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鄔思道辭行,透露了什麼讓十三爺大為吃驚?

南海派掌門嶽老三


胤禛繼位成功的那個晚上,鄔思道費盡渾身解數才得以逃出生天。此刻,雍正皇帝的鐵桿老弟,十三爺胤祥驅馬前來相送,是福是禍仍未可知。

二人見面,幾番話一碗酒,鄔思道問道:“聽說皇上要晉封十三爺為鐵帽子親王?”



歷盡滄桑的胤祥還是俠王本色,他說:“什麼王不王的,我都看淡了,只是這個鐵帽子確實難得啊。”

鄔思道猶豫半晌,轉身即將上車離去,胤祥忽然感慨道:“鄔先生,我們對不起您吶。”

看得出,胤祥是在為鄔思道鳴不平。他被圈禁了十年,一朝放出,就迅速奪回了豐臺大營的兵權,論境遇他比鄔思道還要慘,論功勞他更是不比鄔思道差。現如今,他晉封鐵帽子,可謂位極人臣,卻仍在為一介布衣鳴不平,鄔思道自然是大為感動,但也有了隱隱的擔心。

於是,鄔思道再次轉身,將自己的肺腑之言通通道給了十三爺胤祥。

他說:“這個鐵帽子親王,十三爺您一定要拼死辭掉,才可保你一世平安。”



胤祥好像明白了一點,他趕忙說:“我不相信四哥會做出鳥盡弓藏的事來。”

鄔思道這才說出了令胤祥吃驚的事情。

與普通人交,共享樂易,共患難難。而與天子交,共患難易,共享樂難。府裡專一為四爺辦秘密差事的人,恐怕就要……

看來胤祥仍然不太適應他與胤禛之間身份的轉變,他還覺得胤禛是“四哥”,殊不知他已經不再是“四哥”了,而是雍正皇帝。如果依著他豪爽任俠的脾氣繼續下去,恐怕他的下場不會比年羹堯好很多。

鄔思道臨別的話對胤祥的觸動很大,此後當他面對雍正時,始終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敢稍有差池,就連下棋都開始故意下和棋,搞得雍正還為此訓斥他。



不過被訓斥又如何?皇上訓斥你,至少證明你是安全的,總比不聲不響地丟了腦袋,還搞得身敗名裂的強。


達摩說


雍正上臺以後,給雍正辦機密事的坎兒被雍正殺了。鄔思道就看明形式,侍奉帝王只能共患難不能同甘。所以,他要給自己找條活路。

他提出自己有三不可用:第一自己是個瘸子,有傷聖德;第二,自己是先朝欽範,不能違背先帝。第三,他雖然有才氣,但是陰謀為主,皇上行的是光明正大之道,應該用光明正大之臣。同時,鄔思道又提出半隱,找一個既能吃飯,又能讓皇帝隨時找到他的地方半隱退。雍正思慮再三,決定放了鄔思道。

第二日,十三爺追上辭行而去的鄔思道,想跟鄔思道道別,並表示感謝。

十三爺是個重情義的人,他拿出被圈禁時,鄔思道送給他的半罈子酒,敬了鄔思道一杯酒。此時,鄔思道本不想說什麼,只是順道問了下十三爺進封鐵帽子王的事。他看十三爺覺得鐵帽子王很難得。於是,鄔思道上車要走。

但是十三爺的一句話,讓鄔思道還是說出了他的建議。十三爺說“鄔先生,我們對不起您哪”?十三爺這個對不起,是因為鄔思道功勞最大,卻沒有任何賞賜。而且,連鄔思道喜歡的女人--年羹堯妹妹年秋月,都被雍正娶了。所以,十三爺才會這麼說。

鄔思道看十三爺對他如此真心,於是勸他要“拼死辭掉鐵帽子王”。他覺得十三爺“至今沒有勘透世情,與常人交往,共享了容易,共患難難;而與天子交往,共患難容易,共享樂難。”

就是這句話,讓十三爺有點無法接受。他的四哥當了皇帝,就不是以前的四哥了嗎?十三爺讓鄔思道放心“我不信四哥能做出鳥盡弓藏的事”。

鄔思道進一步挑明:明日府裡專一替替四爺辦秘密差事的人,恐怕就要。。。不過,只要十三爺收斂鋒芒,皇上不會怎麼樣十三爺的。

在臨走前,十三爺還送了一位丫鬟給鄔思道。此人跟年秋月長得很像,也算是了了鄔思道的心願吧。正如前文提到的,雍正有兩件事對不起鄔思道。其中,年秋月這件事,十三爺算是盡力補償鄔思道了。

