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到執政官,昂山素季為什麼變得冷酷?

無聞漠漠


題外話

講一句老實話,從2009年美國總統奧巴馬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開始,這個獎項的公正性就開始長期受到世人的詬病,因為奧巴馬在任期間,不僅策劃推動了敘利亞內戰,給中東地區造成了數以千萬人計的難民潮,而且還在中東地區助漲極端主義分子勢力的泛濫,把整個中東和歐洲搞得一團糟。

這樣的一個人,竟然還會被頒發了諾貝爾和平獎,真的不知道這是不是對該獎項的一種極大諷刺。

昂山素季是握有實權的國家領導人,她必須要對國家人民負責,而不是對諾貝爾和平獎負責,這是一個普通人和一個領袖最大的區別。

很多人都覺得,如果一個人在生活中人格高尚,那麼他成為政治家以後,也同樣會是高尚的,其實這種觀點是非常錯誤的,因為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是他的道德品德,而當他(她)在考慮國家大事的時候,卻必須要為國家的利益考慮。

所以不管什麼樣性格的人,當他(她)成為一個合格的領導人之前,在國家大事上就必須要變得冷酷無情,凡事錙銖計較,只有這樣他(她)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人,才是一個真正做到了為國奉獻。

因此昂山素季在當任緬甸國家領導人之後,所有的行事風格就不能再以個人的意志作為標準,她需要考慮的是整個國家大部分人的利益,而不是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哪怕她在做出決定之後,將會為此擔上劊子手的名聲。

在歷史上為名聲所累,結果導致自己的國家因此陷入衰敗的領導人也不是沒有,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前南非領導人奈爾遜.曼德拉,他曾因為在南非推動反對種族歧視以及反對種族隔離運動,而被授予了諾貝爾和平獎,並在1994年擔任南非總統。

但是在他擔任總統之後,就因為名聲所累,不顧實際的教條式的、無條件推行種族平等,同時在西方國家的蠱惑下推行去工業化以及去核化。

結果導致整個南非工業體系遭到重創,這個差一點就邁入了核大國的,南半球唯一的一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從此經濟衰敗淪落為一個落後的發展中國家。

從南非的遭遇中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當一個人成為國家領袖以後,就不能再把個人的得失放在國家利益之上,否則這個國家的發展就會出大問題,而自己也會變成國家的罪人。昂山素季在這個問題上很顯然分得很清楚,這也是她在就任緬甸總統之後,飽受西方媒體詬病的主要原因。

昂山素季在就任國家顧問之後,為什麼會成為西方媒體口中的“劊子手”,實際上與她做的事情並沒有什麼大關係,而是源自於她上臺之後執行的國家政策與西方國家設想的不符。

若開邦羅興亞難民問題的根源,其實是在英國政府那裡,他的產生並不是源自於昂山素季的執政政府造成的,這些人本來就是英國在緬甸殖民的時候,從印度遷移過來的穆斯林移民。

他們在19世紀初英國殖民緬甸期間,作為英國人的走狗和打手,被用來剝削和鎮壓緬甸人,在緬甸國內犯下了累累罪行。等到二戰結束,英國人離開緬甸之後,卻把這些羅興亞人如果破抹布一樣扔在了緬甸,成為一個歷史遺留問題。

所以如果西方媒體真的需要譴責的話,首先要受到譴責的必須是英國政府,是因為他們在東南亞的殖民活動,才導致了今天出現的羅興亞難民問題,但是大家都知道的,以西方人一貫的“雙重標準”以及斷章取義式的曲解,羅興亞難民問題,就變成了昂山素季政府所犯下的“罪惡”。

但是西方國家譴責昂山素季,真的是為了羅興亞難民問題麼?實際上也不是,這個問題在緬甸獨立以後存在了幾十年,但是西方人從來就不關心這些,而為什麼今天譴責昂山素季,主要還是因為昂山素季在當任緬甸領導人之後,不再配合美國針對中國的戰略,開始推動與中國的友好經濟合作,這實際上才是問題的根源。

所有的行動,都是在為自己的國家利益服務。

當然了,西方國家以及媒體說昂山素季是好與不好,實際上也都是在為他們自己的國家來服務,與新聞的公正公平實際上扯不上一點關係,一切都是國家利益的需要,西方媒體以及政府的一切行為,都是在為他們的利益服務,所謂“你的國不是我的國”就是這個道理。

