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黴素、羅紅黴素、青黴素以及頭孢菌素有什麼區別?

用戶來自星星


青黴素、羅紅黴素、頭孢以及阿奇黴素都屬於抗菌藥物,許多人可能都知道或許也用過這幾種藥物。它們的抗菌譜、適應症不良反應都是有所不同的,選擇哪一種藥物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以及患者的感染症狀、微生物檢驗結果,患者的身體對其是否耐受綜合考慮。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這幾個藥物。


青黴素是被發現的第一個抗生素,在青黴素被發現之前人們對於細菌感染束手無策,一些小傷、輕度的感染都可能要命。青黴素主要針對的是一些G+菌感染,比如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對腸球菌也有中等抗菌作用,另外對於梅毒螺旋體也敏感。

但是青黴素由於使用時間已久,所以許多細菌對其已經產生耐藥性,目前臨床使用的不是很多。


使用青黴素最需要注意的問題:它可能導致嚴重的過敏性休克,使用前需要皮試,之前有過敏者不可以再次使用,過敏體質者使用一定要密切觀察。

頭孢是一類抗菌藥物的總稱,現在已經發展到第五代。一代頭孢如頭孢唑林,二代頭孢比如頭孢呋辛,三代頭孢比如頭孢他啶,四代頭孢比如頭孢匹羅,五代的如頭孢洛林。

一二代頭孢菌素對G+菌作用強,對G~菌作用較差,三代對G-菌作用強,四五代對陽性菌和陰性菌都有較好活性,他們對β內酰胺酶穩定型更高,所以耐藥率比較低。



使用頭孢類藥物也可能發生過敏反應,可能與青黴素產生交叉過敏,所以對於青黴素過敏者使用頭孢需要謹慎。

羅紅黴素和阿奇黴素同屬於大環內脂類,羅紅黴素分子結構為14元環,阿奇黴素是15元環。阿奇黴素與羅紅黴素相比更具有優勢,一是其組織分佈濃度高,對非典型病原體如支原體、衣原體作用更強,而且副作用更小一點,另外阿奇黴素半衰期長,所以阿奇黴素可以每天用藥一次,連續使用三天,停四天,而紅黴素通常需要每天使用2次,連續使用。


無名藥師



阿奇黴素、羅紅黴素、青黴素以及頭孢菌素都屬於抗生素,但是屬於不同類,化學結構不同,抗菌機制也不同。

阿奇黴素

阿奇黴素是第二代的大環內脂類抗生素,與紅黴素(第一代)屬於同一類藥物。

抗菌譜:抗嗜肺軍團菌、流感嗜血桿菌、支原體、衣原體活性高於紅素。阿奇黴素對革蘭陰性菌具有更高的抗菌活性,對包柔螺旋體作用較紅黴素強,對肺炎支原體的作用強。

不良反應:不良反應較輕,發生率低於紅黴素。主要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刺激,少數會出現肝損害、過敏反應。

羅紅黴素

羅紅黴素也是第二代大環內脂類抗生素。

抗菌譜:主要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厭氧菌、衣原體和支原體等。

阿奇黴素和羅紅黴素的抗菌機制: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

①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能透過細胞膜,作用於細菌核糖體50S亞基,阻止70S亞基始動複合物形成。

②可結合到細菌核糖體50s亞基的特殊靶位上、阻止肽酰基tRNA自“A”位移向“P”位,進而阻止新的氨酰基tRNA結合至“A”位,選擇性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

青黴素

青黴素屬於β-內酰胺類抗生素。

青黴素G是最早應用的抗生素,但耐藥菌日益增多,目前是溶血性鏈球菌、腦膜炎球菌、淋球菌、梅毒螺旋體等引起的感染的首選藥物。

常用的有青黴素Ⅴ和阿莫西林,青黴素Ⅴ抗菌譜與青黴素G相似,但作用稍弱;阿莫西林為廣譜抗生素,對部分革蘭陰性菌有效。阿莫西林也是目前輕度呼吸道、皮膚感染的常用藥物,但耐藥菌有增多的趨勢。

青黴素類抗生素多與β-內酰胺酶抑制劑組成複方製劑,如優立新、安滅菌等。

頭孢菌素

頭孢菌素也屬於β-內酰胺類抗生素。

頭孢菌素與青黴素一樣具有β-內酰胺環,但頭孢菌素具有抗菌譜廣、殺菌力強 、過敏反應少、 對β-內酰胺酶穩定等優點,與青黴素有部分交叉過敏性和交叉耐藥。

根據頭孢菌素髮展次序、抗菌特點和對β-內酰胺酶穩定性可將其分為一、 二、 三代及四代。

青黴素和頭孢菌素抗菌機制: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

這四種抗生素分屬於兩大類:大環內脂類和β-內酰胺類,也是臨床上經常使用的兩類抗菌藥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