這段戲,肯定歷史上肯定沒有的。十三爺確實被封為鐵帽子王。再者,雍正和十三爺的感情,真是無法用言語形容。鄔思道說這句話,其實是多慮了。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鄔思道和康熙,這兩個《雍正王朝》中最聰明的人想到一塊兒去了。

臨行時,鄔思道告誡十三爺:與君王往來,共患難易,共享樂難!還他透露,四爺府裡專一為四爺辦隱秘差事的人很快就會被雍正幹掉。

因為鄔先生見過雍正殺高福,知道雍正是刻薄嚴厲之人。他擔心十三爺以後會觸怒雍正,不得善終。

其實這一點,康熙也想到了。

康熙最喜歡他這個十三阿哥,稱讚他是心地光明之人。

但是康熙早已選定了胤禛作為自己的接班人。刻薄嚴厲,在平常人身上可能是缺點,但在皇帝身上不一定是缺點,特別是康熙末年吏治腐敗,急需一個皇帝站出來刷新吏治。所以四阿哥的刻薄反而成了優點。

康熙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十三阿哥胤祥。胤祥是個任俠仗義、天不怕地不怕的俠王,他連康熙都不怕,雍正也不一定鎮得住他。

雍正和胤祥關係好這不假,但是關係越好越容易出問題,因為關係好就有可能恃寵而驕,失去君臣相處的分寸。

特別是雍正要刷新吏治,必然要對大臣們開刀,而胤祥人緣廣,會不會為大臣們求情而觸怒雍正?這是很有可能的。比如胤祥就曾為魏東亭求過情。

康熙很擔心雍正和胤祥出現兄弟相爭、禍起蕭牆的事情。所以雖然他最喜歡十三阿哥,但還是囚禁了他十年!康熙就是為了壓他的脾氣。

康熙這一手還是很成功的,雍正登基後胤祥處處小心。連下棋也不敢贏雍正。

雍正還為此大發脾氣,說當年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老十三哪去了。

胤祥說,我被皇阿瑪關了十年,脾氣早沒了。

可見鄔先生和康熙擔心到一起去了。

康熙是整部劇最有權謀的人,而鄔先生則是最懂康熙的人。


夢露居士


我們來看看,《雍正王朝》裡面,十三爺為鄔思道送行的,兩個人都談了什麼。十三爺拿了酒,說是為雍正為鄔思道餞行。鄔思道問道:聽說皇上準備在元旦的時候,晉封你為鐵帽子親王。

十三爺說:其實當不王,他是無所謂的,不過這個鐵帽子王卻是十分的難得。確實很難得,因為整個清朝一共十二個鐵帽子王,其中十個親王,兩個郡王,而且有八個是清初的時候,十三爺是清朝中後期的四位之一。

鄔思道這個時候飲了十三爺的酒,轉身要離開的樣子。十三爺這個時候很愧疚的說:鄔思先生,我們,我們,對不起你呀。這裡面用的是我們,顯然是將雍正包括進來了,或者說其實對不起鄔思道的就是雍正帝。

鄔思道說:其實我是為了天下蒼生,才來幫助皇上的,而如今我的心願已了,哪有什麼遺憾的呢。這個地方可以看出,如果十三爺沒有說出那句話,鄔思道是轉身就要走的。

鄔思道繼續說:十三爺,你我相識十五年了,你行俠仗義,我十分佩服你的為人。臨別前,我有一句話要跟你說,這個鐵帽子王,你要拼死辭掉,這樣子才能保你一世平安。有些事情你不太明白,跟一般人相處,同享樂容易,共患難困難,但是跟皇帝相處,卻是相反的。

十三爺說:你放心,我不相信四哥會做出這樣弓盡鳥藏的事情來。

鄔思道說:明天我的話就能得到驗證,雍正府那些為雍正辦秘密差事的人恐怕就要,這個時候鏡頭轉向了幾隻烏鴉,那這個意思就很明顯了,而且我們也發現了雍正府的高勿庸後面沒有出現了,而是由李德全繼續當大太監。

