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佔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之後,為何還想要佔有刻赤海峽?

西北大地


我們從地圖上可以發現,刻赤海峽的位置過於微妙。我們假設俄羅斯沒有侵佔克里米亞,克里米亞還是烏克蘭的,這時候的刻赤海峽是位於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公海”性質的海峽,誰都不可能說絕對擁有主權。

現在,俄羅斯已經侵佔了克里米亞,那麼,刻赤海峽就是烏克蘭的了嗎?亞速海在烏克蘭有海岸線,馬裡烏波爾的船隻,不可能從黑海去出海,只能從亞速海經刻赤海峽出海。除非烏克蘭投降了放棄馬裡烏波爾這個良港,否則他只能從刻赤海峽運東西,俄羅斯一定人找事。


這就是為什麼烏克蘭會向刻赤海峽派軍艦呀,他們要利用這個出海口發展經濟養活老百姓呀。但是人家俄羅斯偏偏不讓,人家俄羅斯已經侵佔了克里米亞,上面我從搜索引擎上找到的這張烏克蘭地圖,最下面這一塊已經不屬於他們了,現在網絡上也沒有把這塊切下去的地圖存在呀,我說的是正規版的地圖。這就證明,克里米亞問題在國際上還是爭端的問題,俄羅斯並沒有把它完全佔有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夠獨佔刻赤海峽,也能夠進一步扼住烏克蘭的命脈,或者能夠逼迫烏克蘭人進一步投降,如果能夠把基輔以東,甚至是基輔以西都割讓給俄羅斯,它自己也叫俄羅斯聯邦烏克蘭共和國了,那麼刻赤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否則,我分析克里米亞問題就是前蘇聯體系裡的“克什米爾”,永遠也不會解決。


軍林天下



這個問題存在一個問題:俄羅斯佔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這個說法不準確,應該說,原來屬於烏克蘭的克里米亞,經過全民公投後併入了俄羅斯。俄羅斯為何還想要佔有刻赤海峽的說法也不準確,地處克里米亞的刻赤海峽,原來屬於烏克蘭和俄羅斯共有,而在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後,刻赤海峽是否也隨著併入了俄羅斯?


為啥烏克蘭和俄羅斯都把刻赤海峽看得很重,當然是有原因的:作為烏克蘭而言,烏克蘭要從亞速海到黑海,必須經過刻赤海峽,如果刻赤海峽不屬於自己的範圍,或者不再共有,對烏克蘭肯定很麻煩;作為俄羅斯而言,因為烏克蘭親美親西方,如果不把刻赤海峽控制在自己範圍,美國和西方國家進入俄羅斯豈不暢通無阻?即使屬於共有,對俄羅斯而言也存在安全隱患。所以,既然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後,這在俄羅斯看來,地處克里米亞的刻赤海峽自然也就併入了俄羅斯。


可以設想一個問題,如果烏克蘭和俄羅斯搞好關係,克里米亞本就不是問題,因為畢竟曾經是一家人嘛。克里米亞不是問題,刻赤海峽也就不是問題,大家有話好好說,共有也好,還是屬於俄羅斯或烏克蘭也好,大家說好了就行了。因為烏克蘭與俄羅斯格格不入,因為烏克蘭反俄親美親西方,雙方尤其是俄羅斯必然要在刻赤海峽問題上針鋒相對,不能因此而讓俄羅斯戰略利益受損。由於俄羅斯實力遠遠強於烏克蘭,俄羅斯自然在刻赤海峽的爭奪上佔據上風。


毛開雲


描述中兩次提到“根據協議”,根據描述內容,這個協議應該指1997年的《俄烏友好條約》。不錯根據《俄烏友好條約》克里米亞是屬於烏克蘭,但亞速海和刻赤海峽共管一說,只是原先俄羅斯的立場,烏克蘭方面根本就沒同意,無論是克拉夫丘克還是亞努科維奇,都堅持按照國際法慣例劃分邊界。


