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安卓系統卡,還是國內app流氓軟件卡?國外的app卡嗎?

隱姓埋名125717508


總說安卓手機卡頓到底是Android系統的鍋還是國內軟件生態的問題?其實我們說安卓系統卡頓很大原因都是因為太開放了,確實在國內軟件生態失去了谷歌的監管,軟件開發商想怎麼來就怎麼來,所以以前的流氓軟件都特別多,後臺自啟動而且還無法徹底關閉,又佔資源又拖累續航,這樣手機能好用就怪了!



好在現在手機系統層面的權限比較高了,只要你下載的是正規的軟件基本上在後臺也能徹底關閉了,但是我們手機為什麼還是卡呢?其實這就跟系統的優化有關了,還有最重要的是手機配置參差不齊,我們用的都不是原汁原味的安卓系統,都是廠商加了馬甲的,本身佔資源就比較高了,要是你的配置差點操作慢一點那是肯定的!

說實話買安卓旗艦機手機運存和儲存買大點的,根本就沒你們想的那麼難用,只可惜大部分消費者都不是旗艦機,所以在體驗上是有區別的,而即使是國外的安卓機也有安卓系統的通病,緩存垃圾太多或者內存不夠用就變慢了,還有系統版本的碎片化、軟件無法進行針對優化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如果我們的軟件推送消息能夠谷歌框架統一,如果我們的軟件都能像GooglePlay一樣進行嚴格篩選,如果安卓機型的軟件能夠針對機型調校,這樣一套下來體驗至少提升80%。


安卓系統本身有問題,國內軟件生態問題更大,海洋機型過於繁雜系統碎片化的問題,這都是安卓陣營面臨的問題,所以安卓系統想要和蘋果iOS系統一樣好用,這段路還很遠,但是以後會不會改變這是一個未知數,當然了目前最省心的方法還是買一臺iPhone!


水哥愛搞機


安卓系統卡,也要看跟誰比。如果跟蘋果手機的iOS系統相比,普通的安卓機搭載的安卓系統肯定流暢度有明顯差距。但是,如果跟阿里雲手機操作系統(AliOS,阿里巴巴堅稱阿里雲是獨立的操作系統,不是深度改造的安卓系統)相比,安卓可能反而是相對流暢的一方。

為什麼需要強調運行iOS的是蘋果手機呢?因為一部手機是否流暢不僅跟操作系統有關,硬件配置也是極為重要的,甚至是更重要的因素。由於iOS不對外開放,蘋果手機又專注於高端旗艦機型。iOS操作系統都是運行在頂級配置的硬件上,硬件方面不會拖累手機系統的表現。而安卓系統不一樣,機型涵蓋高中低端,旗艦機市場反而是安卓比較弱勢的細分市場。換句話說,絕大多數安卓系統都運行在比較普通的硬件上的,這會大大影響安卓系統的運行流暢程度。至於阿里雲手機操作系統更是慘不忍睹,由於安卓系統強勢的市場地位,手機大廠基本沒有跟阿里巴巴合作生產阿里雲手機的,只有一些小廠家在低端機型上搭載了阿里雲操作系統,上手體驗能好才是怪事。

因此,安卓手機總體流暢度明顯不如iOS是客觀事實,但是硬件配置在其中發揮了極為關鍵的作用。蘋果公司之所以不跟你談硬件,底氣在於蘋果的產品通常都會使用頂級的硬件配置,不需要跟你談參數,用了就知道好不好。

當然回到操作系統本身來說,安卓雖然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操作系統,但是流暢度上相比iOS也會有差距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卓機型繁多,每一款機型都需要做適配工作。適配工作的完成質量會直接影響到用戶體驗。除此之外,安卓系統的流氓APP更多也是事實,由於安卓是一個相對iOS更開放的系統,審核方面做得也不如蘋果公司。但是,一個系統讓流氓軟件有了生存空間而無法採取有效措施遏制這種情況,本身就是系統的一個缺陷。雖然說流氓APP是很多安卓手機運行不暢的直接原因,但是安卓系統也需要對此負責。當然,由於谷歌公司的很多服務在國內沒有開展業務,導致國內的安卓陣營更為混亂,這個事情不應該讓安卓背鍋。

總的來說,安卓系統比起iOS更卡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安卓陣營的硬件水平普遍不如蘋果手機,安卓系統碎片化問題嚴重以及相對寬鬆的審核體系導致惡意APP有更大的生存空間等等。安卓系統不是孤立的存在,生態系統是安卓的一部分。至於國內的安卓手機比起國外安卓手機更卡,這就跟安卓系統無關,因為安卓系統在國內基本都是被深度改造過的,很多問題是改造的過程中產生的,而不是安卓本身的問題。整體而言,國內安卓機流暢度比不上國外安卓機,國外安卓機比不過蘋果手機。其中國內安卓機比不上國外安卓機的這部分差異,主要由於國內的流氓APP更多造成。其他的差距是由安卓生態,包括系統本身,硬件配置和審核體系等共同決定的。