讓十三爺大吃一驚的正是這一句話。如果鄔思道要跟十三爺說,雍正回到雍正府是想殺鄔思道的話,那十三爺肯定更大吃一驚的,之前十三爺可能只是以為,鄔思道在雍正繼位之後,沒有得到應得的回報,卻要歸隱。

十三爺明白了鄔思道的意思了,鄔思道說:不過,只要你收斂鋒芒的話,那麼皇上是不會對你怎麼樣的。

後面,十三爺確實不像以前的十三爺,比如跟雍正下棋的時候,不敢嬴,只和棋,比如在諾敏的事情,也像張廷玉那樣,雖覺得不妥,但是不敢說,這個就說明十三爺確實聽進去了,畢竟雍正不是以前的四哥了。


歷史簡單說


鄔思道無疑是《雍正王朝》中最高深莫測之人,雍正繼位後,鄔先生向十三爺說了一段話令他大吃一驚,以致於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十三爺允祥想起這段話時仍然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可見這段話對允祥的震撼有多大。事情發生於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初二,康熙駕崩後舉喪期滿當天,十三爺下朝之後興致沖沖騎馬趕到雍正潛邸雍和宮來向鄔思道報喜,一喜是慶賀鄔思道可報奪妻之仇,情敵黨逢恩一家即將查抄;二喜是雍正帝要宣麻拜相,特簡他入上書房參與朝廷政務。鄔思道聽後卻一臉古怪,說不情是喜還是憂,反問十三爺應該也有喜事,允祥把雍正封他為鐵帽子王的事情說也,末了還說:王不王的倒無所謂,只是“世襲罔替”難得!得意之情,溢於言表。鄔思道對允祥說他們相處十五年,很佩服十三爺俠肝義膽的真性情,但有句說出來很可能會人頭落地,但卻是他的肺腑之言,不想隱瞞允祥。

鄔思道說:“這個鐵帽子王你要拼死辭掉,才能保你一世平安!”見允祥大惑不解又說:“四爺豺聲狼顧,鷹視猿聽,乃是一世陰鷙梟雄之主。”

十三爺說:“你之前不是說他龍驤虎步……”

鄔思道說:“此一時彼一時也,當時乃是為增四爺信心,故作此言。與平常人交,共享樂易,共患難難。與天子交,共患難易,共享樂難。”允祥表示不信:“今日四哥還說,決不做鳥盡弓藏之事!

鄔思道冷冷一笑:“明日我的話就能驗證,周用誠、墨香墨雨、性音和粘竿處十幾個最心腹的,專一替四爺辦秘密差使的恐怕就要……”十三爺允祥被這段話震驚了,臉色變得蒼白如紙,翕動了一下嘴唇,竟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他想到雍正的家眷已經進宮,此地又處於京郊野外,府裡只留下書僮

墨香墨雨性音和尚等幾個心腹之人,要是真想殺人滅口,必是殺人如草不聞聲!他的心裡就像掉進了這數九寒冬的冰天雪地裡,瞬間寒徹入骨,無論如何他也難以相信,一向平易謙和,視同手足的四哥會有如此陰險狠毒的另一面。鄔思道又說:“十三爺,你不要害怕,只要你收斂鋒芒,萬歲不會對你怎樣!”說話間,四爺胤禛已經帶著十幾個太監進來,打斷了他們之間的談話,鄔思道因而向雍正說明自己有三忌,三不可用的理由,表達了他不可入廟堂為臣,願意半隱於市,找一處萬歲可以找到,又能混口飯吃的地方安度晚年。雍正沉思之後答應了他的請求,讓他到心腹李衛跟前當師爺。十三爺聽了鄔思道的話,又眼看著周用誠,高福兒,墨香墨雨一個個暴斃而亡,心知鄔思道所言非虛,因而萎靡不振,在雍正面前極為低調,下棋必下和棋,言語也盡撿好聽的講,直到後來雍正發怒,要他做回曾經那個敢說敢為敢怒敢笑的
“拼命十三郎”,允祥才打消了辭掉鐵帽子王的想法,從新振作,令鄔思道的預言沒有成真,但卻為了雍正的鐵桶江山耗盡了最後一絲心血,活活累死於任上。


如有不同見解,歡迎各位在下方留言討論!


