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協主席一字評:徐老的“樣”,李總的“浪”,還有蔡局和國樑?

12月1日,劉國樑同志當選新一屆中國乒協主席,這是繼陳先、徐寅生、蔡振華之後的第四任主席。除了這四位,乒協還有過兩位代理主席,宋中、李富榮。

前兩位掌門人陳先和宋中是軍旅戎馬出身,而徐寅生、李富榮、蔡振華和劉國樑則是“專業人”出身,即優秀運動員,並都擔任過國乒總教頭。

乒協主席一字評:徐老的“樣”,李總的“浪”,還有蔡局和國樑?

1929年,京劇“通天教主”王瑤卿曾用一字評來概括四大名旦的藝術特色:梅蘭芳的“樣”(颱風端莊、雍容華貴),程硯秋的“唱”(幽咽婉轉、低迴曲折),尚小云的“棒”(文武兼備、亦柔亦剛),荀慧生的“浪”(風情萬種、嬌嗔嫵媚)。

若借用這四個字來概括四位“專業人”出身的乒協掌櫃,那就是徐寅生的“樣”,李富榮的“浪”,蔡振華的“棒”,劉國樑的“唱”。

——陳先、宋中二位老先生已分別於1993年、1989年作古,所以不列入一字評。

第一任主席 陳先(1955-1979)

陳先出生於1922年,山東諸城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山東省各界救國部會工作團團長,魯中青年抗日先鋒隊總隊長,中共蔚氏縣委書記等職。建國後,曾任武漢市青聯主席、團委副書記,中南區(當時全國分為六大行政區)體委辦公室主任。因工作能力出色,1954年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體委主任賀龍將他調到北京,進了國家體委。1955年中國乒協成立,陳先出任首任主席。

1961年4月北京第26屆世乒賽,這是新中國前期舉行的唯一的世界大賽,具有里程碑式意義。陳先協助賀龍元帥,做了大量繁雜的具體工作,相當於後勤總管家。那屆世乒賽,中國隊獲得男團、男單、女單三項世界冠軍,開啟了乒壇中日對抗的新格局。世乒賽閉幕後,陳先代表中國乒協在北京飯店舉行盛大宴會,為各國代表團送行。周恩來總理親自出席,並安排他極為欣賞的日本女選手鬆崎君代坐在主桌自己的身旁。

1965年1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陳先任國家體委副主任。

1966年6月,“文革”運動拉開帷幕。年底,陳先被“打倒”。競技體育所有項目全部告停,中國乒乓球隊缺席了1967、1969兩屆世乒賽。

1977年撥亂反正,陳先恢復工作。

乒協主席一字評:徐老的“樣”,李總的“浪”,還有蔡局和國樑?

代主席 宋中(1971-1979)

宋中1923出生,山東沾化人,原名宋錫英。1937年考入唐山教會學校豐灤中學,1941年赴太行山區根據地抗日軍政大學,投身革命並改名宋中。翌年參加八路軍。

1971年名古屋第31屆世乒賽前夕,國際乒聯第一副主席、日本乒協主席後藤鉀二先生親自來華邀請中國隊參賽。當時最高層考慮到這是一個與外界恢復交往的好機會,於是斟酌是否可以派隊參賽。那時乒協已癱瘓多年,為了做好接待後藤鉀二的工作(以對等的身份與之會談),國家體委軍管會成員之一的宋中被任命為中國乒協代主席。

幾經周折,最後由毛主席拍板,決定國乒赴日本參賽。宋中被周總理點將任中國乒乓球代表團副團長兼秘書長,田長由體委軍管會二把手趙正洪擔任。名古屋世乒賽,中國隊奪得男團、女單、女雙、混雙4項冠軍。比賽期間,莊則棟邂逅美國選手科恩;中國代表團邀請英國、加拿大等5國球隊賽後訪問中國,美國代表團主動提出訪華意願,宋中立即向國內彙報,並奉命於4月7日向美方發出邀請。美國乒乓球隊的“破冰之旅”,打破了中美關係長達22年的僵局,小球推動大球,改變世界格局,宋中被國際論壇譽為“乒乓外交”的傑出使臣。

1973年,宋中任中國奧委會秘書長。為了恢復中國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足跡遍及五大洲,走訪了50多個國家,奔波整整6年,終於在1979年10月2日贏得重返國際奧運大家庭的勝利。

——若按現在苟局的說法,陳先、宋中都不算是嚴格意義上的“專業人”,但他倆恪盡職守,出色地完成了歷史賦予的使命。

乒協主席一字評:徐老的“樣”,李總的“浪”,還有蔡局和國樑?

