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名將魏延如果沒死,歷史會因此改寫嗎?

那蛋黃的幽旋律


其實魏延最想做的一件事不是造反,應該是隨諸葛亮北伐時,一直想出奇兵走子午谷,然後兵臨洛陽城下。說到這個,當時的魏延可能是一肚子氣,諸葛亮多次北伐,我多次提出這個請求,都被你諸葛給駁回。為什麼諸葛亮會反對魏延出奇兵走子午谷這條線,而是選擇最遠的距離,出祁山攻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因為子午谷地形險要,複雜,雖說子午谷是路線最短的,但諸葛亮一直擔心有伏兵,用這一理由給駁回魏延請求的。而不是我們看小說電視中,諸葛亮觀魏延有反骨,而不信任他。魏延得到反駁後並沒有像諸葛亮提出反問,要是沒有伏兵呢?

再回來說如果,歷史沒有如果,如果真的有如果。魏延若是得到諸葛亮的認同,率兵走子午谷,出奇兵,沒有遭到埋伏的話,那諸葛亮的北伐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問題。出兵子午谷可以把行軍路程縮短至一半,大家都知道奇兵是什麼概念,就是快準狠,讓敵人意想不到。如果是這樣,歷史就不會像今天一樣發展。


想有一個霸氣的名字


先說一件事,曹操南征劉表,劉琮降,諸葛亮說劉備攻琮,荊州可有,劉備不忍。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赤壁之戰後三家分了荊州,劉備還借了南郡,埋下了失荊州的隱患。然而,攻琮之事諸葛亮之後從來沒提起過,更不會說“劉備怎麼不早聽我的,如果聽了荊州就只歸劉備一個人所有而不會丟失。現在荊州丟了,破壞了隆中對的規劃”之類的怨言,仍然在努力工作。

相反,若諸葛亮提起的事,都是捧別人的。諸如夷陵之戰後嘆息道:法正若在,則能制先主(劉備),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把功勞和能力都算到法正頭上,把不足都攬到自己身上。

所以,作為一名丞相,諸葛亮是有胸懷的,正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所以能團結大多數人。但正因為諸葛亮的各種謙遜,恰恰成為當今人黑諸葛亮的史料,而別人的各種擺顯,卻成為其有能耐證據。

反觀魏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可見,諸葛亮每次出征,魏延都要求走子午谷,諸葛亮制而不許。於是魏延常常向別人說諸葛亮膽怯。

其實,第一次北伐出子午谷有一定的突然性,還有取勝的機會,但後來的五次(包括一次防反)可以說機會全無,突然性已經不復存在,只能白白去送死,如果諸葛亮像司馬懿算計張郃一樣算計魏延,十個魏延都不夠去送死,但諸葛亮沒有這麼做。之後魏延還常常背後說諸葛亮膽怯,但諸葛亮當沒聽見一樣。

魏延打仗的能力還是有的,但不知機變,不懂得事物的發展規律,刻舟求劍。機會錯過了就錯過了,況且這個風險實在太大,沒必要整天拿來說事,要往前看。但肚裡撐不了船,還經常跟劉琰楊儀等人鬧矛盾,拿刀威脅楊儀。一個大男人,堂堂的徵西大將軍、南鄭侯、假節、丞相司馬、前部督、前軍師,公開場合竟然這樣做,丟不丟人呀?!像小孩子玩過家家一樣。估計那時候諸葛亮連開會都開不成了,只能一味地給猛哭鼻子的楊儀遞紙巾。要知道,劉琰、楊儀跟魏延都是老臣,劉是原從派,車騎將軍;楊是荊州派,丞相長史,竟然都搞不好關係,老被魏延欺負,丟人哪!老臉往哪裡擱啊!那麼,還有誰能跟他搞好關係呢?要知道,和對手競爭是一個團隊的事,不單是一個人的事。於是,“當時皆避下之。”

諸葛亮唯一能做的就是遣返劉琰,讓費禕周旋罷了。可以猜得到,劉琰是帶著一肚子怨氣,恨恨地回到成都的。正因為這事,間接做成劉琰楊儀的慘死。當今不是流行一句話麼?不要迫到老實人無路可退,否則,老實人一但發火,你連跪地求饒的機會都沒有。可惜,古人的精神侮辱、生命恐嚇卻被今人有選擇地無視了。此乃後話,暫且不表。

所以瞭解到當時背景之後,明白諸葛亮不敢把兵權交給魏延是有道理的(死後還是允許他帶著自己的兵自便),但軍隊裡魏延的軍銜和待遇應該是最高的,真幸福。

那麼,如果魏延沒死相信大家都知道答案了...

正所謂平臺已經有人幫你搭好,戲唱成怎樣就要靠你自己了,怨不得別人。但世界上,有多少這樣的領導呢?!要知道,諸葛亮還能幫公司搞科技發明呢。反觀公司,搞研發創造的都是又難又苦的差事,燙手的山芋,你推我,我推你。

如果有這樣的職位和福利待遇,又有人包庇保護,不用去送死。無聊的時候,還可以欺負一下阿Q,扣扣阿Q的腦殼,罵一聲死阿桂,取取樂子,又不用擔心受到處分,夫復何求!回到現實,看看現在的職場,都是陷阱,唉!讀書人一聲嘆息...


南虢先生


經常說句話,天下必分,分久必合。這是大勢,不會因某人而決定,也不會因某人而改變。即便一個偉大的人,在歷史長河裡不過是一粒塵埃。魏延,又能怎樣?中國地緣政治,在明朝之前,無一不是由北而南。


蘄黃四十八


不會改變,魏延甚至連改變蜀國曆史的能力都不具備!

縱觀歷史,三國時期 唯有經濟,軍事高度統一的魏國有統一國家的能力!在那個時代 魏國通過屯田 大大提高了國力,雖然政治局面混亂,但軍權未發生過分裂,北方政權統一全國是歷史趨勢和必然!


用戶264393909


改變不了。如果他採取堅守的策略,會讓蜀國延長一段時間;如果他採取進攻的策略,蜀國滅亡的更快。魏延的特長在於軍事,政治不行,不得眾,不善於團結人。他的存在,對蜀國政治穩定也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


霞滿天書屋


蜀國國土面積,人口數量,經濟總量都處於劣勢,滅亡是大趨勢。區區幾個人的作用最多也只是能延緩滅亡而已。


看電影的仙人


我發現一個問題,有很多人提問都會問這人沒死會不會改變歷史,那人沒死會不會改變歷史!我認為這人沒死,那人沒死,肯定會改變歷史的,但是改變的是他們的歷史,跟我們這個時空沒有任何關聯!


IQ沒問題


名將魏延不死也改變不了大局他無權也無力更改歷史.


小龍女5505


改寫不了,無非是讓劉備政權多存在裡面。畢竟蜀國地域太小。


能動手時儘量別吵吵w


我想說的是,不能。諸葛亮權利比他大能力比他強依舊未能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