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虎牢關張飛打不過呂布,而在徐州,張飛卻可以和“三姓家奴”大戰一百多回合?

傳說--白鬍子


在徐州的那次戰鬥,張飛並不算勝利,當時的優勢依然在呂布一方。

《三國演義》中,張飛是唯一一個能與呂布交戰百合以上不敗的猛將,也是呂布唯一一個心生忌憚的強敵。


呂布與張飛總共交手四次,而張飛的表現越來越好。

兩人的對戰記錄:

第五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分析:這是張飛與呂布的首次交鋒。張飛以嘴開路,先大罵“三姓家奴!”,這就激怒了呂布,使其無法保持冷靜。 而兩人戰到五十餘合時,關羽適時助戰,我們可以推斷,年輕張飛的武藝與呂布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五十合後,關羽就能看出他已經處於下風了。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分析:這是兩人第二次對戰。而這次張飛喝醉了酒,而呂布是趁夜偷襲,在局勢上張飛已經落在下風,騎馬也屬於醉駕。 而呂布在這樣的優勢下,仍然對張飛頗為忌憚,“素知飛勇,亦不敢相逼”。因為呂布知道張飛可是個敢玩命的傢伙,就不願意激起他的怒火,萬一張飛失去理智,回來對戰,也不好應付,就讓張飛逃脫了。


第十六回 呂奉先射戟轅門 曹孟德敗師淯水


這是呂布與張飛之間的第三次對戰,這次是最激烈的一次較量,真實水平的體現。兩人都生了殺心,而且都沒有旁人相助。

這次交鋒,兩人大戰了一百回合以上,在《三國演義》中,呂布唯一一次在百合以內沒有能夠搞定對手的戰鬥。


分析:張飛從以往與呂布的對陣中汲取了經驗,掌握了一定的對策,才能撐這麼久。 劉備雖並未派出其他將領助陣,但卻及時地鳴金收兵,據此得出了兩個結論:

1.此時張飛的武藝已經完全能夠頂住呂布的攻勢了。

2.劉備“恐有疏失”,說明隨著回合數的增加,呂布在局面上仍然是逐步佔有優勢的。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

分析:這是張飛與呂布兩個人最後一次交鋒。呂布先派了高順出陣,消耗一下張飛的銳氣和體力,但在觀戰過程中,呂布認為高順情況不妙,他又趕緊接手戰鬥。

這說明此時的呂布已經沒有足夠的信心戰勝張飛了。雙方的武藝已經沒有了明顯的差距。

呂布看到敵人的援軍抵達後,主動選擇了撤退。 這也是呂布戰鬥生涯中唯一一次在單挑時候選擇撤退。


在撤退過程中,呂布又遇到了關羽攔路。呂布正與關羽大戰,後面張飛又追來了。呂布立即喪失了勇氣,還沒等張飛包抄到位,呂布就飛快地逃走了。

兩人除了在沙場上相鬥,張飛還數衣在不同場合發起對呂布進行挑釁。

1.呂布到徐州投奔劉備,張飛見到呂布,立即要動手。理由是曹操寫信來,要劉備殺了呂布。

2.在宴會上,呂布稱劉備為“賢弟”,張飛大怒,要與呂布進行火拼。

3.宴會後,張飛又沒事找事,主動挑釁,要與呂布大戰三百回合。呂布勢孤來投,忍下了惡氣。

4.在小沛時,張飛又故意搶奪了呂布購買的馬匹,完全不把呂布放在眼裡。 呂布終於發了怒:“環眼賊,你累次渺視我!”。

那麼,張飛屢屢欺侮呂布,有什麼底氣呢?因為呂布對張飛有幾個忌憚之處:

一、張飛武藝高強,又善於學習和總結,隨著戰鬥經驗的增長,張飛的實力也逐步提高,完全能夠保障自己全身而退,呂布在短時間內奈何他不得。

二、張飛勇猛,打起仗來攻多守少,敢於同呂布一命換一命。

張飛的身份相當於一個敢死隊的隊長,而呂布的身份則相當於集團軍司令,雙方的身份和地位不對等。呂布不願意冒險與張飛對換。

三、張飛武器特殊。他手中的蛇矛屬於異型兵刃,尖尖是螺旋形的。呂布攻來,張飛完全不躲閃,而是一矛對刺過去。萬一被張飛的矛尖刺中,造成的傷口是不規則的,很難包紮,引起大出血,非常危險。

四、張飛嗓門高。張飛與敵對戰時,總是哇呀呀亂叫,第九重的“獅吼功”噪音達到五百分貝,令人頭暈目眩,耳鳴心跳,和他大戰過後,耳膜遭到很嚴重的刺激,好幾個小時都嗡嗡作響,完全聽不到其它聲音。

五、張飛愛粗話罵人。張飛打仗時候,一邊長矛亂捅,一邊口出汙言,髒話連篇,令人惱怒,無法集中起精神來。張飛什麼都敢說,還專門揭人老底,罵人痛處,呂布對張飛十分厭惡,但也拿他沒一點辦法。

隨著時間的推移,張飛的武藝在進步中,而呂布剛逐漸消蝕了年輕時代的勇氣,此消彼長,兩人間的差距就越來越小。


饞嘴肥貓鏟史官


首先要明白《三國演義》不過是一本小說,並不是很嚴謹,很多武力差一檔的打成平手也是很正常的,所以不要太較真。

其次,在虎牢關張飛也沒有打不過呂布,《三國演義》裡原文是“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這裡寫的很明白,兩個人打了50多個回合部分勝敗。

