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介紹閱讀技巧的書?

涼若晞


看到很多人都推薦過《高效能閱讀》《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實用性閱讀指南》,這幾本書是學習閱讀方法的經典讀物,我就不做介紹了。

我給你再推薦一本,趙周的《這樣讀書就夠了》。

用一句話概括趙周的這本書,就是"學以致用"。趙周說任何一本書都能拆,用便籤法閱讀,學會RIA閱讀法,想不提升自己都難。

"R(Reading,閱讀拆頁),拆書家請學習者閱讀原書拆頁。I(Interpretation,講解引導),拆書家講解引導,促進學習者理解知識並關聯自己。A(Appropriation,拆為己用),拆書家催化促動,促進學習者將書中內容拆為己用。"

拆書法針對的是致用類的書。趙周指出總共有七步:

第一步,確定你讀的是致用類的書。

第二步,快速閱讀。遇到較難的理論或者知識點,從"自我導向"出發,問自己這個知識點對自己是否有用,沒用就略過。

第三步,用I便籤簡述內容或者自己的啟發和重要的提醒,然後貼在相應頁面。

第四步,針對書中的某個信息,將自己的相似經歷,或者聽過或者看過的事情寫在一張A1便籤紙上,貼在I便籤旁邊。

第五步,規劃應用、應用目標,以及達成目標的行動,寫在A2便籤上,也貼在書頁裡。

第六步,在貼了便籤的書頁裡貼指示標貼,以便提醒自己。

第七步,讀完一本書後,把所有的A2便籤拿出來貼牆上或者冰箱上等,容易看到的地方,提醒自己落實行動。

以下貼幾張書裡的案例。







豬豬貓張讀書會


得益於一些閱讀技巧,我近三個月就看了去年一年看的那麼多書。並且幾乎每一本書都做了詳細的筆記,有一些書籍也寫成書評了。



在沒有學習閱讀方法之前,我一般看書就從第一頁看起,至於封面,前言,後記,目錄這些都不會去看,而且是一字一句的默讀。結果可想而知,翻了幾頁就看不下去了,就算勉強看了一部分,到頭來也是一頭霧水,不知所云。

後來看到了原尻淳一的《高效能閱讀》之後,我才發現,原來讀書是有選擇權的,我可以跳讀,重讀,不讀完,選讀等等。

《高效能閱讀》這本書主要從讀書體質改善(養成閱讀習慣)——沉迷讀書的技巧——讀書環境技巧(求知興奮,環境設定,實體店)——速讀技巧——類比讀書技巧——解剖讀書技巧——用於產出的數據庫技巧,來告訴讀者如何提升閱讀效率。

這本書中的類比讀書技巧中提到的,垂直型閱讀結合水平閱讀,使知識更加立體化是非常值得學習的,也就是說要注重知識的深度和廣度。

另外一個速讀技巧,作者告訴我們可以通過關鍵詞、目錄、前言、甚至封面來了解整本書的內容。而題主所說的找不到書的主線,通過這個技巧就可以迅速掌握書中的大體結構。

再者想要在短時間內,稍微詳細的瞭解書中結構和主線,作者建議我們讀黑體字,小標題。看到讓你心動的內容,就可以貼個標籤,第二次閱讀的時候在細細研究。

總而言之,不管你是新手還是資深的作家,我相信你都可以從書中學到一些有用的閱讀技巧。學習了這些閱讀技巧之後,才能更好的和書籍做朋友,才能更好的從書中獲取知識豐富自己。



我是夕月晨風,愛閱讀愛寫作。專注於教育,讀書和個人成長。期待與你共同成長!

