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家都喜歡自駕川藏線南線不喜歡走川藏線北線?

小米帶你遊西藏


我是一個喜歡到處自駕旅行的車友,也在3年前帶著老婆孩子跟一幫全國各地匯聚的朋友一起自駕去的西藏,走的傳統的川進青出的路線,就這個問題,我談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在幾條進藏的主要路線裡面(川藏線、滇藏線、青藏線、新藏線),川藏線是自駕進藏的車友首選的路線,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川藏線的景色非常優美。有一句話叫做“最美的風景在路上”,用這句話來形容川藏線上的風景是最為適宜的,川藏線沿線有大量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一路走來,山川、湖泊、草原、險溝、盤山路、冰川等,能夠滿足你對各種景色和旅途刺激的嚮往。

2、川藏線沿途各個縣城、集鎮的補給非常方便,物資供應保障充足。川藏線基本上每隔100-200公里就有一個縣城,各縣市都有較為豐富完備的住宿、餐飲、物資採購的服務接待能力,能夠讓你在旅途中按自己的需要進行調整補充。
3、川藏線高低起伏的海拔,上上下下的行程,有利於循序漸進的適應高原環境。
川藏線雖然沿途要翻越多座4000米以上的高山埡口,雖然高海拔的氧氣密度低,身體容易出現頭暈、頭痛、胸悶等高反症狀,但是翻山之後往往可以很快速的下降到3000多米的海拔,部分地區還能下降到2000多米的海拔,而且隨著道路建設的改善,很多高山已經建成了貫通隧道,可以用更短的時間同行,對於不適應高原環境的人,這種間歇式的高原缺氧環境訓練,有助於身體循序漸進的適應高原的環境,不至於出現過度的反應。

4、川藏線的行程相對最短。從成都出發,經過蜿蜒曲折的川藏線,大概5天的時間即可抵達拉薩,全程2100公里左右,相比滇藏線、青藏線和新藏線來說,這個路程是最短的,而且,由於川藏線的起點成都所處的位置居中,對於全國各地的朋友來說,自駕開車的話,抵達成都的路程和時間成本平均來說是最少的,即便採用包車的方式,成都的租車進藏服務也是最成熟的。

5、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川藏線名氣最大。對於大多數從未去過西藏的人來說,知道西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知道川藏線,通過很多紀錄片和宣傳渠道,瞭解了川藏線建設的艱難,也瞭解了川藏線風景的優美,這種記憶會促使大多數人習慣性的選擇以川藏線作為首選路線。

川藏線是國道318川藏南線和國道317川藏北線的統稱,很多計劃進藏的車友並不瞭解這兩條路線的差異,但實際上兩條路線還是有一些明顯的差別的,主要有一些幾個方面。

1、川藏南線的道路路況質量顯著好於川藏北線,雖然這幾年318和317兩條國道都加大了柏油化和水泥化的建設力度,但是南北差距還是比較明顯了,除了少數修路路段或雨季塌方的原因,川藏南線幾乎全線實現了路面硬化,路況質量非常好,轎車跑起來完全沒有壓力。川藏北線仍有部分路段是土路,道路通行質量不太好,對於底盤較低的轎車和中小型SUV的通過能力有較大的考驗。

2、川藏北線在四川地區的地質構造更為複雜。由於四川本身就處於地質斷裂帶,地質活動很活躍,川藏北線所處的川北地區的情況就更為嚴重,發生塌方的頻率要高於川藏南線所處的地區,塌方碎石毀路、砸毀車輛、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時有發生,尤其在自駕遊高峰期的7、8月,剛好是四川和西藏地區的雨季,雨水的沖刷大大增加了這些自然災害發生的概率,對於很多擔心行駛安全的車友來說,選擇相對安全的川藏南線是一個更好的方案。

3、北線的自然環境更為惡劣一些。尤其是進入到昌都、那曲地區,總體海拔更高,氣溫更低,晝夜溫差大,對於身體的適應能力要求更高。

4、南線以自然景觀為主,北線更偏重人文景觀。北線雖然風景也非常優美,但是更為人所熟知的是五明佛學院、德格印經院、天葬臺等很多人文歷史深厚的藏區文化聖地,對於很多隻愛美景卻無暇關注人文景觀的人來說,選擇川藏南線更為簡單直接。

5、行程時間的約束。由於川藏南線的道路和沿途服務質量的便利性,通常5-7天的時間即可完成程度——稻城亞丁——拉薩的路線行程,如果走川藏北線,想要較為全面的遊覽各個人文景區,估計至少10天以上的時間才能抵達拉薩。對於大多數假期非常有限的自駕遊朋友來說,時間的限制會成為選擇南線的重要原因。

