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哪幾次戰役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

股市短線圈


釣魚城之戰,這確實改變了世界歷史的發展。1258年在釣魚城,蒙古大汗蒙哥率領大軍與南宋開戰,由於四川山地多不利於蒙古騎兵開戰,再加上了釣魚城地形險要易守難攻,雙方相持了一年多還未分勝負。雖說蒙古軍隊佔盡優勢卻始終不能拿下釣魚城,蒙古大漢蒙哥也很焦急,1259年一天親自到前線視察,不料被宋軍射殺,這主帥身亡蒙古軍隊立馬就退了,釣魚城之圍就暫時解除了,這也讓南宋暫時度過滅亡的危險,因為當時共有三路蒙古軍隊向宋朝進攻,蒙哥這一路是實力最強的一支,兀良臺領了一支從雲南繞道攻擊南宋後方,忽必烈領了一支攻擊鄂州(今湖北武漢)。那兩支軍隊聽到蒙古大汗死亡的消息也都趕忙退兵了。這是對南宋朝廷的影子,在西方1252年蒙哥就派旭兀烈發起第三次西征,到1259年當時已經攻下了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眾多地方,西征軍隊正準備要攻打埃及,聽到大汗死亡的消息,也都馬上撤軍留下少量的部隊趕回蒙古大都。留下的軍隊遭到埃及軍隊的反擊也以失敗告終,以後蒙古的勢力再也沒有觸及埃及及非洲地區。蒙哥之死蒙古內部為爭奪汗位而鬥爭,最終忽必烈上臺做了汗位,而西方蒙古諸汗卻再也不聽中央大汗的命令,這讓蒙古對歐洲和非洲的大大減少了。這一切都是因為蒙哥在釣魚臺被殺引起的,因此釣魚臺也被稱為‘上帝折鞭處。’





山中茅店


其實改變世界格局的戰役還是很多的,今天就介紹其中之一吧,怛羅斯之戰。

這場戰役教科書上沒有記載,但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戰役,特別是對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影響非常巨大。

這場戰役發生在公元751年,即唐玄宗的天寶十年。實質上是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爭奪中亞霸權的一場戰役。唐朝這邊將領是赫赫有名的高仙芝。但可惜,這場戰役沒有打勝,因為這裡主要說影響,就不分析戰爭失敗的原因了。

從這場戰役失敗開始,唐朝勢力逐漸退出中亞地區,漢文化也停止了對中亞有效的滲透和傳播。加上安史之亂後,唐朝連現在的新疆等地都不能有效控制,宋、明時期,因為國家實力和陸上絲綢之路的沒落等原因,當時也沒有有效控制新疆,更不要說再往西了。

從此,中亞成了穆斯林文化的天下,這個影響一直結結實實的到現在!

當然,戰爭只是政治的延續。說一場戰爭影響什麼只是表面的現象。唐朝進入天寶之後的危機、安史之亂的爆發等等,就算怛羅斯打勝了,結局恐怕依然還是一樣!






楊大眼看歷史


漢武帝打擊匈奴事件即漠北之戰。

經過這次大決戰,危害漢朝百餘年的匈奴邊患已基本得到解決。西漢漠北決戰的勝利,制止了匈奴奴隸主對漢邊境的殘暴掠奪,加速了我國北部地區的進一步統一和開發,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但其更大的意義還在於對世界的

北匈奴西遷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從公元91年開始“單于震懾屏氣,蒙氈遁走於烏孫之地。”(《後漢書.南匈奴傳》),公元160年,北匈奴一部分老弱病殘,不適於遷徙者留居西域,建立悅班國。悅班國“地方數千裡,眾可二十餘萬,涼州人猶謂之單于王”(《北史.西域傳》),另一部分西走康居,建立貴霜王國,並迫使當地塞人西遷,大月氏人南遷。

  公元290年左右,北匈奴離開康居向西往頓河一帶遷移,征服在頓河流域及裡海以北一帶的粟特國(一名奄蔡,一名阿蘭)。經過我國學者和世界各國學者的論證,這一部分西錢康居的北匈奴人便是後來4世紀出現在歐洲的匈人的祖先。

  4世紀中葉,匈奴侵入歐洲東南部,在那裡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帝國,公元374年,匈奴在其軍事首領巴拉米爾帶領下,渡過頓河,侵入東哥特人的領地,推翻了東哥特人在頓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間建立的帝國。376年左右,他們又擊敗居住在羅馬尼亞一帶的西哥特人,到達羅馬帝國的多瑙河畔。至432年,各匈奴部族的領導權集中到魯奧手中,434年魯奧死後,有侄子不來達和阿提拉繼任,約445年阿提拉謀殺了布萊達。此後匈奴在阿提拉的領導下日益強大,成為羅馬帝國的嚴重威脅。