在昂山素季開始推動中緬友好,不斷加強中國與緬甸的經濟合作之後,西方很多國家開始陸陸續續的收回了曾經加諸於昂山素季頭頂上的光環。

比如2017年9月,英國公共服務業總工會收回授予昂山素季的榮譽會員身份,同時英國牛津大學聖休學院撤下昂山素季畫像;11月,牛津市正式剝奪她的“榮譽市民”稱號,倫敦經濟學院投票剝奪其“榮譽主席”職位;2018年3月,美國大紀念館宣佈撤銷頒發給昂山素季的“埃利·威塞爾人權獎”;2018年8月,英國愛丁堡市宣佈將剝奪其“榮譽市民獎”;10月加拿大政府就取消了她

“榮譽公民”稱號。

從這些榮譽的授出以及收回,實際上都包含著某種的政治含義在其中,而西方人一直都秉持著有利則合、無利則分的原則,授予和剝奪這些榮譽,也是因為國家的需要。但這些榮譽對昂山素季而言只不過是個人的名譽而已,對於國家利益而言,這些都不重要。


落下m


昂山素季第三次訪問中國。這引起了國際社會極大的關注,而昂山素季在中國的最新表態更加讓西方主要國家很是不爽:

1、昂山素季是她短短一年多時間內第三次訪問中國,並且又跟中國國家領導人會面。會面之後,昂山素季表示,她完全支持與贊同中國提出的中緬“人字型”的經濟發展戰略,並且願意加入中國、緬甸、孟加拉與印度的“經濟走廊”。更為重要的是,昂山素季政府迅速批准了中國在印度洋邊修建新的深水港,以及建設投資額高達百億美元的經濟特區。昂山素季與中國的熱絡令西方國家非常不舒服,因為按照他們此前的構想,通過“民主”手段終於坐上緬甸最高領導人位置的昂山素季即便不跟中國鬧翻,也會遠中國而親西方,但昂山素季上臺前就直接表態稱,中國是緬甸“搬不走的鄰居,與鄰居搞好關係才是符合緬甸的戰略利益”。這一根本性的立場立即讓西方主要政治力量和媒體改變了對昂山的看法,於是她在西方媒體眼裡從“民主女神”變成了“獨裁者”,她的劍橋榮譽被剝奪,甚至要擄奪她的諾貝爾和平獎。但據昂山素季辦公室一位親信私下裡告訴我:就算諾貝爾和平獎被剝奪,昂山素季也要全力發展與中國的關係,因為只有中國才有誠意與實力幫助緬甸發展國家經濟與民生福利。這一點她決不改變。

2、羅興亞人問題讓西方媒體稱昂山素季“冷酷”。然而,事實真像卻是這樣的:羅興亞人問題的本源是英國殖民緬甸與印度人為製造的,緬甸不合適的民族政策讓這個問題久懸未決,而這個民族問題不僅僅是羅興亞人,還包括緬甸境內135個少數民族,比如說若開族,果敢族,克欽族和佤族。但這些民族問題在民族情緒極大的緬族主體族群中是短時間內很難悍動的問題,不是昂山素季一已之力就能改變的。事實上,昂山素季即便在被西方追捧期間也從來沒有就少數民族問題,尤其是羅興亞人問題發表過任何的公開看法,因為政治家很現實的。此外,更為重要的是,主張對羅興亞人問題超級強硬的軍人集團不在昂山素季的控制範圍內,所以如果沒有徵得軍人集團的支持,昂山素季很難在羅興亞人問題,以及任何民族問題上有突破性的進展,哪怕她“熱情洋溢”也不行。

3、昂山素季其實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是一個視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政治人物。她不會因為政治理念而犧牲緬甸的核心利益。所以,當她登上權力最高峰後,她最先考慮的是緬甸的現實與發展的根源。所以,當她選擇了國家利益超過“民主理念”時,西方媒體與政界就馬上掉轉風頭,把“冷酷”的標籤貼在她的臉上。

其實,昂山還是那個昂山,變化的只是西方政治的需要。


邱永崢


昂山素季,一位72歲的老人,既不是總理,也不是總統,僅憑國務資政的職務,成為緬甸實際執政者。一位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目前,因為緬甸政府鎮壓羅興亞人而受世界穆斯林國家譴責,昂山素季為何變得冷酷,說來話長。

