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領導?什麼叫管理?

噢在我潑熱水


我們可以從英文上做一些比較,這就一目瞭然了;

領導用英文就是lead;而管理用英文是manage.領導有帶領引領的作用,它還能強調帶頭人對團隊的引領作用和強大的個人影響力;

而管理的核心在於管人理事,他的主要職責是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四大職能。

從上面的這個定義不難發現:

領導更多的強調的是個人魅力對組織的影響,大家自願的跟隨;

而管理更多的強調的是組織他人一起完成某一個既定的任務,側重於做事的層面。

一個好的領導肯定會是一個好的管理者,但是一個好的管理者未必是一個好的領導。

我們舉個栗子,比如:馬雲同學,他就是一個富有人格魅力的領導。

當初他能夠說服18羅漢跟他一起創業,在對未來充滿N多不確定因素的前提下,這麼多人死心塌地的跟隨他,這是需要很大的人格魅力才能做到的。

而對於一般的管理者而言,他可能會有很好的系統思維,有很強的計劃性,協調能力,有很多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可以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職業經理人,但他未必就是一個好的領導,未必會有人願意追隨他。


製造精英


領導和管理有專門的名詞解釋,大家看得懂。我想題主問的是具體到一個組織裡面,到底哪些事務、崗位是領導,哪些事務、崗位是管理,加以區分的目的是為了各負其職,不越位、不缺位,分工協作把工作做好。

下面拿一個生產型企業來舉例說明。事例偏向於實戰,與管理理論可能有差異,個人拙見,僅供參考。

第一、宏觀性事務,如企業發展戰略,是領導的範疇。微觀的事務,如下週生產計劃,是管理的範疇。

第二、務虛性事務,如員工思想建設、企業文化建設等是領導範疇。務實性事務,如節約水電費、車間衛生等是管理事務。

第三、領導考慮做對的事,如上馬新的項目。管理考慮把事情做對,如建好項目,早日投產。

第四、領導動腦,大多時候是在“說”,如董事長(真實負責的人,而不是掛名的人,以下同)、黨委書記、工會主席等。管理動手,大多時候在“幹”,如車間主任。這裡的說和幹並無其他意義,只是工作分工。

第五、離基層越遠的越是領導,如董事長。離基層越近的越是管理,如生產經理。

第六、領導是帥,負責謀劃,如董事長及其他董事會成員。管理是將,負責衝鋒陷陣,如總經理及總理室成員及各部部長。

第七、領導側重於柔性引導,價值導向,事前控制,如制定公司總體規章制度。管理側重於剛性管制,事中治理,事後整頓。如對產品損耗率高的班組予以處罰。

第八、領導更注重目標,如全年銷售任務。管理更注重手續程序,如發貨流程。

第九、領導看結果,如任務完成了沒有。管理看過程,如更低成本、更高效率、不違反規則收穫成果。

第十、領導是旗幟、號角、燈塔、舵手、方向,如董事長統帥的董事會。管理是跟旗幟、聽號角、看燈塔、遵舵手、認方向的具體事務組織者,如總經理、各位副總及各位部長。在這個意義上來說,車間主任是組織車間生產的具體管理者,但是相對於這個車間來說,就是他的一畝三分地,整個車間人員唯他馬首是瞻,他此時就具有領導的角色意味,這就是車間一線工人稱車間主任為“領導”的原因。

第十一、領導和管理的分工不只看崗位,還要看承擔什麼事務。如一個大型企業,其採購部,不可能具體負責管理原輔材料的購進事宜,它其實已經是一個領導整個企業採購工作的領導部門,如負責制定採購戰略等事務。再如,一個只有幾個人的微型企業,其執行董事、經理就可能集領導和管理於一身。

第十二、有些崗位兼有領導和管理的職能,如總經理是高管,是負責具體管理工作的最大的牽頭人,但是當他參與決策時他就是領導角色。

第十三、歸納一下,領導偏向於宏觀決策、指揮、帶領,告訴員工需要做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管理偏向於微觀貫徹、執行、落實,告訴員工怎麼做,並團結帶領員工去做,把領導意圖變為現實。

領導做領導的事,董事長天天去車間點名就是越位。管理做管理的事,車間主任不抓投入產出率等就是缺位。

分工明確,辦事協作,領導有方,管理得力,組織興旺,成員幸福。



紅楓詩箋


領導!字面上的理解就是:是帶領並引導,是團隊的領頭羊。領導是在一定條件下,指引和影響個人或組織,實現某種目標的行動過程。

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領導,必須具備以下四種素質:

一、堅定的信念和目標。確定了正確的方向之後就要有堅定的信心,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輕易退縮,勇敢面對。

