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物價突然暴漲,貨幣大貶值,立刻提前還完所有貸款,是不是賺了?

理財迦


在信用貨幣的時代,這問題有意思。題主這問題,如果拋開貨幣貶值帶來的經濟環境中其它的變化,單一考慮題主還債這個問題,是賺了。前提是單獨只考慮還債,不考慮其它一切問題而言。

舉個例子。一百塊錢可以買30斤大米的時候,欠了一百塊錢的債務。現在物價上漲,一百塊錢只能買10斤大米。你欠債的數額不變,你還了100塊錢的債,等於你借了30斤大米而只還10斤大米。絕對是賺的。

其實在信用貨幣提現中,對於貨幣貶值誰賺誰虧,在於你所處的地位而言。負債者,在貨幣貶值中賺了財富,債主虧了財富。這其實就是剪羊毛的故事。在銀行(或者貨幣發行控制者)和儲蓄戶(或者生產勞動這)之間也是這個關係。貨幣貶值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前者,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後者,前者無形中吸取了後者大量的財富。

為什麼人們常說存錢越存越窮,就比如現在吧,很多辛苦工作了一輩子存了點錢在銀行,原本想著後半生能過的好一點,可現實是柴米油鹽漲價,蔬菜等生活用品漲價,房子漲價,一切都在漲價,存的那點錢放入生活中,幾乎微不足道,只夠勉強過日子。買房可能不夠首付,買車還得貸款。本來是存錢過日子,轉眼就是負債過日子。這就是貨幣貶值的作用,也是信用貨幣體系最大的弊端。

對於社會生產勞動者利益而言,貨幣越穩定越好。對於社會發展速度而言,貨幣貶值能加快社會進程的步伐,對於貨幣發行者而言,貨幣貶值是稀釋債務賺取財富的最好方式。

多得就不說了,不過審。喜歡請點贊,支持請點關注。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麒麟聊財經


首先恭喜你,在物價暴漲,貨幣貶值前,你已貸款。正如題中所說,現在去還錢,你已經賺了借錢給你的人的了。

其次,回過來又感覺你多可笑。你手上的錢是物價暴漲前持有的,不也同時貶值了嗎,不也虧了嗎?如你在物價暴漲前增加了投資,那才賺雙倍的。

再說,你把現有錢去提前還完欠款,以為賺了。那不一定,那要看今後出現物價下跌,貨幣升值,提前還款是少把利息。如未提前還,欠款漲了,手中錢也漲了,但你得多支付利息。

歸納起來:,A物價漲,幣值貶,a有貸款,少持幣,多囤物,賺。b不提前還債,賺。c手中有錢,虧。B幣值漲,物價跌,a債主賺,b持幣賺,c提前還債,賺。d債務越拖越虧。


天道即人


你笨死了,還提前還掉就賺了呢,你笨不笨。只有把手裡的錢變成物品才是賺了!貨幣大幅貶值後,工資等收入錢數必然大幅提高,舉個例子:如貶值10倍,現在5000的工資以後就50000的工資了。貸款數量可不會增加10倍還是原來的數字。你算算拿以後貶值10倍的錢還現在數量的貸款合算不合算?


立文168


物價暴漲,貨幣貶值就是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是流通中的貨幣超過實際需求,這個時候啥東西價格都漲,唯獨錢越來越不值錢,貨幣貶值意味著貸款也貶值,

因此在通貨膨脹,貸款貶值的情況下,提前還貸款是不明智的,

假設在通貨膨脹前欠100萬貸款,通貨膨脹後這100萬貸款大幅貶值,至於貶值幅度取決於通貨膨脹幅度,如果通貨膨脹超過一倍,那麼這100萬貸款也會貶值一半,雖然通貨膨脹的時候銀行利率也會提高,但是銀行利率的上漲速度遠遠小於通貨膨脹的幅度,

這100萬貸款的貶值並不是體現在絕對數額上,而是體現在購買力上,在通貨膨脹前100萬能買一套房子,通貨膨脹後只能買半套,既然通貨膨脹了提前還相當於把一套房子送出去,推遲還只需要半套,這是不是虧了?你說你急啥?

經濟和金融投資有一個根本原則,就是低買高賣,做多升值的東西,做空貶值的東西,而貸款是欠別人錢,是屬於對貨幣做空,通貨膨脹是應該對貨幣做空,方向對了,

通貨膨脹是一種財富轉移,在通貨膨脹中擁有大量貸款的富人得利,而窮人因為缺少抵押品,不可能擁有大量貸款,既然沒有貸款就無法對沖通貨膨脹的損失,


萬事皆空70


多少人希望貨幣貶值500萬吃一頓飯的錢那些欠債的人全上岸了


相思小狐


銀行倒閉了!房貸還用還嗎?


38_度


你腦袋很糊塗啊 建議以後不要涉足金融 太危險 舉個例子 你向銀行借了100萬 價值一套房 現在嚴重通脹 這100萬僅值半套房 按此趨勢下去 若干年後 這100萬可能只值一頭豬 所以你應該儘量推遲還款 反之如果預計通縮 則應提前還款


手機用戶55461194624


我現在買房買一套房買十畝地欠120萬明天貨幣貶值一個燒餅的錢就可以值120萬我可以一天不吃飯還完我的欠款


愛國者223161305


很難說!以實例說話:1948 年民國政府發行金元券,有些客戶,怕物價上漲,鈔票貶值,趕緊歸還銀行貸款,結果雞飛蛋打,財富被擄到了臺灣。而那些盼著解放的聰明人,卻賴掉了一筆壞帳!人箅不如天算,聽天由命吧!


Duanbolin


你太傻了,你自己都知道貨幣貶值了,還趕在沒有貶值錢把錢還了,你是不是傻。難道不應該貶值前全部買東西,貶值後再把東西賣了,來還貸款麼。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