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毅清VS薛之謙:你無恥的樣子,頗有我當年的神韻

黃毅清VS薛之謙:你無恥的樣子,頗有我當年的神韻

(01)

朋友圈裡,討論一張圖。

黃毅清VS薛之謙:你無恥的樣子,頗有我當年的神韻

鄧寧·克魯格心理效應。最近網上超火。

都感覺自己半懂半不懂,想找個明白人,講解一下。

最合適講這個的,應該是黃毅清吧?

黃毅清是誰?

(02)

黃毅清是誰,不太好說。

這貨常在網上東征西討,殺戮無算。招貓逗狗,爆料砸磚。最近的業績是暗示藝人薛之謙吸毒:

黃毅清VS薛之謙:你無恥的樣子,頗有我當年的神韻

黃毅清稱:我對以上所有言論,負一切法律責任。

如此信誓旦旦,薛之謙立成眾矢之地。

大家知道,藝人最近的日子像坐過山車,各種刺激,各種利空消息。

這節骨眼遭到這種指責,估計薛之謙嚇不輕。

他真的去警局,脫了褲頭驗身:

黃毅清VS薛之謙:你無恥的樣子,頗有我當年的神韻

薛之謙委屈的說:黃毅清,你在網上連續說我吸毒,我去警察局報了警。你要的品種我都驗了,不要的我也驗了。全程警察陪同,我能承受的也只能到這了。

哭的好辛酸

梨花帶雨,狗見猶憐。

最終結果是黃毅清瞎掰——至少沒證據,沒實錘。

這就尷尬了。

說出的話,潑出的水,黃毅清該怎麼收場涅?

(03)

黃毅清的回覆來辣:

黃毅清VS薛之謙:你無恥的樣子,頗有我當年的神韻

這個回覆,讓大家齊齊昏倒。

說好的法律責任呢?

最後變成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而且還要感謝他黃毅清。

有這麼欺負人的嗎?

網友評論稱:

黃毅清VS薛之謙:你無恥的樣子,頗有我當年的神韻

意思說黃毅清此人此行,是因為智力不靠譜。

也有網友發圖圖:

黃毅清VS薛之謙:你無恥的樣子,頗有我當年的神韻

意思是說黃毅清應該有腦子的,只是人品不靠譜。

那麼問題來辣:黃毅清到底是智力不靠譜,還是人品不靠譜呢?

(04)

黃毅清最多隻是一個樣本,沒有研究價值,一時難下結論。

幸好,如他這樣的情況,現實並非個案。

黃毅清VS薛之謙:你無恥的樣子,頗有我當年的神韻

比如說這個。

有位大學仔,洗了四雙球鞋,涼在外邊——不幸統統失蹤。

悲憤的大學仔,在黑板報上寫道:這幾雙鞋價值上千,我限你一天以內歸還,否則我會報警,直到找出你。

法律意識蠻強。

可萬萬沒想到,拿走鞋子的人,非但不怕他報警,反而在他的警告上留言:

自己的名字留在這裡再說,讓大家看看,是誰用公用洗衣機洗鞋!

……原來這位大學仔,是用學校的公用洗衣機,洗自己的鞋子。

大家很氣憤,不知是誰這麼缺少公德,就故意拿走他的鞋子,讓他自己跳出來。

他果然跳出來了——可是他超機智的,雖然揚言報警,卻不肯留下姓名。

——那麼他到底知不知道,公用洗衣機,是不可以洗鞋子的呢?

(05)

最近浙江發生一件事兒:

一名男子經過車庫,發現車庫的門沒有關。就溜了進去。

發現車庫裡有兩壇酒,這貨抱一罈就走。

可當他抱著酒罈出來時,恰好遇到位大媽。大媽發現這貨神情不對,立即意識到此人是個小偷,就見義勇為,衝上前一把扭住。

小偷負隅頑抗,連踢帶打。

大媽不畏強暴,始終不肯鬆手,還在和小偷搏鬥的過程中,成功的報了警。

警察趕來,將小偷擒獲。

然後感謝:大媽,太感謝你了。

我這裡有個開過光的手鐲,大媽試試合不合適……

嘩啦一聲,大媽的手腕上,被警用手銬給銬住了。

……為什麼抓我?難道我見義勇為,勇鬥歹徒還錯了?

對呀,這警察憑什麼抓大媽?

(06)

銬牢大媽,警察和風細雨做思想工作:大媽,你真失憶了嗎?