一、昂山素季推動的民權運動主要代表緬甸民眾與軍政府之間的人權鬥爭。

1988年,43歲的昂山素季從英國回到緬甸,正值緬甸軍政府鎮壓民眾不滿經濟下滑引起抗議時期。昂山素季的迴歸,民眾好像找到了民權領袖,得到擁戴。於是,昂山素季藉機組建了緬甸全國聯盟,自任書記,爾後發展成緬甸最大的反對黨。

昂山素季一個弱女子,為何有這麼大的影響力?這來源於其父親昂山將軍的強大背景。

昂山將軍是緬甸民族獨立英雄。早年流亡日本,靠日本政界的支持組成“三十志士”回國組建軍隊與英國殖民者進行英勇鬥爭。1942年,日本佔領緬甸,昂山渴望祖國獨立,率軍參加了對英軍和中國遠征軍的戰鬥。

1944年,日軍敗退,昂山認清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目的,轉又向支持美英對日本的侵略戰爭。1947年,在即將迎來緬甸獨立之時,被其它黨派刺殺身亡,被緬甸人稱為國父。

正是因為這一背景,昂山素季在緬甸一呼百應,推動緬甸的民主運動與軍政府進行頑強鬥爭。1990年,她帶領民盟參與緬甸大選獲得勝利,卻被軍政府宣佈作廢。而後三次受到軟禁,歷時15年之多。她的經歷與戰鬥精神如同南非的曼德拉一樣曲折艱辛。為表彰她的政績,1991年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2011年,經過漫長的民主鬥爭,緬甸按新憲法選出了第一個民選總統,結束了軍政府20多年的獨裁統治。

昂山素季2012年已成為議院議員,即不是總理,又不是總統,鑑於她在緬甸的表現和國際上的威望,只好為其設立了國務資政一職。昂山素季已成為緬甸實際上的執政者。

2013年,昂山素季宣佈參與總統競選,由於緬甸憲法規定,對偶一方是外國人不允許參與總統選舉,因昂山素季的丈夫是英國人,所以昂山素季想要參與競選,必須推行修憲運動。

二、羅興亞人不是緬甸公民,昂山素季無法站在世界人權角度爭取羅興亞人的民主權力

推動民權運動而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昂山素季,一向以體諒民眾人生,為何在緬甸政府鎮壓羅興亞人保持冷漠呢?這裡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因素。

今年8月25日,羅興亞族武裝分子襲擊了諾開邦族人,造成89人死亡,引發緬甸政局動亂。緬甸政府界定羅興亞人為恐怖組織,政府軍與之交火,打死約400名羅興亞人,引起羅興亞人大逃亡。國際社會對這一事件,譴責昂山素季的冷酷心態。

諾開邦與孟加拉國北部接壤,諾開邦有100多萬羅興亞人,羅興亞人信仰穆斯林教。緬甸政府一直想改造羅興亞人信奉佛教,但羅興亞人一直想民族獨立。因此,緬甸政府一直未承認羅興亞人的公民身份。宗教對立,民族矛盾致使羅興亞人處處受到佛教徒的排擠打擊,被迫流亡到孟加拉,斯里蘭卡及泰國等國又遭遣返,因此民族衝突由來已久。2013年,為逃避緬甸迫害,曾有130名羅興亞人逃亡海上,餓死97人事件震驚世界。這次發生的羅興亞人襲擊諾開邦人的事件,是歷史的接續。

三、昂山素季站在政府角度,必須考慮緬甸民眾的切身利益,在得與失方面無法求全求美。

緬甸國內政黨林立,僅2011年大選參選黨派90多個,實際參選有37個政黨。緬甸各邦的區域劃分比較獨立,涉及本邦利益互不相讓。諾開人公元前2000多年前就是獨立自主的文明古國。公元1784年緬甸才攻陷諾開人古國,成為緬甸一個邦。諾開人與緬甸人因為征服與被征服的關係,本身就有冤仇並相互不信任,而且諾開邦至今還有反政府武裝。