6、對車輛、駕駛技術的不自信和對路況的擔心。雖然現在川藏線整體路況已經比幾年前改善了很多,但是大多數第一次自駕進藏的朋友,多多少少會擔心惡劣的路況對車輛和個人駕駛技術的考驗,而大多數知道川藏北線的人也都多多少少了解到川藏北線的難度高於川藏南線,從保證穩妥起見,通常基本上都會選擇川藏南線作為進藏的路線。

7、兩條路線的沿線服務保障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由於川藏南線的遊客數量遠遠高於川藏北線,在川藏南線各縣城從事服務業(餐飲、住宿、超市)的也會多很多,從服務保障的角度來說,南線會好於北線,對於很多注重旅途住宿、飲食質量的人來說,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我是元寶爸爸,親子旅行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旅行、自駕旅行、親子旅行經驗和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元寶爸爸愛旅行


從海拔600米飆至平均海拔4000米,從成都平原跨越橫斷山區到達青藏高原,起伏跌宕的高山峽谷、變幻莫測的高寒天氣,川藏南線,中國最危險的奪命天路。

而最美的風景總在最險的路上,雪山冰川、峽谷湖泊、森林草原、經幡藏寺......它也幾乎囊括了藏區能夠看到的所有景緻。

眼睛和心靈在天堂,雙腳在地獄,川藏南線,從文明走向神秘,從茫然走向虔誠,滿足你對在路上的執念。

翻越12座4000米以上的高山

14座極高山,14個撫摸藍天的機會。川藏南線一路向西,高山連綿起伏,依次要翻越14個高山埡口,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埡口就有12個。

▼二郎山埡口(3437米)

二郎山埡口是路上第一道咽喉險關,天空湛藍,峰巒雄偉,林海蒼莽,一切原始而壯麗。

▼折多山埡口(4270米)

折多山埡口被稱為“康巴第一關”,傳統藏區和漢區在這裡分界,過了這裡才算正式進入青藏高原。

▼高爾寺山埡口(4412米)

高爾寺山埡口附近矗立著一座座冷峻而神秘的黑色瑪尼堆,從這裡可遠眺貢嘎山,領略日照金山的輝煌。

▼剪子彎山埡口(4659米)

剪子彎山的102K路段被稱為“鬼招手”,一連多個急轉彎道,轉的令人心驚肉跳。

▼卡子拉山埡口(4718米)

卡子拉山是草原上屹立的高山,鋪滿了一望無際的高山草甸,時見悠閒的放馬人。

▼海子山埡口(4685米)

海子山上沒有樹木,蠻荒得像是火星表面,但湖泊星羅棋佈,1145個大小海子如上帝失手撒下的鑽石般閃爍在山間。

▼宗拉山埡口(4150米)

宗拉山的埡口是川藏線進入西藏地域的第一個埡口,紅土滿山,松林鑲嵌,甚是好看。

▼拉烏山埡口(4376米)

拉烏山山勢平緩,山頂有一個經幡陣,佔了整整一個山頭,威嚴而壯觀。

▼覺巴山埡口(3911米)

覺巴山以險著稱,30公里盤山路,近2000米的相對高度使它成了川藏線上最難爬的一座山。

▼東達山埡口(5008米)

與其他的埡口不同,東達山山路既緩且長,筆直的通往遠方,夏季草坪青綠,犛牛成群,一派田園牧歌。

▼業拉山埡口(4658米)

業拉山是西藏八大神山之一,也是橫斷山脈的最大天險,尤其是其中的怒江72道拐,短短十幾裡的山路,落差卻高達2000米,180°的大拐彎就有50多個,一不小心,怒江就在下面等著你。

▼安久拉山埡口(4475米)

安久拉山是怒江和雅魯藏布江的天然分水嶺,雨雪、狂風頻繁,翻過之後可看到夢幻般的然烏湖。

▼色季拉山埡口(4720米)

色季拉山最出名的便是那滿山滿眼的杜鵑花了。尤其是6月份,黃色、白色、紫色、大紅、淺紅、粉紅等竟相綻放,形形色色,千姿百態。

▼米拉山埡口(5013米)

