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cm和153cm的女生,誰都不比誰更好過

常常聽人說,女孩子最好長到168,是完美身高。

而今天我們採訪了兩個女生,她們一個176cm,一個153cm。

她們並非多麼特殊的兩人,卻因為自己的身高在生活中有了這樣那樣的憂愁和煩惱,收到過不公平的待遇,被不平等地對待過。

可是,這樣的焦慮和歧視,都是不應該存在的呀。

@再也沒穿過粉紅色小裙子的176cm姑娘

我是一個身高176cm的姑娘,從小親戚朋友看到都會說我長得高高大大的。

但其實我真的很不喜歡這個形容詞。因為高高大大就像是可靠、膽子大、有擔當、運動好的同義詞。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必須要完成帶領作用,必須要做到樣樣俱全,要幫忙晾衣服,拿高處的東西。

相反的,我完全不是這樣的人。

176cm和153cm的女生,誰都不比誰更好過

△電影截圖來自《奇蹟男孩》

我是個膽子和芝麻一樣小的人。活到現在為止只去看過一次刑偵片,在電影院差點被嚇哭。縮在椅子上拽著隔壁朋友的手,被我掐出一片紅。

在上學時的拐角處嚇人的鬧劇,第無數次被嚇到尖叫之後,朋友不得不吐槽,“你長這麼高,到底有什麼用啊?”哪怕是現在,室友在寢室裡聊恐怖片還要顧及到我,只能湊在一起小聲地說。

我也常常生病,也要等到很久才能病好。用奶奶的話來說,“營養都用來長高了”

小學時就一個月發一次燒,準時地往醫院一月跑一次。初高中也常常抱著個熱水瓶和一堆藥在後排坐著。同學們在身邊打打鬧鬧到樓下去做操,我就趴在桌子上休息,路過的老師職員探進來看看,還會說上一句“長得高高大大的,身體這麼不好。”

176cm和153cm的女生,誰都不比誰更好過

就算是長得高,體育也照樣不好。人家能輕鬆跑完的八百米,而我跑完之後要咳上一節課,第二天渾身沒勁兒。

隔壁班一樣高高的女孩子特別會跳高,可是我就是沒辦法跳過去,明明照她說的就只要“腿抬一下就好了啊”。

還記得高中測立定跳遠的時候,只能堪堪跳到一米六,在一旁的老師無奈地說,“小姑娘,你長得這麼高,趴下都比你跳得遠啊。”

可我就是不行,我除了長得高之外,像是所有東西都和長得高沒什麼關係。

176cm和153cm的女生,誰都不比誰更好過

久而久之我就開始討厭自己的長得這麼高,我不符合任何長得高的期待,就算是努力之後也沒有辦法做到。同樣,我沒法兒像那些小姑娘一樣靈活的跳舞,也沒有辦法穿上標準尺碼的衣服,一些小巧可愛的包揹著也顯得很奇怪。

有的時候,我也很想穿粉粉的衣服和好看的短裙子,可是從試衣間走出來的時候,同行的好友就會說,真的很不適合你欸。

在火車上,同行的朋友們最喜歡往我身上靠,往往一靠就是一兩個小時,她們會說,“好舒服哦,靠在你身上。”雖然我並不排斥,但是有的時候確實會感受到半邊身子被壓麻。

還有當戀愛時,好像也沒有辦法坦坦然然地對愛人撒嬌抱怨,舉高高要抱抱這種更是不可能的。走在路上都不會手挽手,像普通朋友一般自顧自地向前走。

高大的姑娘不適合粉紅色,不適合扮可愛,不適合膽子小,不適合體育差,不適合身體弱。

高大的姑娘只適合被依靠,不可以撒嬌和扮可愛,也不能抱怨。

176cm和153cm的女生,誰都不比誰更好過

@均碼衣服只能當裙子穿的153cm姑娘

長年對外宣傳自己1米6,但今天,我要在這裡承認,我只有1米53。

大概從初中開始,我發現自己“變矮了”。身邊的同學都開始身高暴增,可是我還停留在小學畢業那年的水平,以每年1釐米的速度緩慢增長,高中之後就徹底沒再長過。

突然之間,增高變成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聽說喝牛奶可以長高,我就把牛奶裝在水瓶裡,渴了就喝牛奶;鄰居家的阿姨跟我說,多跳跳可以長高,我幾乎每天都是跳著回家的;有一段時間,班裡有個男生骨折了,一個月後回來上課長了10釐米,那段時間我就天天盼著自己可以骨折。

……

試了很多辦法,但都失敗了。身高一直停留在1米5+,怎麼也邁不到1米6。

176cm和153cm的女生,誰都不比誰更好過

但在身高的焦慮來臨前,我還經歷了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我總以為自己還會長高的,只是比其他人長得慢一些。這種“信念”維持了很久,直到我20多歲有一天突然意識到,自己可能不會再長了,可能這輩子都是這個身高了。

意識到這點的時候,有點失落,大概是因為自己和周圍的同學都不大一樣。但這種失落,在那個時候,還僅僅來自於那種“不一樣”的感覺。

直到第二個階段來臨。

在第二個階段,我開始漸漸有意無意地察覺到,這個社會對個頭矮小的人的評價。

176cm和153cm的女生,誰都不比誰更好過

在招聘廣告和徵婚廣告中,1米6這個詞反覆出現;在學校組織的各種文藝活動中,對主持人的身高也有著要求;大眾媒體中出現的明星基本上都有著令人羨慕的“大長腿”,與之相比,腿短被視為一種醜陋;無論是微博還是朋友圈,都流傳著各種和1米5有關的段子。

我不得不因為自己的身高,被迫失去很多機會。而那些有身高要求的事項,其實並不是個頭矮小的人就無法完成。

我感受到了強烈的身高焦慮。當所有人都認為一種自然的形態是醜的、弱的、此等的時候,“不幸”屬於這種形態的人會不斷地自我審視和自我否定。

176cm和153cm的女生,誰都不比誰更好過

我會不斷在鏡子前打量自己的腿,想方設法想讓它們看起來長一些,網上所有關於矮個子的穿搭指南我都看過,但折騰半天仍然擺脫不了個子矮這個事實。

同時,我發現身邊的很多設計似乎完全是為某個標準身高服務的,根本沒有考慮過身高過高或過矮的人的需要。

我坐在公交車、地鐵、公園等等場合最常見的座椅上,腳底總是無法完全接觸到地面,只能踮起腳放著;抓不到地鐵上的吊環,只能扶著最側面的扶手;在網上買的均碼衣服從來都不合適,上衣大得可以當裙子穿,褲子長得可以再做一條……

176cm和153cm的女生,誰都不比誰更好過

我知道,我的身高不屬於他們設計的“完美身高”,因此我不但要承受社會對於我的負面評價,還要接受種種的不便捷。

可是這個社會真的應該有這樣一種“完美身高”嗎?也許一個人有著“完美身高”,這個社會仍然會以其它的標準繼續嚴苛地對待ta:是否有著完美的身形?是否有完美的膚色?是否有完美的生活方式?

……

人的等級就是由此產生的吧。

可是可是,每個人的自然形態都應該被欣賞而不是被評判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