羅興亞人大部分是通過貧窮的孟加拉國偷渡來的無國籍人,這些人鄰近國家都不接收。在此情況下,接納羅興亞人,就會有更多的羅興亞人從孟加拉來緬甸,更會激發諾開邦與緬甸政府的對立矛盾。因此,昂山素季為促進緬甸民族團結與和解,只能調和國內各民族之間各邦之間的矛盾,不可能打擊諾開族人而親不是緬甸公民的羅興亞人。

曾經為人權而戰的昂山素季為什麼失去國際人道主義,作為緬甸執政者,在國家利益面前,只能作出無奈的選擇。


英漢微視


不是昂山素季冷酷,而是穆斯林的繁衍速度太快,本來是難民的他們沒有緬甸公民的身份,卻想著武裝自己奪取緬甸土地自立為王。其實能坐下來談判是不錯的選擇,但是比羅興亞人更多的其實是旁邊孟加拉國跑過來的難民,接受羅興亞人會導致遠多於緬甸人和羅興亞人的孟加拉難民跑過來。如果要找個相似的事例來讓大家看看這種難民跑過來佔領你土地還要把這片土地的主人給趕走,那麼當年南斯拉夫的科索沃和現在的緬甸是何其的相似。緬甸的問題存在了幾十年西方所謂的民主過家都不去管,突然現在管的原因還是我國和緬甸的合作的項目地點太近了。首先是中緬油氣管道就在爭議地點的若開邦,其次中國控制管理的皎漂港(西方擔心其成為我國的軍港)離若開邦阿拉幹(爭議地點)不足百里,最後一帶一路是中緬合作最重要的一環,西方希望推翻緬甸現任政府來達到摧毀中緬關係,阻礙一帶一路建設,妨礙中國崛起的目的。所以緬甸不能接受西方的所謂觀察員的觀察(善於編造歪曲事實的一群人),其次我們要支持緬甸政府保護自己人民,保護主權的正義行為;最後希望大家不要相信一些網特妖言惑眾。


乞力馬扎羅山的旅鼠


奉勸隱藏在頭條裡的穆黑分子、以及一些支持緬甸政府、給大屠殺唱讚歌的人士、請你們去百度一下海外十大排華事件之一60年代緬甸排華事件、那個慘烈程度不亞於大屠殺。你們還知道嗎華人不屬於緬甸公民、最後不得已前幾年華人以緬族的身份加入緬甸公民、才獲得粉色身份證。再去百度緬甸政府13年頒佈的法令不得將首都的土地房子售予華人。所以在你們給大屠殺唱讚歌、稍有點知識、別丟了人性良知


崑崙風光


最近緬甸的一起因言獲罪引起廣泛關注,因為因言獲罪針對的是昂山素季政府,被判處之人對昂山素季和她的政府多有批評,昂山素季和她的政府對所判之人判了七年軟禁。


這確實是很大的諷刺,六七年前昂山素季還因為對緬甸當局的“覲見”而被軟禁,又因為她長期的為緬甸的人權狀況奔波,對緬甸軍方多有批評,昂山素季也被當成曼德拉之後又一位人權鬥士,為自由民主人權奔波。

2012年,昂山素季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緬甸軍方也在壓力之下,與昂山素季達成了和解。

在昂山素季正式入主緬甸政府之後,昂山素季的作為勢必要考量緬甸國內政治情況,包括對於緬甸軍方鎮壓羅興亞人,昂山素季並沒有公開指責軍方,也引起了極大不滿。



當然現在作為一國之領導人,昂山素季的所作所為要考慮的更多,再指望她能一如既往地成為人權鬥士,本身就有些不切實際。

你如何看待昂山素季現在處罰因言獲罪?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老李有刀


昂山素季,可謂緬甸知名度最高的政治家,也是在世界上最知名的緬甸政治家,你可能不知道緬甸的總統是誰,緬甸的軍方領導人是誰,但對於緬甸的昂山素季可能就有所耳聞。昂山素季的的家世顯赫,父親是緬甸獨立運動領袖、將軍,著名民族英雄,被尊稱為“緬甸國父”,在1947年,昂山被緬甸愛國黨主席吳素所派殺手刺殺。1963年,18歲的昂山素季被送往英國牛津大學,攻讀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1972年,昂山素姬與英國丈夫邁克·阿里斯結婚,並育有兩個兒子,在英國生活,之後加入英國籍。

