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東莞製造業工廠大量缺少工人,那麼消失的工人去哪了?

賀青田


目前正值年底和春節到來前的階段,東莞製造業招不到人或有人離職返鄉,這也是不奇怪的,因為多數農民工要回家鄉過年了。不過,若是除去年底和春節假期因素,東莞製造業還是招不到人,那就存在很大的問題了。本來東莞是中國知名的製造業之城,現在已經淪落到大量製造業工廠,招不到人的地步,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第一,製造業人工人太辛苦,一般的農二代不願意去幹。除了工資條件不高、工作環境差之外,工廠還管得比較嚴,有的工廠都規定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吃飯,甚至什麼時候上廁所也要管到,完全是軍事化企業,這樣誰能受得了呢?此外,每天重複勞動,枯燥無味,而且在生產流水線工作,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時間長了誰還願意在東莞的製造廠裡當工人呢?

第二,第三產業的興起,給很多工人以更多選擇就業的機會。現在外賣和快遞小哥,雖然也比較辛苦,工作條件也不好,但是月薪都已達到六七千元了,而在東莞的工廠裡面,很多車間汙染嚴重,工作環境差,即使一個月不休息連續工作也沒超過5000元,試問,誰還願意去做又辛苦還要讓身體受到損害的工作呢?

第三,東莞製造業技術含量本來就不高,進廠只要稍加培訓就能上崗,這對於年輕人來說,根本學不到什麼技術,只需要把部分零件,安放在固定位置上去就可以了,工作技能單一,沒啥前途。還不如跟著木工、泥瓦匠呢,這樣起碼幾年下來,自己也學了一門手藝,

第四,現在全國各地都在搞經濟大開發,東莞製造業的優勢已經不明顯,現在很多年輕人要麼選擇在自己家鄉附近的企業工作,也免受背景離鄉之苦,要麼就自己在家鄉創業,把當地的蔬菜拿出來買到城市去,走上了自主創業之路。在這種情況下,東莞製造業會越來越招不到工人,這是大趨勢。


不執著財經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陶子認為,東莞等地製造業用工荒,有如下幾個原因。

第一,工廠封閉,管得嚴。富士康算製造業工人待遇不錯的了,環境也安全,還有加班費,尚且出來那麼多跳樓的,其他工廠就更不用說了。這些跳樓的人並非因為工廠環境太苦,而是管的太嚴,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間吃飯、甚至什麼時間上廁所都規定得特別死,而且廠區環境封閉,流水線作業,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長此以往必然沒有人願意當工人。

第二,工資低,環境差。並不是所有制造業都是富士康那樣的正規廠家,很多小廠工資不高,送外賣,送快遞的沒法比,外賣快遞雖然辛苦,但是忙得有規律,而且工資高,順豐小哥月薪1萬完全有可能。工廠算上加班費不超過5000,很多車間汙染嚴重,塵肺病之類的都是這麼得的,自然沒有人願意做又辛苦還危害身體健康的工作了。

第三,工作沒有技術含量,沒有升職空間,年輕人不願意做。現在都是流水線作業,只需要把自己那部分零件擰上就可以了,沒有任何技術含量,換一家企業就用不上了,遠遠不如木工瓦工等建築裝修工人有技術含量,也不如星巴克服務員那樣有上升空間。


首席投資官


不是東莞工廠招不到人,而是全國各地工廠都大量缺人。

我這邊是在珠海工業區,近年來工廠由於招不到人,於是大量尋求人力中介合作,今天一條街大大小小新開了10幾家中介,工廠缺人把中介搞富了。

為什麼現在進工廠的人少了?人都去哪裡了?

首先是因為現在就業的機會比以前多了,當初就業面窄人們只能在工廠工作,現在服務行業興起誰也不願意在工廠浪費青春了。

不進工廠可以去賣衣服賣手機賣房做銷售,也可以去工地做工時間不長,累一點但是工資高,還可以去跑滴滴,有想法一點的人就玩玩自媒體,就業面如此廣誰還願意在工廠?