米拉山是進藏路上最後的埡口,也是最高的一個,翻過之後,拉薩已不再遙遠。

一半的路在大峽谷中穿行

▼大渡河峽谷

大渡河大峽谷壯觀秀麗、險峻幽幻,這一段的川藏線如手掌般雕刻在在這絕壁千仞上。

▼金沙江大峽谷

金沙江峽谷分佈著中國面積最大、發育最完整的丹霞地貌,它鑲嵌在莽莽原始森林的萬綠叢中,璀璨奪目。

▼怒江大峽谷

怒江大峽谷是世界三大峽谷之一,峽谷幽靜深邃,江水奔騰咆哮如雷,令人震撼。

▼瀾滄江大峽谷

瀾滄江是東方的多瑙河,峽谷谷深狹長,谷底江流湍急,驚濤拍浪。

▼雅魯藏布大峽谷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峽谷,在這一段呈現“S”型大彎,在巨大的山體裡流出了一條縫隙,彷彿是打開地球歷史之門的鎖孔。

▼尼洋河谷地

傳說尼洋河是神女流出的眼淚,流經工布江達時,河岸豁然開闊,沙洲遍佈,一塊塊的沙洲上覆蓋著翠綠的草甸,時有牛羊在上面悠閒地吃草。

沿途散落著星羅棋佈的海子

▼姊妹湖

姊妹湖像是雪山的兩滴眼淚,一不小心灑在了海子山山山腳。這種神聖的靜藍,讓人刻骨銘心。

▼然烏湖

然烏湖是由山體崩塌而形成的堰塞湖,湖水碧藍如,洗靜若處子,湖邊有大片如茵的草甸和白雪皚皚的雪峰,景色如詩如畫。

▼嘎瓦龍天池

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記》裡,嘎瓦龍天池是西王母所居住的瑤池。它們像三塊無暇的翡翠,就這麼輕巧地鑲嵌在雲霧繚繞的嘎瓦龍山間。

▼嘎朗湖

四面環山的嘎朗湖碧波如鏡,民居散佈湖周,這裡可遠望雪山,也可思念“江南”。

▼古鄉湖

古鄉湖是一位高冷的公子,湖面寧靜的令人窒息,如果沒有輕霧的纏綿,你會覺得缺少了許多的生氣。

▼巴松錯

巴松錯如鑲嵌在高山峽谷中的一塊碧玉,四面雪山環繞,倒映水中,美不勝收。

斷續的草原連接著高山峽谷

▼塔公草原

塔公草原意為“菩薩喜歡的地方”,這裡白雲宏大、純淨如雪,似乎想要無限接近“綠地毯”。

▼毛埡大草原

毛埡草原川藏線上最大也是最美的草原。這裡廣闊起伏的牧草像是大地手織的密毛毯,黑色的犛牛群在草地上緩慢的渡步,埋頭啃食著牧草。

▼邦達大草原

邦達草原是三江流域之高山深谷中的一塊高寒草原。草原上生長著茂密低矮的大蒿草、苔草之類的草甸植物,除成群牛羊在那裡遊蕩覓食外,偶爾也會有一些藏原羚出沒於其間。

▼邦傑塘草原

邦傑塘草原是林芝第一純牧草原風光,草原水域遍佈,草甸綠油,時常可以看到一頭頭黑黑的犛牛戲於水間。


對話江山


其實兩條線都很好,但很多人對317不熟悉,恰好知道幾處317線上的秘境,借這個機會跟大家說說!


川藏北線317是指:成都—八美—爐霍—甘孜—德格—昌都—丁青—那曲—當雄—羊八井—拉薩。

川藏南線318是指:成都—瀘定—康定—新都橋—理塘—巴塘—芒康—左貢—邦達—八宿—波密—林芝—工布江達—拉薩。

說實話,很多人對川藏北線(317)的印象還停留在好幾年前。作為兩條線都跑過的人來說,如果您對西藏有過一些瞭解的話,我建議您今年跑一趟川藏北線,因為這大概是是它最後的巔峰時刻了。

倒不是說,過了今年以後川藏北線就消失了,而是今年(2018年)2月份,矮拉山隧道貫通了,估計到十月份就能達到通車的狀態,對於很多人來使隧道通車是個好事情,天塹變通途嘛!但對於我這種不走點盤山碎石,就全身難受的找孽貨來說,越來越多的隧道貫通,意味著越來越少的樂趣和景色的缺失。

我至今還記得,當年318線上高爾寺隧道貫通前,哥幾個特意夜翻高爾寺山,不為了看風景,就為最後感受一下高爾寺山的盤山埡口,說真的之後就再也沒走過,真是很懷念,埡口上與雲相伴的時光。

317的路況真是越來越好了,當年越野車都得嚎叫著往上爬的地方,現在轎車都能閒庭信步了,當年那些說起來都能牛逼閃閃的名字,矮拉山、雀兒山都將成為坦途,這可是當年號稱“鞭子打著天”的存在,現在都通隧道。

除了矮拉山即將成為絕響之外,昌都到類烏齊之間還有一處名叫朱角拉山地方也在修隧道,現在還能有點盤山碎石路可跑。

除此之外,除了丁青縣、巴青縣還有點正在修路的路段以外,其餘基本都是流平的柏油大路,跑著都能睡著了。

如果說318線是中國最美景觀大道的話,那317線就是一條景觀人文兼備的天路。

下面是一些317沿途或者繞行不遠但不可或缺的景點,如果要走這條線路朋友不可錯過!

