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表示“文玩收藏造假我們真的管不過來!”

從古至今文玩收藏圈裡有這這樣一條臭不要臉的規則:真假全憑眼力,吃虧不能說,說出去丟人!

正是有了這樣一條默認的“行規”,讓不良商家們為所欲為,有些沒有底線的商家甚至還會以此奚落客人,囂張的很!

315表示“文玩收藏造假我們真的管不過來!”

文玩古董行業向來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其中暴利又充滿心急肉跳的刺激感,向來被很多人所喜愛。然而古董行業,古玩的造假,由來已久,尋寶鑑寶,完全就是憑的自個兒的眼力勁,北京潘家園、南京朝天宮,魚龍混雜,真的寶貝與贗品都擺在那裡。


315表示“文玩收藏造假我們真的管不過來!”

“20元一件,雲南翡翠城的玉石,隨便挑隨便選…全場處理,20元,你買不到吃虧,買不到上當……”

小夥賣力吆喝著,很多人都動了心,挑選的人,還真不少!20元一件,真的是賤賣嗎?我卻認為他賺大發了!為什麼這麼說,看下面:

315表示“文玩收藏造假我們真的管不過來!”

喜歡水晶的有福了,這麼一大串108顆晶瑩剔透的水晶佛珠款手串才20元,還真是讓人愛不釋手。然而,這個地攤貨卻都是人造的,甚至是玻璃的,說到佩戴價值,是真心的沒有。

315表示“文玩收藏造假我們真的管不過來!”

這串超大尺寸的108,不知道是模仿的南紅還是珊瑚。但是真正的珊瑚,做不出這樣的珠子;而南紅,也很少有這樣的尺寸。如果有,價格也是天價……

315表示“文玩收藏造假我們真的管不過來!”

原售價1688元的“天然玉器”,不過是一串假“金剛菩提”,還是蜜蠟、松石隔片……談不上樁型、肉度,因為根本不是種子,就是樹脂!

315表示“文玩收藏造假我們真的管不過來!”

20元一串金剛菩提,那是便宜。但是,20元一串的樹脂(塑料仿製品),最多也就幾塊錢!

315表示“文玩收藏造假我們真的管不過來!”

再來看看這“天然蜜蠟”吊墜,這雞油黃,這滿蜜,要是真的,那可是200元一克都買不到。而這種一眼假,塑料做的“天然蜜蠟”,連馬麗散都不是,只是塑料而已!成本不超過 1 塊錢!

315表示“文玩收藏造假我們真的管不過來!”

這綠松石放手裡沉甸甸的,這品相、這做工,都可以當染色菱鎂礦教科書了。戴在身上,百害無一利……這攤子上綠松石還挺多的。先不管極品不極品,真的綠松石,200塊錢 1 克還差不多~

315表示“文玩收藏造假我們真的管不過來!”

地攤上的這串蟲珀,每個裡面都趴著幾隻大螞蟻,包裹如此完美的蟲珀,真的笑出來了……

看著騙子如此囂張,如果揭發他,還可以找到了一條發家致富的道路,假一賠十,買一件賠200元,買一件賠200元,如果全都包下來,還能發家致富!

315表示“文玩收藏造假我們真的管不過來!”

古董店

文玩收藏的門道極深,行家可能又會有看走眼買了假貨,這在業內叫“打眼”,打眼屬於學藝不精,回去多讀幾年書,真別講究什麼退貨換貨上法庭,不存在,這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而普通收藏愛好者買到假貨,就而更加正常了,玩玩工藝品還好,不要深入其中,妄想一日買到珍寶發家致富,是不現實,一夜暴富者有,散盡家產更是尋常。

315表示“文玩收藏造假我們真的管不過來!”
315表示“文玩收藏造假我們真的管不過來!”

街頭古玩攤點

文玩收藏就是這樣,不吃幾次虧,打幾次眼,吃一塹長一智,不交學費就想買到好東西,太難了。每個玩兒這個的人,都要做好心理準備。

這不別說,故宮專家都有打眼的時候,黎民百姓更不要提。最常見的樹脂核桃、微波爐烤琥珀、粉壓的玉器、酸咬的翡翠、老窯口的瓷器,稍微入點門道的都不會再在這個上面跌跟頭了。

315表示“文玩收藏造假我們真的管不過來!”

以假亂真的樹脂核桃

中國歷史上,每個朝代都會仿製之前的器物。官制的多為皇室成員把玩之用的工藝品,這種“仿製之風”流傳到民間,便形成了文物造假。最早的造假潮流能追溯到唐宋。

唐代主要是青銅器造假,朝廷甚至有官辦仿造工場。如李隆基當皇帝時,在離南京不遠處、今屬鎮江的句容,就設有作坊,專仿夏商周三代青銅器。

315表示“文玩收藏造假我們真的管不過來!”