至於克里米亞的地位,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如果根據協議,俄羅斯合併克里米亞違反了協議的,“締約雙方將互相尊重對方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雙方現有邊界不可侵犯”。但協議的另一條又規定,“任何一方不參加也不支持反對另一方的任何行動,保證不同第三方締結反對另一方的任何條約”,這就是波羅申科上臺後,克里米亞公投請求加入俄羅斯,俄羅斯毫不猶豫就合併了克里米亞的原因。因為在這之前,烏克蘭議會已經投票表決,放棄了不結盟地位,正積極謀求加入北約,先違反了上邊的那條協議規定。


日前,自波羅申科今年9月份簽署終止《俄烏友好條約》的法令後,又提請烏克蘭最高拉達立即審議徹底廢除該條約。該條約1999年生效,有效期10年,到期後自動延續,條約第二個有效期截止到明年4月1日。如果烏克蘭議會通過這條法令,就是自動放棄了通過正常手段索回克里米亞的法律基礎,以後連“共管”都沒有可能了。所以,無論俄烏關係如何緊張,廢除條約都是愚蠢的。

和克里米亞問題一樣,蘇聯解體後亞速海和刻赤海峽,在俄烏之間產生了很大的爭議。蘇聯解體後俄烏兩國解決了陸地邊界,但水上邊界卻沒有解決,烏克蘭堅持按國際法劃分亞速海和刻赤海峽水域,以確定兩國主權邊界。俄羅斯則主張,在亞速海和刻赤海峽,只劃分海底邊界,水面邊界不劃分,為兩國共有水域。由於分歧較大,亞速海和刻赤海峽問題俄烏一直沒能談妥,隨著克里米亞公投入俄,爭議才算消除。



按照國際慣例,領海須根據陸地海岸線劃分,刻赤海峽就沒烏克蘭什麼事了。刻赤海峽位於克里米亞刻赤半島與俄羅斯克拉斯諾達爾克拉伊之間,最寬處才15公里,是連接亞速海和黑海的唯一通道。雖然烏克蘭的一半海岸線在亞速海,有刻赤海峽的通行權,但也不排除俄羅斯在俄烏關係緊張時刻封鎖海峽。烏克蘭要想行使自己的正當權益,就應該坐下來與俄協商解決,而不是劍拔弩張地對峙。


俄羅斯修建刻赤大橋,影響到了烏克蘭亞速海港口城市的經濟發展,波羅申科要求烏克蘭檢察部門對俄羅斯提起訴訟,甚至烏克蘭激進分子還叫囂著要炸燬大橋,這就不能不引起俄羅斯方面的警覺和防範。這次俄烏刻赤海峽危機,造成兩國關係緊張,說明使用強硬手段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只能使問題更加複雜。

克里米亞沒公投時,刻赤海峽歸烏克蘭克里米亞地方政府管轄,俄羅斯船隻通過海峽須要向烏方繳費,克里米亞現在經過公投併入俄羅斯,刻赤海峽就歸俄羅斯所有,烏克蘭要想正當使用海峽,就應和俄羅斯協商,而不是喊北約過來幫著搶,大約北約也不會幫他這個忙,那就是在自討無趣了。

說這麼多,其實只有一點,俄烏雙方誰擁有克里米亞,誰就擁有刻赤海峽,並非是還想“佔有”。

至於說烏克蘭在黑海試射反艦導彈,只能讓人再一次感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麼些年,蘇聯留下來的軍工底子,烏克蘭還沒抖摟乾淨!