自然景觀類:

四姑娘山位於小金縣境內,由么姑娘山(么妹峰)、三姑娘山、二姑娘山到大姑娘山組成,其中么姑娘山海拔6250米,為四川省第二高峰。因與“蜀山之王”貢嘎山遙遙相望,身材最高的么妹峰又稱“蜀山之後”

日巴雪山又稱卡窪洛日山(苯教的財神山),藏語意為終年積雪不化。位於四川新龍縣沙堆鄉境內,距新龍縣城100餘公里。

新路海(藏語玉隆拉措)位於德格縣境內的雀兒山下,川藏公路側,海拔4040米,平均深度10米,最深處15米,是甘孜州著名的冰蝕湖。水源由雀兒山冰川和積雪消融供給,湖尾流出的溪流為措曲河源頭之一。

措卡湖位於四川省甘孜州新龍縣麻日鄉境內,距縣城32公里,被譽為“人間仙境,九天瑤池”。

措卡湖在當地稱措卡海子,又稱讚多措那瑪,藏語意為亂石叢中的黑色海水,是一個淡水湖泊,湖面面積約3平方公里,意為“綠寶石”。

人文類——寺院:

色達佛學院這麼有名的地方,不用再介紹了吧。不過說真的,色達天葬不看也罷,實在是有點太商業化了。如果真想安靜的看天葬,建議去止貢梯寺的丹恰天葬臺,這是西藏曆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座天葬臺。

亞青寺和色達一樣的大型佛學院,個人感覺好於色達。

德格印經院,藏區最大的印經院,不過最近好像禁止在裡面拍照了!

類烏齊寺和同在昌都地區強巴林寺比起來,類烏齊寺的查傑瑪大殿更有特點些,而且就在路邊,停車就能進去參觀。

類烏齊寺位於類烏齊鎮,本名“揚貢寺”,藏語稱為“查傑瑪”或“格培林”。由桑吉溫始建於1277年,該寺是西藏東北部著名的噶舉派寺院,具有藏、漢及尼泊爾結合的建築風格。

孜珠寺位於西藏東部昌都地區丁青縣著名的神山-----孜珠山上,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苯教最重要的寺廟。作為保存著西藏原始宗教儀軌、經卷的寺院,孜珠寺絕對不容錯過!

人文類——藏居、藏寨:

卓克基土司官寨位於距馬爾康縣城7公里的卓克基鎮西索村,是最典型的嘉絨藏族石砌民居。始建於1718年清朝乾隆年間,為四層碉房,紅軍長征時,毛主席曾在官寨住宿一週。

日斯滿巴碉房坐落於距壤塘縣城88公里的宗科鄉,加斯滿山前臺地的石波寨中,是一座非常典型的藏族傳統民居碉房。

始建於元末明初的,日斯滿巴碉房是四川省乃至全國發現的年代最久、規模最大、層數最多、建築最高的藏族傳統民居建築,因此,它被譽為"藏族民房之王"

懸天修卡藏寨在阿壩州壤塘縣吾依鄉修卡村,是一處歷經200多年風雨仍保存完好的藏寨。最令人驚歎的是,這個藏寨裡的房屋均建在百多丈高的懸崖峭壁之上,至今還有人在此居住。

拉日馬石板藏寨位於拉日馬紮宗村,藏寨由來無從考證,如今藏寨已有近兩百戶牧民在此居住。由於沒有蓋房的材料,而當地泥土又不適合做瓦,於是他們選擇了開掘石板蓋房,不經意間卻成就了今天自己獨有的風格。



以上的介紹是在317線上可以路徑的一些景點,有些是比較小眾的,不太為人所知,因而去的人也比較少,能夠更好地感受藏地的文化。

如果決定選擇317進藏的話,最好不要止於沿途的風景,如果只是對藏地風光感興趣的話,318其實是一個更好地選擇。

對比上面兩張海拔曲線圖,能夠明顯看出,317平均海拔更高,而318的海拔變化振幅更大。這導致,318線能夠展現更多的景觀特點,也能讓人更容易適應高原反應。

川西兩條各有側重的景觀大道,兩條各具特色的藏區天路,你會去嘗試哪一個呢?