流淌著英雄血液的昂山素季註定不凡,1988年3月,昂山素季以照顧中風病危的母親為由回到仰光,隨後開始領導反對緬甸軍政府的運動,同年昂山素季組建了自己的政黨緬甸全國民主聯盟,並很快成為緬甸的最大反對黨。1990年,她帶領全國民主聯盟贏得大選的勝利,但被緬甸軍政府宣佈為無效,之後在其寓所中被斷斷續續地囚禁了15年。她的英國丈夫在1999因癌症在牛津逝世,由於緬甸軍政府的干預,她和她的丈夫從1988年到1999年的11年間一共就見了幾次面。

2010年,昂山素季終於獲得了自由,2011年,緬甸軍政府批准向文職政府交權。2015年,緬甸舉行25年來首次公開競爭的全國性大選,昂山素季領導緬甸全國民主聯盟在議會取得壓倒性勝利。然而緬甸軍政府早前為封堵昂山素季當選而制定的憲法中規定禁止與外國公民結婚並育有子女的緬甸人競選總統,昂山素季實際被剝奪了競選總統的資格,緬甸的總統是間接選舉,由議會選舉產生。2016年,昂山素季的多年好友緬甸全國民主聯盟資深成員吳廷覺當選總統。同年昂山素季被委任為“國家顧問”,同時任緬甸議會發展聯合協商委員會主席和政府中4個部的部長,作為全國民主聯盟的實際領導人,她是緬甸政府的實際領導者。

然而緬甸軍方依然有強大的影響力,議會中軍方佔據25%的議員名額(不用選舉),剩下的3/4直接選舉產生,而修改憲法需要3/4多數通過,國防、國內安全等都由軍方負責。緬甸是個以佛教為主的國家,在緬甸的若開邦,大多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族與當地信仰佛教的若開族時常發生矛盾,由於伊斯蘭分離主義在羅興亞人之間的興起,從1962年執政至今的緬甸政府都認定羅興亞人為外來人,非緬甸土著民族,1982年,緬甸奈溫政府頒佈了新的《緬甸公民法》,羅興亞人無資格成為緬甸公民,成為了非法僑民。羅興亞人持續外逃,羅興亞難民問題是一直存在的。自2016年昂山素季當政以來,特別是2017年以後,緬甸軍方與羅興亞族武裝“若開羅興亞救世軍”持續爆發衝突,數十萬羅興亞人流離失所,羅興亞難民問題又有加重的趨勢。然而作為1991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的昂山素季對於羅興亞問題甚至委婉地表達了對軍方讚許,正如美聯社在報道中指出的那樣,“她無視國內受迫害的羅興亞穆斯林的困境,未能阻止針對其它少數民族的暴行”,對於這其國內羅興亞難民這一問題基本禁聲。

到底是什麼促使昂山素季變得所謂的冷酷?兩個字利益,屁股決定腦袋,當年作為反對派時當然可以說很多話做很多美好的表態,而一旦取得執政地位,就會發現有很多實際的問題了,正所謂當家方知柴米貴。人類當然是感情的動物,但更是利益的動物,世界上沒有絕對客觀的東西,隨著地位和處境的變化,人的立場和想法也會發生變化。緬甸是一個以緬族人佔主體的以佛教為主的國家,佔緬甸總人口68%的緬族是昂山素季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的票倉,所以無論從選舉的角度和連任的角度,她都會更多地考慮選民的意見和顧及選民的立場。當年作為反對派時無官一身輕,現在作為執政者,肯定是力圖保住執政地位和另一番心境了。一寫就容易寫多,我不是專家也不是學者,個人觀點。


十三叔看歷史


昂山素季變得冷酷了嗎?我不同意這個判斷。從表面現象上看,已經是緬甸政府事實上最高領導人的昂山素季,似乎確實應該在羅興亞問題上表現出人性善良的一面。但事實上,昂山素季也有自己無能為力的一面。

道理很簡單,在羅興亞問題上,緬甸國內真正有發言權的不是昂山素季,而是緬甸軍方。雖然緬甸軍人政權在上一次大選後,將政權從自己手中轉交給了民選政府,也就是昂山素季領導的民盟。但是心有不甘的緬甸軍方,還是留了很多手。

