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古今有趣的名字

建城於公元318年的南寧市,1700年的歷史淵源流長。翻開歷史記載,發現祖輩們過去賦予這塊土地的地理水文及建築道路等等的名字都很有特點,其中有些趣味盎然,這是南寧市的歷史文化遺產,新一代的南寧人應該知道和流傳下去。

南寧古今有趣的名字

以一至十命名的名字:

一鶚樓:舊址位於今新華路西段地下商場入口處。經營酒筵茶點生意。

一新理髮室:舊址在今民生路清真寺。

二坑口:今義忠街處。流經橫塘、五里亭、陀螺埌(今福利院處)、爛泥橋、芝麻坑(今北際路處)的溪水由此注入邕江。

二邑會館:舊址位於壯志路永新派出所,是廣東東莞南海兩籍人士所建的聚會場所。

三元閣:舊址位於今邕江冬泳亭附近。取狀元、會元、解元起名。已無存。

三清觀:一在民生路五金大樓及後面,明代改作宣化縣府署。二在原維新街(原四新小學)。均已無存。

三義古廟:舊址位於今興寧路西二里金獅巷。已無存。

三皇廟:舊址位於今龍勝街新和裡。已無存。

三界廟:舊址有三處。一在原當陽街小學;二在今壯志路4號;三在今中興大橋北岸橋頭東側邕江邊。“三界”是指佛教所說的欲界、色界、無色界。

三界坊:今壯志路近水街處。因附近有座三界廟得名。

三聖宮:始建於清代。舊址在今友愛路廣西電影製片廠內。內奉祀孔子、關帝、文昌帝,故稱。已無存。

三官堂:舊址位於望仙坡嶺腳。專門供市民停放屍棺的地方。已無存。

三疊石:現位於開發建設的江南五象新區。三塊石頭高高疊起,傳說石縫間可刮過絲線,玲瓏奇特。是南寧一名勝。

南寧古今有趣的名字

三叉塘:舊址位於今南寧火車站。因塘形似三叉,故稱。已無存。

四腳亭:舊址位於現高峰路與西關路交匯處。是一磚砌成四柱,上覆黑瓦,四周八達,能讓行人遮陽避雨的亭子,故稱。已無存。

四廈嶺:現位於崑崙大道附近。古稱馬退山,山勢如一匹駿馬昂首回顧邕垣。登山頂,可遠眺周圍幾十裡地方。“馬退遠眺”是宋代南寧八景之一。現成為公墓區,該景也不存在了。

五花嶺:從望仙坡(今人民公園)向西延綿至邕江邊有五座隆起的小山丘,形似五朵鮮花,故稱。宋嘉祐元年(1056年),邕州太守劉初建新城時,在該嶺正中那座山丘建邕州府署(即今紅星影城處)。

五堆嶺:在當時城西外朝陽溪彼岸,即今華強路、南京路、濟南路一帶。當時有五座延綿的土嶺,故稱。那時五堆嶺樟木成林,雜草從生,荒冢累累。宋代村民在該處先後開闢了幾個莊園,自西而東分別是宋屋園、梁屋園、凌屋園、文屋園、謝屋園、鍾屋園等。以農為主,亦種果樹。

五象嶺:現位於五象大道旁。五象嶺以前曾是南寧外圍高山,如五隻大象逶迤而行,成為南寧南面屏障。春夏雨季,常有煙霧環繞山峰,遠遠望去,景緻甚為壯觀,故“象嶺煙嵐”為宋代八景之一,但該景現在已不存在。

五村嶺:在今望州路皇龍小區,過去此嶺屬於虎邱、長堽、皂角、雞村、官橋村共有。

五通廟:在今雅裡村,邕江邊永和橋下。尚存。

南寧古今有趣的名字

五龍橋:有兩處。一舊址位於今東葛路,是當年市區通往飛機場的必經之路。另一舊址在今安吉圩邊公路上,豎有五龍橋石碑一塊。均已無存。

五里亭:今五里亭街。當時離市區5華里,故稱。

五聖宮:在今邕寧區蒲廟鎮。尚存。建於清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重建。據傳殿中奉祀的北帝,能鎮惡驅邪;三界可給人賜福;伏波是水陸平安的保護神;天后既是海神,又兼“送子娘娘”之職;龍母保人長壽,勵人事業有成。

六公祠:舊址在今人民公園望仙坡鎮寧炮臺處。已無存。宋至和二年(1055年),郡守陶弼在此建亭紀念狄青、孫沔、餘靖三人徵南有功,名命三公亭,後改名三公祠。明洪武間(1368-1398年)重修三公祠時,又將宋熙寧九年(1076年)因抗擊交趾(越南)入侵邕州而英勇殉國的知州蘇緘神位移至祠內供奉,易名四公祠。後又將南寧兵都尚書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守仁(陽明)神位移入供奉,是為五公祠。再將平蕃的清鎮南關守將莽伊圖神位移入供奉,終稱六公祠。

六懷山:又稱六華山。位於高峰林場場部西北2公里。是南寧市與武鳴縣的界山。海拔478米。

七星橋:舊址位於當時南門外壕塘,即今市一醫院附近七星路與南環路一段。已無存。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南寧知府趙良壁主持修建。用石砌七拱,形同七星而得名。橋長七八丈,寬一丈五,建有涼亭。橋兩邊為塘,種有蓮藕。

七星路:民國六年(1917年),政府填壕塘擴寬馬路,七星橋遂湮沒。路因此橋而得名。

八旗嶺:現位於江濱醫院附近地名為“沙牛坡”的邕江邊。江對面是白沙村,與五象嶺遙遙相望。聳立在江邊的巖壁似八面旗而得名。

八尺江:是現邕寧區境內最大支流。正源鳳亭河,東源南洲江,西源平江。匯流後在現蒲廟寨上村村邊注人邕江。八尺江上築有鳳亭河水庫和大王灘水庫。因枯水期江寬只有8尺,故稱。清代是邕江從蒲廟通往那蓮圩的重要水道。

九石龜:是指散佈在城四周的九隻石龜。相傳宋嘉祐元年(1056年),邕州太守劉初在五花嶺建新城(宋城)時,每每城牆白天築,晚上塌。劉初百思不得其解。後夢中神人指點,沿烏蛇爬行的路線築城即成。果遂。後查明,原來是藏於水閘門外邕江一深潭中被龍王趕上了岸的九隻烏龜所為。城成後,這九隻烏龜自知罪摩深重,便四散逃走。但玄天大帝神目如電,“一網罩九龜”點化為石,替人看家護院。其中兩隻在孔廟(現南寧飯店處);一隻在城隍廟門口(今紅星影城處);一隻在注生宮(今當陽路江北大道旁);一隻在石牌坊(今共和路北段與北寧街轉彎處);一隻在陶公館(原河堤路37號);一隻在南門井邊(今中山路中段);一隻在棉花村(麗原天際後面)。還有一隻修煉深些,脫網逃到亭子附近,誰知被雷廟的雷祖大帝發現,即時點化為石伏在地上動彈不得,任人踩背而過。這便是現在的“龜背”(地名)。

九成橋:舊址在今共和路原市法院旁。已無存。

九曲橋:現位於人民公園白龍塘。

南寧古今有趣的名字

十里亭:今大學路心圩江橋頭處。當時離市區10華里。

(根據莫龍威的資料補充和改整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搞咩南寧整理發佈,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