對於317線上的那些隱秘景點,如果還找不到的話,給我留言,我可以發定位圖給你們。



看在辛苦碼字的份兒上,賞個關注唄!讓俺也嚐嚐一萬關注,是個啥滋味!


藏地讀行0白髮布衣


我玩分時四驅越野車15年,6次進藏,多次穿越新疆,青海,為您分享旅行中的趣事,解答您旅行中的問題。

關於川藏北線G317線,我2012年走過,以我當時行駛後的體驗和感受,來談談為什麼大家不喜歡走北線。

國道G317線,也叫川藏北線,從成都開始,途經都江堰,小金,八美,道孚,爐霍,甘孜,馬尼干戈,德格(印經院),江達,昌都,類烏齊,丁青,巴青,索縣,那曲,當雄一路到拉薩,基本和318線平行。

我當時走的時候是4月份,一路都是冰雪,車上一身泥水,基本沒有什麼正規的路,經常是車行駛在碎石路上,一邊是懸崖峭壁,另一邊是山澗溪流,而且很多地方還被水沖壞了,要涉水通過,在這種路上開車,基本只能以30KM以內的速度,有時只能10KM,

川藏北線G317上,經常遇到上圖中路中間一個大水坑,只能很慢的開,免得傷害車輪和懸掛系統,

我記得從江達到德格之間,有一個很高的叫“矮拉山埡口”,當時快到啞口時,路上全是冷雪,很危險。

下面就是當時的行車記錄視頻截圖:

川藏南線G318和北線G317相比的話,那麼,南線318要好走很多很多,而且,我一路發現,在南線318上,可以看到部隊的運輸車隊,但北線317上,有些地方根本沒有通行軍車的條件,這也說明了317相對缺少養護吧。

所以,因為路好走,走南線318的人多,一傳十,十傳百,說到川藏線,好像大家最先聽到,想到的就是南線國道G318了,這就造成了很少有人走川藏北線的現象。

以上是我自己親自行駛川藏北線G317後的一些體會和分享,希望對您有幫助。


機械四驅


一、景色不同

1、川藏南線(318國道)——最美的進藏路線,沿途風光旖旎,美不勝收。

有攝影天堂新都橋:

有最後的香格里拉——稻城亞丁:

有人間仙境然烏湖:

有西藏的“瑞士”——林芝:

2、 川藏北線——濃郁的人文景觀,豐富的藏文化

有甲居藏寨:

五明佛學院:

南北線都始於成都,只不過從新都橋分路之後,北線向北部多延伸了一段距離,因而北線的總公里數較多。

二、在路況上,兩條線路也有區別:

南線路況好,較為平穩;北線涉足人少,偏原始,是越野探險的“絕味”。


走川西吃喝玩樂


北緯30度線,是地球上最神秘和奇特的一條緯線,貫穿四大文明古國。中國的長江、伊拉克的幼發拉底河、埃及的尼羅河、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均在北緯30度左右處入海。

撒哈拉沙漠的火神火種壁畫、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北大西洋的百慕大三角區、遠古的瑪雅文明遺址,諸多未解之謎也在該緯線附近.......

△北緯30度區域,主要是指北緯30度上下波動五度所覆蓋的範圍。

而北緯30度線對於中國人意義,莫過於它與中國最為著名的國道318相伴而行。

從盆地到平原、高原;從丘陵到低山、中山、高山、極高山;從海平面的長江口到地球之巔的珠穆朗瑪;從中國地勢的第三地形階梯到第二階梯、第一階梯;途徑黃山、廬山、峨眉、貢嘎、南迦巴瓦、珠穆朗瑪;沿途這些壯麗的景觀不是在道路的兩旁,就是在道路的南北不出200公里的範圍內,使其成為中國乃至於世界上美景最為集中的景觀長廊。

因此北緯30度線,也賦予了318國道一個嶄新的意義,使318國道從縱橫中國大地的公路網中脫穎而出,更為準確的說法是,它是中國人的景觀大道。

△318國道全程線路圖。

318國道起始於上海人民廣場,途徑江蘇、浙江、安徽、湖北、重慶、四川,終點為西藏聶拉木縣樟木鎮友誼橋,全長5476千米,是中國目前最長的國道。

△318零公里標誌,位於上海市人民廣場,與人民廣場國旗旗杆、上海博物館在同一軸線上,同時也是上海城市中心點的象徵。

在漫長的5000公里的道路上,川藏線則是最為精彩絕倫的一段,從盆地文化的天府之國成都到高原風情的西藏拉薩,沿途風景千變萬化,繽彩紛呈。

或是對絕美風景的嚮往;或是對長距離跋涉的漫長體驗;亦或是對這條難度極大路線的挑戰,每年都有無數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踏上川藏線,自駕、搭車、騎行、徒步。雖然方式不同,但同樣都是對“中國人的景觀大道”這個命題最好的詮釋。