鎂客網


自從智能機在世界上普及之後,我們總是會聽到許多人抱怨手機卡頓,而且大多發生在安卓系統中,甚至直到現在,還是會聽到有些人抱怨卡頓。其實僅從系統來下結論未免有些片面,造成卡頓的原因其實有很多。且聽我慢慢道來。

硬件是流暢的保證。

在臨近2019年的現在,如果你的手機是5年前的手機,內存不到1G,處理器性能也比較弱,是無法應對現在的手機應用的,因為手機應用與電腦遊戲是一樣的,都在進步,進一步壓榨性能來展示更多的功能等。

在都是旗艦機的配置下,不置可否,ios端確實有著先天的優勢。

1. AppStore對應用的審核機制

我們知道,ios對應用有著絕對的生殺大權,導致所有的應用必須按照蘋果的協議來,違反協議的真是說下架就下架,就近一年以來,大規模下架應用次數就達到了3次。

2.假後臺機制(墓碑機制)

墓碑機制可以說是iOS一個比較人性化的後臺處理機制,當APP進入後臺後,系統會記錄下當前APP的使用進程,然後將其關閉並且釋放內存,就好像在記錄墓碑碑文一樣,等你重新打開這個APP的時候,系統會恢復到關閉之前的狀態,總的來說,系統會將後臺的內存都釋放出來供你目前使用的程序使用,導致你新打開的應用更加流暢。

3.蘋果對動畫渲染會製造一種流暢的錯覺

蘋果在打開應用及切換應用時的過渡動畫渲染做的很好,會給用戶一種很流暢的錯覺,即使打開時間並不短,你仍會感覺很流暢。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

4.對推送的嚴格控制

蘋果在應用上架協議上明確規定:必須採用蘋果推送通知 (APN)應用接口提供推送通知

這個的好處就是推送通知不會出現安卓系統出現的各種煩人的互相喚醒等。

而且因為推送由IOS統一管理,不存在進程被殺就無法推送的結果,相對於安卓更加穩定,耗能也更低。

反觀安卓,其實相較之前,已經取得的較大的進步。

安卓成在開放,敗也在開放

為了佔據市場,安卓一直以開源來搶佔市場,但因為如此,導致谷歌雖然每年更新一次安卓版本,但真正能用上最新版系統的安卓手機寥寥無幾。

而且因為國內的大環境,如果你自身無法科學上網,手機上存在的google服務會讓你更加痛苦,因為會造成超級大的耗電。

但如果你可以流暢使用谷歌一家,一直使用google play 商店下載的軟件,其實也是比較舒服的,當然這是建立在你手機配置達標的前提之下的。

因為開放,導致流氓軟件百花齊放

我們一直說流氓應用,對流氓應用的定義是什麼呢?

我自己認為頑固自啟,打開便自動更新,後臺強制駐留,相互喚醒其他應用,需要一些不必要的權限不給還不能打開的,滿足其中兩條以上的便可以稱為流氓軟件。

相較於使用蘋果手機,我們使用安卓手機的時候往往會清除一下後臺應用,而且還要小心不要清理了社交類應用如微信,qq,釘釘等。

而因為這些流氓軟件的存在,我們清理後臺的操作有時甚至需要好多次,而且有時候還束手無策。

不可置疑,國內軟件確實是流氓軟件百花齊放的最好的舞臺。

至於國外的app,因為國外一般發佈應用也是在谷歌商店上發佈的,會遵守谷歌的上架協議,相較於中國,流氓軟件確實會少很多。

總是會有很多人說都2018年了,還在說安卓卡的人是什麼心態。

其實或許是他們對卡頓的瞭解不深,再或者是他們會折騰,比如使用在安卓上層出不窮的優化軟件,如黑域(原來叫阻止運行),綠色守護等。

但真正使用手機的大多數人還是普通用戶,而且因為使用的手機配置的不同,有時候仍然會感受到卡頓的,而且原因也大多是因為流氓軟件的存在。

隨著時代的發展,卡頓的現象肯定會越來越少。希望人人都能使用上非常流暢的手機早些到來!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你對卡頓有何見解?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stormzhang


