真打急了沒子彈就直接換槍摸到哪把是哪把。槍打燙了就踅摸邊上有沒有趁手的傢伙。有就抓過來。如果長時間作戰的話肯定會換槍,因為膛線會磨損。不過這種情況很少。抗日的時候換不起打的子彈也不多。建國後基本都是輪戰。朝鮮戰爭一邊打一邊就換槍了。從三八大蓋換到波波沙。後期以及對越都是連人都在換。還換什麼槍呀。兩山輪戰槍比人還多。摸啥算啥。對印來不及換槍仗就打完了。其實中國人用槍最不正經。總惦著炸。打打就出么蛾子。能炸的絕不用槍。據說還有人把130擱貓耳洞,對面誰開槍就轟誰。


夕惕若厲23


一般情況下不會,自己的槍械用熟了,就比較順手了。但如果戰鬥非常激烈,時間又長,後勤又沒跟上,自己的槍械打壞了,那隻好用別人的。


踏雪無痕167380802


一線打壞就換,回收回來修好再用只是一部分,類似飛機。


雙腳飆車的人


真打起仗來,耗費的物資是個天文數字,肯定要用的,例如蘇聯二戰時為了保證波波沙衝鋒槍的生產,把回收的莫辛納甘步槍槍管鋸了改成波波沙的槍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