二、過硬的思想素質。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正確的價值觀;保持高尚的職業道德;廉潔清正、遵紀守法。

三、突出的能力素質。能力素質是現代領導者所具有的決策、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監督的才能。能力素質包括超強的執行力,嚴謹的分析判斷能力,周密的組織協調能力,善於用人能力,創建和諧能力;

四、全能的知識素質。領導者的知識素質是構成領導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作為領導幹部應該有淵博的知識和豐厚的文化底蘊。

管理,從字面上理解“管”,就表示疏通、引導、促進之意;又包含限制、規避、約束、閉合之意。而“理”,本義為順玉之紋而剖析;代表事物的道理、發展的規律,包含合理、順理的意思。管理猶如治水,疏堵結合、順應規律而已。所以,管理就是合理地疏與堵的思維與行為。

所以所謂的管理者,就是通過實施計劃、組織、領導、協調、控制等職能來協調他人的活動,使別人同自己一起實現既定目標的活動過程。

在日常工作中,作為一個優秀的管者要做好兩件事!

第一要管住人(首先要管住自己,做到公正公平,清正廉潔,潔身自好,然後才是管好下屬)。

第二是管好事,理清頭緒,協調並處理與其它公司,其它部門的矛盾,解決團隊中存在的問題和麻煩,清理消除不合適,不合群,不合拍的人和事!

總之,領導和管理並不只是簡單地權力和權威!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關係整個團隊的生存和發展!


閩南大俠


這是一個好問題,謝謝題主提出來大家討論。

從團隊角色職責的角度,樊登說

領導:通過營造氛圍來提升績效的人

管理:通過別人來完成工作的人,職責授權,培養人


但是從執行的角度來說,任何事情都要創造兩次,一次是大腦中完成,一次是在行動上付諸實踐

領導:做正確的事情,更多是大腦中的決策,方向層次

管理:正確有效地做事,更多是

行動上的實踐,執行層次


我在公司主張:

基層員工要10%的領導+90%的管理

基層管理者:20%的領導+80%的管理

中層管理者:50%的領導+50%的管理

高層管理者:70%的領導+30%的管理

老闆:90%的領導+10%的管理


每個人都是管理者,每個人都是領導者,您沒有提到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執行者,每一個人又都是執行者。


這就是我理解的領導和管理;

我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圓樂

智慧而慈悲的親,您又是怎麼認為的呢?

如果您有不同的精彩觀點,那麼請您在留言區評論!


圓樂


我覺得你可能更想知道的是怎樣做好一位管理者,個人拙見,你可以參考一下。

作為管理者每個人的管理風格是不同的,但是核心的幾點必須有:

1,制度,制度如軍令,軍令如山,說好的規矩必須要執行,所有的考核和獎勵說在前邊,按制度辦事,公事公辦。如此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團隊才像團隊的樣子。

2,靈活,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這個與第1條並不衝突,試情況而定,如果打破規矩時是民心所向,是深的人心的,那該打破就打破,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大過變先過,不可不罰。

3,知人善用,管理中每個團隊成員都有各自的特點,發揮他們的優點,規避缺點,最大程度發揮他們的效率,對於管理者來說也致關重要。

4,思想植入,也就是所謂的洗腦,不管是立威,立信,還是收人心,思想植入都非常重要,“謊話重複一萬遍也是真理”一遍一遍重複你的思想,那麼你的思想就會成為團隊的思想。

說到底管理,就是一個人帶著一群人打仗,招兵買馬,培養軍官,攻城掠地,成就大業。


貝殼裡的陽光


領導:Do right things!做正確的事

管理:Do things right!正確的做事

這是我在悟空最簡短的一次回答,但我覺得還是很精煉經典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歡迎評論一起探討~

我是煮酒小師叔,專注職場提升,個人成長,歡迎關注我。為你職場披荊斬棘,陪你一路打怪升級。


煮酒小師叔


領導 體現人魅力 帶領團隊 一個目標發展 管理 所謂的管理 管在前面 理在後面 但是我們應該從這個理字開始 好的管理 就是以理服人 你說的有道理 別人當然贊同


職場技巧解說


領導只是提供思想上的指引,管理就是把思想上的要求方向變成制度流程。


田田扛


你好,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彼得德魯克與華倫貝尼斯曾說:"管理是正確地做事,領導則是做正確的事。"

管理是有效地順著成功的梯子往上爬,而領導則是判斷是否搭在了正確的牆上。

希望回答能夠幫到你


職場小女子


領導是領袖加導師,管理是管好自己在管別人。

選人、用人、識人 、會聽會用會賞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