最主要的是工廠上班不自由、時間太長,升職加薪都是靠關係,沒關係基本寸步難行。

在裡面待的時間長了感覺整個人也傻了,在外面起碼還能鍛鍊一下自己的能力。

有人說:“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我覺得進廠才是最愚蠢的投資”


熊林L


  • 離開東莞,但是繼續打工。

除了東莞的製造業形勢,東莞低廉的工資,也是工人流失的很大一個因素。目前還是停留在2015年的工資水平,很多工人離開東莞去往江浙和珠三角其他城市,(比如蘇州這幾年就吸引了很多人從東莞過去,還有廣州深圳)但是依舊進工廠打工。

  • 依舊留在東莞,但是離開工廠,轉型創業,做點小生意。


俗話說,打工打工,兩手空空。很多工人看到了這一點,省吃儉用攢下一筆錢,做點小生意。我很多以前的同事,就是這樣的。大多數都是小本生意,比如做早餐,開大排檔,開便利店,擺攤···其實,做小生意虧本的也有很多,賺不了大錢,但是很多還在堅持。不為別的,就為自由自在的工作安排,再也不想回工廠受不人性的管理了

  • 離開東莞,回老家工作,很多還是在工廠上班


隨著內地經濟的發展,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加大,很多工廠也在內地設廠。再加上東莞低水平的工資,和家鄉的差距不大。這樣一來,很多人回家上班。雖然也是在工廠打工,但是,差不多的工資,卻可以和家人陪伴在一起,也是很好的選擇。
  • 返鄉創業

這是很多來莞務工人員的心願,但是做到的卻不多。有的工人,存著一點積蓄,回老家在親友的扶持下,開始自己創業。我所知道的案例裡面,創業發大財的不多,但是日子紅紅火火火的卻特別多。

我是魚小智,今日頭條原創作者,歡迎各位關注和分享。


東莞魚小智


中國的製造業,東莞是當之無愧的。電子廠、服裝廠、模具廠……遍地開花,(中國製造)的商標,隨處可見。東莞到處都是務工人



招工難用工荒,也確實存在,那麼工人都到哪裡去了?東莞的工業也在發展壯大,而工廠卻招不到人,這很矛盾啊。人流去哪裡了?

其實也很簡單的道理,第一批來東莞的人,學到技術,積累起資本。自己辦起了企業,分流了一大批人。還有許多人經營起小商店,做起了小買賣。近幾年,又增加了許多新興行業,如物流、快遞、超市、專賣店。其實工業和商業規模擴大了,人口分散了,工廠這一塊,用工就短缺了。



後來的新莞人,分佈在各行各業。外來務工人員,大部分還是留在東莞。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許多人做起了老闆。招工就成了問題。東莞沿海的幾個鎮,社區的工廠多如牛毛,十幾個人的廠,幾十個人的廠,一家連著一家。


東莞虎門鎮,造冊登記的有上萬家。長安鎮毗鄰深圳,睜眼看到的都是工廠企業。每到春節放假的時侯,東莞火車東站的人流,不亞於廣州火車站,東莞的每個鎮,都有務工人員。

務工人員的分流,主要在兩個方面,1、傳統產業的分離,另起爐灶辦廠辦企業。2、新興產業的增加。目前在東莞務工的人員有一千多萬。東莞的騰籠換鳥,機器人換人,解決了一部分的用工荒。


知其乎


我總結一下吧。本人80後。16歲來東莞造紙15年了。就現在東莞的造紙行業簡直就是地獄。現在缺人招聘人不到。工資待遇低。伙食差。住宿條件差。我現在座標東莞中堂鎮三湧工業園旭豐造紙廠。工齡11年。在廠裡做個領班。廠裡基本沒有任何福利待遇。老闆主管只會要求這要求那的就是不加工資。每個月工資就那麼5000多點。這是個11年老員工待遇。公司中主管級領導耀武揚威不可一世一樣的管理。廠裡80後的都沒幾個人了。好的都跳槽了剩下的都是混飯吃的老頭了。目前本人以辭職做完這個月就走了。心裡好後悔在這裡浪費11年青春。這是我對東莞造紙廠的理解。


小劉探花振哥


說起東莞,相信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是一個製造業王國,在那裡可以說是到處都有各種各樣的製造業工廠,大到幾萬人,小到幾十人,在東莞製造業鼎盛時期,幾乎每個角落都有一間廠,由於製作業的高度發展也帶動了東莞的各行各業尤其是出租房的房東,每個月穩穩的收租日子過得瀟灑自如。

為什麼現在東莞製造業工廠會越來越少?

