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知道你很難過,你知道嗎?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2013年大熱的韓劇《Good Doctor》,是周元和文彩元主演的。講的是一個有學者綜合症的自閉症患兒,從實習醫生成長為小兒外科醫生的故事。

媽媽,我知道你很難過,你知道嗎?

裡邊有一段情節,是關於藝恩和周元的小互動,讓我很有感觸。

當時,做完手術的藝恩小朋友,和媽媽說傷口很疼。於是,媽媽慌里慌張地喊來了是文彩元醫生和實習醫生周元。

他們檢查了傷口,發現沒有什麼問題。可藝恩還是喊疼,還說每天晚上睡覺時,會聽到肚子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媽媽和文彩元彼此看了對方一眼,眼中充滿了疑惑。

還是周元說,這是傷口癒合時的正常現象。後來,藝恩送給他一根火腿腸,作為謝謝他的禮物。

乍一看,似乎是編劇給男主角開了金手指,讓他的同事和病人家屬都覺得,原來自閉症醫生比正常醫生還要厲害。

其實並不全然。文彩元是站在醫生和大人的角度,看到的只是孩子的問題。而周元,他首先是自閉症孩子,其次才是醫生。他比正常醫生敏感,更能從孩子的角度,理解他們的感受,發現問題的真正所在。

這點小啟發,是從最近剛看完的《看見孩子,看見自己》這本書上來的,作者是著名的英國心理諮詢師A.H.布拉夫曼博士,就職於英國國家健康中心。

多年來,每週堅持做兩件事。一是,組織五歲以下幼兒及家長的見面會;二是,主持倫敦大學醫學院心理學院的臨床培訓課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媽媽,我知道你很難過,你知道嗎?


《看見孩子,看見自己》是他從事兒童與青少年心理諮詢五十年之久的經驗之作。他用24個典型案例,從生理、身體和行為這三個角度出發,向我們剖析,孩子身體出現問題的原因,以及父母能採取的有效方法。

不過,整本書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親子溝通。因為溝通是雙向的。說的人,要把意思講清楚;聽的人,要理解對方說的內容。成年人之間,尚存在溝通不清的問題,更何況孩子與父母的溝通。

孩子太小,又很敏感,他們常常能從父母身上,覺察到父母都不知道的問題,譬如過於關心和保護,緊張的家庭氛圍等,只能通過嘔吐、尿床、便秘等行為,來表現內心的痛苦,希望引起父母的重視,得到他們的幫助和理解。

可悲的是,有些父母缺乏與孩子相處的經驗,有些父母原生家庭的烙印太重,有些父母冷漠無情,更甚者把自己理解的意圖歪曲成孩子想要表達的意思,往往出現雞同鴨講的情況。

或許,部分孩子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表面上看起來與常人無異,但如果沒有找到真正的病因,採取對應的措施,以及進行長期的跟蹤反饋,很有可能影響孩子青春期的生長髮育,甚至一生。

《看見孩子,看見自己》雖然無法在短時間內幫助父母找到孩子的問題,更無法徹底解決問題,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這才是比較有效的親子溝通。

一、瞭解孩子的身體症狀

A.H.布拉夫曼博士說,面對問題的時候我們通常有三種反應模式:有些人只是聽從自己的直覺去採取行動,有些人會先徵求意見再採取行動,還有另外一些人會努力瞭解情況然後再去解決問題。

因此,當孩子的身體出現問題時,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並不是立刻行動,也不是徵求意見,而是瞭解清楚問題出現的時間、發生的頻率,照顧孩子的方式,以及中間是否發生與平常不一樣的事。

整個過程,就像帶孩子去看醫生時,醫生問問題的過程。比如寶寶幾歲啦,哪裡不舒服,什麼時候開始不舒服的,有什麼徵兆,吃飯怎麼樣,家長有沒有給孩子用藥,藥用了多久,用藥前後又是什麼樣的情況,諸如此類。

