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綱重要演講:不改革、不開放、不創新就沒有出路!

最近一段時間國內外的經濟形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十幾年國民經濟過熱,如今到了最後清算的時候。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導致許多產業受影響,再加上誤傷,民營企業受衝擊較大,一些產能過剩的企業,也面臨退出,兼併、重組的問題。

而國民經濟下滑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三季度GDP增速6.5%,再創新低,為什麼今年的經濟形勢如此嚴峻,經濟出現了下滑趨勢?

12月9日,有幸參加了第59屆康橋論壇,本次論壇在鄭州萬豪酒店千璽廳隆重舉行,論壇邀請到了樊綱教授,樊綱介紹說本次中國經濟下滑,主要原因是兩次經濟過熱的疊加因素。

樊綱重要演講:不改革、不開放、不創新就沒有出路!

(1)過去十來年兩次經濟過熱

過去十來年的時間裡,我們有兩次經濟過熱,一次是2004年到2007年,那時深圳的增長率都接近20%。2007年開始經濟調整,做房地產的都知道,2007年9月份國家出臺了國幾條,房地產開始調頭,股市也接著調頭。2008年有一輪調整,深圳房價跌了50%,通過2008、2009兩年的刺激經濟計劃,到2010年逐漸恢復正常。

(2)出臺4萬億刺激計劃是正確的

2008年底發生世界金融危機,G20開會一致同意吸取1939年經濟大危機的歷史教訓,聯手救市,在此之前國際上還沒有聯手救市的先例。為什麼這裡要說說歷史教訓這件事呢?因為現在很多中國經濟學家說,2008年不該出臺4萬億刺激計劃。我認為說這些話就是不顧歷史、不顧現實。歷史是什麼?歷史是全球性嚴重的金融危機出了納粹、出了極端主義思潮。在貧困、破產、倒閉、失業、飢餓的壓力下,世界各地都是極端思潮,就像現在世界的極端思潮一樣。出了一個納粹,世界大戰死了幾千萬人。直到1945年才開始重新增長,到1954年,時隔25年後才回到1929年的經濟水平。你想想這歷史教訓慘痛不慘痛?

樊綱重要演講:不改革、不開放、不創新就沒有出路!

我們2008年的經濟刺激計劃大了嗎?現在有些人一說刺激政策,就說4萬億,其實政府兩年的支出放在一塊說是4萬億,一年只有2萬億,這就是公關宣傳手段。這2萬億多數不是刺激政策放出來的,多數是稅收,是政府的正常支出,是用財政正常支出去建設基礎設施。真正所謂的刺激政策,必須是解決無中生有的需求,必須是財政赤字,是政府借錢借出來的。

(3)地方融資貸款大增才是第二次經濟過熱的根本原因

其實2008年那2萬億在當年的刺激政策裡佔比很少,真正的大頭是一年增長了6萬億的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那是地方政府貸款,享受政府信用,是當年GDP的34%,是世界最大的。中國的經濟一下子就熱起來了。

(4)現在經濟的主要問題是兩次過熱疊加導致的產能過剩

兩次過熱疊加就是我們現在的問題——產能過剩。2008年我們計算過,鋼鐵產能,4億噸需求6億噸產能,三分之一過剩;2011年再計算,6億噸的需求12億噸產能,一半過剩。這就是我們現在問題的來源。

同時國際形勢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美貿易戰打響,中國與眾多發達國家之間的衝突不斷加大,美國打響貿易戰的真正意圖並不是為了減少財政赤字,而是為了遏制中國的發展,特別是中國的科技進步和產業創新。發達國家的經濟正在復甦,而抑制新興國家發展勢頭越來越強勁,總體來說整個世界的風險正在加大。

樊綱重要演講:不改革、不開放、不創新就沒有出路!

樊綱教授還指出,貿易戰短期內的主要影響是不確定性造成的恐慌,不要低估貿易戰的影響和長期性。從中國的今天與美國當年的相似之處看,中國不可能被“貿易戰”停止增長。並且,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場貿易戰推動我們進一步改革開放,技術自主創新,清醒認識我們的差距,必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中國的企業、金融機構,將面臨開放競爭的新格局,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競爭和提高我們自己的競爭力!

樊綱重要演講:不改革、不開放、不創新就沒有出路!

1、走自主創新之路

樊綱教授講到,每一個落後國家的創新發展之路,都要經歷三個階段,首先就是利用自身的比較優勢例如勞動力、土地、資源等吸引先進的生產能力,之後利用自身的後發優勢學習、模仿對方,第三個極端就是學習模仿之後的自主創新,而中國目前正處於第三個階段,中國在很多領域已經接近或者超過了國際一流水平,這也是為什麼西方國家會禁止對中國的科技出口。

2、國內消費市場擴大

樊綱教授講到了最近的熱詞“消費降級”,消費降級已經成為很多吐槽經濟困難的理由,但是最近有很多老人開始去優衣庫買衣服了,這說明了中國人的消費其實正在多元化,而且中國之前一直處於一個高儲蓄的時代,改革開放後的第一代人都將存到了銀行裡,如今90後才走向了“月光”的新時達,而消費和內需的產生,將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支柱。

3、新型城鎮化,城市群將城市

樊綱重要演講:不改革、不開放、不創新就沒有出路!

化的發展方向

中國過去的城鎮化有偏差,人為限制大城市,鼓勵小城鎮發展,背離了社會發展的規律,背離了人民選擇遷移的邏輯,房地產市場出現了兩極分化。大城市住宅供應緊張,小城市住宅庫存巨大。而去庫存的政策本身就是針對小城市而言。針對這一偏差,政府正在採取措施糾正這種偏差,開始加大給大城市工地,減少或停止給小城市工地,允許城市周邊的集體土地入市建房,增加公租房供給,建設大城市群,“大都市群”。雄安新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就是這種背景下的新產物。

未來中國的大城市群可以“更大”,人口會進一步向東南沿海聚焦,2050年,長三角和珠三角都將是1.5億級的大城市群,內陸地區將會有6-8個5000萬-8000萬人口的城市群。

樊綱重要演講:不改革、不開放、不創新就沒有出路!

4、改革開發的新階段

突破目前經濟困局和國際遏制的唯一辦法就把自己做好,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改革我們的體制,發展民營積極和發展金融市場。美歐日聯合起來要求我們對等開放,我們其實也需要進一步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中國的企業、金融機構將面臨開放競爭的新格局,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競爭和提高我們自己的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