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達成減產協議,美國或成最大贏家

面對10月以來原油價格暴跌的現狀和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將導致供需不平衡進一步加劇的前景,OPEC和非成員產油國近日召開會議協商減產。

12月7日,第五屆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部長級會議最終達成協議,自2019年1月開始將每日石油總產量在10月基礎上減少120萬桶,有效期六個月。其中,歐佩克成員國每日減產80萬桶,俄羅斯等非歐佩克成員國每日減產40萬桶。OPEC同意在明年4月將再次評估減產。OPEC達成的最終協議超過市場預期的100萬通/日,油價全線轉漲,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3.43美元,漲幅擴大至5.7%,刷新日高至63.49美元/桶,紐約原油上漲4.45%報53.78美元。

OPEC達成減產協議,美國或成最大贏家

儘管各方均認識到需要減產來提振市場,但各方就具體配額訴求各異、談判異常曲折。2016年以來,原油出口已經由沙特一家獨大轉變為俄羅斯和沙特的雙頭格局。OPEC的減產水平既取決於內部協議,也取決於俄羅斯的貢獻。

具體來說,作為OPEC成員,沙特試圖在防止石油供應過剩和安撫特朗普之間保持微妙平衡。由於受到美國製裁,伊朗要求獲得減產豁免。而作為非OPEC成員代表,俄羅斯反對大幅減產。從最終結果上看,減產最終協議超過市場預期,伊朗、委內瑞拉和利比亞得到減產豁免,俄羅斯實際減產小於此前承諾。

OPEC達成減產協議,美國或成最大贏家

回顧2018年,國際原油價格整體呈現倒V走勢。前9個月,國際油價震盪上揚,10月以來,國際油價單邊暴跌,主要原因是石油供求關係出現重大變化。沙特為了安撫特朗普而大幅增加產量,美國對伊朗制裁力度弱於預期,以及美國頁岩油產量明顯上升,都使得供給壓力加大,而三季度以來全球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則減少了市場需求。

展望2019年,原油供應過剩的局面能否有效改善將是左右未來油價走勢的關鍵。需求側,IMF、OECD和世界銀行均認為全球經濟已面臨拐點,需求放緩難以支撐油價上漲。供給側,焦點仍然是OPEC減產與美國頁岩油增產之爭。由於沙特、伊朗、俄羅斯有不同的訴求和預期,減產效果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而美國原油產量和出口持續增加,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油價。整體來看,油價仍將維持弱勢震盪格局,大幅反彈概率不大。

(文 丨 伊楠)

OPEC達成減產協議,美國或成最大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