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檢察機關決戰脫貧攻堅紀實: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

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檢察機關決戰脫貧攻堅紀實

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向南走,千里之外的阿克蘇地區拜城縣賽裡木鎮和更遠處的和田地區墨玉縣奎牙鎮,都活躍著自治區檢察院幹警的身影。

初冬時節,和自治區檢察院幹警同行在鄉村小道上,聽他們講脫貧故事,沿途遇上村民,靦腆的會點頭微笑問好,膽子大的則老遠就伸出了雙手。老鄉和檢察干警開心地拉起了家常,“檢察官來村裡後,路通了,渠直了,環境美了,我們有活幹了,口袋裡也有錢了。”“檢察官‘亞克西’,有你們的幫助,這日子會一年更比一年好。”

敢打“攻堅戰”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贏打好的硬仗。決戰脫貧攻堅,檢察機關應該怎麼幹?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檢察院給出了擲地有聲的答案。該院多次召開黨組會議研究部署打贏脫貧攻堅戰具體工作,出臺《新疆檢察機關關於充分履行檢察職能精準服務“三大攻堅戰”的意見》。《意見》明確,檢察機關要立足檢察職能,用好刑事打擊、民行監督、公益訴訟、檢察建議、專題報告等手段,從嚴懲處破壞精準扶貧政策落實的犯罪活動,用心用情用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南疆既是反恐維穩鬥爭主戰場,也是脫貧攻堅主戰場。對於賽裡木鎮的5個“訪惠聚”駐村和奎牙鎮的10個深度貧困村,自治區檢察院帶頭完成好定點扶貧任務,該院黨組書記郭連山、檢察長李永君多次前往,走訪慰問貧困家庭,詢問幫扶意見措施。

2018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檢察院先後向賽裡木鎮選派第五批32名檢察干警,開展為期一年的“訪惠聚”駐村工作。向奎牙鎮選派10名處級幹部擔任深度貧困村第一書記,並從10個分州市院選派了20名綜合素質好的檢察干警為第一書記當好助手。10月底,又組織27名檢察干警前往奎牙鎮幫助工作一週。

今年6月20日,克拉瑪依市檢察院的杜江龍和阿卜力米提來到奎牙鎮喀克勒克村,協助第一書記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在村裡工作的這段時間,我親眼看到在各族幹部辛勤付出、共同努力下,發生在村民身邊的種種變化,收入有保障了,住房變寬敞了,環境變美了。這也讓我更加堅定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和信心,我將按照區院的安排,繼續讓我的青春在這裡綻放。”杜江龍說。

打響“特色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檢察院“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和深度貧困村第一書記,不僅認真落實各項脫貧措施要求,還因村制宜、因戶謀劃、因人施策,走出符合本村實際的扶貧之路,打響了“特色牌”。

該院編譯處副調研員雪赫來提·穆罕默德在奎牙鎮闊什科瑞克村擔任第一書記,他通過每週一宣講、舉辦村民夜校等途徑,幫助村民學習漢語,並要求村幹部每天帶頭學習。村裡還根據村民學習情況,對漢語學得好的優先推薦就業。

努爾比耶·託合提瓦柯的家庭貧困,她以滿分的成績從村民夜校畢業。努爾比耶現在在村裡引進的千年服裝設計扶貧就業基地上班,基本掌握了裙子等衣物縫紉技術,工資也從最初的800元逐步提升。“學好手藝掙上錢,就可以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了。”努爾比耶說。

奎牙鎮古勒其村和駐地部隊有共建關係。自治區檢察院政治部幹部處處長李慶擔任該村第一書記後,帶領村幹部多次向部隊領導彙報情況、爭取支持。駐地部隊積極落實幫扶措施,幫助貧困戶解決生產生活困難,先後給11戶貧困戶提供66只扶貧羊,幫助55位村民解決就業難題等,並出動人力幫助村民改善環境、發展庭院經濟。

過上好日子

因歷史原因,喀克勒克村土地資源匱乏,人多地少矛盾比較突出。像村民烏布力家7口人只有4畝耕地,2014年就被識別為貧困戶。該村派駐第一書記凱賽爾·吾熱孜阿力堅持問題導向,著力在“怎麼扶”上用勁。耕地少,就引導烏布力家改造庭院,發展庭院經濟,整合土地0.6畝,種植辣椒、南瓜等經濟作物出售,目前已收益1150元。算上家裡的其他養殖業,今年預計收入1萬餘元。

按照計劃,奎牙鎮且買克來村今年也應實現整村脫貧退出。烏魯木齊鐵路運輸檢察分院副檢察長朱明到該村任第一書記後,提出了“一年脫貧兩年鞏固”的思路,大力實施轉移就業脫貧,推進種植養殖產業發展脫貧,積極發展農村合作組織,建立微型作坊搞活經濟等,帶領群眾拔窮根、摘窮帽。他還多方募集資金,在奎牙鎮建起了900平方米的商業樓,僅此一項每年就為村集體增加租金收入10萬元。從脫貧指標實現情況看,10項脫貧指標、15項退出指標均已達標,整村脫貧退出能夠如期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