燕北林叢


當初在俄羅斯佔據了克里米亞之後,西方國家有一個說法就是佔領克里米亞,是為了控制刻赤海峽。雖然這種說法不一定準確,卻有著他的合理之處。


刻赤海峽是連接亞速海和黑海的通道,烏俄這兩個前蘇聯最重要的加盟共和國,在分家之後,對亞速海—刻赤海峽這一重要海域,做出瞭如下約定:

在不危害對方國家安全和損害對方國家利益的情況下,懸掛烏俄兩國國旗的船隻可以自由進入亞速海—刻赤海峽,到各自國家港口。

然而2014年烏克蘭危機的爆發,克里米亞被俄羅斯的控制,則直接打破了亞速海—刻赤海峽這一海域的平衡。

亞速海—刻赤海峽的重要性在於,對烏克蘭來說,其重工業區、商品區都在亞速海沿岸,烏克蘭每年有超過80%的商品是通過亞速海—刻赤海峽進入黑海。而對俄羅斯來說,亞速海的地位,更是絲毫不低於黑海,俄羅斯重要的石油、糧食以及煤炭產區都分佈在亞速海沿岸,其防禦俄羅斯歐洲部分核心地區的軍事力量,也都部署在甘羅格、捷姆留刻、格連吉刻等亞速海沿岸地區。而且由於俄烏交惡,俄羅斯最新規劃的繞開烏克蘭的能源輸出口岸就是在刻赤海峽外圍地區。


在烏俄友好時,雙方都可以將各自柔軟的腹部,放心的暴露給對方,但當雙方開始交惡,在互為敵人的路上一路狂奔時,各自都必然的將開始採取手段,措施來在亞速海—刻赤海峽海域防衛自己,遏制對方。這才是刻赤海峽事件衝突爆發的根源。

其實雙方圍繞亞速海的博弈,早就已經展開,這次雙方之所以不約而同的選擇讓事件升級,實則是都有著各自的考量和戰略意圖。

烏克蘭在今年,已經開始在亞速海沿岸的馬裡烏波爾,修建新的軍事基地,並且揚言讓北約入駐。北約一直以來都試圖深入俄羅斯核心利益區,來遏制俄羅斯,烏克蘭此舉,正是北約夢寐以求的,所以北約方面,尤其是美國,開始了對烏克蘭海軍的援助,以助長和加速烏克蘭在亞速海海域的軍事部署。

要知道在克里米亞事件中,俄羅斯一舉拿下烏克蘭海軍主力戰艦和大型作戰艦艇,烏克蘭海軍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這次烏克蘭硬闖刻赤海峽,被俄羅斯扣留的2艘小炮艇,就是由美國援助。G20峰會上,普京點評一部講述美軍在北極基地解救俄羅斯總統的美國好萊塢電影《冰海陷落》時,就說,一聽就是爛片,美國援助烏克蘭的2艘軍艦都沒辦法闖過刻赤海峽,美國的潛艇怎麼能闖入俄羅斯的軍事基地。



迴歸主題,俄羅斯為什麼要佔據刻赤海峽,因為俄羅斯控制刻赤海峽之後,不僅能將北約排斥在亞速海之外,避免自身核心腹地直接暴露在北約的軍事力量之下,而且通過控制刻赤海峽,直接堵住了烏克蘭東部的出海口,間接控制了烏克蘭在亞速海的沿岸軍事、商業港口,烏克蘭重工業將由此被俄羅斯控制,進而,形成俄羅斯遏制烏克蘭的一個重要砝碼。


中評軍事


俄羅斯控制了刻赤海峽,就能通過經濟戰和軍事封鎖,實際掌控亞速海和頓巴斯地區,進而將烏克蘭東南部也納入其勢力範圍

針對依舊劍拔弩張的俄烏刻赤海峽事件,2018年12月5日,美國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下屬《每日信號》網站刊文稱,俄羅斯正通過限制、封鎖亞速海的烏戰略港口馬裡烏波爾,破壞烏東南部地區經濟與社會穩定,從而鞏固俄方對亞速海和頓巴斯地區的實際控制權。

眾所周知,號稱烏克蘭“工業心臟”的頓巴斯地區(特指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州、盧甘斯克州),在2014年4月烏東衝突爆發前的20多年時間裡,一直是烏中央政府的“搖錢樹”。