第二任主席 徐寅生(1979-2009)

徐寅生1938年出生於上海。第26屆、27屆、28屆世乒賽男團冠軍主力成員,並與莊則棟合作獲得28屆世乒賽男雙冠軍。1965年9月打完全運會後退役。

徐寅生打球最肯動腦子,人稱乒壇“智多星”。1964年9月,徐寅生結合自己的切身經歷給情緒低落的女隊上了一課:《關於如何打乒乓球》。這篇開講深入淺出,邏輯嚴謹,充滿辯證唯物論,得到毛主席的高度評價,建議《光明日報》發表並親自撰寫了編者按。單行本共發行700萬冊。徐寅生因此聲名大振。

1971年名古屋第31屆世乒賽,中國隊與世隔絕六年後重返乒壇,因恩師傅其芳、師兄容國團兩位主帥已在1968年先後罹難,徐寅生出任國乒教練組首席教練(相當於總教頭)。1973年薩拉熱窩第32屆世乒賽,徐寅生再次率隊出征。這兩年期間,徐寅生帶出了李景光、郗恩庭、梁戈亮、許紹發等一批優秀球員。

1977年,徐寅生擔任國家體委副主任。1979年,出任中國乒協主席。1995年,徐寅生全票當選國際乒聯主席。作為世界乒壇“壇主”,徐寅生在任4年,完成了諸多改革與創新,如完善國際乒聯職業巡迴賽,增設年終總決賽,新設女單世界盃和世界俱樂部錦標賽,世乒賽也開始有了企業冠名贊助等等。

徐寅生還倡議將乒乓球由38mm改為40mm,由於此舉是在他的下一任沙拉拉手裡完成的,導致國際乒聯被相當一部分中國球迷罵了整整18年。

2000年,62歲的徐寅生正式退休。2009年,他辭去擔任了30年之久的中國乒協主席一職。

乒協主席一字評:徐老的“樣”,李總的“浪”,還有蔡局和國樑?

代主席 李富榮(1995-2009)

李富榮,1942出生於上海。26、27、28、31四屆世乒賽男團冠軍成員,並連續三次獲得男單世界亞軍(經領導安排,讓給了莊則棟)。1965年第28屆世乒賽,他被南斯拉夫觀眾熱捧為“美男子”和“轟炸機”,圈粉無數。他是上世紀60年代各國選手中唯一在世乒賽上外戰保持不敗的球員。

1974年-1983年執教中國男隊,先後擔任主教練、總教練。1981年諾維薩德第36屆世乒賽,李富榮大膽啟用平均年齡才20歲的謝賽克、蔡振華、施之皓,決賽戰勝了匈牙利隊,奪回了上屆在平壤丟失的男團冠軍,幷包攬了全部七項冠軍。

1990年任國家體委訓練局局長,中國兵協副主席。1993年任國家體委乒乓球管理中心主任。1999年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

1995年徐寅生出任國際乒聯主席後,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在瑞士洛桑上班,李富榮就成了中國乒協的代主席。2005年上海世乒賽之後,已經辦理了退休手續的李富榮和徐寅生(於2000年退休)基本上就不太問事了,乒協這一攤子都交給了副主席蔡振華。

乒協主席一字評:徐老的“樣”,李總的“浪”,還有蔡局和國樑?

