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湖北造!首艘載人潛水器母船在武漢下水

又是湖北造!首艘载人潜水器母船在武汉下水

圖為“深海一號”下水現場。(記者李源 視界網 張旭 攝)

武船造“國之重器”再傳捷報。12月8日,我國自主研製的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在中船重工武船集團下水。該船預計明年上半年交付使用,對顯著提升我國精細探索大洋資源環境的能力與水平,維護我國海洋權益具有重要意義。“深海一號”是我國自主研發“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新支持母船,可同時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潛龍”號無人無纜潛水器和“海龍”號無人纜控潛水器開展深潛作業。

2012年,“蛟龍”號7000米海試成功,為我國深海資源調查和科學考察提供重要裝備保障。然而其支持母船——“向陽紅09”船系由科考船改裝而成,服役至今已有40年,動力定位系統和專門的潛水器庫房等配套設備、設施不完善。為保證作業安全,“蛟龍”號的布放和回收需在較好海況下進行,作業效率受到影響,支持母船更新換代迫在眉睫。

2015年,“蛟龍”號新支持母船項目通過國家立項,2017年9月在中船重工武船集團開建,定名“深海一號”。“深海一號”船長90.2米,型寬16.8米,續航力1.2萬海里,具備全球航行能力。

“該船系根據‘蛟龍’號特點專門設計,既是綜合科考船,又可服務於‘蛟龍’號深潛,綜合性能相比‘向陽紅09’船有極大提升。”武船集團船舶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濤介紹,“深海一號”不僅可為“蛟龍”號深潛作業提供水下、水面支持,還配備了多種類型實驗室,具備數據、樣品現場處理和分析能力。同時還針對“蛟龍”號專門設計了吊放A架、運移軌道車和維護保養機庫,可極大提升“蛟龍”號有效下潛次數,提升作業效率。此外,在建造過程中,武船集團充分融入“民船軍造,軍民融合”理念,船體制造、設備安裝、管系佈置、外殼塗裝等均滿足軍工質量標準,震動噪聲、水下輻射噪聲等指標均達到軍工技術標準。“深海一號”設計單位,中船工業第七〇八研究所總師張福民說,目前世界範圍內只有俄、美、法、日等國家擁有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實現了我國該型船舶“零的突破”。而在實驗室數量和規模、機庫和甲板作業面積、船員居住環境、環保理念等方面,“深海一號”已經超越國外同類船舶,交付後可望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

據瞭解,“深海一號”已被列入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交付後,將充分發揮其在深海科學考察、海底資源勘查、深海生物基因研究領域的絕對技術優勢,為我國建設深海空間站奠定堅實基礎。

自然資源部深海中心主任於洪軍透露,“深海一號”將搭載“蛟龍”號於2020年執行載人深潛環球科考。(記者李源、通訊員梅恩、張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