有不同意見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夕月和晨風


1.《實用性閱讀指南》



從3個維度製作一本書的思維導圖,具體如下:

一,寫書籍的信息(包括書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時間)。

二,寫出閱讀目的

三,寫出根據閱讀目的尋找答案

四,最後寫出總結和感悟

2.《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作者提出將讀書活動結構化,在五個環節上下功夫。

一,選書,列出購書清單

二,購書,高效率的購買

三,讀書,做記號明確重點

四,記錄,畫導圖做筆記與書對話

五,活用,製作檢索,反覆閱讀

3.《溝通聖經》



作者提出sq3r閱讀法,具體如下:

一,縱覽(主要看前言,摘要,目錄)

二,問題(1.作者觀點是否有理有據2.作者主要講了什麼)

三,閱讀(按需要劃記每段的主旨和支撐)

四,回憶(回味書中作者的觀點每段主旨和支撐的細節)

五,檢查(力求追隨心流,走一個完整的心路歷程)


言西小熊1


之前我也和題主一樣,遇到難啃的書就拼命地去找閱讀技巧,以為自己學習正確的閱讀方法,掌握了快速閱讀的技巧,就可以又快又好地刷書了。

後來我以閱讀方法為主題,集中進行了主題閱讀。重點閱讀的書單有:

1.《如何閱讀一本書》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

2.《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奧野宣之

3.《高效能閱讀》原尻淳一

4.《實用性閱讀指南》大巖俊之

5.《高倍速閱讀法》保羅R席列

6.《這樣讀書就夠了》趙周

7.《王者速讀法》齊藤英治

8.《越讀者》郝明義

9.《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二志成


並且前面四本書,我在讀書會也進行了共讀打卡和分享。讀過以後,我發現這些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讀書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書和自己建立深度的鏈接,讀過書以後,一定要做點什麼。比如,可以寫書評,讀書筆記,畫思維導圖,梳理關鍵的知識點等等。

這些關於閱讀方法和技巧的書籍中,《如何閱讀一本書》是比較經典的書籍,講了不同類型書籍可以採用的閱讀方法,讀一本書時,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基礎閱讀。閱讀同一類的書籍,可以採用主題閱讀的方法。


一般來說,對於一本書主要有兩條線索,一種是作者的思路,按照目錄大綱進行的主線;一種是讀者根據自己需要梳理的邏輯主線;學習閱讀技巧和方法固然有用,但更為重要的是多讀多記筆記,多思考,把讀書和實際生活聯繫起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樣才能真正形成習慣,久而久之才能看到讀書的價值。



作者:夢歸秦淮(多平臺簽約作者,歷史碩士,知識管理達人 公眾號:恆言讀書)

乾貨 | 思考 |技能 | 2018年,一起成長。


夢歸秦淮




在此,就先與你一起分享下吧。

一,《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範多倫



這是一本在全世界暢銷了70多年的有關閱讀的經典書籍。無論什麼時候讀,都不得不歎服作者對“閱讀”用心之深,視野之廣。對初讀閱讀的人來說,讀這本書可以避免他們少走很多冤枉路,而對有經驗的閱讀者來說,讀這本書能得到更深的印證和領悟,我也是我把這本書放在第一位的原因。

在這本書中,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範多倫為我們提供了一套以分析閱讀為核心的閱讀方法,以提出問題為核心的主動閱讀模式,以及如何成為一個有自我要求的讀者。

因為閱讀的目的不同,所要付出的精力和智力不同,所以,作者將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這四個層次不是各自獨立,而且漸進的,從簡單到複雜。

基礎閱讀比較簡單,但凡識字就能讀。比基礎閱讀高一級的是檢視閱讀,也就是快速閱讀方法。作者認為我們沒必要一字不落的把書中的每一個字全部讀完,要學會用20%的時間讀到80%的重點內容。

方法就是拿到一本書,先看書名、封面,序言,對這本書有個大體的印象和了解,然後看目錄,明白自己閱讀的重點內容。最後東翻翻西翻翻,念個一兩段,讀上三四頁,特別要看書的倒數幾頁,因為作者一般都會在最後做觀點梳理和總結。

書讀完了,記不住該怎麼辦?作者認為要做一個自我要求的閱讀者,就是主動閱讀,這就說到第三個閱讀層次,分析閱讀

。 分析閱讀,就是要在讀書的時候給自己提問題,第一,這本書在談些什麼,能用一句話概括整本書的內容。二,作者在主題下面,分別提了哪些觀點和想法。第三,作者說的有沒有道理?哪部分有道理,哪部分沒道理?不能盲目信任作者,比喻要有自己的判斷。第四,這本書和自己有什麼關係,讀了有什麼意義?