當地不僅蘊藏著豐富煤炭資源(儲量達600億噸),輕重工業也十分發達,2014年出口額超過160億美元,佔到這一年烏外貿總額3成左右。而上述大宗原料、商品的進出口轉運任務,就主要靠被譽為“頓巴斯海上門戶”的馬裡烏波爾來完成。

這座擁有約50萬人口、航運發達的港城不僅是頓涅茨克州第2大城市,還是烏東冶金工業的中心,全市工業年產值超過50億美元——特別是馬裡烏波爾的2座大型鋼鐵廠,不但是當地經濟支柱,更是整個烏克蘭的重要資產。

頓巴斯地區開採的煤炭基本上都被運往馬裡烏波爾,大部分供應位於當地的2座鍊鋼廠,其餘則海運出口。在鼎盛時期(2007年),馬裡烏波爾港吞吐量曾達到創紀錄的1750萬噸,後因全球經濟危機,逐漸降至2014年的1450萬噸。

再之後隨著烏東陷入亂局,馬裡烏波爾港貨物吞吐量在2015年一下子跌到800萬噸,降幅達45%。據悉,烏東衝突和俄羅斯的封鎖讓該港自2014年以來損失大約2.3億美元。而在過去短短2周內,馬裡烏波爾就損失了1000萬美元收入

烏當局稱,俄羅斯對亞速海地區的“蠶食”始於2015年。這一年的5月,俄方開始修建橫跨刻赤海峽(亞速海唯一出口)的大橋。而其在設計、建造大橋時,故意將橋樑建得距海面較近(35米),迫使通行船隻限高不得超過33米,並要求來往貨輪最大載荷只能有2.2萬噸。而在2018年5月大橋建成前,出入馬裡烏波爾港和刻赤海峽的巴拿馬型貨輪最高可達41米(均高37.5米)、載重可達3.2萬噸

此外,俄羅斯修築大橋時,還將支撐橋樑主跨的樁柱密集打在了海峽主航道(150米寬、8米深)中間,由於這些樁柱相互間捱得太近,再加上兩側水域較淺(只能通行3000至5000噸船隻),使得前往馬裡烏波爾港的萬噸輪只好一艘接一艘地從橋下主航道駛過

更要命的是,俄方又嚴令通過海峽的船舶必須接受檢查(來往俄港口的船舶可優先通過),並由俄羅斯領航員登船指揮。由於每次檢查都要持續1到1個半小時,導致駛往馬裡烏波爾的大批貨輪要花費少則2天、長則15天時間在海峽入口處排隊等候。而每多耽擱1天,航運公司就要為每艘船支付5000至1.5萬美元費用。烏克蘭官員稱,等到這些船返回時,還得再延遲5天以上才能駛離亞速海。

烏當局稱,俄方通過上述舉措,嚴重製約了馬裡烏波爾港的吞吐能力,從而給依託該港運轉的當地經濟造成巨大損害。由於通行受阻,等待通過海峽前往馬裡烏波爾的船隻已從2018年11月下旬的每週平均400艘,減少為目前的每週約170艘,港口吞吐量也從2017年的650萬噸進一步跌至530萬噸

馬裡卜波爾港負責人亞歷山大·奧萊尼克稱,由於俄軍封鎖,他們丟掉了好幾個重要的航運大單,包括向美國運送生鐵、向亞洲多國出口貨物的合同都被取消,而上述業務能讓該港每年輸出約50萬噸貨物,養活當地3500個家庭(港口工人)。

為了節省開支,馬裡烏波爾港被迫裁員200人,並使用太陽能以減少天然氣消耗,還努力採取更有效的方法以提高貨物裝卸效率,但他們還能堅持多久誰也說不好。而一旦俄海上封鎖長期化(目前只允許運糧船進入),烏東南部控制區(包括馬裡烏波爾)民眾就可能因收入和生活水平下滑而對當局產生不滿,進而給親俄武裝趁虛而入製造條件

