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力而行量入為出 買理財型保險“悠著點”

臨近年底,A股市場終於不再跌跌不休。不過,即便市場人士頻頻預測市場“底部”到來,拿真金白銀投資還是心裡“怕怕”。由此,不少白領選擇拿一些與資本市場掛鉤的理財產品“試手”。其中,兼具保障與理財功能的理財型險種頗受關注,但專家提醒消費者還須“悠著點”。

量力而行量入為出 買理財型保險“悠著點”

投連險風險與收益俱高

據瞭解,具有理財性質的保險產品可分為三大類:分紅險、萬能險、投連險。其中,投連險的風險和可能獲得的收益最高;萬能險的風險大於分紅險,收益較穩定;風險最小、收益最低的是分紅險。

諾亞研究工作坊高級研究員姜奇甲告訴《上海金融報》記者,投連險是將投保人的保費留下部分作為風險保障,其餘進入投資賬戶,購買股票、債券、基金等,以期獲取相對較高收益。“因此,相對於其他偏重保障功能的險種,投連險更注重投資功能。一定程度上,可將投連險看做靈活配置型混合基金。”姜奇甲表示,從銀保監會公佈的數據看,目前保險資金配置相對低風險的債券,以及銀行存款的比例接近一半,而股票和證券基金的投資比例在13%左右。但為了獲得較高的收益,部分投連險投資經理根據自身對市場的判斷,加大股市及偏股基金配置比例。“由於今年以來股市整體表現不佳,這部分配置風格較激進的投連險會‘受傷’嚴重。而重點配置利率債或貨幣基金的投連險收益不錯。”

在姜奇甲看來,投連險投資經理根據市場實際調整大類資產配置的能力,是決定投連險業績的重要因素。另外,保費渠道能否暢通、是否能源源不斷為投資組合“提供彈藥”也很重要。對此,消費者選擇相應產品時需仔細瞭解。“從今年以來的情況看,前10個月投連險月平均收益為-0.96%,同期A股(萬得全A指數)、公募混合型基金(萬得混合型基金總指數)以及股票多頭私募證券基金(朝陽永續)的收益率分別為-2.9%、-1.3%以及-1.5%,投連險表現相對最好;而前10個月投連險、A股、公募混合型基金以及股票多頭私募證券基金的年化波動率,分別為5.3%、13.5%、7.3%以及8.4%,投連險也佔優勢。從月勝率看,投連險相對於A股、公募混合型基金及股票多頭私募證券基金的月勝率分別為60%、70%以及60%,投連險同樣佔優。“因此,從收益和風險角度說,今年投連險仍具有一定優勢。”

有保險理財師表示,判斷某一款投連險賺錢能力優劣的主要方法就是參考歷史業績,而且要更看重長期綜合表現。具體可以通過一些數據供應商來了解產品的歷史表現,或通過第三方理財機構來挑選產品,這些機構大多會列出投連險的業績表現,供消費者選擇。

那麼,投連險、萬能險等有一定風險係數的保險產品,究竟適合什麼樣的消費者?該保險理財師表示,這可以根據五項標準來衡量:有穩定持續的收入;有一筆富裕資金且長期內沒有其他投資意向;有一定的投資和風險承受意識,但沒有時間和精力進行其他投資;對收益回報有中長期(至少在5年以上)準備;有兼顧投資收益及人生保障的需求。“如果具備以上五條,適合購買萬能險;具備三條以上,萬能險是很值得考慮購買的險種。但要是隻具備其中兩條或更少,就需慎重考慮。購買時要按照自己的經濟情況、風險承受能力等選擇合適的險種,一般來說,年紀大、風險承受能力低者,不適合配置萬能險和投連險。”

量力而行量入為出 買理財型保險“悠著點”

供圖 今日頭條

分紅險分紅有方

那麼,收益穩健的分紅險有哪些特點?據瞭解,分紅險是指保險公司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後,將上一會計年度該類保險的可分配盈餘,按一定的比例,以現金紅利或增額紅利的方式,分配給客戶的一種人壽保險。

保險專家表示,作為一種新型的人身保險產品,分紅險兼具保障和投資功能。投保人除了可以得到傳統保單規定的保障外,還可享受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果。但是,分紅險的“紅利”,也就是投保人的投資收益部分,與保險公司的經營情況掛鉤,這就意味著投保人雖享有參與紅利分配的權利,但不能保證年年拿到分紅。

不過,分紅險除了分紅收益,畢竟還有風險保障責任,能提供疾病、身故等各類保障,因此,不能僅將分紅險產品與理財產品作單純的收益對比。“消費者可以選擇一些保障時間長、保障功能強的分紅險產品,不要過分看重短期收益。同時要注意,由於分紅險的變現能力相對較差,如果短期內有較大開支需求,不適合買分紅險。”保險專家指出。

據介紹,分紅險的分紅方式有現金分紅和保額分紅。現金分紅可選擇四種領取方式,包括現金領取、累計生息、抵交保費、交清增額。現金領取可以在有分紅的時候直接拿到現金;累積生息的紅利按照保險公司設定的利率按複利遞增;抵交保費是將紅利拿來交保費,每年為保單準備的現金就可以少一些;交清增額則是用紅利作為保費,按相同的合同條件增加保額。至於保額分紅,是將當期紅利增加到保單的現有保額之上。

保險專家表示:“保額分紅產品的投資收益明顯高於保費分紅,且獲得的保障越來越高,缺陷是紅利領取方式不如保費分紅那麼靈活,保單持有人只有在發生保險事故、期滿或退保時才能拿到紅利。如果手中有閒錢,不急於將紅利變現,可以選擇保額分紅。”

記者 李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