近幾年會發現東莞的製造業工廠越來越少,曾經少萬人的廠說關門就關門,同時還有很多廠不斷的裁員,造成這一原因主要是國家去庫存,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國際貿易需求等綜合因素,人工用工成本不斷增加加之很多工廠主要從事低端製造業利潤極其微薄,造成很多很多中小企業不堪重負只能關門。

如今東莞缺乏工人,消失的工人去哪裡呢?

在現如今不僅在東莞遇到招工難的問題,在全國各地都遇到這種問題,在近段時間中介公司不斷提升工價招工,可效果都不明顯,主要是現在務工主體90後是一個追求個性的群體不喜歡被約束,工廠的工作模式比較單一,管理比較嚴格,與90後的個性完全不符合,除非非不得已一般情況下是不會選擇進工廠。,加之工廠喜歡年輕勞動力,對80,70後相對排斥,所以就造成工廠缺乏用工的假象。

透析財經事件,記錄財經生活,我是:“財經隨記”,喜歡我關注我!


零度經濟


這個問題對於我來說,太合適了!我就是在東莞工作了二十年,前年才回了湖北的老家,現在決定一直在家鄉發展,不想出去了。


記得以前剛到東莞,為了找工作,到處找廠,曬得黑不溜秋的。滿大街都是像我一樣,從農村出來的少年。那時只有找不到工作人,哪有招不到人的工廠。


我那時為了進廠,還是找熟人拖關係,交了幾百塊的學費,才進了一家毛織服裝廠,在裡面做學徒。每天加班到十二點,才賺個三十塊錢,想想那時在工廠的日子,真是夠遭罪的!


雖然後來混上個主管做,工資也有五千多,但是我一直都想結束這種背井離鄉的生活。

直到前年,老婆的公司裁員精簡,她也在裁員的名單裡,老婆說不如都回家吧!父母年齡大了,孩子也快小學畢業,是該回去照顧一下了。當時我就同意了,遞了辭工書,還請了一幫在東莞結識的朋友聚餐,慶祝自己終於可以離開東莞,不再是一個在異鄉漂泊的浪子了!


回到家鄉,我很快就在縣城裡的工廠找了份工作,跟我在東莞工作的工廠,是一樣的行業。

在家做了一年多,也知道了些家鄉的經濟形勢,明年就準備跟朋友一起搞個農場,作為一個農村長大的孩子,一直都對農業比較感興趣。

想信很多離開東莞的人,都是因為心中藏著回家的夢想!現在很多人的家鄉都有一些工廠企業,回家的夢!以不再那麼遙遠!


香煎福壽魚


主要工資低,物價又高,待遇差,廣東那邊對外地打工子女上學很限制學校很難進。一個月5000塊,單身小夥一個還好,如果結婚了,老婆又不能上班又有小孩,還要租房子,肯本不夠用好吧,沒結婚之前,我也在廠裡上班,結婚後,因為工資太低,我被迫離開東莞,自己和別人學裝修,萬事開頭難,頭倆年不怎麼好,但是7年過去了,自己包活,雖然很苦,但是很自由,想做就做,想休息就休息。自己也買了倆部車一個家用,一個拉貨用,去年又買了一套140平米房子,今天看到這樣新聞感覺自己不在廠裡是對的,還好離開廠裡了,如果我還在東莞廠裡每天晚上加班12點,也最多維持溫飽。


王鬍子九哥


我是做出口貿易的,經常和各種工廠交接。工人年齡層大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有個給我做沙灘褲的工廠開在一個偏遠的農村地帶,工人都是村裡的老人,因為這些老人就農忙的時候放假下,平時每天都來上班的,工資要求也不高。年輕人是不會有耐心坐在流水線上重複枯燥動作還沒有假期自主加班的。後來那個褲子廠老闆說了一句我到現在還記憶猶新的話:誰家的孩子讀了十多年書,還讓他來縫褲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