△318國道,5000公里界碑,不是終點,而是新的開始。

自駕7天、騎行25天,最為漫長的徒步則需要90左右。雖然自駕騎行者甚多,而全程徒步走完川藏線者卻無幾。

從成都出發途徑雅安向西翻越二郎山,沿途越過大渡河、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上游、經雅江、理塘、巴塘,過金沙江大橋入藏,再經芒康、左貢、邦達、八宿、然烏、波密、林芝、墨竹工卡、達孜最後到達抵拉薩。

決心和勇氣是徒步318的制勝法寶,每一天的征途都是一次自我精神的洗禮,如果說堅持下去還有一個理由的話,那就是前方絕美的風景。

△路上虔誠的朝拜者,經年累月、風餐露宿,磕長頭在山路,只為心中那份信仰。

沿著318自成都一路向西,第一站便來到雅安。在位於雅安市滎經縣境內的牛背山,海拔3660米。

《中國國家地理》曾這樣描述牛背山:泥巴山、瓦屋山、峨眉山、夾金山、四姑娘山和二郎山在前,貢嘎雪山在側,大渡河大峽谷之後,幾乎天府之國的所有名山峻嶺在此時都變成了玲瓏盆景。

△牛背山是青衣江、大渡河的分水嶺,四面環山中間突起的獨特地理位置,使其成為中國乃至亞洲最大最美的360°觀景平臺。

從雅安過後便是瀘定,位於瀘定縣磨西鎮的海螺溝是青藏高原東緣的極高山地。以低海拔現代冰川著稱於世,晶瑩的現代冰川從高峻的山谷鋪瀉而下。是“蜀山之王”貢嘎山的問鼎畫卷和令人神往的“香巴拉門戶”。

△海螺溝景區佔地906.13平方公里,2017年2月25日,新晉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繼續前行就來到享譽世界的歷史文化名城康定,其自古便是川藏咽喉、茶馬古道重鎮。“跑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雲喲”。一曲《康定情歌》,使康定古城名揚五洲四海。

也許在某年某月某日的一個午後,在康定的跑馬山上,和她會有一個美麗的邂逅。

△《康定情歌》是康定地區代表性的傳統民歌,由喻宜萱1947年4月19日初次在南京演唱,此後便聲名遠揚,流傳至今。

過了康定路過雅江即是理塘,藏語稱理塘為"勒通",意為平坦純淨如銅鏡般的草原,廣袤無垠的毛埡大草原就位於該縣境內。

倉央嘉措的情詩《那一天》中寫道:天空中潔白的仙鶴,請將你的雙翅借我,我不往遠處去飛,只到理塘就回。

△縱貫全縣的國道318線和省道217線東至成都,西往西藏,南到雲南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植被,構成了長江中上游第一道重要生態屏障。

從理塘出發經過巴塘入藏一路西行,在八宿縣境內的邦達至八宿段,就是著名的怒江72拐,亦稱川藏99道彎。它是318的必經之路。

從最低點海拔3100米,一路攀升到最高點業拉山口海拔4651米再盤旋下降至邦達鎮海拔4100米,長約12公里,是川藏線最為蕩氣迴腸的一段路程。

△七十二拐從山頂到山底實則總共有120拐左右,而且幾乎全部是直角彎,坡度極陡,視野也不開闊、是發生事故的主要路段。

而同樣在八宿縣境內的然烏湖則是另外一番風景,在藏語中意思是山羊奶一樣的湖。

湖的周圍是綠色茵茵的草場和農田,湖邊山腰上則是莽莽的森林,往上是五顏六色的杜鵑花和灌木叢林帶,山頂則是終年不化、重疊起伏的雪山,美不勝收。

△然烏湖是雅魯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江的主要源頭,其北面的來古冰川延伸到湖邊,每當冰雪融化時,雪水便注入湖中,使然烏湖經常保有豐富的水源。

