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刀,屠龍刀的刀”——雲南特殊姓氏盤點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說起中國的姓氏文化,三歲小孩念起百家姓張口就來。姓氏與文化歷史息息相關,在雲南這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也有許多特別的姓氏,姓這些姓氏的人不論走到哪裡,大家一聽名字就知道來自雲南,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咱們大雲南獨有的特殊姓氏。

“我姓刀,屠龍刀的刀”——雲南特殊姓氏盤點

一、爨

“我姓刀,屠龍刀的刀”——雲南特殊姓氏盤點

讀音:cuan(四聲)代表民族:漢、彝、白等,主要分佈地區:雲南曲靖

來歷故事:爨字,是一個與雲南息息相關的字,熟悉雲南歷史的人都聽過爨氏入滇的典故,爨氏的起源在於爨人,戰國時期便已見史料記載,東漢末年,爨氏隨諸葛亮南下入滇,成為南中大族,後在雲南曲靖稱王,統治雲南約400餘年,後來,隨著南詔的興起,爨氏逐漸衰落,但後世為了紀念爨氏所立的《爨龍顏碑》與《爨寶子碑》為雲南留下了一種特殊的書法字體——爨體字,今天,昆明地鐵內的各個站名便是用爨體字所書寫。

“我姓刀,屠龍刀的刀”——雲南特殊姓氏盤點

(爨體字書寫的昆明地鐵站名)

二、寸

“我姓刀,屠龍刀的刀”——雲南特殊姓氏盤點

讀音:cuan(四聲)或cun(四聲)代表民族:漢,主要分佈地區:保山騰衝

來歷故事:看到寸姓的讀音大家應該能聯想到寸氏與爨氏的關係,沒錯,寸氏就是爨氏在歷史沿襲過程中演變的姓氏,唐朝時,保山騰衝地區民眾起兵造反,爨氏派人前往鎮壓,鎮壓結束後這支爨氏的軍隊便留在騰衝定居,後來為了方便書寫,將爨字改為寸字。民國時期,騰衝寸氏家族出了許多名人,如翡翠大王寸尊福,愛國將領寸性奇,為寸氏家族爭光長臉,如今騰衝和順僑鄉的標誌建築物之一寸氏宗祠便是寸氏一脈延綿不斷的象徵。

“我姓刀,屠龍刀的刀”——雲南特殊姓氏盤點

(和順僑鄉寸氏宗祠)

三、刀

“我姓刀,屠龍刀的刀”——雲南特殊姓氏盤點

讀音:dao(第一聲)代表民族:傣,主要分佈地區:景洪、德宏、瑞麗

來歷故事:刀姓是傣族獨有的姓氏,在古代的時候,傣族人是有名而無姓的,男女用“巖”(ai,一聲)字和“玉”字來區分,男子都叫巖某某,女子都叫玉某某,後來在南北朝時期傣族首領前往洛陽覲見皇帝,皇帝賜給首領一把寶刀,便以刀作為他的姓氏。元明時期,元政府與永樂帝又兩次賜“刀”姓於傣族首領,後來,刀姓便成為傣族的重要姓氏,被首領與貴族廣泛使用。

“我姓刀,屠龍刀的刀”——雲南特殊姓氏盤點

(著名傣族舞蹈藝術家刀美蘭女士)

四、木與和

“我姓刀,屠龍刀的刀”——雲南特殊姓氏盤點

“我姓刀,屠龍刀的刀”——雲南特殊姓氏盤點

讀音:mu(第四聲)、he(第二聲)代表民族:納西,主要分佈地區:麗江

來歷故事:明朝以前,納西族的名字實行的是父子聯名四字音制,如阿甲阿得的兒子為阿得阿初,阿得阿初的兒子叫阿初阿土,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派兵攻下大理城,時任納西族土司阿甲阿得率兵歸順明朝,朱元璋為了表彰阿甲阿得的忠心,從“朱”字中拆出一個“木”字賜姓阿甲阿得,後來為了區分貴族與平民,阿甲阿得賜平民百姓“和”姓,寓意是木子頭上戴上了帽子,背後背上了籮筐,因此麗江便有了“官姓木,民姓和”的說法。因為土司姓木,為了避免木在框中為困,因此在修建麗江古城時不建城牆,這便是麗江古城沒有城牆的原因。

“我姓刀,屠龍刀的刀”——雲南特殊姓氏盤點

(麗江木府)

除了以上五個特殊的姓氏,雲南其他的少數民族的姓氏也很有意思,譬如傈僳族喜歡以動物植物為姓,族人大多為曹(草)姓與餘(魚)姓,又比如雖然大理的白族雖然多用漢姓,但有在民居照壁上題寫姓氏家風的傳統,如李姓對應“青蓮遺風”,董姓對應“南詔宰輔”,張姓對應“百忍家風”,趙姓對應“琴鶴家聲”,因此去到大理的時候,不用進家門,只要站在照壁前一讀,便知道這家人姓什麼,是白族的特色文化之一。

“我姓刀,屠龍刀的刀”——雲南特殊姓氏盤點

(白族照壁)

盤點完畢,雖然只是小小的一個姓氏,但從中不難看出,雲南是一個少數民族和諧融洽相處共生的地方,每個民族既繼承了自己民族的傳統與習俗,又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相互融合發展,不斷書寫新的歷史篇章,這片土地精彩的故事,由26個少數民族共同書寫,他們各具特色,歷史悠久,精彩紛呈,是雲南最寶貴的財富之一,所以,下次出去,說起自己特別的雲南姓氏,請務必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