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IC:14支鉑金ETF吸引20億美金入場 鉑金價值被低估

在剛剛結束的“2018中國(上海)國際貴金屬年會”分論壇上,有關鉑金產業和鉑金投資的話題引發熱烈討論。

數據顯示,由於開採難度大、精煉技術高,鉑金每年的產量約250噸,不足黃金年產量的十分之一。但因其高熔點、可鍛造性、耐久性、延展性以及穩定性等特點,廣泛用於工業、醫療、IT、消費品以及投資領域。

世界鉑金投資協會(下稱WPIC)日前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鉑金在石油行業、玻璃行業的需求出現明顯上升,同比分別增長85%、19%。WPIC進一步預測,需求端的提升將導致2019年鉑金的市場供應盈餘量同比2018年降低10%,這一背後的主要驅動力將為經濟增速帶來的化工和石油行業需求,以及ETF持倉量反彈和鉑金條、鉑金幣的投資需求增加。

中國銀行上海人民幣交易業務總部高級分析師徐明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表示,今天鉑金的價格雖然只有黃金的三分之二,但過去20年的均值變化表明,鉑金的價格要比黃金貴很多,歷史數值顯示鉑金最貴的時候每盎司價格高出黃金約1200美元。如今鉑金均值價格回落,帶來了難得的投資性機會。

據瞭解,目前鉑金投資的主要方式包括銀行賬戶鉑金投資、鉑金條和鉑金幣投資等實物投資以及鉑金ETF理財產品投資。WPIC研究總監Trevor Raymond告訴界面新聞,當前全球有14支鉑金ETF投資250萬盎司的鉑金,吸引了約20億美金入場投資。

“從投資角度上看,鉑金具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市場特徵。”Trevor Raymond表示,第一,鉑金無論是從與自身價值相比,還是與黃金、鈀金、銠金相比,其價格都是被低估了;第二,各個產業對鉑金的長期需求,將是一個穩定的驅動器;第三,鉑金在前沿科技的用途廣闊。Trevor Raymond特別指出,過去並不長的鉑金ETF投資歷史顯示,十一年裡,整個鉑金ETF總的持有體量並沒有發生很大變化,這是由於特別是南非和歐洲的一些機構投資者,堅定看好鉑金的價值而長期持有。

目前,鉑金投資在國內屬於小眾投資,國內主要的投資方式則是銀行間的鉑金賬戶。而為了進一步提高中國投資者的熟知度,WPIC也與中國銀行上海人民幣交易業務總部簽署合作協議,在鉑金產品業務上展開深度的推廣和市場投資教育合作。

徐明介紹,目前中國銀行的鉑金投資產品主要分為兩類,即個人實盤賬戶鉑金業務和個人雙向賬戶鉑金業務。“中國銀行希望和世界鉑金投資協會緊密合作,更好在國內市場推廣及豐富其鉑金投資品類。”

WPIC中國區主管鄧偉斌建議,投資者投資鉑金時需主要把握鉑金市場的流動性和投資方式。在流動性方面,鉑金市場由於體量較小,一些較大交易量或新應用需求的出現都有可能對鉑金價格造成大的價格波動。鄧偉斌告訴界面新聞,2019年一月份,上海黃金交易所即將推出新的鉑金和鈀金的報價交易合約,預期將對整個鉑金市場有比較大的改善,可以幫助國內投資者以更低成本獲得投資的機會。

在投資方式方面,鄧偉斌指出,由於國內目前沒有鉑金ETF,國內投資者可供選擇的投資方式除了銀行的帳戶鉑金之外,就是鉑金條。“鉑金首飾溢價太高,不適合投資。”

WPIC:14支铂金ETF吸引20亿美金入场 铂金价值被低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