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下來母親難產而死,父親想要丟了他,嬸嬸說我養,長大後稱帝

古話常說:“天將降大熱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尤其是有帝王相的開國皇帝,各個都是歷經千難萬險才稱王稱帝的。今天我們講的這個皇帝,算得上是歷史上可圈可點的開國皇帝了。


一生下來母親難產而死,父親想要丟了他,嬸嬸說我養,長大後稱帝


他就是南朝劉宋的開國皇帝劉裕。劉裕祖上也是名門望族,他是漢高祖劉邦的弟弟,但是到了他這一輩,他的家族已經沒落了,生活異常艱難,而母親為了生他難產而死,一出生就沒了母親,而那個時候又要依靠母乳來餵養孩子,母親走了,父親自然要出錢給孩子請個乳孃才行。但是家徒四壁的劉父根本拿不出這個錢,只能忍痛將孩子丟棄。

好在這時劉裕的嬸嬸及時趕到,將劉裕要了過去,由她親自撫養長大,這才避免了劉裕成為棄兒的遭遇。好人有好報,嬸嬸將劉裕撫養長大後,劉裕儀表堂堂、玉樹臨風,又非常孝順嬸嬸。儘管嬸嬸家也不算多富裕,但至少少不了他一口飯。


一生下來母親難產而死,父親想要丟了他,嬸嬸說我養,長大後稱帝


而劉裕胸有大志,才能出眾,儘管周圍人都因為他的家境貧困對他很輕視,但是千里馬,總會遇到自己的伯樂。第一個賞識並敬重他的是一個名叫王謐的人,更是篤信劉裕將來定會是一代英雄人物。

之後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劉裕選擇了從軍,也打開了自己稱王稱帝的征途。劉裕起初在孫無終手下任職司馬。後來在孫無終的舉薦下投靠劉牢之,擔任參軍,加入到鎮壓孫恩起頭的叛亂中,也就是晉安之亂。而在鎮壓過程中,每每劉裕領兵都會衝在最前面,多次成功逼退起義軍。

平定晉安之亂中,劉裕初次展現了他的軍事領導才能,多次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生死關頭總能發揮他的軍事才能,扭轉局勢,最終大敗起義軍,孫恩也被迫跳江自盡了。


一生下來母親難產而死,父親想要丟了他,嬸嬸說我養,長大後稱帝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當時晉軍因為花費了大量的軍力財力來鎮壓起義軍,導致老巢防衛空虛,當時東晉大將桓玄便想趁機來個釜底抽薪,而負責討伐桓玄是司馬元顯,司馬元顯則派出了劉牢之,劉裕跟隨。但是劉牢之和桓玄兩軍遭遇後,劉牢之不聽眾人意見,堅持通過講和的方法平息戰亂,結果先是主帥司馬元顯被殺,劉牢之被迫出逃後自縊身亡。

而劉裕是個聰明人,懂得審時度勢,投靠了桓玄,準備養精蓄銳,等待時機,在謀出路。因為劉裕此時在軍隊中已經頗有威望,所以桓玄也想借著劉裕的勢力讓這些舊部能夠聽從他的號令,兩人一拍即合。桓玄篡位後,劉裕也得到很好的待遇。但是桓玄的妻子不放心,對此提醒丈夫要小心劉裕這個人,說劉裕氣度不凡,定不會一直屈居人下的。


一生下來母親難產而死,父親想要丟了他,嬸嬸說我養,長大後稱帝


而桓玄自然知道劉裕是個非常有威脅的人,但是為了收腹中原,必須先留著劉裕,事成後再殺不遲。而劉裕也是個聰明人,也不會等著被殺,他也在偷偷聯繫早前的勢力,想要找機會反攻。

不久劉裕便帶著不到兩千人的兵力在京口起義,一舉殲滅了京口這個地方桓玄的勢力,之後成功再次建立晉朝,晉安帝復位,之後晉安帝返回建康。而彼此劉裕成為了朝中最有權勢、最有權威的將領,之後被封為郡公,權勢越大,心裡的野心也越大。但劉裕此時仍舊一心在打仗上,開疆擴土、平定叛亂等等。


一生下來母親難產而死,父親想要丟了他,嬸嬸說我養,長大後稱帝


​劉裕先是平定國內的邪教組織,安定人心,之後又平蜀地、吞南燕、滅後秦。他在前方打仗時,為了穩定後方,把只有十二歲的兒子放在了後方,可是兒子並沒有繼承他的謀略,後方很快就亂套了。劉裕之後親自返回殺了當朝皇帝后,另立新帝,自己則被稱為宋王。

顯然王並不能滿足他的野心,最後劉裕改國號為宋,登基稱帝。劉裕稱帝后第二年原本是要出征北魏的,可卻被一場大病耽擱了,病情穩定沒多久後再次病重,最終不治身亡,結束了自己戎馬一生。

劉裕似乎生下來就是來打仗的,自從從軍後幾乎很少打敗仗,總是能力挽狂瀾。而他也憑藉著自己的才能和魄力,成功從一個貧民百姓逆襲成一代帝王。雖然只當了短短兩年,但他傳奇的一生足夠後人來品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