第三任主席 蔡振華(2009-2018)

蔡振華1961年出生於江蘇無錫。1981年36屆、1983年37屆世乒賽男團冠軍主力隊員,兩屆單打亞軍(都輸給了郭躍華)。1985年世乒賽後退役,公派到意大利留洋援教。

1989年第40屆世乒賽,中國男隊兵敗多特蒙德,蔡振華聽從召喚,帶著懷孕的妻子回到祖國。1991年千葉世乒賽,國乒男女雙線失利,男團僅獲得第七名,跌入歷史最低谷。蔡振華主動請纓,臨危受命,出任中國男隊主教練。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王濤/呂林收穫男雙金牌,隨後劉國樑、丁松、孔令輝等新人相繼湧現。1995年天津世乒賽,中國隊終於在家門口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時隔14年再次囊括七項冠軍。1996年特蘭大奧運會,2000年悉尼奧運會,2001年大阪世乒賽,中國隊都囊括了所有冠軍。

1997年,蔡振華任國乒總教練。2002年任國家體育總局乒羽管理中心副主任,2004年任乒羽中心主任。2005年任體育總局局長助理。2007年4月,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2009年,任中國乒協主席。此後還擔任了中國羽協主席、中國足協主席。

2018年9月,蔡振華調離體育系統,轉崗中華全國總工會任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蔡振華率領國乒二次創業,收復失地並開拓了新的“疆域”,還給繼承者劉國樑留下個好家底,其歷史貢獻僅次於平地蓋樓、白手起家的傅其芳。

乒協主席一字評:徐老的“樣”,李總的“浪”,還有蔡局和國樑?

第四人主席 劉國樑(2018-?)

劉國樑1976年1月10日出生於河南新鄉。1992年中國公開賽,劉國樑一戰成名。1995年天津世乒賽,劉國樑與孔令輝會師男單決賽,獲得亞軍。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20歲的劉國樑獲得男單、男雙(與孔令輝)兩枚金牌,並收穫同年的世界盃冠軍。1999年埃因霍溫世乒賽,劉國樑男單決賽戰勝19歲的馬琳,成就了國乒首位“大滿貫”。

由於“興奮劑烏龍事件”的干擾,進入2000年劉國樑的狀態下滑,吉隆坡世乒賽男團決賽先後輸給瓦爾德內爾、佩爾森,導致金盃旁落。悉尼奧運會男單半決賽,劉國樑再次負於老瓦;男雙決賽,雙子星組合不敵王勵勤/閆森。

2002年,劉國樑明智的選擇了退役,留隊任教。2003年6月,27歲的劉國樑出任中國國男隊主教練。

2004年雅典奧運會劉國樑出師不利,王皓“意外“地輸給了韓國選手柳承敏,痛失男單金牌。2008年北京奧運會,本土作戰的國乒承受著必須包攬四金的重任,壓力之大可想而知。最終劉國樑率隊獲得男團、男單雙金。2012年倫敦奧運會,劉國樑率隊繼續包攬男單、男團雙金,“計劃外”成才的張繼科還創造了445天實現“大滿貫”的奇蹟。

2013年1月,劉國樑出任國乒總教練。2016年裡約奧運會,中國乒乓球隊實現了連續三屆奧運會包攬四金的輝煌業績。

2017年6月20日,體育總局對中國乒乓球隊實施“扁平化”,劉國樑卸任總教練,出任中國乒協副主席。

2018年9月下旬,中國乒協宣佈劉國樑復出,擔任換屆籌備工作小組組長。

2018年12月1日,劉國樑被推選為中國乒協新一屆主席。

乒協主席一字評:徐老的“樣”,李總的“浪”,還有蔡局和國樑?

劉國樑履新後,如何繼續貫徹落實總局的“扁平化”大政方針,搞好乒協各項改革,重新配置國乒教練組資源,以及如何面對德日強隊的威脅等等,很多挑戰性的工作在等待他去完成。

相比前輩乒協掌櫃徐寅生的少年老道,沉著冷靜,但凡遇事都端得住;李富榮的不拘小節,率真隨性(曾大鬧平壤);蔡振華的剛柔並濟,處理問題果敢(如2003年力排眾議,提拔27歲的劉國樑);劉國樑最大的特點就是頭腦靈活,而且語言表達能力極高,曾是多項節目的常坐嘉賓!

所以小編給出的一字評是:徐寅生的“樣”,李富榮的“浪”,蔡振華的“棒”,劉國樑的“唱”。僅僅是打個比方而已,與各位分享,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