仿夏商周三代青銅器

宋徽宗時代又掀起新一波文物造假之風。這段時期及以後,文物造假以三代青銅器和書畫領域最嚴重。現在不少青銅器都是唐宋時造的假文物,有意思的是,唐宋假文物到今天也成為了寶物。

除官仿外,古代民間造假更為氾濫。以三代青銅器來說,宋元時代的江蘇、浙江都有一些出名的造假作坊,如宋代的“台州鑄”,元代的“杭州鑄”、“平江鑄”等。清乾隆年間,江蘇、山東、北京、陝西到處都有造假作坊。

315表示“文玩收藏造假我們真的管不過來!”

清造假作坊

揚州和蘇州,一直是江蘇文物造假的大本營。揚州以書畫和玉器為主,蘇州則是書畫、玉器、青銅器無所不能。民國時的青銅器出現了“蘇州貨”、“濰坊貨”、“西安貨”和“北京貨”等來自不同地區的假貨,以上地區都屬於仿造出名的青銅器貨源地。

收藏界有個至今傳講的笑話:民國大文物販子之一吳啟周,與盧芹齋開辦了倒賣文物公司“盧吳公司”,卻被自己的外甥葉叔重所騙。吳從上海古董商洪玉琳那裡買到一批商代青銅器,結果得知是葉叔重搞的“蘇州貨”,氣得吐血,從此退出江湖。

315表示“文玩收藏造假我們真的管不過來!”

吳啟周

民國時另一起有名的造假案發生在南京。

時為首都的南京,有個張姓古董商極善作偽。1935年,他根據《古泉辭典》,偽造了一批蕭梁時代的五銖錢範,聲稱是在南京光華門外草場湖出土,藉此發了筆財。嚐到甜頭後又用唐志殘石,刻上“謂山窯”三字,又刻上“大通紀年”。

當時中央大學教授朱希祖是中央古物保管會委員,見此石刻,驚為稀世寶物。張很大方,乾脆將石刻獻給古物保管委員會,獲60塊大洋獎勵。報紙上還對此作了正面宣傳。

315表示“文玩收藏造假我們真的管不過來!”

五銖錢範

此後,另一委員馬衡看出了破綻。朱希祖遂將張告到法院,結果張姓古董商行賄法院,反而勝訴。勝訴理由有些強詞奪理:你一個考古專家無法鑑定贗品應該自擔責任,且“獎金”也是自願頒發的,古董商未強要。從此朱希祖再不談考古。朱希祖之子朱楔,後以考察六朝陵墓而出名。

玉器的作假更有講究。如蘇州的玉器製作,從選料到設計都十分講究,“蘇工”更是玉器雕刻中頂尖的技法。但以前無論“蘇工”如何美輪美奐,卻始終無法騙過眼尖的收藏家,其關鍵在於玉器雕磨打琢做舊後,卻無法擁有古玉的“水頭”。

315表示“文玩收藏造假我們真的管不過來!”

蘇作玉器

在過去,“蘇玉”最後一道工序並非在蘇州完成,工匠們會將玉器運到安徽蚌埠做最後一道工序,經蚌埠大師之手的“蘇玉”外人很難辨識。“蚌埠人肯定有自己的獨門祖傳秘法,就算蘇州人再精明能幹,這道做舊工序也只能到那完成,蘇州人並沒有偷師成功。”倪方六說。“盜墓賊也會購買贗品,多用於‘埋地雷’。”,“埋地雷”是現代河北河南等北方盜墓賊的說法,就是將假貨事先預埋在要“盜”的地方,這是針對喜歡現場“包坑”大老闆的作假方式,實質就是忽悠買家,讓其現場看著“生貨”的出土過程。“眼見為實嘛,不明真相的老闆往往會上當,盜墓賊有時比文物販子更奸滑。當然,所埋的‘地雷’都是稀罕、貴重的假古董。”

315表示“文玩收藏造假我們真的管不過來!”

有一個故事是:民國時,長沙有個姓蔡的古董商,經常與盜墓賊合作,也善於仿造古董。有一次,盜墓賊將一件他仿製的戰國銅器埋入盜洞內,後來蔡姓古董商約某大學著名文物和考古教授上山看“貨”。該教授親眼看到他們從盜坑內取出一件精美銅器,其紋飾和銅鏽都非常逼真。該教授便花鉅款收買。

現今,文玩收藏造假又呈一波高峰。造假者技藝更加精湛。對於這種現象,誰來管?怎麼管?玩家仍迷茫,賣家且猖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