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男女平等,為什麼結婚的時候不一起出錢出力?

我明明叫匿名!


特別想問男人一件事,如果你特別喜歡的女人嫁給別人的時候沒房子沒彩禮,你什麼心情?是後悔沒追到她沒佔到便宜,還是想去看看她老公到底什麼人是不是處處比你強?後來她日子過得特別窮困潦倒,而你一夜暴富了,你看到她又是什麼心情?是想接濟一下呢,還是就想炫耀一下讓她後悔,或者想趁虛而入?男人貌似對於錢的問題很矛盾,沒錢時候希望女人視金錢如糞土,還能無怨無悔的愛自己,甘心情願奉獻,有錢的時候又希望女人被財富吸引蜂擁而至,當年那個傻女人早被忘到九霄雲外了。既然想平等,就先擺正心態,門當戶對,志同道合。彩禮這個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結婚不要彩禮的人多得很,但是沒有一個是因為小夥到女方指著人家父母鼻子說,你們要一塊錢都是賣女兒,女方家覺得對就去登記了。不想給或者給不起,得拿出誠意讓父母知道你們能過好。總拿西方說事,西方的婚禮也是新娘的父親牽著女兒的手交到新郎的手裡,不是隨便被一個不靠譜的人帶走。


女妖精兒


這個問題錯啦,男女怎麼可能平等呢?

男人能挑能扛,女人能嗎?

女人能生能養,男人能嗎?

這個問題也有問題,為什麼不都出錢結婚?

一個二等男的找個一等大美女,你願不願意出錢結婚?一個二等男找個三等矮齪胖,你願不願意出錢結婚?

一個二等女嫁個一等大帥哥,你敢不敢提彩禮房子車子?一個二等女遇到三等矮齪窮,是不是不要彩禮都覺得虧?

所以說一等男永遠不煩房車彩禮,一等女永遠不缺房車彩禮。三等男大概率要出彩禮,三等女大概率不敢要彩禮或要求很低。

二等男女就看遇到的是什麼人。

這個社會很現實,大家都在計算得失,(只有互相相愛的人沒有這些煩惱,因為兩個人會互相為對方考慮,男的主動準備房車彩禮,女的自己的一生去報答)與其爭執這些不如努力變優秀去遇到那個自己真愛也真愛自己的人。


Ashley愛死你


生孩子要姓氏權的時候不叫男女平等,過年回孃家的時候不叫男女平等,跟丈母孃老丈人住的時候不叫男女平等,繼承老人財產的時候不叫男女平等,這就是你們男人的嘴臉


Sat不Kallyfgud


廣大的大陸女人應該瞭解一點,世界上沒有那個國家的“男女平等”是女性靠生育功就能掙來的。西方女性的男女平等是人家爭取了幾百年的來的,她們為此流過血,死過人。所以今天的西方女性,她們自尊自愛,倍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權力。她們約會堅持和男人AA制,不會因為自己是女人就理所當然的等著男人買單。現在很多大陸女人認為能生孩子就可以問男人要房要車要彩禮要平等,覺得孩子是為男人生的,孩子就是她們用來和男人交換房子車子彩禮的籌碼。我不知道“母親”這個詞在今天的大陸還有什麼神聖之光?她們甚至認為自己是個女人就天生自帶幾百萬價值……說句不好聽的,她們沒有為男女平等流過一滴血,一顆汗,卻處處在用行動來給西方女權先輩們摸黑,給她們丟人。我國的男女平等是國家賜予的,國家為什麼賜予她們?男女平等如果沒有形成國際精神,國家為什麼賜予她們?她們有今天的地位都是人家西方國家女性流血犧牲還來的。而她們,卻是國際女性的豬隊友。


菠菜先生2018


生的小孩為什麼隨夫家姓?既然女人要求又出錢又出力的,那生的後代為什麼隨父親姓?隨誰姓,就好比是商標註冊權!一樣兩人合作生產的後代,被貼上父親的商標,那你說男人該不該負責?所以,古今中外,男人娶老婆要多花錢是約定俗成的規矩!當然難免有倒貼的女人!這種倒貼女人要看男人是否人人有運氣娶到了!


哥薩克騎兵1


其實結婚這個事不可能達到絕對公平……

總歸是有要多付出的人,就看願意與否了,只要是自願如此,那就皆大歡喜了啊。

至於婚禮錢的問題,我其實有兩種觀點,第一種,仿歐美式婚姻,男方女方皆是有事業有事業心的、婚後都沒有太多時間照顧家庭、也無心生養孩子的。平攤婚禮費用無疑,彩禮更是不要提了。第二種,傳統式婚姻(從理論講,不喜忽噴),中國傳統女性,首先,裹足纏腳,並且婚前莫要說觸碰過男人,見個陌生男人都費勁。然後,結婚就真的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根本不能贍養自己父母。然後就是彩禮and嫁妝,基本門當戶對的人家,在提親時會送上彩禮,而娶親時,女方會帶著差不多的嫁妝。最後,嫁進門後要三從四德,孝敬父母(男方父母),洗衣做飯,生兒育女,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無權離婚。

估計有很多女人要來噴我了。。。按照你們所說,要男方包辦婚禮,還要彩禮,房子車子。

說白了就是延續了對女方有利的傳統,一句要男女平等,廢除了所有對男方有利的傳統。這樣真的平等了麼?

確實在當今社會,女性的社會地位依舊存在著不平等,需要男方多付出一些,但是,這個多付出不應該是女方憑著自己是女人就道德綁架式的要求男方,而是要男方真的願意為你這樣付出。否則,以你們那樣交易式的結婚,走不了多遠。當然,你要本身就奔著錢去的,當我沒說。

還是要祝願那些恩愛的夫妻能夠白頭到老,幸福一生!