最高層次的閱讀就是主題閱讀。在這個階段我們要從讀過的所有書中挑選出同一主題的幾本書,然後做個書單介紹。

最後就是記筆記,讓一本書真正屬於自己。 閱讀的過程,也是思考的過程,把自己的感受及時記錄下來,能幫助自己理解消化。書中介紹了三種做筆記的方法:結構筆記、概念筆記、辯證筆記。

二,《溝通聖經—聽說讀寫全方位溝通技巧》,作者:【英】尼基·斯坦頓



這本書主要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詳細解說了工作中所有可能的溝通情境所需要的技巧,以及如何應對的方法。書中的第12、13章著重闡述了提升閱讀速度的技巧。

一,提高閱讀速度

很多人羨慕別人讀書速度快,可以一目十行,其實只要我們按照正確的方法進行刻意練習,普通的我們也能做到。

(1)要提高自己眼睛的“辨識廣度”。 辨識廣度越大,看一行字需要移動眼球的次數就越少,閱讀速度就越快。用這種方式看書,眼睛注視著文字,眼球是靜止的,這樣我們才能夠看清楚文字,但我們很多人總是習慣逐字逐句閱讀,這是一個很不好的閱讀習慣。改掉這個毛病,我們可以用指字的方法進行自我訓練。可以用筆或手指以穩定的速度隨著頁面上的每行字一路指下來。反覆多次,慢慢地把速度加快,再增加到每兩行指一行,每三、四行指一行。

(二)改掉默讀和想象的習慣

這個習慣是我們小時候學讀書認字時留下來的。一開始我們會大聲念,後來是默唸給自己聽。要提高閱讀速度,我們一定要有意識地避免這種行為。

(三)積累詞彙量

閱讀速度慢,跟詞彙量的多少有關係。除了廣泛閱讀,我們還可以用“一週一詞”的方法增加詞彙量。

二,提高閱讀效率

先確定閱讀的優先級,通過看目錄、介紹和評論等,先了解整體內容和結構,將內容分類:

必要的,先讀。

有用的,找時間看

放棄的,不再管它

然後按照SQ3R閱讀法進行閱讀。

1.縱覽(Survey),即瀏覽目錄或索引部分,找到要閱讀的部分。

2.問題(Question),這也是讓自己專心閱讀的好方法,一定要要帶著問題去讀,比如這本書的主題是什麼?作者為此提供的論據是什麼?

3.閱讀(Read),先略讀確認每個段落的主題,再回讀原來略過的支持主旨的例子或細節。

4.回憶(Recall),試著回憶書中的論點和主旨,嘗試著寫下來。如果想不起來,就重新讀一遍。

5.檢查(Review),最後快速檢查前面四個步驟,把遺漏的內容補充到筆記中就行了。

這些閱讀技巧不是光看就自認為已經會了,還要親自實踐。以上就是我的回答,願對你有所幫助。


白若姝


在知識爆炸的如今,閱讀已經成為一種必須具備的技能,只有通過閱讀,你才能夠掌握更多的知識,具有更高的格局和視野。

那麼什麼是有效的閱讀?如何才能做到真正有效的閱讀?這裡給大家清新介紹幾本書,有的理論知識比較強,有的技能方法比較強,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掌握這些閱讀技巧。



1.《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是美國人莫提默.J.艾德勤和查爾斯.範多倫。這本書是很多讀書人首選的閱讀學習的書籍,當然要真正的讀進去,不是那麼方便,因為他比較晦澀難懂,你必須沉下心來看。

2.《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作者秋葉,這本書的精華部分主要在於序篇,分享了作者在讀書方面一些心得,採用了大篇幅的口語化的文字,能夠讓我們很輕鬆的就讀懂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