有些人認為後來關羽上去夾攻是因為張飛不是對手,而且兩個人對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還是“戰不倒呂布”,這說明張飛一個人不是呂布對手。但是兩個人夾攻不等於說就是戰鬥力相加,而且“戰不倒呂布”也不等於不佔優勢,只是沒法徹底擊敗呂布而已。

所以虎牢關之戰時沒有確鑿證據說張飛打不過呂布,如果非要圓的話,那麼就當張飛在成長吧,後來變的更厲害了。




不沉的經遠


答:是兩個人不同環境的成長。


張飛跟著劉備是發展創業階段,前期打不過呂布是實力確實不如呂布,呂布早在董卓之前就是將軍了,呂布軍事化訓練到久戰沙場再到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時,而張飛還不知道在哪賣豬肉呢?一個賣豬肉的跟這樣的呂布打怎麼打的過?

之後劉備帶著關羽,張飛創業勢必要學習一些技巧什麼的,張飛在不斷的學習階段時,呂布卻成為一方霸主了,哪個首領有時間練武的?而且武術這個東西也是講究天分的,張飛就屬於天分高,自身條件又好,天天殺豬力氣是不缺,學習一些技巧就能出師了,當兩個人實力相差不大時,往往比的就是耐力了,雖然我殺不死你,但你也不可能輕易打敗我,所以才有了古代各種大戰“三百回合”的戰役。

而且呂布並沒有《三國》中說的那樣厲害,呂布是董卓的手下,那時候董卓說的算,董卓肯定要誇大手下第一猛將的實力了,並且呂布沒死之前《三國》英雄並沒有出來幾個,呂布死後各諸候之間才戰爭不斷,群雄並起。如果趙雲,黃忠,馬超,許褚等等,跟呂布交手,呂布未必打得過。


歷史的大舞臺


呂布對張飛,是又恨又氣,恨得是張飛這個傢伙,罵人也罵得太難聽了,想殺了張飛,一時半會兒就是拼盡全力也殺不了。

氣得是張飛不分場合的挑釁,張飛又是一個亡命徒,打開了只攻不守,你呂布可以殺了張飛,但張飛就是死也非要給呂布捅一個傷出來。呂布一方諸侯,跟張飛這個亡命徒換命,划不來。

總體的說,張飛和呂布的武藝是有差距的,就拿拉弓來說吧,呂布是八百,張飛只有五百。

還有,袁術手下的大將,紀靈,張飛殺他也是拼了命的,用了十幾個回合。呂布抓他就像提一個小屁孩。

這就是差距。


風吹青竹搖162015807


張飛多牛皮還得從長坂坡說起,話說趙雲七進七出被眾曹兵曹將追殺,最後殺出重圍夠厲害了吧?👿👿👿但是緊接著誰結束的這場戰鬥?張飛怒吼一聲,曹軍操將嚇的沒人敢動彈,可見在座各位雖然天天喊一呂二趙三典韋,但是當事人還是明白實力排名跟傳說不一樣的,徐晃文丑都能和趙雲一戰,但是在年輕時關張面前3回合就完了。。。張飛實力稍遜呂布綜合實力不行,但是馬上單打獨鬥,不輸呂布的。


235188


因為根本就不是武力差距。。張飛是真正和呂布較量。。關羽是看張飛久久拿不下呂布才想上去幫忙速勝,兩人是輪番打呂布,呂布才能抗三十合。。接著劉備上,是為了體現三兄弟的戰場情,結果變成了馬首馬尾同時有兩人夾擊。呂布十來招都扛不住就跑了。。三英戰呂布只能說明呂布和張飛並未分勝負,和關羽也未分勝負,和劉關張任意二人只是被秒殺。。


飛飛175680365


人又不是機器,狀態不可能一成不變,博爾特不能次次跑到最佳水準,呂布張飛的狀態也不可能都是固定的。呂布虎牢關時,趾高氣揚,儼然天下第一武將,力量速度技巧各方面都處於巔峰,關羽張飛此時不過是沙場菜鳥,雖然牛叉,但畢竟還是比武藝已經磨練到巔峰的呂布稍弱一籌。後來呂布久經挫折,加上年齡變大,心氣和身體都有所下滑,而關羽張飛則有所進步,因此徐州之戰,此消彼長,兩人已經不分高下


Katty2


因為張飛屢次跟呂布交手中積累了經驗,也是從交戰中不斷地學習所得到的啟發。所以在徐州,張飛就可以跟呂布大戰一百回合以上的功夫。


難忘歷史的改變


演義就說演義,虎牢關前呂布沒什麼顧慮,三十多回合他就不行了!那一百回合他只是想出氣,沒下死手!他那時手上兵馬都沒劉備多而且他搶劉備的城池心裡多少有點愧疚!還忌憚趙雲,關羽,!沒下手罷了!還有哪次就是有心放張飛走,別說他醉了,就是不醉,亂箭,群毆,殺他的方法太多,就是沒拿他當回事才讓他走,真忌憚就不會讓他活著[摳鼻][摳鼻][摳鼻][摳鼻][摳鼻][摳鼻]


塵封195635621


架空歷史小說而已,前言不搭後語,驢唇不對馬嘴多了。看看架空歷史小說的鼻祖史記,不也一樣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