歷史茶坊


(一)背景

在《雍正王朝》第21集開頭,就是十三爺騎馬來給鄔先生送行的劇情,他還帶了當初鄔思道給他送來的一罈酒,他沒喝完,只剩下半壇,以此餞行。

然後鄔思道說,聽說你要晉升鐵帽子親王。而十三爺回答道,雖然對於封王也已經無所謂,但這個鐵帽子親王還是難得啊。


(二)臨別贈言

在這樣的語境下,鄔思道說出了內心之中由衷之言:為保周全,拼死辭掉鐵帽子親王。



原因有以下兩點:




鄔思道這樣一說,讓十三爺大吃一驚,因為他不相信雍正會對他幹出“飛鳥盡,良弓藏”的事情。

(三)肺腑真言

見十三爺不相信,鄔思道說,在四爺府裡專門辦秘密差事的人就會……



十三爺沉默著……

此時,鄔思道說出了肺腑真言:收斂鋒芒,皇帝不會怎樣。




我想,這句話,十三爺聽進去了,因為後面也是這樣做的。

最後,綜合雍正上臺後十三爺的一系列表現,勘當“鞠躬盡瘁”,也真的對得起“鐵帽子王”四個字。

這裡補充一點:所謂鐵帽子王,這是清朝的一項制度,享有世襲王爵的權力,在清朝歷史上,總共十二人,其中八個受封在清朝開國之初,十三爺受封在中期,後期有三個。


非常茴香豆


鄔思道對雍正有一句評價,電視劇裡面沒有拍出來,小說中的原話是:

“四爺豺聲狼顧,鷹視猿聽,乃是一世陰鷙梟雄之主。”

這種狠毒的評價,原本是專用於秦始皇、司馬懿的。這兩位都是什麼人,不用多說了。如果不懂啥叫“豺聲狼顧,鷹視猿聽”,請看下圖。



鄔思道深知雍正為人陰險惡毒,旁人只可與他共患難,不能與他同享福。凡是知道雍正秘密的人,大半都會遭到毒手。

自古無情帝王家,知道秘密的屬下是可以除掉的,妨礙自己的父兄也是可以除掉的。十三爺也不例外...



電視劇中,鄔思道和十三爺的對話的內容是這樣的:

雍正繼位,帶著兵,連夜趕回潛邸探望鄔思道(有殺氣)。鄔思道一番肺腑之言,感動了雍正。准許其半隱於野。




臨行前,老十三前來送行,一番感慨。鄔思道感嘆十三爺的胸懷,對他說了一句話掏心窩子的話:

“這個鐵帽子王,這……你要拼死辭掉,才能保你一世平安”

“與平常人交,共享樂易,共患難難;與天子交,共患難易,共享樂難”。


老十三:鄔先生,你放心,我不信四哥會做出弓盡鳥藏的事來。(注:應該是鳥盡弓藏,電視劇的配音搞錯了。)

鄔思道:明日我的話就能驗證啊,府裡專一替四爺辦秘密差使的人,恐怕就要……。不過十三爺你不用擔心,只要你收斂鋒芒,皇上是不會怎麼樣子的。


鄔思道的這番話,對十三爺的觸動非常大。

電視劇中有一個細節,雍正未登基之前,十三爺跟雍正下棋,腿都是翹著的,一副跋扈的模樣。雍正登基之後,這哥倆再下棋,十三爺都是弓著腰,一副恭維謹慎的模樣,連笑都是很勉強的假笑。

而且動輒就下跪請罪,不敢有半分的差池。雍正說“朕多想再讓你叫我一聲四哥啊”!

十三爺的內心潛臺詞是“mmp,我不敢啊!”










以上為電視劇的內容,拍的比較隱晦,對雍正的陰險惡毒,描繪的不夠直白。

在小說中,就很直白了。鄔思道對十三阿哥袒露真像後,作者對十三阿哥的心情描寫是這樣的:

允祥被他的神情驚呆了,手裡捧著已經涼了的茶,死死盯著鄔思道。“四爺豺聲狼顧,鷹視猿聽,乃是一世陰鷙梟雄之主……”鄔思道語氣冷峻得令人發抖。允祥驀地一個驚顫,臉色變得蒼白如紙,翕動了一下嘴唇,竟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兩個人在燈下交換著目光,只聽院外一陣風聲,像是什麼在樹林子裡撲稜了一陣翅膀,接著便是鴟鳥淒厲的大叫聲,叫得允祥起了一身雞皮疙瘩。這樣寒冷的冬夜,到處是堅冰和積雪,雍和宮孤零零地處在京郊,四鄰不靠,全是曠野,這時滅口,真正是殺人如草不聞聲!允祥噓了一口冷氣,剎那間,他冒出一個念頭,竟想奪門逃出去!