就如同多米諾骨牌一樣 在舊大陸東端的蝴蝶效應 最終影響了西方

匈奴族的西遷,不僅使本民族由遊牧生活方式向農業生活方式轉變,而且還將本民族的青銅文化和中華文明帶入歐洲,形成了中華文化與波斯文化、希臘文化、羅馬文化以及印度文化的空前大碰撞,印度佛教傳入中國,中國冶鐵、養蠶、紡織技術傳入西方,在豐富了歐洲文化的同時,也造成了中華文化的多元發展,使歐洲出現了早期的中國學,中國出現了早期的西方學,無疑促進了世界文明的發展與進步。隨著西遷的深入和時間的延續,東西方文化、草原文化與城市文明的碰撞交融,最終使匈奴文化完全融合在歐洲文化當中,而世界文化史正是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豐富、發展、進步的。






彩虹騎士1899


1、鴉片戰爭(1840年)

第一次鴉片戰爭(First Opium War)英國經常稱第一次英中戰爭(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戰爭”,是1840年至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閉關鎖國後的清朝逐步落後於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貿中,一直處於貿易順差地位。 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英國開始向中國走私毒品鴉片,獲取暴利。鴉片戰爭打破了中國天朝上國的美夢,使得中國從世界經濟中心的舞臺跌落,從此中西方經濟重心顛倒。

2、抗日戰爭(1931年)

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抗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們之間又有顯著的區別,因為在世界大戰爆發時,抗日戰爭已經進行了兩年了。抗日戰爭的影響力不侷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它預示著一個人口數量佔世界四分之一的大國團結了起來,並取得了應有的地位,實際上,這也是世界歷史的一個轉折點。

3、斯大林格勒會戰(1942年)

斯大林格勒戰役 斯大林格勒會戰,又稱斯大林格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轉折點,也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血腥和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參戰主要軍隊為蘇聯和納粹德國。這場戰役以參戰雙方傷亡慘重及對平民犧牲的漠視而成為人類戰爭史上的著名戰役。蘇聯在斯大林格勒會戰取得的勝利具有重大的政治、軍事意義。這次勝利,對爭得蘇聯偉大衛國戰爭乃至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根本轉折作出了決定性貢獻。斯大林格勒會戰的結果,使蘇軍從德軍手中奪取了戰略主動權,並一直保持到戰爭結束,同時它鼓舞了各國人民同法西斯佔領者進行更加堅決的鬥爭。

4、朝鮮戰爭(1950年)

1950年6月25日,朝鮮得到蘇聯默許,不宣而戰進攻韓國,歷時三年的朝鮮戰爭爆發。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派遣聯合國軍支援韓國抵禦朝鮮的進攻。8月中旬,朝鮮人民軍將韓軍驅至釜山一隅,攻佔了韓國90%的土地。9月15日,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哥倫比亞、泰國、菲律賓、南非、埃塞俄比亞)在仁川登陸,開始大規模反攻。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應朝鮮請求赴朝,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經過歷次戰役最終將戰線穩定在38線一帶。朝鮮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勇作戰使得美國不得不重視中國這個新興大國,可以說朝鮮戰爭為中國和平發展打下了關鍵一戰。


流浪剪刀


華夏文明獨立於世傳承至今,是世界四大人類文明唯一延續到現在的體系!華夏文明倡導崇文抑武以德服人,很少有大規模的開疆擴土之舉,所謂"國雖強,好戰必亡"的治國理念傳承至今。

漢武帝時期對匈奴的幾次用兵,徹底將強盛一時的匈奴擊潰,拓展了帝國疆域。

而戲劇性的是,很漢武帝擊潰的匈奴殘部跑到了歐州,把當時歐洲強盛一時的羅馬帝國打的滿地找牙。

漢武帝擊潰匈奴的幾次戰伇,算是改變世界歷史進程的戰伇麼?



薰衣草戶外旅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莫斯科保衛戰。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列寧格勒保衛戰!

中途島大海戰!


快樂老人210707407


長平之戰,秦國對趙國,這場戰爭決定了中國歷史走向,同時也可能改變世界格局。因為秦勝利,秦必然會擴張,畢竟當時世界上一流的軍隊。而趙勝利,或許會擴張,但還得解決內部問題。

淝水之戰,東晉對前秦。魏晉南北朝是北方少數民族活躍的時期,五胡亂華不是吹出來的。如果東晉失敗,或許中國已經亡國,那世界格局就不是今天以中華民族為主體的中國崛起。

其他的也有,當然只是猜測,比如鴉片戰爭,崖山之戰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胡老師歷史臺


根據他們吹的牛來看,臺兒莊戰役殲滅日軍1600人,改變了二戰格局,平安格勒戰役,李雲龍率部擊斃山本,還有擊斃坂田聯隊那次,坂田比中條英機厲害多了


K19829


中國改變世界的戰役,我覺得基本沒有。因為中國近代是落後捱打的。

在古代,交通不發達,對世界也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只記得有個蒙古族的首領,叫做成吉思汗,一直打到歐洲波斯,引起歐洲很多年的混戰,具體內容不清楚。


雨霖鈴97090


最典型的當數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抗曰戰爭打敗了日本法西斯、推動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民族解放獨立進程;抗美援朝打出了中國國威軍威,迫使美國及其追隨國家推行“冷戰”戰策,形成了東西方世界對立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