目前,馬裡烏波爾仍屬於烏政府劃定的10個戒嚴區之一。在當地火車站和街道,不時可以看到全副武裝、如臨大敵的烏軍警在巡邏。而距離該市僅16公里處,就分佈有親俄武裝的前沿陣地。

而面對近年來俄方修橋、封港、扣船的一系列“組合拳”,烏克蘭學者坦言本國“無能為力”,其認為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案就是呼籲美國為首的北約派遣海軍艦艇編隊常駐黑海,而且最好就停泊、巡弋在刻赤海峽附近,以此向俄方施加外部壓力。


網言軍事


俄羅斯佔了克里米亞之後,為何還要佔有刻赤海峽這個問題,可能提問者沒有仔細看黑海和亞速海域的地圖。這個問題很簡單,確實過去刻赤海峽是俄烏雙方共有的海峽,不共有也不行,因為當時刻赤海峽是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邊界海峽。因為當時克里米亞屬於烏克蘭事實管轄著,俄烏雙方在海峽兩邊各為一邊,越過刻赤海峽就是對方國家。



而經過2014年的烏克蘭事件之後,俄羅斯趁機奪取吞併了克里米亞半島,這就使得原來的兩國邊界海峽,發生了性質的變化。刻赤海峽變成了俄羅斯境內的內部海峽,海峽兩岸都是俄羅斯領土,刻赤海峽就等於是俄羅斯內河,烏克蘭怎麼來共有呢,不成立了。 11月25日這一次俄烏刻赤海峽衝突,之所以雙方各執一詞。就是原於對克里米亞半島領土的歸屬,雙方至今為止持有不同的立場。


從烏克蘭方面來說,雖然克里米亞被俄羅斯事實佔領,但烏克蘭方面從法理上認為,克里米亞仍然是烏克蘭領土。基於這個立場,烏克蘭不承認刻赤海峽由俄羅斯單方面管轄。而從俄羅斯方面立場來看,自從2014年3月之後,俄羅斯經過克里米亞地區民眾公投同意歸屬俄羅斯。俄羅斯方面,也經過杜馬法律程序使克里米亞成為俄羅斯領土。所以從俄羅斯方面來說,克里米亞都已經是俄羅斯領土了,刻赤海峽當然就成為純粹的俄羅斯境內海峽。

根本不存在與烏克蘭共同擁有,共同管理的問題。因為刻赤海峽北面的亞速海還是俄烏共同擁有,烏克蘭艦船可以安全通過俄羅斯管轄的刻赤海峽,但必須提前申請報告。11月25日發生俄烏刻赤衝突海峽,就是烏克蘭艦船沒有向俄羅斯方面提出申請,強闖刻赤海峽,遭到俄羅斯的阻攔,以及後來的開火打擊成為衝突事件。所以 不能脫離克里米亞談刻赤海峽,克里米亞的歸屬決定刻赤海峽的管轄關係。

不過,俄羅斯奪取克里米亞已經四年多時間,烏克蘭與俄羅斯關於克里米亞歸屬一直存在爭議。基於這樣的現實,烏克蘭認為自己在法理上擁有克里米亞。自11月25日俄烏刻赤海峽衝突事件以來,俄烏兩國之間關係受到嚴重衝擊,刻赤海峽事件還在繼續發酵,有愈演愈烈的可能。


亦新湖


回答這個問題其實就是等於回答克里米亞對俄羅斯的重要性。從歷史上說克里米亞半島曾經是俄羅斯的領土,1954年赫魯曉夫把克里米亞當做“贈品”送給了烏克蘭。三百多年前沙俄拿到克里米亞可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另外克里米亞對俄羅斯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俄羅斯要想完全掌控克里米亞半島的關鍵就是刻赤海峽。咱們可以通過地圖來分析!