比如說,身為緬甸國務資政兼外長的昂山素季,沒有指揮軍隊的權力。形式上的緬甸最高領導人緬甸總統也沒辦法。昂山素季的權威也沒有徵服軍隊。

第二,緬甸軍人政權在2008年起草的憲法中,清楚列明該國所有軍事力量均由“緬甸政府軍”領導,而不是緬甸政府領導。憲法還規定了關鍵一條,也埋下了今日危機的伏筆——“緬甸國內安全威脅,是由軍方、而不是警方處理”。

羅興亞問題,恰恰就是國內的安全問題,因此軍方理所當然得要負責全權處理此事。昂山素季領導的政府只能當吃瓜群眾。

雖然假設沒有意義,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假設一下,如果昂山素季政府有機會來處理羅興亞問題?她會大發善心嗎?我的答案恐怕會讓很多昂山粉絲感到失望。民選政治的環境下,昂山素季必須要考慮選票。

緬甸的主體民族緬族普通人是極度厭惡羅興亞人,緬族人有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幾乎所有的緬甸少數民族都是國內的二等公民。昂山素季必須要照顧選民情緒。

但是不管如何,羅興亞這個大鍋只讓昂山素季一個人來背,不太公平。


李明波論中東


個人觀點:

主要原因是昂山素季頭腦比較清醒,分得清偉人與領導的區別(參考南非的曼德拉,在種族鬥爭中是偉人,但在領導人中卻是罪人。為實現黑人與白人平等所做的貢獻是巨大的,但在國家領導方面只為實現自己理想中的烏托邦而不顧國家民族利益與現實條件,最終導致南非的整體倒退),昂山素季在爭取民主方面說得上是自己國家的偉人,而在鬥爭勝利後,接任領導人時更多的是為了國家民族利益而作出選擇與決定,從國家的現實和民族利益出發去思考國家的政治決策,這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與愛國者。

曼德拉與昂山素季的對比就能看出問題,同樣是為國家鬥爭的精神偉人,但在領導人的作為上來說,昂山素季明顯比曼德拉成熟(昂山素季屬於後來者,有曼德拉和南非的前車之鑑)。

套用網上的一個神評論:看到國家對外如此流氓,我就放心了。

可以說,在國家決策中,最重要的是為國家民族爭取利益而貢獻,而不是為實現個人的夢想或者所謂的國際名譽而不顧國家民族利益的得失,應該為了國家民族利益而不計較個人名譽得失,這才是一個領導人最基本的資格與條件。


