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山海經》才知道,扶桑木確實存在,上面的“日”其實是水果

提到太陽,無論是現代人還是古代人,都對其熟悉不已,正是太陽發出的光和熱照射到地球,才讓萬物生長,造就了現在豐富多彩的世界。古人在很多文化典籍中,都對太陽進行了讚譽。太陽在古代被稱為日,這是人所共知的。不過有一部典籍對太陽的描寫,卻有些不同,這部典籍就是山海經。其中出現了不少關於日的傳說,甚至還有後羿射日的說法。


讀《山海經》才知道,扶桑木確實存在,上面的“日”其實是水果


《山海經·海外東經》中記載:“ 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 原文大意是這樣的,有一個叫湯谷的地方,上面長了一棵叫做扶桑的樹木,十個太陽在這裡生長沐浴,在黑齒國的北方。很多人初讀山海經都贊同這種說法,因為在這裡,大多數人認為山海經只是古人臆想出來的著作,其中無論怎麼描寫都不意外,因為這根本就不是真的,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並不然,至今有很多的專家在研究山海經後,發現了很多山海經書中描述出來的真實動物原型,如河馬,鸚鵡,章魚,貓頭鷹等,其體貌特徵與生活習性,跟山海經所描述的毫無二致。


讀《山海經》才知道,扶桑木確實存在,上面的“日”其實是水果


那麼山海經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書籍呢?裡面看似神乎其神的著作描寫中,到底存在著怎樣的故事?我們可以來關注一下后羿射日,首先我們知道,后羿射日的傳說已經流傳了千年,那麼天上真的會出現十個太陽嗎?先不說這鐘事情符不符合天文規律,光是出現十個太陽炙烤大地,那麼地球表面溫度將會。急劇增加到一百攝氏度以上,這就相當於一鍋燒開的熱水。那麼整個地球上的生命將無一生存,更別提后羿用弓箭射太陽了。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讀《山海經》才知道,扶桑木確實存在,上面的“日”其實是水果


我們還是可以從山海經中對扶桑樹的描寫下手,扶桑樹的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高,高到了可以懸掛太陽的地步,可以通往天神之殿。第二,其樹葉的形狀像桑樹一樣,這就說明這種樹木的確是長葉子的。其三,十顆太陽都是長在樹上的。看完這些,我們肯定會很迷茫,認為這棵樹可能就是傳說中的神樹,但是我們可以進行一下推斷。古代由於生產力的不發達和認識水平的有限,總是會將一些不知名的東西想象成神明或是迷信,既然這棵樹這麼高,那麼很有可能就會被古人認為是神樹,從而進行參拜與祈禱。


讀《山海經》才知道,扶桑木確實存在,上面的“日”其實是水果


​經過很多專家的推斷,這棵扶桑樹的面紗也開始被揭開,專家稱這棵扶桑樹很可能就是古代的柿子樹。那麼他們的依據是什麼呢?柿子樹一般會達到10到14米左右,這在任何樹木中都是屬於高類植物,柿子樹的樹葉跟桑葉幾乎毫無二致,完全符合山海經的描述。對於扶桑樹上的日,其實只不過是柿子樹上的柿子果實罷了,柿子的顏色跟形狀跟太陽非常相像,古人很可能在遇到柿子樹的時候,看到樹上滿滿的果實,將其誤認為太陽。此時肯定有人會疑問,為什麼古人只寫樹上有十個太陽呢?數字為何如此精確?其實古人在計數的時候並不精確,“十”所代表的也不是十個,而是多個。舉個例子,古代成語號令三軍其中的三就是一個數量詞,說的並不是只有三個,這才是扶桑樹上為何只有十日之說的原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