通過此地形圖可以看出,刻赤海峽在克里米亞半島跟俄羅斯之間。刻赤海峽最窄的地方僅有4.5公里。如果俄羅斯想要真正的佔有克里米亞半島,那麼刻赤海峽就是關鍵,如此近的距離,完全可以建設一座跨海大橋,將克里米亞跟俄羅斯連接起來。而實際上普京已經下令建造“刻赤海峽大橋”,現在也已經通車了。因此“刻赤海峽大橋”對於俄羅斯就屬於戰略要地,自然而然俄羅斯也要完全佔據刻赤海峽。再說了克里米亞現在屬於俄羅斯的領地,那麼兩者之間的刻赤海峽完全就是俄羅斯的內海了。所謂的條約只不過是蘇聯解體的時候承認克里米亞歸屬烏克蘭,但這個條約它在普京面前就是一張廢紙。

克里米亞半島又稱克里木半島。

從歷史上講克里米亞跟俄烏兩國的關係:回到上古時期1654年。烏克蘭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奉沙皇為君主。俄烏合並,烏克蘭取消自治權,完全歸屬沙俄。當時的東烏克蘭還沒有歸屬沙俄,這片地方是沙俄跟克里米亞汗國(韃靼人)的爭奪地。當時克里米亞汗國是奧斯曼帝國(土耳其人)在背後支持的。經過200年的血拼,沙俄付出了無數的生命,最終克里米亞半島歸屬沙俄。從那之後烏克蘭人開始向克里米亞半島移民。當然俄羅斯人也在往克里米亞半島移民。



站在東烏克蘭人的角度來說俄羅斯人要比原烏克蘭人親密。所以現在隨便一挑撥,東烏克蘭跟西烏克蘭幹起來了

回頭再說克里米亞半島。蘇聯成立以後,到了赫魯曉夫執政,恰逢俄烏合並300年紀念日,赫魯曉夫為了俄烏關係更加親密,所以把克里米亞半島送給了烏克蘭。自從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作為蘇聯帝國的繼承者,也是深受解體之苦。經濟一落千丈,國內矛盾不斷。普京執掌俄羅斯以後,發誓要恢復俄羅斯的大國地位,拿回俄羅斯該有的社會地位,所以向克里米亞下手了!



再回頭看圖一圖二,克里米亞半島位於黑海偏中上部。

如果想要控制黑海,那麼克里米亞是最好的選擇。克里米亞可以威脅到俄羅斯的出海口,俄羅斯唯一面向溫暖海洋的港口就在黑海沿岸。同時控制了黑海就能進一步控制地中海的制海權。看下圖把,看圖就知道有多重要了。


同時控制了克里米亞半島俄羅斯就可以在亞速海上面又多了一個籌碼。另外克里米亞半島可以威脅到俄羅斯高加索地區的油田,俄羅斯現在的經濟主要就靠販賣國家資源來支撐。最近幾年烏克蘭總想投靠北約,一旦北約軍隊進入烏克蘭那對俄羅斯威脅太大了。所以說克里米亞半島對於俄羅斯的戰略是非常重要的。


綜上所述克里米亞半島對俄羅斯具有非常大的戰略意義,不僅從歷史上就是俄羅斯的領土,更是俄羅斯現在走向復興的一個門戶。而做為連接克里米亞半島跟俄羅斯的“橋樑”的刻赤海峽就顯得尤為重要。既然如此重要俄羅斯當然要完全佔有刻赤海峽。


抽菸的苦咖啡


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已經四年了,這塊彈丸之地人口250萬,面積2.56萬平方公里,三面環海,亞速海,然後通過149公里長的刻赤海峽和黑海相連,得到克里米亞的亞速海,不佔領刻赤海峽等於白搭,封鎖住刻赤海峽就封鎖住了亞速海通往黑海的進出通道,可是這片水道和亞速海是烏克蘭俄羅斯共同所有,從版圖來分折克里米亞在亞速海只佔水域的三分之一,