系統和軟件分別談一下

1.安卓系統,比較開放,每家廠商都有不同程度對於原生安卓的修改和添加(原生系統不太友好,不優化和添加好像不得行),做的好的一時間流暢;做的不好的顯得臃腫或者卡頓和醜陋。安卓系統的多任務才是真的多任務,可以保證多個軟件之間切換還能保證對個軟件都在前臺運行,軟件多了不卡是不可能的。

安卓生態就很亂了,軟件需要適配很多不同牌子手機,不同分辨率,不同的系統優化,不同的硬件設備。相較於蘋果機那可多多了。因而安卓軟件調試方面很難,一勞永逸的方式就是慢慢累積,以適應多數安卓機器,導致很多軟件臃腫並且雜亂生成很多調試文件和系統緩存。

2.軟件方面:因為國外的知名 app要是竊取用戶隱私要被罰得傾家蕩產,

而國內 app則沒有問題,我們的法律還不夠完善。所以國內APP動不動就要求用戶的通訊錄權限,不給權限就不能運行,動不動就強制給剪切板寫入東西。(比如支付寶口令紅包),過多的權限和服務,也就造成了軟件卡頓

比如:現在阿里系的軟件,淘寶支付寶,高德地圖,只要打開其中一樣,其他的阿里系軟件全部聯動自啟,吃相難看。百度系,騰訊系也一樣,手機不卡才怪。

谷歌商店的軟件相比國內各大市場,有以下幾個優點

1、在 Google Play 上投放的版本,需求權限更少(如GPS定位,相機權限等)

2、在 Google Play 上投放的版本,“熱更新”管控的更嚴格

3、廣告推送機制上,國外的版本管控更嚴,通常來說,國外版本的廣告更少(其實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國內的廣告不需要在國外進行投放)

總結:個人安卓原生系統不卡,卡的原因是國內系統定製和應用優化不到位,以及各大毒瘤的關鍵自啟動。

推薦一個應用,不過大部分人可能不會用,如圖,對內存佔用,和系統優化有很大幫助。


有分有享


感謝您的閱讀!

似乎國內流氓App才是造成安卓手機卡頓的直接原因!如果按照影響安卓系統卡頓情況進行排序,國內App流氓軟件遠遠大於安卓系統本身的卡頓。

我們知道國外安卓用戶會在Google play裡面下載app,而這些App確實也存在一些含有病毒的App,但是體量相對於國內的一些應用商店上架的App要小。

有網友做過測試,它在一款安卓6.0的手機上,分別安裝了16個國內和國外的常用app,以及12個可以從Google play下載的國內App。

得出結論:

  • 使用國內應用商店16款App後,續航表現一般,耗電比較快,待機掉電快。而且手機比較卡頓。

  • 使用國外16款App後,續航有所好轉,手機除了個別app有掉幀,基本上比較流暢。

  • 使用可以從Google play中下載的App,表現比國內應用商店的App,表現好的多,不卡頓,耗電比較低。

國內的app確實因為廣告,自啟動,推送服務器等等。加上,對安卓系統的限制,讓手機變得卡頓。而國外App因為經過Google play這一道關卡,反而減少卡頓的因素。

那麼,國內安卓手機真的都會流氓軟件導致卡頓的嗎?自然不僅僅是。除了APP軟件之外,其實國內的安卓系統,因為本身對於系統的優化比較大,所以它的功能性比較強,但也導致了系統的臃腫。這也是安卓系統會出現卡頓的另外一個原因。

我們不能簡單的將安卓系統的卡頓歸結於流氓軟件或者是安卓系統的定製,因為安卓系統本身的運行機制,也決定著在使用越長時間後系統越卡頓。


LeoGo科技


試一下科學上網去下海外版的愛奇藝 你就知道中國人只坑中國人是什麼意思了


無題188424910


前幾年我一直都在用安卓手機,解鎖,root,精簡系統,xp框架,綠色守護……一路折騰!我甚至還在刷機大師,rom基地等一些平臺發佈過一些刷機包。這兩年徹底轉蘋果了。以上是前提,現在做回答。答案是肯定的。國內的流氓App確實是手機卡頓的最大原兇!因為國內的軟件可以說全部有後臺駐留問題!所以,哪怕你是頂級的安卓手機,只要下載軟件超過50個,手機就會變慢甚至卡頓!為什麼呢?首先,推送問題,由於國內沒谷歌推送。所有軟件推送都靠自己,所以它就要留在後臺運行,但一般手機都會有後臺清理程序,於是清理程序就和這些後臺程序進行常年漫長的鬥爭!因為它們的權限是一樣的,所以互有勝負。結果就是既沒有收到正常的推送消息,也沒有清理乾淨後臺。反而浪費了大量運存,拖累了cpu的性能。


遊俠19781


都已經2018年了,安卓都已經9.0了,還說安卓卡的人是不是活在10年前?