鄔思道對十三阿哥袒露的真像,其實就是告訴他,雍正這個人豺聲狼顧,鷹視猿聽,乃是一世陰鷙梟雄之主。

平日裡的禮賢下士,兄弟深情,都是刻意的偽裝出來的假象罷了。潛邸替他秘密辦差的奴才可以殺,幫他奪嫡的兄弟一樣可以殺。



鄔思道之所以會看透雍正其人,是因為雍正做的兩件事,讓他大吃一驚,後脊背發涼。

第一件是刑部冤獄案,鄔思道力勸雍正不要接這個案子。結果雍正當著康熙的面,還是假模假樣的把案子給接了。


氣的鄔思道以為雍正是阿斗之才,扶不起的爛泥巴。其實是雍正有意向鄔思道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連夜對自己下狠手,故意讓自己得風寒病。既在康熙的面前表功、得寵,又擺了所有人一道。

雍正的這股狠勁,讓鄔思道後背發涼。

第二件事是高福被殺事件。鄔思道以為自己運籌帷幄,能救高福一命。還以為雍正能念在主奴之情,放過高福。



結果高福還是被雍正派人毒殺。這件事讓鄔思道徹底看穿了雍正的為人。

這位“陰鷙梟雄之主”,讓鄔思道感到害怕,他是真的是害怕了!



在小說中,鄔思道不僅跟十三阿哥說出了自己離開的真像。對四爺黨的另一個干將,十七阿哥也有旁敲側擊。

電視劇中沒有十七阿哥的戲份,只是在雍正回到潛邸後有過幾句臺詞的交待。

不過就算是如此,僅憑一句臺詞也足夠了。

鄔思道接高無庸之口轉告給用十七阿哥:

“天子沒有私事”。

今非昔比了,往日的四哥已經死了。從今日起,大清朝只有雍正皇帝,不會再有四哥和四王爺。

老十三也好,老十七也好,不要以為自己有擁立之功就洋洋得意,再傻不愣登的跟四哥開玩笑,會沒命的!



雖然電視劇沒有小說那麼直白,沒有把雍正殺害潛邸奴才的影像拍出來。但是,即使是第一遍看這部劇的人,應該也會注意到。

之前一直在潛邸替雍正管家的高無庸,後面沒戲份了。很明顯,殺了唄。知道那麼多內幕,能饒了他?

反倒是康熙時期的老奴才李德全,繼續服侍雍正。如果是有心之人,應該會注意到這個細節。

說實話,電視劇沒有把雍正的狠毒演繹出來,只是沾了點邊,立馬又收住了。不過這也可以理解,畢竟電視劇是拍給公眾看的,太腹黑了不太好。

電視劇這種比較隱晦、剋制的表現手法,其實效果反而更好。


Mer86


鄔思道臨走前得到十三爺相送,十三爺贈酒,鄔思道“小心駛得萬年船”,等十三爺飲下酒後良久才飲下自己碗中的酒。鄔思道估計腦海中一閃,有過十三爺是四爺胤禛,當今的新皇帝派來送自己一程(人間路)也是“送自己一程”(黃泉路)的念頭吧。


送行提點

直到十三爺一番肺腑之言,“鄔先生,是我們對不起您啊。”這時候鄔思道說話了,他看得出十三爺還是以前的十三爺,可是皇上卻不是當初的四爺了啊。昨晚的一番對話情形,依舊曆歷在目,雍正一開始眼神和語氣中透出的些許殺意,和前不久坎兒不聲不響被殺,鄔思道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現在十三爺說出我們對不起您的話,可見十三爺依舊把自己和四哥平起平坐,當做“穿一條褲子”的兄弟。君臣有別,鄔思道要適當的提醒一下這位沒有心機,古道熱腸的俠王啊。