3.《博贊學習技巧》作者博贊,相信關注腦力開發的人都會知道這個人,這本書是被稱為博贊學習方法的瑞士軍刀,裡面把思維導圖、快速閱讀和超級記憶這三種方法的做了一個總論。認真讀過這本書的人,一定不會失望,後期很多其他方法也是從這裡面衍生出來。



4.《超級記憶》作者博贊,又是一本博贊大大寫的記憶乾貨,為什麼要推薦這本書呢?因為一本書閱讀完之後如果轉眼既忘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記憶方法非常重要,這裡也推薦給大家。

5.《顛覆平庸》作者彭小六,是一位極為自律和堅持輸出的大神,雖然他可能和歷史上一些著名的文學家沒法比,他所撰寫的這本書也並不是專題指導閱讀的書,但裡面的觀點非常精彩,而且值得大家借鑑。他提出了二八法則,一本書中你只要汲取百分之二十的精華部分就可。

6.《王者速讀法》題目看著很霸氣,其實內容比較輕鬆活潑,介紹的方法操作起來也不會太有壓力。這本書交給你的方法是讓你在30分鐘讀懂一本書,然後把主要內容寫出來,可以嘗試一下。

7.《這樣讀書就夠了》作者趙州,是最近非常流行的拆書幫大神,據說目前中國的發展速度是美國的四倍,那麼在這樣的瘋狂變化中,你只有學習能力比美國人強,四倍才能生存。本書教給大家的是一些很實用的乾貨,如何把一本書拆解內化為自己所用。

8.《越讀者》作者郝明義,這是一本別出新格非常有趣的書,作者把閱讀比喻成美食,然後從主食、果蔬和甜食等方面分門別類進行闡述,告訴人們應該怎麼去均衡。



9.《再讀一遍:消遣階段的閱讀樂趣》作者美國艾倫.雅各布斯。這本書的結構稍微鬆散一些,但其闡述的閱讀之道,卻非常有深度,並且也比較有趣味。如果對閱讀比較感興趣,並且想探索深度注意力式的閱讀,建議可以讀讀這本書。

10.《閱讀整理學》作者日本外山滋比古。這本書作者並不是教你如何快速的從書本中榨取信息,而是建議靜下心來,重新思考閱讀的方向和意義。本書的理念很贊,在他的幫助下,你可以跳出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重新審視和思考閱讀這件事。


生活學院007


從今天起,一天閱讀一本書




每次去書店的時候總會不由自主的買上好幾本書書,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去書店的次數越多,書架上的書也越來越多,然而讀完的書寥寥無幾。因為總是會找出各種理由推遲,然後對自己說,明天再讀吧!今天還有很多事要做呢。一推再推,所以一個月下來,最多也就讀2本書。一個月2本書的速度已經很慢了,閱讀的效率也讓人擔憂不已。再想想別人說,我大學四年讀了上千本書,而我,卻連100本也難以達到。

在機緣巧合下打開了印男敦史的《快速閱讀術》。《快速閱讀術》這本書從如何養成閱讀習慣,呼吸式閱讀方法,以及怎樣實現快速閱讀等方面對如何閱讀一本書提供的方法對我來說實在是很有效。

《快速閱讀一本書》的作者印男敦史是一位書評人、自由作家、編輯,也是一位年讀700本書的閱讀高手。一年讀700本書,平均每天閱讀2本書左右,這是大多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標,而印男敦史的這本書將教會我們如何實現一天閱讀一本書。

養成閱讀的習慣

閱讀習慣在閱讀一本書中是很重要的,其實不管是在閱讀還是生活中,良好的習慣是完成一件事的開端。在一本書中寫過這樣一句話:請留心你的行動,因為行動能變成習慣;請留心你的習慣,因為習慣能成為性格;請留心你的性格,因為性格能決定你的命運。

養成閱讀習慣的三個步驟:

  1. 在每天同一時間讀書,在每天早上起床時晨讀10分鐘,因為這十分鐘頭腦清醒,閱讀效率很高。印男敦史認為,在固定的時間段以及情境,會讓大腦產生“習慣的錯覺”
  2. 首選“可以快速閱讀”的書,小說、隨筆、漫畫等類型的書適合慢慢品味其中情節,如果在閱讀跳過這一章節,看下一章節時就會不明所以。可以快速閱讀的書則是另一類型,它貫穿全書的線索較少,相對獨立的章節較多,無論選擇從哪裡開始閱讀都能有所收穫。
今天閱讀的書要與昨天的不同,印男敦史認為,閱讀一本書的時間不應該超過10天,一本書讀10天,不管是什麼書都會感到厭倦。與其拖拖拉拉的讀個十天,還不如全神貫注的閱讀60分鐘。 印男敦史認為閱讀就像呼吸,只吸(輸入)不行,只呼(輸出)也不行,只有呼吸交替進行,才是有效的閱讀。如果只是一味的輸入,那麼我們在看完一本書後的獲得微乎其微,而如果只是一味的輸出,遲早有一天會將我們掏空。

所以印男敦史給我們介紹了呼吸式閱讀的四個步驟:一行採集、一行精華、一行評論、自我評定讀書足跡

一行採集:將觸動自己心靈的片段摘抄下來,要記錄,不要記憶,畢竟好記心不如爛筆頭。

一行精華:摘抄最精彩的一句話,這句話則是能代表這本書的句子。

一行評論:將遇見“那句話”時的感受感想記錄下來,留住對“那句話”產生共鳴的原因。其實這樣做的目的也是在於養成寫讀後感的習慣,也便於憑這一句評論喚醒對這一本書的記憶。

運用以上三個方法完成一本書的閱讀後,就來到了呼吸式閱讀的最後一個步驟自我評定足跡:以12本書為單位,定期回顧自己記錄下來的摘抄和感想。通過對這幾本書的研究,能夠看清自己的閱讀偏好,並以此能更好的明確以後閱讀的方向。

在《快速閱讀術》這本書中,作者主要介紹了兩個閱讀方法,一個是呼吸式閱讀,另一個則是流水式閱讀。流水式閱讀是實現快速閱讀的一個重要方法。在印男敦史看來流水式閱讀就像聽音樂一樣,任其從我們心中流過,而不去強迫複製書中100%的內容,而是去邂逅那1%的精彩絕倫。

流水式閱讀的四個步驟

書籍最初部分的閱讀方式可決定閱讀速度的90%:當我們翻開一本書時,最先看到的就是這本書的序言和目錄,通過閱讀序言我們能夠清楚的判斷自己是否需要閱讀這本書,閱讀目錄我們就能明確的找出自己需要閱讀的章節。

為什麼僅需5行就能對內容心知肚明?如果讀了序言和目錄仍然難以判斷哪些內容是必讀的,那麼就讀一讀這個章節的最初5行和最後5行,因為商務類書籍大都會在最初5行展開話題,而章節的最後5行會再次回顧作者的主張和對下一章節的鋪墊。

發現需要細讀內容的簡單方法

:在閱讀一本書時,明確閱讀目的,想清楚想要在這本書中獲得什麼,也就能確定閱讀這本書的關鍵詞。確定關鍵詞後,找到與關鍵詞相關的內容細讀,不相關的粗略瀏覽就好了。

隨時換擋,緩急有度:找到自己在閱讀時最舒適的閱讀節奏,而不是一味的以同樣的速度閱讀所有的書,一成不變的閱讀速度是許多人無法持續閱讀的一個重要原因。

讀完這本書即使無法達到印男敦史那樣一天閱讀兩本書的速度,而我們大多數人也不必像印男敦史那樣一個月要讀60本書,但是如果你總是遲遲難以閱讀完一本書,而苦於找不到解決的辦法,那麼我想《快速閱讀術》就是你的不二之選。


