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初八為何要喝“臘八粥”?

D-wish


臘八俗稱潛八節,古人稱其為臘日。

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人們都要喝臘八粥。\r

傳說早些年前,有一個四口之家,父母加勤懇懇地勞作,好將兩個兒子養大,娶妻生子。

可是眼看兩個兒子到了娶妻的年齡,二老也年老力衰實在幹不動了。

臨終前,他們叮囑兒子們,一定要勤儉持家,把日子過好。併為兄弟倆留下了幾畝良田,還有好多糧食。

兩兄弟覺得有這麼多糧食,舒舒服服地過上幾年也沒問題。於是,整天不思勞作,花天清地。

誰知剛到第二年末,家財便被揮霍一空,田地荒蕪,他們吃了上頓沒下頓。

一直捱到臘月初八這一天, 他倆又冷又餓,實在受不了了。

兄弟倆就找了一把掃帚,把家裡能找到糧食殘渣的地方都掃了個遍,找到了一把雜糧,熬成粥勉強充飢。

第天早上,鄰居們發現兄弟兩個已餓死在家中。

\r

此後這個故事便傳了下來,成了一個風俗,人們引以為戒。

每年臘月初八這一天,人們都要用五穀雜糧熬成粥喝,以此警示後人要勤儉持家,切不可荒廢生計。\r

因為這天是臘月初八, 所以這粥就叫臘八粥。\r





OWenzhao


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又稱臘八,是中國八大傳統節日之一,原意是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和避邪。“吃罷臘八飯,就把年來盼”,民間從臘八起,便開始掃除、置辦年貨,準備過年。由此可見,臘八粥作為中華“臘八”文化極為重要的元素符號在人們心目中具有非比尋常的地位。

先秦至漢代是臘八節的孕育階段;而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佛教的傳入和滲透,臘八節形成;唐宋時期乃是臘八節持續發展的階段;明清時期是臘八節繁榮興盛的階段。

臘八節喝臘八粥的傳統習俗則與佛教在我國的傳播興盛有關

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南北朝以後,佛教猶盛。僧人四處傳教化緣,世人以粥齋僧是最為尋常之事,臘八節漸漸被佛教借用為齋僧日。南宋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十記載:“(十二月)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對唸佛,以銀銅沙羅或好盆器,坐一金銅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楊枝灑浴,排門教化。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

宋代佛教的世俗化和僧侶的入世化, 目的是更好地適應社會,融入民眾。臘八粥就是宋代佛教世俗化的物質表現,除了兼有主食、副食、湯以外,臘八粥還有更強的綜合性:既是多種穀物、果品、蔬菜等物質、營養綜合體,具有飽滿的立體口感,更是傳統臘祭、家庭祭祖、佛教藥食的精神綜合體,因而不僅營養豐富,還飽含豐富的歷史內涵和文化滋味,成為歷史文化的一個具象。

北宋開封臘八節的鹹甜、佛俗兩種粥,到後代在大部分地區已無法區分,混為一鍋粥。如明高濂在《遵生八牋·臘八日粥》中載道:“臘月八日,東京作浴佛會,以諸果品煮粥,謂之臘八粥,吃以增福。”後來有些地方也將臘八粥稱為“福壽粥”,便是取其吉祥的寓意。正是如此,才使得臘八粥很快興起,並傳佈大半個中國,併成為臘八節這一重要傳統節日中的習俗。

參考文獻:

  1. 程民生.臘八粥在宋代汴京的創制及後代的變異[J].歷史教學(下半月刊),2016(11):16-22.

  2. 李揚,孔令琦,潘彬彬.臘八粥文化之解析[J].大眾文藝,2017(10):52-54.

  3. 李玉潔.古代的臘祭——兼談臘八節、祭灶節的來歷[J].文史知識,1999(02):42-47.

  4. 高志宏. 臘八節的歷史變遷與現代轉型[D].中南民族大學,2012.


山頂發電機


在很早以前,有個地主的兒子好吃懶做,什麼都不想幹。什麼也不會幹,地主很是擔心:怕他死了以後兒子沒有辦法生活,他兒子回答說,沒事,我們家有那麼大的家產,我就是什麼也不幹,也不會餓死我的,地主一聽也對,自己那麼多的地和產業,無論怎麼樣也花不完,想到這裡也就放心了。幾年過去了,有一天,地主就無聲無息的死了。地主死後,兒子還是無所事事,在和朋友玩的時候,學會了賭博,開始玩的很小,後來越賭越厲害,幾年下來,家裡所有的東西都輸的精光,自己什麼也不會幹,只能乞討為生,有時候甚至連乞討都不想去,就這樣熬到了冬天,那天,還下起了大雪,他一個人躲在一個破廟裡,幾天都沒有吃東西了,實在餓的受不了了,就去四處要了點吃的,要來的都是五穀雜糧,回來還要自己去煮,回到破廟裡,把五穀雜糧放到一個破罐子裡,這才想起來自己連火都不會生,就放在哪裡了,想著到了天亮再去要點吃的,結果飢寒交迫,就在那個夜晚,連餓帶動,他死了,後來,等人們發現他的那天,正好是臘月初八,那些人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就把地主兒子剩下的那些五穀雜糧,回家後照著重新做了一份,並把這個故事流傳開了,在每一年的臘月初八都做一份雜糧粥,這就是臘八粥的由來


兩頭蜜蜂


"臘八粥"顧名思義,臘月初八喝的粥,臘八粥由由大米、綠豆、江豆、芝麻、紅棗等五穀雜糧熬製而成,這種粥十分有營養,香甜可口,養胃之佳品。



每年臘月初八喝臘八粥是明朝流傳下來的,主要源自朱元璋窮困潦倒帶著母親尋找食物時,從老鼠洞中掏出的五穀雜糧熬製粥,後來朱元璋坐上皇位,規定每年臘月初八,所有文武百官、皇室家族都吃當年貧窮時吃的雜七雜八的粥,告戒大家不忘初心,要居安思危。久而久之就成了中國的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