鳥盡弓藏

鄔思道告訴十三爺說,這鐵帽子王,拼死也要辭掉。理由是“與天子交,共患難易,共享樂難。”“與君子交,共享樂易,共患難難。”他還要提醒十三爺只要收斂鋒芒,四爺是不會把他怎麼樣的。要想對清朝皇室來說,鐵帽子王可是天大的榮譽。鄔思道這樣一提點,十三爺馬上就意識到,鄔思道指的是皇上可能會狡兔死,走狗烹。所以十三爺十分吃驚。


十三爺開始還反駁鄔思道的觀點。但是鄔思道告訴他說“在雍親王府前的幫助雍正處理秘密差事的人,就要……”這是與不是,明日自有應證。當時應景的響起了幾聲烏鴉叫,估計就如重錘一般敲打在十三爺的心上。後來電視劇中砍兒高無庸的消失,還有十三爺的收斂就是最好的例證。


紅雨說歷史


鄔思道為什麼會辭行呢?如果鄔思道不離開,他會死於雍正之手,這是毫無疑問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其一,他知道雍正秘密太多,不管雍正能不能當皇上,他都是雍正的威脅;其二,他猜雍正心思猜得很準,君王都很專權,看得太透不是好事。其三,雍正懷疑鄔思道會與八阿哥有所勾結。這樣看來,鄔思道必須離開。大多帝王都是可以同苦難,但不可以同富貴。比如張良隱世,一生平淡,但韓信不聽張良勸告,死於帝王刀下。

鄔思道在離開雍正的時候,還給前來送行的十三阿哥胤祥進行點撥,要他拼死辭掉鐵帽子王,就是看透了皇權的本質。如果十三阿哥不聽,雍正暫時還需要十三阿哥對付八阿哥,雍正下一個動手的,肯定是十三阿哥。而十三阿哥聽了鄔思道的勸,這才讓雍正放心。


zero5198


看了前面很多回答,已經很全面了,我這裡只是稍微做一點補充吧。感謝前面答主指出這個片段所在的集數(21期開始)。

背景

鄔思道為了保全自己向雍正提出半隱,而且是去李衛那裡,十三爺趕來送行。於是就有了這段對話,這段對話看似平淡無奇,其實其隱晦程度不亞於鄔先生和雍正那晚的對話,因為這段對話基本上決定了鄔先生之後“命運”以及十三爺之後的歸宿。 過程就不贅述了,直接看電視劇的截圖,還是簡單明瞭的。 雍正登基,作為功臣,十三爺要被封鐵帽子王。

十三爺表現了不多見的“在乎”,重點是他為烏先生感到惋惜,這或許也是他來送行的原因。

烏先生心態很好,他本身懷才不遇,空有一腔抱負,現在已經一展所長,所以應該是無憾。

第一,拼死辭掉鐵帽子王

這裡我想插一句:原著中關於十三爺的描述看上有點貶義,十三爺因為母親的出身不好,所以不但受到皇子的欺凌,甚至連幾個得勢阿哥的下人都給他臉色,但是隻有老四待他如親兄弟,所以他們關係好,這也造就了十三有些“酷吏”的本色,在江南酬銀,宴請鹽商的時候重點講到了。 而且十三性格直爽,此前還和十四大打出手,雍正登基,如果鋒芒不斂,容易出問題。

第二,鳥盡弓藏

是雍正潛邸,幫他做秘密事兒的人要遭殃。十三爺起初不信,但是看到鄔先生言之鑿鑿,就又半信半疑了。其實聯想到鄔先生都不為雍正所容,這件事情不難理解進去。鄔先生對雍正的幫助不能說比十三爺小,但是在帝王權威面前,就顯得蒼白了。


不過隨後鄔先生馬上給十三爺吃了定心丸,只要他收斂鋒芒保準會沒事的。

第三點,十三爺積勞成疾



最後一個蠻隱晦的,直到最後才揭曉的一個,那是這部電視劇的第41集,老八聯合四個鐵帽王要恢復“八王議政”的古制,十三爺最終死在當場。 雍正告訴他,鄔先生說過十三爺可以活到92歲,但是十三爺馬上就明白了,如果按照日夜算,他46歲,乘以2,幹好是92歲。積勞成疾,也是這個“位置”給他的負擔。上圖為第41集,十三爺死前的對話。

十三爺起初有些信誓旦旦,最後還是一臉懵逼。尤其是說到幹秘密事的人要被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