AlawnChoi


山素季(臺灣譯為翁山蘇姬,港澳譯為昂山素姬,她理應成為緬甸的國家總理,但選舉結果被軍方作廢。同年昂山素季獲薩哈羅夫獎,翌年再獲諾貝爾和平獎,長期執政的“社會主義綱領黨”領袖吳奈溫將軍下臺,緬甸爆發大規模的民主遊行,但是遭到血腥鎮壓。初年1947年。踏入政治1988年,用於緬甸人民的健康與教育。1995年7月間她被釋放,主修經濟、哲學與政治。並在此認識了她的丈夫阿里斯(Michael Aris),婚後育有兩個孩子,昂山素季的政黨“全國民主聯盟”贏得了絕對優勢。在正常情況下,馬新譯為昂山舒吉)1945年6月19日生於緬甸仰光,並致力於推行民選制度。1989年遭到軟禁,她拒絕了將她驅逐出境而獲自由的條件。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在巨大的國際壓力下,軍政府於1990年舉行了大選。她及後在倫敦大學的亞非學院修畢博士課程。深受聖雄甘地的非暴力理論影響,昂山素季開始參與政治,然而她很清楚,一旦離開緬甸赴英國探視家人,她很有可能永遠不能再次回到緬甸。結果她選擇留下,從此再也沒有機會與她的丈夫見面。她的丈夫於1999年去世,是緬甸非暴力提倡民主的政治家,但現被緬甸軍政府軟禁於其寓所中。1990年她獲得薩哈羅夫獎,翌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軍人拒絕交出政權,因而引發國際間猛烈的批評。在印度中學畢業後入英國牛津大學聖休學院(St Hugh',她的父親昂山將軍為了緬甸獨立而與英國談判,同年卻為政敵所暗殺。1960年,隨出任印度大使的母親前往印度;s College),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她回到緬甸照顧生病的母親。同年。新的軍政府隨後掌權,並將諾貝爾和平獎的130萬美元獎金交付信託這傢伙和達lai有些相似之處 都是反對一個西方主流社會所反對的國家因此在所謂的國際社會上很吃得開只不過小泰除了人妖實在沒什麼拿得出手 沒什麼國際地位所以西方人才敢把和平獎給小季其實在國與國之間 沒有什麼正義 立場之類最重要的還是利益小季的行為符合了某些人的口味 僅此而已緬甸國內日前爆發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抗議***活動。現在***雖然被強行壓了下去,但這個國家的不安定因素仍隨時可能爆發。緬甸軍政府關押的*** 中最出名的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昂山素季。她是緬甸反對派的代表人物,在過去18年中被軟禁了12年。德國之聲記者向您介紹這位和平無私為自由與公正抗爭的 偉大女性。昂山素季個頭並不高大,相反,她看起來若不經風。但是,這位貌不驚人的女性卻有著無窮的精力。在過去18年,她一直在抗 爭,“我一直在履行我的義務。我是全國民主聯盟的秘書長,我的黨要為緬甸人民服務。成立這一黨派的目的就是要在緬甸實現民主,也是我們的任務。我們必須保 證在緬甸儘快正確引入民主制度。”緬甸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自從1962年以來,國家一直受到軍***控制。現政府1989年上臺之後, 立即將昂山素季軟禁起來。昂山素季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在當年的大選獲勝,獲得了議會中80%的席位,原本應該成為緬甸的總理,但是軍政府宣佈大選無效。昂 山素季如果離開緬甸,就能獲得自由,但是她堅持留在國內被軟禁。昂山素季昂山素季是追求獨立的昂山將軍的女兒。她在英國牛津大學深造,並且與一位大學講師結婚,生有兩個孩子。1988年,昂山素季在回到緬甸之後,立即成為一 名著名的政治家。每當她公開演講,都會吸引無數的觀眾。昂山素季有演講的天分,“我希望國家儘快改變,因為國內有很多事情需要改變。我並不認為我們還有時 間等。每過去一天就意味著我們重建國家的努力失敗一天。”軍政府的統治耗盡了緬甸的國庫。很多人認為,昂山素季會給他們帶來自由、和 平和富裕。昂山素季受到高等教育,易於獲得人民的信任,說話有信服力,每次登臺都具有神韻。數百萬人都在關注她,但是卻不敢公開表示對昂山素季的同情。人 權人士指責緬甸軍政府經常逮捕反對派人士,不經法庭審判將其投入***營,並對其施加酷刑。軍政府雖然駁回了一切批評,但是卻一直對昂山素季進行軟禁。1989 年軟禁,1995年獲釋,2000年再次軟禁,兩年後再次獲釋,2003年第三次被軟禁。目前,昂山素季已經被關押了十多年。昂山素季還進行過多次絕食鬥 爭,其中有一次在汽車中。當時雖然她並未在關押期間,但是卻沒有完全的行動自由。在到處訪問的過程中,安全力量在仰光周邊截住她的車輛。出自抗議,昂山素 季在車裡坐了很多天。最終,她又被強行帶走,軟禁起來。這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口被封住了。因為,這是緬甸軍政府的將軍們的意願。只知道是緬甸的反軍事獨裁者。

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的姓名和事蹟( 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國黑人牧師,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他領導了美國五六十年代的民權...)越南戰爭結束時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是誰( 正確的理解是:科學家認識到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它應該造福人類而不是危害人類—— 關於“要汲取孔子的...)誰是2005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諾貝爾委員會7日宣佈,將2005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國際原子能機構和該組織總幹事巴拉迪,以表彰他們做出...)中國第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是誰( 達 賴.喇 嘛 丹 增 嘉 措 獲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昂山素季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有何評價?( 昂山素季(臺灣譯為翁山蘇姬,港澳譯為昂山素姬,馬新譯為昂山舒吉)1945年6月19日生於緬甸仰光,是...)為什麼2010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是空白呢?( 選了一個歧視中國人民的漢奸為代表,它想讓你在有生之年經歷阿拉伯之春這樣的事件,它自己卻吃牛排,喝香檳...)布什不祝賀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事件( 中新網北京2001年9月27日消息:提名美國總統布什為2002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的挪威12位大學教...)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是誰?及其生平簡歷?( 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宣佈將2007年度諾貝爾和平獎授予美國前副總統戈爾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