超人狄加154224


不要瞎說,谷歌下載的 照樣一堆廣告,也索要權限!不過人家會寫在公告上


恆銘國際


現在大部分的機型配置都可以帶的動多個app同時運行,如果很卡基本都是app造成的。

首先,糾正一個錯誤理念

很多人一直跟我說: 手機運存只要勾搭不用擔心有多少app在運存裡面,只要運存足夠,卡機就追不上我

真相是運存不代表完整的性能,即時你有一個10G的運存,和一個八核的CPU,加上一堆永遠不會讓自己真正關閉的app,性能只會大幅度下降。

因為CPU要同時照顧所有正在運行的程序,並不是只運行前臺的那個程序,而是把大比重的計算機分配給前臺程序,然後小比重的計算機分配給後臺程序。

正確使用手機的姿勢

因為工作原因我這幾年用過每個系列的iphone和很多大牌的android手機比如華為,索尼,LG,三星,HTC。

基本上只要保證經常關閉多開的程序,只保證幾個特別常用的程序,iphone都不會卡。在這方面android表現就差很多,我打個比方你們就明白了。

遊戲機每兩年才出下一代,也就是說這兩年中游戲機的硬件配置會被PC非常快速地超越,但是隻要遊戲不是bug多到嚇人,都能在遊戲機上保持非常流暢的體驗。而同樣的遊戲放到PC上運行,就需要比遊戲機更高的配置,運行起來還經常無法開到最高配置。

因為遊戲如果不拼了命的為遊戲機去優化以保證在儘量不損失畫質的情況下流暢運行,還能指望遊戲機去為遊戲優化麼,沒聽說過。

但是電腦就不一樣了,電腦的配置太五花八門而且參差不齊了,遊戲是沒辦法為各種不同配置做到優化的。這就有三個解決辦法,一是玩家可以調整使用什麼畫質,在流暢度和畫質之間找到一個平衡。二是遊戲就需要這麼上的硬件,想玩你升級電腦吧。三是乾脆不出PC版。

這個道理放到手機上來說app開發商會要求蘋果為了他們的app來專門優化嗎?不可能,所以app開發商不但要確保自己的app在iphone上運行流暢,還得遵守蘋果對app的要求,不能亂要權限,不能無理駐留,不能接觸用戶太多隱私,不然就別上架。而蘋果因為封閉app生態,所以不想放棄iphone就得遵守人家的遊戲規則。

反觀android,因為開放所以給了app開發商太多可乘之機。不給app權限你就別想用,比如某寶你不給電話的權限是不能運行的。這些軟件不擔心自己進步了谷歌市場就沒法讓用戶安裝,所以可以為所欲為。

第一不需要優化,只要app能跑起來,浪費時間和金錢優化它幹嘛,用戶只會覺的自己手機不行。

第二可以要各種敏感權限,不管app需不需要,權限在手,隱私我有。比如你的電話權限,現在的app不是為了打電話而是為了收集你的手機編碼,補充大數據。大家看到的比如成功人士都喜歡用某款手機的統計就是這樣來的。收集的信息包括你的消費習慣就能得出一個八九不離十的結論,你是什麼人群,加上你使用的手機型號,都是可以通過數據互換的方式提供給第三方公司。

第三就是無限期駐留和無節制喚醒,這樣的app哪怕就是什麼事都不做,也得常年待在你的運存裡。你d花錢升級手機得到的大運存免費為這些app提供空間,還要佔用你的CPU為這些app提供計算力,但是除了手機變卡你什麼都得不到。

對app要求能有多嚴格就應該多嚴格

我個人使用android一般都要root,因為可以用鈦備份。比如之前我想看那個豎屏的網劇需要安裝一款什麼藝的app,我肯定有限選擇從谷歌市場下載,結果看了幾集說我的app不適合繼續播放,需要更新。使用app內自帶的更新自然就從國際版變成了國內版,好在那部網劇特別短小精悍我兩天就看完了,用鈦備份的一鍵"備份->驗證->卸載"直接卸載了。我看劇一般用油管,只有油管上實在看不到我才會臨時安裝。

常用的app我主要是依靠黑域,這個app只要沒在白名單上的app,用戶執行了關閉操作(從軟件退出和在任務界面滑動關閉),黑域都會在設置好的時間後幫我殺掉那些"執著"的app。

結論

一句話就是,大部分卡頓都是app造成的。

你新買的手機感覺很流暢,不安裝亂七八糟的軟件兩年後還是會卡,因為手機自帶的手機商的app和系統也在升級。只要這些開發商還在乎你的錢包,他們就不會考慮優化app的事,手機換的勤點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