過了波密便來到林芝,南部喜馬拉雅山脈和北部的念青唐古拉山脈橫空出世,由西向東平行伸展,在東部與橫斷山脈對接,形成群山環繞之勢,林芝就靜臥在這三大山脈的懷抱之中。

有人稱它為小瑞士,也有人稱為西藏的江南,它山高水長、原始自然風貌保存完好。林芝境內集河谷、冰川、湖泊、森林,民居綜合景觀之大成。

早知有林芝,又何必下江南

△終年沐浴在印度洋水汽通道的雲蒸霧靄之中的南迦巴瓦峰,與隔江相望的加拉白壘峰的及雅魯藏布大峽谷構成了一區域的核心地帶,均位於林芝境內。

再往西行,經過工布江達、墨竹工卡便到拉薩,來到這座1300餘年歷史的古城。

恍惚間會覺得錯落了時空,西藏首府、日光之城、高原古城、佛教聖地、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似乎一些都是那麼的恰到好處,天幕蒼茫,曠野無際,她像一部永遠讀不完的書,一幅賞不盡的畫。

就在遠處,一位跋涉千里身著紅袍偏袒右肩的朝聖者,正向布達拉宮走來。

△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為世界上海拔最高、規模最大的宮殿式建築群,是藏王松贊干布為遠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

是的,這就是318,但這也不僅僅是318,因為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318。也許你曾走過318,也許你曾在夢裡遇見過318。或者此刻就在318的路上,亦或是正在趕往318的路上。

無論如何,期待與你在318的路上相見。但願,相逢正好是少年,把酒言歡再十年!


公號:徒步研究所(tubuyanjiusuo),發現更多極致徒步路線!

徒步研究所




川藏南線的名氣比較大,因為剛開始去西藏的驢友都會走這條路,在十幾年前,挑戰了川藏線的驢友,都還依稀記得這條線路的危險,但是隨著後來,科技的發達,修路技術的成熟,把川藏線的一些天線部分全部都打成隧道,建設的橋樑,所以很多危險的地方就不存在了,變成了現在的川藏線。

川藏線,分為318川藏南線和317川藏北線,川藏南線號稱是,西藏最美景觀大道,在初次去西藏的時候還是為了看風景,那麼,318川藏南線自然是首選,而川藏北線,更多的是人文,文化更多一些。

還有就是,川藏南線的條件要比川藏北線好很多,川藏南線這邊的路況修的也比川藏北線要好一些,川藏南線這邊的商業化程度也要比川藏北線好一些,川藏南線這邊的旅遊景色,景點也要比川藏北線多一點,川藏南線的海拔,也要比川藏北線的有優勢,川藏南線更,適宜驢友們適應高原環境。

川藏南線這邊居住的地方,可以停留住宿的地方,都在海拔3000米左右,所以會比較舒服,川藏北線那邊的住宿條件吃飯條件會更差,而且海拔較高。

另外,現在的川藏北線,修路也修的很好,但是爛路要比川藏南線要多一些,理論上要走川藏北線,必須要開越野車,在城市裡面混的驢友們,買的都是兩輪驅動的車,所以就把我們的自駕線路排斥。

所以,希望看到更多漂亮的景色,希望路況更好,希望高原環境更柔和點,可以走318川藏南線,如果想了解更多的西藏文化,可以選擇川藏北線。

另外,川藏北線也分為小北線和大北線,小北線是可以繞道林芝,之後走318可以到達拉薩,大北線就是直接到達納木錯那邊,之後再返回拉薩。

好了,不多說了,關於去西藏,還有什麼其他的疑問可以隨時私信我,我會直言不諱有問必答,最後祝每位驢友能夠去西藏玩的開心。


川藏自駕遊


這幾年不知道怎樣,5年前我單車走的北北線,全程317到那區,然後大北線到阿里。

當時的317雀兒山不算難,丁青巴青那是能把人開哭的路段,塌方就不說了,上百公里爛泥路,掛4驅都要打滑,邊上就是萬丈深淵。

317的風景和318不同,首先車非常少,旅遊的我開了3000公里一個都沒遇到。這一路就是泥巴灰塵峽谷,經過的世界海拔最高寺廟孜珠寺值得一去,但是要4驅車。

這一路最好的就是昌都過去的民風,沒有小孩攔車要錢,藏民是真的把你當做遠方的客人,路過的村莊都非常古老,看樹就能看出。



sheeo99


川藏北線實測……啥也別說了,上圖…如果走了南線318再走北線,你會發現行進很慢很慢…道路泥濘,磕了N次底盤,沒有標示,順著導航都能走錯,一路牛多,風景不如318南線……最後一張圖是剛洗的車……




風水財略


我想川藏線的名氣國內沒聽過的朋友應該寥寥無幾,川藏南線318國道被譽為中國的景觀大道、中國的66號公路、川藏線生死線等等。從中即說明了起景色秀美壯麗,同時也隱喻出了其艱難險峻。

然而在川藏線上還有一條路,舊時,曾被稱為“地獄之路”。那就是川藏北線317國道。317國道(或“國道317線”、“G317線”),也被稱為川藏線公路北線,318國道支線,起點為四川成都,終點為西藏那曲,全長2030千米。

