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為什麼在中國提前上映,這會成為以後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的常態嗎?

菠菜丸子君


《海王》在中國提前上映了,早於北美市場兩週時間,多少有點令人意外。但是,看來,華納和DC賭贏了。而如果要是跟北美同步上印,那麼,他們會遇到《大黃蜂》以及卡梅隆的《阿莉塔:戰鬥天使》。有人甚至認為,這可能是好萊塢以後的常態。畢竟,中國市場太大了,多少在北美撲街的電影,在中國獲得了翻身的機會。

《海王》的故事很簡單,講的就是在一個海洋王國亞特蘭蒂斯,女王與陸地上的燈塔守護者相愛(有點七仙女和劉永的感覺),並生下亞瑟。隨後女王為了保護丈夫和兒子,又不得不回到海里違心地完成了新的聯姻。感情可恨的黃母娘娘全世界都有啊。同時又生下另一個兒子奧姆。這個奧姆不靠譜,想著向陸地人類發起戰爭。為了維護世界和平,亞瑟在美眉的幫助下,找到了傳說中的三叉戟,成為真正的“海王”,阻止了戰爭。圓滿的大結局,跟中國的民間故事很像有沒有?!

故事雖然情節簡單,電影卻也是拍得美輪美奐,加上華人導演和一眾蝦兵蟹將,眾多的中國元素,難免有討好中國市場的感覺,但中國觀眾也很受用。導演選擇也很重要,畢竟該導演拍過的《速度與激情》在中國是大賣的。倒是很好奇,這部片子在美國上映後,會有什麼樣的結果。無論如何,好萊塢是傍上中國市場的大腿了。也許今後可能還會遇到幾個類似腦殘的“D&G”設計師一類的演員,但是,在市場面前,在中國這顆搖錢樹面前,好萊塢應該能分清孰輕孰重!

好萊塢對中國市場的改變,不僅僅是因為這個市場可以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更是因為今天的中國強大了。過去,在好萊塢的電影中,我們看到的刻意醜化的滿大人,真不知道滿大人的形象是怎麼設想出來的,看到的是各種黑化的中國人物。而隨著國力的強大,好萊塢電影也開始反應這一點:在《火星任務》中,中國的火箭在救援中幫了大忙,雖然不知道中國人造火箭的目的是什麼?!在《地心引力》中,中國的神舟號拯救了宇航員,雖然電影裡說神舟號是山寨的;在《2012》裡,中國建造的新諾亞方舟拯救了人類,雖然電影裡的老大還是美國人;到了《全球風暴》,終於有中國人領導的衛星項目了。

好萊塢在一點一點地改變,這種改變可能是情願的,有的也可能是不那麼情願的,畢竟,沒有人願意和錢過不去!但好萊塢的改變,在用好萊塢的方式影響著我們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西方觀眾。過去那種落後愚昧甚至可怕的滿大人形象,正在慢慢剝去,當然,這個過程可能還需要很漫長的時間。但正式我們的不懈努力奮鬥,才真正贏得了世界的尊重,才能讓世界真正認識到真正的我們。


單問者


我覺得不一定會成為常態,但是好萊塢越來越重視中國市場這個大蛋糕已經是無可爭辯的事實了。


《海王》提前兩週上映個人認為的原因有兩點。

1.國產保護月

多少關注電影的小夥伴或許知道國內在暑假以及一些特定時間會對進口片進行限制上映,而《海王》在北美定檔聖誕檔期12.21,這是個很尷尬的時間,在國內就撞上了國產電影保護月。

2.12月底電影扎堆,競爭大

雖然《海王》的質量過硬,但是如果與北美同步上映的話,會與《大黃蜂》》《沙贊》《阿莉塔:戰鬥天使》等實力不俗的影片競爭票房,這些都將會直接影響《海王》的最終成績。更別說《阿莉塔》可是卡梅隆的作品,在它面前《海王》明顯先天條件就不足。


《海王》提前北美兩週上映,多半是華納和DC的無奈之舉,雖然中國市場龐大,但不至於讓歐美公司把我們重視成這樣。另外呢,我覺得也是順勢而為,畢竟中國的大蛋糕誰不想獨佔鰲頭,並且《海王》現在在國內上映壓根就沒有強力對手,一家獨大,狂攬票房。

估計華納和DC做夢都得笑醒,自己的這個決定太明智了。


荔枝說LitchiSaid


你想想呀!