你也是個賊。

偷了輛車,我們正到處逮你。

今天總算逮到了。

黃毅清VS薛之謙:你無恥的樣子,頗有我當年的神韻

(07)

指控薛之謙的黃毅清、丟鞋的大學仔,見義勇為的大媽。這三個人,共同的特點都是:

黃毅清VS薛之謙:你無恥的樣子,頗有我當年的神韻

烏鴉落在豬身上。

只看到豬黑,看不到自己更黑。

這種社會認知,有個名詞:

鄧寧·克魯格心理效應。

(08)

鄧寧·克魯格心理效應,緣自於幾個心理學家,聽了達爾文的一句話:無知比知識更容易產生自信。就開展了認真的學術研究。

最後的研究成果,有四條:

第一:蠢貨不知道自己的蠢。

第二:蠢貨也不知道別人不蠢。

第三:蠢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自己的蠢,也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別人不蠢。

第四:如果蠢貨知道了自己的蠢,也知道了自己不知道自己的蠢。知道了別人的不蠢,也終於意識到自己曾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別人的不蠢……那麼他們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總述四條就是:蠢貨啥也不知道,而且他們還不知道自己啥也不知道。

但他們卻以為自己啥都知道。

所以他們信心滿滿,指東打西。無端指控別人吸毒,搞砸了反過來說藝人要經得起檢驗,還要感謝他的監督。

所以他們發現鞋子丟失後,會憤怒的寫黑板報譴責,卻全然忘了用公用洗衣機洗鞋是不對的。

所以他們滿腔正義,見義勇為,不畏強暴的與小偷搏鬥。卻全然忘了,自己也是個偷車的在逃犯。這個事件,倒是可以用來詮釋陽明先生的“人皆有良知”的觀點。哪怕是個賊,也無法容忍對其它賊的行為。

(09)

寧和聰明人打架。

不和糊塗人說話。

有個故事說:一個臉上有灰的人,與一個臉白白洗乾淨的人,在街上相遇。然後他們兩個中的一個會立即去洗臉。

——請問是誰去洗了臉?

答案是臉白白洗乾淨的人。

他看到對方臉上有灰,以為自己臉上也不乾淨,就立即去洗浴。

臉上有灰之人,看到人家白淨鮮嫩,就以為自己也是如此。所以根本不知道自己好髒,自鳴得意的招搖過市。

這就是鄧寧·克魯格心理效應。

明明自己一無是處,卻信心爆棚。滿臉正義的指東打西,各種搶佔道德制高點。

遇到這種人,該咋個辦涅?

第一步:遇到這種人,不要說他蠢,不要說他臉上有灰。

真誠的對他說:我懂你,請堅持做你自己。

鼓勵他,支持他。讓他從一個蠢貨,變成個大蠢貨。

……這樣是不是不厚道?

這樣最厚道!

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浩如煙海的書籍,多年的啟迪教育,都未能撼動他的愚蠢之分毫。你算個毛線?也敢與人性對抗?

由他去吧。

每個人都有愚蠢的權利。

第二步:遇到這種人,要激泠一下,想想自己是否也是這樣?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即應。蠢人是一面鏡子,讓我們清楚的看到自己。

一旦你知道自己也曾蠢過,就是智慧。

第三步:走出絕望之谷,步入智慧巔峰。

無知帶來自信。

一旦發現自己的無知,就如被針戮破的氣球,咣嘰一聲跌落到絕望谷底。

跌下去就好辦了。

從此你有了個目標——走出蠢萌,步向智慧。

通過學習改善自我,一步步的走出絕望之谷。

第四步:責任意識萌蘇。

不再怒氣衝衝,胡亂罵人,而是花費時間學習。

讀有價值的文章,交有價值的朋友。

慢慢的,認知明晰起來,以前不敢想的事兒,現在覺得沒那麼難了。終於有了責任意識,感覺自己長大了。

第五步:產生價值感。

越學習,越發現自己的無知。但同時生活的難度在降低,心理壓力逐漸緩解。

開始被人需要,獲得了尊榮感。

感覺到了自己的價值,感覺許多人都需要自己。這時候的自信來自於學識、經驗與能力。話變少了,怨氣沒了。朋友也少了,但孤獨感不見了。

成熟了。

強大了。

此行前方,就是智慧。

誰可與我同行?

(10)

人生充滿機會。

每一次被人打臉,都是一次發現自我,讓人生重新開始的機會。

佛說:回頭是岸。

只看你願不願意。

願意,前方就是無盡的長天,是自由翱翔的天地。

不願意也不急,有緣就開始。無緣再等等。

——千萬別等到人生暮年,才開始悔恨。

子曾經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哪怕是暮年人生才開始,也不遲的。只要獲得認知自由,獲得智慧破局時剎那間的快感,哪怕是釘子嵌牢了棺材板,都有機會再爬出來的。

蔡康永說:如果擔心現在才開始學某樣東西,年紀已經太大的話,不妨這樣想:就算因此放棄不學,年紀還是照樣會變大的。人是發展變化的,身體的細胞自然更換,每一天的你,都和前一天截然不同。如果你不肯變好,就只能停留在原地,甚至會越變越蠢。越是不堪的蠢人,越喜歡指責別人,通過這種方式,逃避關注自己。但所有人,不過是你人生的過客,只有你自己,才是你的一切。你永遠和自己在一起,如果坐視自己淪為蠢人,就只能終生與蠢貨為伍。為什麼要這樣糟蹋自己涅?生為萬物之靈,我們有資格和最好的在一起,最好的自己,最美的心情,最幸福的愛,最忠誠的伴侶,最值得保存懷念的經歷。所有值得的擁有,需要的只是一個開始。

文 | 霧滿攔江

—END—

黃毅清VS薛之謙:你無恥的樣子,頗有我當年的神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