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大戰:百度、阿里、騰訊誰能走得更遠?

“不夠 AI 化的企業,註定被新一代企業取代。”

“AI 技術在未來可能會變成萬能鑰匙。”

“企業如果不能從規模化、標準化向個性化和智慧化轉型,將很難生存下去。”

以上三句話,分別是李彥宏、馬化騰、馬雲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所表述的觀點。

AI 大戰:百度、阿里、騰訊誰能走得更遠?

以往在擁抱 AI 的表態中,百度最為積極。但阿里、騰訊關於 AI 的發聲,已越來越不亞於百度。一個蓋起了達摩院,另一個聲稱“AI in All”。

願景或相同或不同,實現的手段只有一個:人工智能

AI 大戰:百度、阿里、騰訊誰能走得更遠?

AI正成為下一代互聯網公司的標配。怎麼做好這標配,並讓它成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很多公司將面對的生死問題,包括 BAT。

BAT佈局人工智能思路不同

2018 年阿里、騰訊,雄心勃勃地湧入 2B 業務的新賽道,這些都與 AI 業務有著極強關聯,而最早加註人工智能的百度,第一時間佔到了絕佳的位置。

百度在 AI 領域的野心,最初顯露於 2013年建立Deep Learning(深度學習)的研究院,並命名為Institute of Deep Learning(簡稱IDL)。百度是中國互聯網企業中第一個把Deep Learning提到核心技術創新地位的企業。

AI 大戰:百度、阿里、騰訊誰能走得更遠?

逐漸形成了一個平臺體系:百度智能雲和百度大腦。在今年的百度 AI 開發者大會上,百度高級副總裁王海峰介紹,百度大腦每天的調用次數超過了 4000 億次,最新的百度大腦 3.0 已開放 110 多項能力,AI 技術能力在不斷提升。

還有一個是人工智能交互系統Duer OS開放平臺和智能汽車平臺阿波羅,這兩個平臺意在將百度AI能力輸出,做開放生態。

阿里不甘示弱

2014 年,阿里成立數據科學與技術研究院。

當然,阿里更為著名的,是其在 2017 年推出“NASA 計劃”和承載它的實體組織:達摩院。達摩院的研究領域很廣泛,如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人機自然交互等,AI 在其中佔了半壁江山。

阿里還有個人工智能實驗室:A.I. Labs。它不止是一個研究機構,還承擔著基於 AI 技術打造平臺、推出產品的職責,自動駕駛就是它發力的領域之一。

去年 12 月 20 日,阿里發佈人工智能阿里雲ET大腦,所佈局的領域不再限於原本的城市管理、醫療、工業、環保、航空,走上了“廣撒網”的道路。

騰訊進軍AI,起步雖晚,卻毫不遜色

騰訊方面,一方面投資AI底層技術,包括在美國投資超過5家AI技術公司。另一方面,全面應用AI技術,用於提升用戶體驗、加強精準定向技術及賦能生態三個方向。騰訊將 AI 技術與自身的社交、支付等技術結合,推出垂直解決方案。

另外,騰訊也有類似於百度大腦的“AI 開放平臺”,供應給開發者。

AI 大戰:百度、阿里、騰訊誰能走得更遠?

百度的計劃是提供基礎平臺,幫助更多機構在垂直領域發展;阿里的人工智能是放在阿里 DT 大商業體系內,處處指向零售服務業務;對於騰訊而言,在人工智能領域,更關注的是場景、大數據、計算能力和人才。

路各有不同。百度先攻底層技術再找應用場景;阿里認為AI只是技術工具的一種;騰訊則是先有場景再攻底層技術。

智能駕駛領域

在智能駕駛領域,入局最早的百度,和阿里騰訊已不在同一個發展階段。

去年 12 月中旬開始,阿里官方網站上開始出現自動駕駛相關的人工智能實驗室(A.I. Labs)崗位,正式招兵買馬。這個月初,騰訊自動駕駛核心技術平臺才首度亮相。

AI 大戰:百度、阿里、騰訊誰能走得更遠?

而百度的自動駕駛開放平臺 Apollo,目前已有 131 家生態合作伙伴,包括福特、寶馬、北汽、Intel、英偉達、微軟等等,是目前全球最大最全面的自動駕駛生態。

去年 11 月,科技部公佈首批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其中自動駕駛方面,便是依託百度建設自動駕駛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

目前,百度已經有了 Apollo 賦能車企的量產時間表。除了今年的金龍客車,明年是北京汽車、江淮汽車的量產,2020 年將是奇瑞汽車的量產。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Apollo 甚至有可能成為自動駕駛領域的安卓。

激烈比拼背後意圖拉開商業化差距

事實上,BAT早已希望在商業化層面拉開差距。目前,百度在無人駕駛領域的推進速度更快,也是三家中首個有合作量產車下線的企業。阿里、騰訊和百度在AI方面的成果有大規模視覺計算平臺“天擎系統”、AI醫學產品騰訊覓影以及自動駕駛技術。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幾乎就是BAT之間競爭從概念落地到產品層面的縮影。

AI 大戰:百度、阿里、騰訊誰能走得更遠?

2017年包括BAT在內的中國頭部互聯網企業在AI領域主要工作是找賽道,找最適合切入的領域。而到了2018年,各家的重點是要在選好的賽道中發力,包括應用和產品的落地以及商業化,這些的基礎是拉攏合作伙伴,而開放平臺是一個很好的媒介。

目前百度、阿里和騰訊均搭建了AI開放平臺,希望借開發者之力,加速AI的功能開發從而縮短AI落地以及商業化的時間。現如今,人工智能正走在關鍵的路口, 未來行業發展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AI 大戰:百度、阿里、騰訊誰能走得更遠?

廣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