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李淵的高瞻遠矚,就沒有燦爛輝煌的大唐帝國

沒有李淵的高瞻遠矚,就沒有燦爛輝煌的大唐帝國

李淵,祖籍趙郡(今河北邢臺),祖父李虎,西魏時官至太尉,成為著名的“八柱國”之一,死後追封唐國公;父親李昞,襲唐國公,北周時任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李淵七歲襲唐國公,長大後“倜儻豁達,任性真率,寬仁容眾”,加之其母為隋文帝獨孤皇后的姐姐這層特殊關係,所以“特見親愛”,且“無貴賤鹹得其歡心”。隋煬帝即位後,李淵歷任譙、隴、岐三州刺史,滎陽、樓煩二郡太守,殿內少監、衛尉少卿、太原留守。顯赫的官宦世家和多年的仕途歷練,把李淵培養成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

沒有李淵的高瞻遠矚,就沒有燦爛輝煌的大唐帝國

隋煬帝執政以來,對內橫徵暴斂,對外窮兵黷武,隋文帝留下的家底被揮霍殆盡。大業九年(公元613年)正月,隋煬帝集天下之兵,二度遠征高麗,命李淵“督運於懷遠鎮”,楊玄感“於黎陽督運”。四月,楊玄感趁國內空虛之,伺機發動叛亂,圍攻東都洛陽,企圖自立。隋煬帝得到消息後,驚慌失措,急忙下令,從遼東前線撤兵,班師救火。楊玄感起兵,是隋朝統治集團內部的一次大震動、大分裂,雖然很快就被鎮壓,但嚴重削弱了隋朝的統治勢力。也就是從這時起,李淵開始有了起兵反隋、奪取天下之志。

沒有李淵的高瞻遠矚,就沒有燦爛輝煌的大唐帝國

起兵造反談何容易,楊玄感就是例子。當時,朝野一度流行“李氏應為天子”的讖語,也讓隋煬帝對錶哥李淵“多所猜忌”。為此,李淵不得不“縱酒沉湎,納賄以混其跡”,韜光養晦,隋煬帝也漸漸待之如初。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四月,李淵擊敗甄翟兒起義軍後,被任命為太原留守。太原是軍事重鎮,兵源充足,糧餉豐沛,可“支十年”,套用李淵的話,“唐固吾國,太原即其地焉。今我來斯,是為天與,與而不取,禍將斯及”。自此,李淵起兵之心已定。

沒有李淵的高瞻遠矚,就沒有燦爛輝煌的大唐帝國

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六月,在除掉隋煬帝安插在太原的心腹王威、高君雅後,李淵在晉陽起兵,順勢攻取西河(今山西汾陽)。八月,攻取霍邑(今山西霍縣)。九月,李建成率軍趨於灞上,李世民率軍直取長安,形成了對長安的包圍之勢。十一月,李建成部下雷永吉用雲梯首先登上城牆,長安守將頃刻瓦解。進入長安後,李淵立隋煬帝的孫子代王楊侑為皇帝,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改元義寧,迅速控制了長安局勢,總理萬機。義寧二年(公元618年)五月,李淵稱帝,建立大唐帝國。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燦爛輝煌的大唐帝國時代。

沒有李淵的高瞻遠矚,就沒有燦爛輝煌的大唐帝國

從晉陽到長安,從起兵到建唐,從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六月,到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五月,前後正好一年。一年,彈指一揮間。李淵為什麼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就能如此迅速地推翻一箇舊王朝,建立一個新王朝呢?除了家世顯赫、政治老練、糧草充實、兵馬強壯外,還在於李淵能夠廣泛招攬吸收人才、注重善待士庶百姓、提前解除後顧之憂、積極尋求外部支援、精準把握出兵時機、果斷調整作戰思路、儘量減少敵對矛盾。於是,晉陽一帶的官僚、地主、豪商紛紛擁護李淵,裴寂、劉文靜、武士彠、許世緒、唐儉等人成為李淵的左膀右臂。除了結納英俊豪傑,李淵還取悅於民,施恩於民,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這些做法,使李淵的威望直線上升。

沒有李淵的高瞻遠矚,就沒有燦爛輝煌的大唐帝國

佔據長安後,李淵擔心成為眾矢之的,沒有急於稱帝,而是重新打出了尊隋的旗號,架空隋煬帝,把年僅十三歲的楊侑立為皇帝。楊侑名為皇帝,其實不過是李淵“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工具而已。李淵此舉,一方面可以避免擔上謀反罪名,縮小敵對面,一方面可以打著安定隋室的幌子公開招兵買馬,擴大勢力。同時,李淵對有功之臣和隋朝舊臣大肆封賞,以收買人心。義寧二年(公元618年)四月,隋煬帝被殺。秦王楊浩、越王楊侗相繼被立為皇帝,其他地方勢力和起義軍也紛紛稱帝稱王。在這種形勢下,李淵也加快了改朝換代的步伐。

沒有李淵的高瞻遠矚,就沒有燦爛輝煌的大唐帝國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五月,楊侑禪位,李淵登基稱帝,國號唐,史稱唐高祖。此後,李淵對外俘殺薛仁杲、敗逐劉武周、迫降王世充、俘斬劉黑闥,統一了全國;對內加強中央集權,草創和完善各項制度、律法,為“貞觀之治”打下了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