白馬非馬丶


你說的意思是說現代婚姻中為什麼要男方出錢多,女方出錢少的現象嗎?如果是的這樣的話,我覺得是不正常的現象。

傳統婚姻當中暗含了產權歸屬的問題,也就是女人一旦結婚,原來歸屬於女家的所有權就轉移到男家的一種買賣行為。

傳統觀念中男方管結婚叫做娶媳婦,意思是得到某些東西。媳婦一旦娶進門,所有權就轉移到了男家,包括媳婦的時間、精力和工作表現以及產品質量都屬於男家管理。

女方管結婚叫嫁女兒,意思就是將女兒給了男家。君不見,娶媳婦的一方通常都是歡天喜地的,因為媳婦進門了,賺得便宜了;嫁女兒的一方通常是哭天搶地的,生離死別的,無他,女兒給別人了,自己再也沒有管轄權了,在情感上覺得虧了。

過去的儒家文化強調女人要三從: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意思就是在家裡的時候女人的所有權屬於父親;一旦出嫁了,所有權就不是父親的,是丈夫的,丈夫死了,是兒子的。一旦出嫁了,生是男家人,死是男家鬼,就算埋葬也是葬在男家墳墓裡。

一但出嫁了,生孩子是女人本分的工作,也是最辛苦的工作。在整個生育過程中,男人happy 一下,幾分鐘就完事了,而女人則要懷胎十月,還要十幾年如一日地養育孩子。孩子是女人生的,女人養的,但是孩子的姓要跟男方姓,藉助孩子的姓氏,男方擁有了傳宗接代的感覺(儘管只是感覺),女方的家卻無權因為女兒所生孩子而延續香火,只能“斷子絕孫”。

既然男方從結婚中得了那麼多的好處,人家含辛茹苦養育大的孩子肯定不能白送給你,傳統婚姻中,男家多出錢就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現在的婚姻不一樣了,生是男家人,死是男家鬼的理念早就丟到太平洋裡去了。現在動不動就鬧離婚,在家裡幹活還不定誰幹得多,更有甚者,生個孩子還要搞個複姓,什麼周黃狗蛋,張羅小花的......傳統婚姻中暗含的所有權歸屬意識已經含糊不清了。在這樣一種狀態下,試問,一套產權不清晰的房子誰願意掏錢買呢?於是,婚姻中誰應該多出錢的問題就應運而生。

更別說現在男人在婚姻中被孃家策反的現象比比皆是,不說是倒插門也差不多,許多丈夫花在女方家裡的時間、精力和感情比在自己家裡還多,就連房價都出現了“丈母孃效應”。婚姻中歸屬權的含糊不清竟令許多現代家庭“不重生兒重生女”,生兒反倒成了別人家倒插門的“男媳婦”。

雖說婚姻不是買賣,不能用商品交易的方式來描述,然而婚姻中暗含著買賣的關係卻是毋庸致否的。金錢的本質是交換的中介,有金錢自然就有買賣行為發生,無論買賣的是物品還是精神產品甚至是愛的產品,自然就有歸屬的問題。產權方變了,出錢方當然也要變,你總不能所有權歸自己,錢又不肯出,還想要辦婚禮,甚至還想要對方成為倒插門的女婿吧。


h凡夫俗子


之所以經常這種問題是因為,有的人的思想是現在,有的人的思想還留在解放前。

中國人最愛做的是雙標狗。男方籌備婚禮買房子的時候總想著新時代,男女平等,女人別要彩禮,房子我出錢寫我名字,將來離婚也歸我,各種費用一家一半,挺好。結婚後又變回傳統思想,女人就應該洗衣服,做飯,生孩子伺候老人,最好還能上班掙錢貼補家用,孃家最好能貼補,因為都是一個孩,早晚是我們的。

女方結婚前總想著中國人就應該按照中國傳統來,彩禮,婚禮統統按照傳統該給多錢給多錢。人都給你了,適當做點經濟補償很應該,房子,車子統統不能少。結婚以後呢?新時代新女性,事業不能扔,家務不能做,說好的要寵我一生一世呢?憑什麼家務就該女人做,新時代家務就應該男女平分。

所以很多矛盾,問題都出現在不是同一個標準。如果雙方能夠統一成一個標準,傳統就按傳統來,新時代平等就都按平等的做,雙方都換位思考下就好了。


海棠19706


因為男人不用懷胎十月,和生孩子,怎麼和女人平等,如果男人能生孩子了,也就平等了


直到天晴


即然男方出錢,女方享受。就已經不平等了。之所以造成這種狀況應該是下列因素:一,女人是什麼?孔聖人早就下了定義:那就是唯女人與小人難養唉!什麼意思?就是說女人就是小人。小人的特點就是:地位低的時候他很謙卑,地位提高了他就得意忘形,不知自己有幾斤幾兩了。所以現代社會女人的地位相對過去有所提高了她們就不知道男人依舊是社會的主人,也是一家之主。就是說她們不知道自己依舊是男人的附屬品。以為可以把男人踩在腳下。表現在婚姻上就是獅子大張口向男方要這要那。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囂張氣焰,完全失去了傳統女性的賢惠,淑雅的美德。說的更直白一點就是婚姻就是找一個出得起價的人把自己賣給他,婚姻就是買賣,做生意。嫁的是錢不是人。這就是要車,要房,要享受的拜金女的真實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