我覺得《看見孩子,看見自己》好就好在,A.H.布拉夫曼博士在前言裡,就已經告訴了父母,怎麼樣去做能更好地理解孩子。

他雖然挑選了24個典型案例,每個案例的著重點不一樣,但幫助孩子的方法都是一樣的。而且,仔細分析一下,這些案例的類型大概有這樣三類,生理、身體和行為。

先說身體。主要有頭疼、便秘、尿床、尿褲子、大便拉到褲子上等常見問題。大多數父母會把它當做正常的事來看待,不太會引起重視。

再說生理。包括但不限於恐懼蜘蛛和恐懼死亡。很多時候是無解的,要解說起來簡單但也難。除了父母的正確引導外,大概只有時間能教會孩子了。

最後說行為。有嘔吐、咬人、夢遊和進食困難等。這部分的內容,相對來說比較少,也是這三類裡,發生概率最低的。

這些都集中發生在十二個月到十二歲孩子身上。通常這些孩子的原生家庭特點是,父母離異,容易吵架,過於依賴母親的保護,以及母親過於緊張外界環境,生怕孩子哪裡磕著碰著,不讓孩子適應環境。

也許你會說,這樣的情況不是很常見嗎?那是因為我們忽視了一個問題,即年幼的孩子,是需要安全感的。小時候,這些安全感基本都來自父母。

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尤其在安全感方面,是非常重要的。而不健康的家庭體系,像美國心理學家蘇珊·福沃特博士說,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

每個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難免會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我覺得這無可厚非,但萬萬不能把父母如何對待我們的方式,照搬照抄給自己的孩子,這極有可能引起“水土不服”。

說了這麼多,其實重點只有兩句話,遇到孩子的問題,先了解情況,再解決問題。

二、找到孩子“無理取鬧”的根源

咬人、嘔吐、便秘、尿床,這些看似是孩子在無理取鬧,其實背後的原因很多。在《看見孩子,看見自己》裡,基本上的原因,都和父母有關。

接下來,我們來一一說說。

第一個要說的是,主要原因:父母以為孩子有問題,孩子會誤以為真的有問題。

一般孩子身體出了問題,大多數父母都會第一時間,帶孩子去醫院看病。

就診的流程具體是這樣的,醫生根據你的描述,結合相關檢查的參考,會告訴你,孩子是不是有問題。如果有問題,那麼就進行下一步有針對性的治療。

如果沒有問題,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如果問題再次出現,建議過六個月左右再來複查;第二種是,為了保險起見,應該再次做些其他檢查。

對於成年人來說,這些檢查,只是多一層保障而已。但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會誤以為,身體的某個地方真的有問題了。即便沒有問題的也就變成有問題的了。

所以,在做這些檢查前,父母要安撫孩子,這不是他們有問題。如果有必要,建議把顯示健康的檢查單給他看一眼,讓他也安心。看不懂也沒關係,主要是給他安全感。

再者,要有良好的心態,相信孩子是能夠克服這些事情。把自信的情緒傳遞給孩子,他感受到後,也會充滿信心做好的。

第二個要說的是,直接原因:父母無法理解孩子說的,孩子會重複某種身體行為,導致陷入無限的惡性循環。

有些孩子很聰明,他們會選擇能引起父母注意的方式,以減輕痛苦。往往這些方式,都來自於照顧他的人,比如母親。

相反,有些父母則認為,這些只不過是成長過程中會經歷的,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好。更何況他們之前經歷過,也沒有出現什麼問題,自然不當一回事。只是他們忘記了,當時的他們,也像孩子一樣,是渴望被人理解,被人幫助的。

最後一點要說的是,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父母的原生家庭。這點之前已經說過的,這裡也就不再重複,推薦蘇珊·福沃特博士寫的《原生家庭》。