為什麼318國道比317國道要出名?我們來看看318國道與317國道的區別與特點。

一、川藏線南線318國道——被譽為“景觀大道”

川藏南線318國道,是在1958年正式開通的,途徑三江並流區域,景色很是秀美。攬括了平原、丘陵、盆地、高原等地貌,還融合了天府盆地文化和西藏人文景觀。擁有從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高山峽谷,一路可謂是驚、險、絕、美、雄、壯等風光盡收眼底,是目前國內自駕遊的首選線路。

川藏南線

川藏線南線會經過三江並流區域,三江並流是指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這三條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大江在雲南省境內自北向南並行奔流170多公里,穿越擔當力卡山、高黎貢山、怒山和雲嶺等崇山峻嶺之間,形成世界上罕見的“江水並流而不交匯”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觀。

金沙江-虎跳崖

從路況來說,2016年3月開始對然烏-波密-林芝道路實施翻修,全程360公里。除通麥、魯朗外,其餘道路均是2-10公里長的間斷施工。

林芝-拉薩全程400公里,其中路況有好有壞。墨竹工卡-工布江達間斷性爛路,其餘是全新的林拉公路(其實就是高速),路況很好。

林芝

二、川藏北線317國道—— “人文大道”

317國道和318國道一樣,都屬於川藏線。317國道,被驢友們成為川藏線北線。要說和川藏線南線有啥不同之處的話,川藏線北線317國道所經過最多的是牧區,多數是沿江踏著溪水而過,常會看到草原河流之類的景色。

川藏北線

雀兒山是沿途經過的最高海拔地段,也是景色最秀美之處。探險者是最喜歡川藏北線的,因為沿途會有很多的高原地段,是真正的越野。

川藏北線雀兒山

川藏北線雀兒山

川藏線北線雀兒山

川藏北線雀兒山

由於路途艱險,進入川藏北線後沿途旅遊開發落後、海拔較高(與川藏南線相比),所以大多時候川藏北線很是受各位旅遊愛好者朋友們的冷落,有不少人從中途轉道,換其他線路進藏。

雖說路途不理想,但川藏北線卻是一條人文璀璨、光景獨特的景觀之路。如果按專家理論,景觀範圍像沿途周邊擴展200公里的話,川藏北線的景觀價值更是無可比擬。

1、川藏線北線是一條穿越了漢、羌、回、滿、蒙、門巴、珞巴、藏、(嘉戎、木雅、康巴、衛藏)等50多個民族聚居區的民族交融大道。

2、串起了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亞青修行地、德格印經院、噶舉派康區主寺八邦寺、唐蕃古道上的查傑瑪大殿、寧瑪派寺廟白玉寺、格魯派寺廟甘孜寺、苯教最古老的寺廟孜珠寺等寺廟,是一條宗教文化彙集的大道。

苯教最古老的寺廟孜珠寺

3、317國道走過了了歷史上最偉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卡若遺址、藏族英雄格薩爾王的領地、解放西藏的昌都戰役發生地,是一條歷史積澱厚重的大道。

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卡若遺址

4、翻閱了無數山川,從蜀中富饒的成都平原到藏北蒼涼的羌塘高原,全線是一條景色原始壯麗、光影斑駁奇特的大道。

川藏北線景色

每個季節,每一片藏區,每一天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都具有一種不可預計性,值得我們期待。

川藏北線朝聖者

三、為什麼川藏線南線318國道比川藏北線317國道更受歡迎?

在我看來,與川藏線南線318國道相比,川藏北線317國道路況明顯差很多,舊時,317國道被稱為“地獄之路”,會通過很長一段無人區。

川藏北線

現在道路翻修,雖然路況好了很多,但是相比318國道,317依舊不好走。特別是昌都至那曲段的路況尤其差,所以為了安全考慮,暫時不推薦走川藏北線317國道。

川藏南線

當然在條件允許下喜歡玩越野的朋友,在有專業指導的前提下可以去嘗試嘗試。

西藏那麼美,我們帶您去看看!2017圓自己一個西藏夢!最新18日和15日線路已推出,你只需要準備一個行襄吃住行費用,和出發的勇氣,無須功略不用開車,和我們專業車隊一起自駕川藏線和青藏線。我們的宗旨:以誠信贏得市場,以滿意度鑄造品牌,憑高標準的服務質量贏得人心!

如果這個行程不適合您,不用糾結,我們有更多的線路和新疆自駕遊,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zangdilvtu(藏地旅途)諮詢微信:XXX318MS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