俄羅斯得到克里米亞的根本目標,是圍繞著克里米亞亞速海,把亞速海變為俄羅斯的內海,這樣烏克蘭當然不願意了,現在俄羅斯在刻赤海峽上建造了一座跨海大撟,今年5月份通了車,普京總統還親自開著卡車赤著膊神氣的通過了大撟,從此以後這個撟的下邊撟洞子裡就設了檢查站,烏克蘭的船舶就不可以隨便過了,要過可以,必須向檢查站報備安全無害通過,烏克蘭急眼了,公海變成俄羅斯內海,烏克蘭當然咽不下這口氣,隔三差五的向俄羅斯提出交涉和抗議,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派出三條軍艦強闖檢查站,飛蛾撲火般引起國際社會注意,哪曉得孤掌難嗚,反而讓俄羅斯抓住把柄,順坡下驢在刻赤海峽跨海橋洞下開來兩艘100米長的大船,封航了,俄羅斯以外的任何船隻不許走,這下烏克蘭傻眼了,俄羅斯扣船,抓人,封航,件件都捅著烏克蘭心窩子來,波羅申科只等著下臺了!


周建華楊家將王者歸來


2014年,在俄羅斯的支持下,烏克蘭克里米亞地區舉行了獨立公投,之後獨立,接下來克里米亞又很快加入了俄羅斯,從而俄羅斯順利的把克里米亞併入自己版圖。

隨著克里米亞成為俄羅斯領土,又誕生一個新的問題。以前,克里米亞屬於烏克蘭的時候,刻赤海峽歸兩國共有,現在刻赤海峽兩岸都是俄羅斯領土,按照國際常識來說,刻赤海峽自然就是俄羅斯一家的了,自然俄羅斯也想在這個地方它一家說了算。

大家知道,刻赤海峽連接著克里米亞半島和俄羅斯本土,對於俄羅斯來說,要想有效控制住克里米亞,必然要首先控制住刻赤海峽,同時此舉還能削弱烏克蘭在亞速海及烏東地區的影響力,甚至能防止北約和美國勢力通過黑海、亞速海在烏克蘭尤其是烏東的滲透,從而減輕了北約東擴對於俄羅斯帶來的戰略上的擠壓。所以,俄羅斯有效控制刻赤海峽既是眼前控制克里米亞的要求,也是在烏克蘭尤其是俄烏邊境地區建立有效緩衝帶的形勢使然。


從斡難河開始西征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克里米亞在俄羅斯看來只是收回不是佔領。位於烏克蘭南部的克里米亞瀕臨亞速海和黑海,是俄羅斯通往歐洲必經的海上通道。俄羅斯通過上百年的戰爭,犧牲了無數俄羅斯人的生命才在1783年將克里米亞併入俄版圖,塞瓦斯托波爾一直是俄羅斯視為珍寶的出海口,黑海艦隊就是為了保衛這座要塞組建的。

1954俄羅斯(蘇聯)與烏克蘭合併300週年時,蘇聯最高人民議會將克里米亞歸屬到烏克蘭,此時的烏克蘭是蘇聯的一部分。1991年後,紅場上俄羅斯三色旗取代了蘇聯紅旗,世界一極消失了。雖然克里米亞也於當年以自治共和國的身份加入了烏克蘭,但是俄羅斯人佔克里米亞總人口的60%,實際上俄羅斯文化在克里米亞佔統治地位。當時的俄羅斯對烏克蘭接納克里米亞就很不滿意,但國力衰減只能暫時隱忍,俄羅斯也從來不承認克里米亞是烏克蘭的一部分。直至普京當選俄羅斯總統,並持續連任,使得俄羅斯軍事力量快速增強,2014年克里米亞俄羅斯人與政府之間軍事衝突頻發,普京當機立斷俄軍迅速進攻佔領塞瓦斯托波爾,進而佔領克里米亞。刻赤海峽是連接黑海和亞速海的通道,俄軍是在烏克蘭軍艦闖過海峽進入亞速海後對闖入者進行了攻擊。刻赤海峽就在那裡,還用得著佔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