這本書我覺得比較好的地方在於,她並不是在指責父母的不是,而是通過分析父母的行為,來告訴我們,怎麼做,能夠讓你從原生家庭的傷害中解脫出來,從而給孩子一份完整的愛。

其實,當我們看到孩子身上出現問題時(假設已經確認過沒有身體問題),做父母的,更多的要關注下自己的情緒與行為。可能你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孩子會用自己的方式告訴你,因為你很難過,所以我也很難過。

三、改變對待孩子的方式

這本書還有一個最觸動我的地方是,父母竟然有治癒孩子的力量。

可以說,每個案例在接近尾聲時,孩子的情況都慢慢好轉了。A.H.布拉夫曼博士把功勞歸於父母,他說是因為父母小小地改變了照顧孩子的方式,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其中,給我感受最深的大概有三點,也是我認為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卻往往被忽視。

1、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人。

第二章裡說到九歲的安德魯,大便失禁有三年了。當A.H.布拉夫曼博士告訴他的媽媽,這種把自己弄髒的感覺,會讓安德魯的自尊心受損時,他媽媽表示不相信,覺得自尊心是大人才有的東西,一個孩子懂什麼。

我始終覺得,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時,他是以人的身份而來的。只是很幸運地成了你的孩子。所以,孩子,他首先應該是個人,然後才是孩子。他具備成年人應該有的東西,甚至有些方面還會比成年人更出色。

2、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

第七章中,六歲的溫迪,在弟弟出生後開始“自慰”。追其原因是,弟弟的出生,奪走了父母原本對她的寵愛。加之她平常還和堂兄弟一起洗澡,以為用這樣的方式,可以重新贏得父母對她的關注。

發現沒,這裡透露兩個重要的信息,同胞競爭和性知識。

所有的父母,在第二個孩子出生前後,一定要多關注大寶。關於同胞競爭,奧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就曾說過,孩子的出生順序,會影響父母用怎樣的方式對待他們。惡劣一點,就像西班牙電影《折翼蝴蝶》一樣,姐姐把弟弟悶死,造成悲劇。

而性知識,好像在中國社會是個難以啟齒的話題。很多父母,常常對此遮遮掩掩。其實,這一點也不羞恥。瞭解性知識,或者說了解自己的身體,對孩子來說,起到的只有保護作用。當孩子有意識地問你時,父母就可以慢慢地引導了。

3、養育孩子,是父母雙方共同的責任。

書裡提到過很多次,A.H.布拉夫曼博士要求父母兩人帶著孩子一起來就診。然而,常常見到的,只有母親帶著孩子,父親因工作忙碌缺席。

在養育孩子時,我們好像容易走進一個誤區,覺得母親應該承擔起照顧孩子全部的責任,父親只要賺錢養家就可以。

但其實這是不對的。既然孩子是父母共同要求他來的,那麼照顧孩子,也應該是父母共同承擔才對啊。也許父親的工作的確很忙,但至少在重要的場合,比如孩子生病的時候在場。因為生病的人,是最脆弱,也是最無助的,這種感覺,孩子更容易感受到。

我想,沒有哪個孩子願意看到,自己的成長中缺少了父母其中一人的身影。現實雖然種種無奈,但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父母共同摸索著養育孩子,孩子也會更加幸福吧。

像這本書的封面一樣,在陽光肆意的森林裡,孩子快樂地朝著父母奔跑,父母微笑著朝孩子走來。

媽媽,我知道你很難過,你知道嗎?

四、本文結語

《看見孩子,看見自己》這本書,雖然講的都是關於孩子的案例,但背後折射出來的,卻是父母的問題。與其說是父母的問題,倒不如說是溝通的問題。

英國資深管理培訓師尼基·斯坦頓在《溝通聖經》裡說過,溝通包括聽說讀寫四個要素。

當我們無法理解孩子時,除了用語言去引導孩子,還可以讓孩子畫下來,寫下來,再通過問問題來理解孩子對於某種具體情況的感受。

或許,換一種溝通方式,你和孩子的相處會更加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