中國市場有多大?十三億人口呀,這還是保守估計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消費,你知道多少電影在北美歐洲上映,票房很垃圾,但是單獨一箇中國市場,就夠他回本並且賺的缽滿盆滿,人口基數就是錢。

我記得前幾天,我一個朋友,他的愛好玩遊戲,他前幾天告訴我,說歐洲的一個遊戲公司,對中國玩家特別上心,只要有什麼方面不滿意,中國玩家發一份郵件,他們就會做出更改,而且這個遊戲公司,是中國弄出名的。

中國玩家願意買他家的遊戲,就是因為這個態度,以前的遊戲都沒有中文版的,但是這家公司做起來之後,現在所有的遊戲,基本上都有中文版本的了。

這就是消費能力決定你的重要性,這個社會就是這樣,中國的消費能力在哪裡,以後這樣的現象還是會出現的。

能力決定你的重要性。


昏君不知醉


你們看到的都是假的,這個才是真的海王



凋零_殘葉


首先,海王選擇在18年最後一個月上映,很巧妙的避開了中國傳統的賀歲檔,同時同時期還沒有任何大片與之抗衡!加上前期的各種宣傳造勢和溫子仁華裔導演的噱頭,可以說,這個時間點真的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無敵!如果晚於北美上映,後面有一系列的國產大片扎堆上映,這對於寄希望於海王的華納來說很不利!

第二,這次海王的宣傳我們可以發現一個與以往特別明顯的不同,那就是對溫子仁的介紹!華裔導演的名頭加上DC大片再加上首映放在中國大陸,不得不說這手迎合中國人的感情牌打的相當不錯!不管你承不承認,華裔兩個字確實起了作用!

第三,隨著大陸電影市場票房實力的攀升,引起了好萊塢對中國的足夠重視。甚至很多電影為了迎合中國市場請中國明星客串或主演,這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這次首映地的選擇!國人一直以來對超級英雄電影要比北美寬容,滿載翻身希望的海王在大陸爆發對華納來說,肯定是件好事!對在其他地區的上映我想也有著莫大好處!



其實,不管是什麼原因,總結起來都是海王是DC的翻身之作,華納需要利益最大化,畢竟拍電影不是做公益!同時我們也能看出,這次海王無論是製作宣發還是首映地的選擇,華納都是用了心的!至於首映地選擇大陸會不會成為超級英雄電影的常態,我覺得短時間未必,但是隨著票房實力的不斷增強,這一天還真的不會太遠!最後作為一個小影迷,衷心的祝願海王票房大爆,吹響DC翻身的號角!話說,DC真的不比漫威差,你認為呢?


小禕嘚吧嘚


1.國產保護月。如果21日上映。和國產保護月電影幹上贏得希望不大。不得不承認,爆米花電影中美差距越來越小了。

2.12月無對手。12月是中國傳統淡季,但中國市場實際上是沒有淡季的。只要有好電影,中國市場就會爆。所以海王有底氣。


yyyysssswwww


海王成本1.6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大概12億左右,在國內達到十多億的票房應該不困難,等於中國就回本了,何樂不為?而且中國比美國更喜歡這種動作大片,既然賺到了錢又可以賺到好口碑,這麼好的事當然要在中國先上映了!


A眼鏡哥


主要是怕在外國提前上映中國就會出現盜版,就會失去不少票房,第二北美上映大黃蜂與其有競爭關係,而中國市場沒有強有力的對手。第三,通過中國市場贏得人氣口碑,為北美市場做鋪墊


飛得更高asdf


我認為是中國群眾的基數大,上映過後肯定會有很多人去看,這樣一來,票房就高了,在宣傳的同時就可以說在中國票房高達多少多少,觀看高達有多少人次,就可以吸引更多人去看,外國人口少,上映過後都去看也沒有中國人一部分去看的人數多。

另一方面不知道和導演溫子仁是中國人有關,我總體認為從根本上還是和利益掛鉤的。


風趣的小蔥妹


聖誕檔和元旦檔要保護國產片,2018又要衝刺600億,就這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