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法國人鏡頭下的廣州 沒被塗成土豪金的越秀山


1978年,一位名叫皮埃爾.威瑟的法國人在香港申請了前往中國大陸的旅遊簽證。因法國在1964年便於中國建立了大使級外交關係,他的簽證很快便批了下來,也使他成為了中國改革開放時第一批走進改革開放前沿廣州的外國人。

他用自己手中的相機,記錄了改革開放最初時的廣州影像。那時候的廣州和現在比起來完全是兩個模樣。

儘管牆上的標語依舊有很強的意識形態,但街頭已經立起了“春天”的宣傳畫。

那時候正在翻修中的越秀山體育場,還沒有被地產商塗成土豪金。

廣州人心中永遠的地標鎮海樓,在它面前小蠻腰再高也得跪下。

挑著扁擔經過空蕩蕩食品站的婦女

坐在大樹下納涼的廣州妹仔,現在也應該是50多歲的中年人了

廣州街頭的自行車與公共汽車

在水塘邊捕魚的男子,他身後的標語上寫著“大批資本主義,大批修正主義,大幹社會主義”。

在賓館沙發上“葛優癱”躺著的服務員

廣州一家國營工廠的大門上碩大的標語

路上迎面跑來的一名學生,那時候軍綠色或黃色的帆布書包是每一個孩子的標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