莎華


前幾天剛回答了一個問題:我們到底要不要閱讀,閱讀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我不知道提出這個問題的人當時抱著怎樣一種心理,也無從知道他的閱讀量到底有多少,但我認為提出這個問題的有兩種人:第一種是想閱讀卻靜不下心來去實踐的人,第二種則是閱讀了很多書,卻收效甚微的人。因為一直沒有進步,所以他們對閱讀的作用產生了懷疑。

暢銷書《微習慣》的作者斯蒂芬.蓋斯曾經說過:“我們總是急於責怪自己沒什麼進步,卻無法及時意識到是策略出了問題。”當一直閱讀而沒有收穫,你的閱讀策略一定出了問題。想提高閱讀技巧,我推薦以下幾本書:

1、《高效能閱讀》 原尻純一

《高效能閱讀》是一本講述完全閱讀術的書,從培養閱讀興趣到超級產出面面俱到,全書共寫了89個閱讀技巧,可以幫你打造善讀體制、保持讀書熱情、解剖閱讀模式、建立私人數據庫。這本書裡介紹的很多技巧都很實用,每個技巧的篇幅都短小精煉,你可以選擇從任何一個章節開始閱讀,性價比非常高。

2、《溝通聖經:聽說讀寫全方位溝通技巧》尼基.斯坦頓

楊絳先生曾經說過:年輕人就是想的太多,讀的太少。我也想多讀書,然而速度實在跟不上,讀完一本書需要花很多時間。自從讀了《溝通聖經:聽說讀寫全方位溝通技巧》這本書,我的閱讀速度提升了不少,它用兩個章節具體講解怎樣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讀完收穫非常大。我還將這兩章的內容整理了打印出來放在桌邊,每當我覺得閱讀吃力的時候,就會拿出來反覆看。


3、《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奧野宣之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重點在於介紹如何用筆記把書消化掉。作者在書中提出用一元化筆記法來記筆記,還從選書、購書、讀書、記錄到檢索以備重讀五個步驟,提出了一套全面、高效的閱讀方法。

4、《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秋葉

《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最大的亮點是作者在序篇裡結合自己的實踐回答了很多閱讀難題,關於閱讀的諸多疑惑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第二個亮點是作者提出不同的書籍要用不同的閱讀態度、不同的閱讀方法。例如,暢銷書可以用煉讀法,只要提煉作者的邏輯和核心知識點就行了;工具書用仿讀法,邊讀邊實踐;大牛書用抄讀法,邊讀邊摘抄原文經典,並寫下感悟……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這些書籍僅僅能起到引導的作用,想要提高閱讀技巧,你還必須去實踐,去發現真正適合自己的方法。


茉小涼


首先感謝你的提問!我剛剛讀完日本作家原尻淳一的《高效能閱讀》,這本書是作者閱讀百餘冊關於閱讀方法的書籍之後,又結合自身的閱讀體驗所寫的證實之作。書中總共總結了89條讀書技巧,你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使用。


原尻淳一是龍谷大學經濟學部的客座教授。他在知名廣告公司、大型唱片公司工作多年,是資深的諮詢顧問和培訓講師,與他人合著有《“職業未來地圖”的畫法》、《整理的藝術3》等作品。


《高效能閱讀》共分為七個章節:前三章為初級篇,介紹瞭如何養成讀書體質,實現愉快閱讀;第四章為中級篇,對速讀方法做了詳細的講解;最後三章為高級篇,主要講述如何將書中知識轉化為產出。這本書的閱讀方式很“佛系”,你可以根據自身水平,自行確定閱讀位置;也可以完全按照興趣,從任意位置“啟程”。


一、如何養成讀書體質

“體”,指身體,“質”為性質、本質。陰虛體質、痰溼體質等中醫術語我們並不陌生,但是讀書體質究竟是什麼樣的呢?其實,讀書體質是後天習得的,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熱愛讀書,享受讀書,並且善於讀書。為此,你需要:

01 明確“讀者權利十條”

這一概念是由法國當代作家達尼埃爾·佩納克提出的,它打破了“必須通讀”的觀念,還為那些不善讀書的人增添了勇氣。具體內容如下:

02 降低讀書門檻

一上來就全情投入的確很難做到,你不妨試一試迂迴前進,將關注點從文字轉移到作者。比如,當你準備閱讀《月亮與六便士》時,可以先上網瞭解一下毛姆。原來,毛姆不僅是一位優秀的小說家,還是個營銷高手。他曾經通過一則徵婚啟事就使自己的小說在幾天之內被搶購一空。翻開書本之前先了解一下作者的軼事,對發掘閱讀興趣很有幫助。

03 營造緊張環境

愜意的環境,有利於瞌睡蟲的繁衍,不適合閱讀。因此,原尻淳一提出了“遊牧讀書”的概念。你要走出家門,到書店、圖書館、咖啡館讀書,還可以經常參加讀書會活動。因為他人的目光會給你一種無形的壓力,同時也能提高你的專注力。


二、別誤解了速讀

很多人將速讀誤解為“僅用幾秒鐘就能讀完好幾頁”。其實,我理解的速讀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縮短一本書的閱讀週期;二是避免逐字逐句的閱讀方式。

每個人對知識的接受、理解和轉化能力都是不同的,只要從自身實際出發,短時且高效的讀懂一本書就好。具體步驟如下:

01 目錄讀書:閱讀目錄,選定該看的章節;

02 跳讀:在感覺必須讀的地方貼上便利貼;

03 精讀:仔細閱讀便利貼的前後部分。

按照這三個步驟進行閱讀,可以將讀書的目的從飛快地讀完一本書,轉變為解決疑問和驗證猜想。


三、堅持垂直型閱讀

在職場中,個人技能主要分三種:企業特殊技能,普遍技能和職業專業技能。從商業角度來看,企業進行社會招聘的真正目的只有一個:購買職業專業技能,即招納專才。查理·芒格曾經說過:“你若想在任何領域擁有競爭力,就必須熟練掌握該領域的方方面面,不管你是否喜歡這麼做,這是人類大腦的深層結構決定的。”

要想成為專才,你必須學會在特定領域進行垂直型閱讀。為此,你需要從現在開始就改變自己的選書傾向。原尻淳一在《高效能閱讀》中提出的讀書投資基準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進行垂直型閱讀成為所在領域內的專才,從而獲得更多隻有你可以完成的工作,個人價值得到極大提升,同時收穫讀書的成就感與愉悅感。這將形成一個有利的閉環,慢慢地改變你的工作與生活。



市面上介紹閱讀方法的書有很多,原尻淳一的《高效能閱讀》雖有些初級、淺顯,但總結性較高。歲月可以篡改我們的容貌,但它永遠無法弄皺一個讀書人的心。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方非慢半拍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在閱讀之前先學習閱讀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磨刀不誤砍柴工,那麼接下來我就來分享一些可以提高閱讀能力,介紹閱讀技巧的書籍,我會按照書的難易程度來排序:

⒈《高效能閱讀》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的原尻淳一,書中從閱讀習慣的養成、閱讀沉浸的技巧、速讀的技巧、產出型閱讀、讀書數據庫的建立等,全方位的告訴我們如何實現高效能的閱讀。

書中關於閱讀速度和值閱讀的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實踐,對獲得單一領域的知識如何明顯的顯著效果,值得一讀。

⒉《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有名的筆記專家奧野宣之,書中主要講的就是做讀書筆記的技巧。我們人類的記憶有限的,如果想在讀完每本書之後都有紮實的收穫,就需要有技巧的六讀書筆記,並養成長期堅持的習慣。

⒊《實用性閱讀指南: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

這本書的作者叫大巖俊之,是一個教學講師,顧名思義就是教學習方法的老師。書中主要分享了速讀的技巧、記筆記的技巧,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將知識內化,將知識付諸行動。用輸出的方式去倒逼輸入,通過閱讀、補充自己的知識體系、輸出形成自己的閱讀思考模式,這樣有利於我們快速的形成自己的知識從而成長。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萬事開頭難,養成習慣的過程是最難的,所以從此刻開始,就從自己感興趣的那本書開啟閱讀習慣。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