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合力集聚“第一資源”

人才資源,是推動科學發展的第一資源。

“追趕蘇浙”的廣德,求賢若渴;“力挺百強”的廣德,海納百川。

“在全面對接滬蘇浙浪潮中,我們看到了廣德與滬蘇浙地區在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幹部隊伍結構、建立集聚人才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差距。”廣德縣委組織部工作人員介紹,對比方知不足,差距催生動力。

為此,近年來廣德把人才工作作為支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舉措,為廣德在爭當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安徽“排頭兵”中集聚“第一資源”。尤其在我市爭當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安徽排頭兵進程中,廣德認真學習借鑑滬蘇浙地區人才工作經驗,積極對標補人才短板,打破陳規選拔了一批眼界寬、知識新、思想活的年輕幹部到鄉科級領導崗位任職,著力優化高素質專業化幹部人才隊伍結構,凝聚合力聚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

跳出“內循環” 不拘一格選人才

今年10月份,10名30歲左右的年輕人,通過“比選擇優”的方式進入該縣鄉科級領導崗位。“年輕幹部要在新的崗位充分發揮自身專業特長,勇於擔當,開拓創新,在新的崗位站穩腳跟、成長成才,在推動廣德加快發展中實現個人價值,為廣德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字字語重心長,句句諄諄教誨,在這批科級幹部任前集體談話時,縣委書記王慶武語重心長地和10名年輕人做了一次“促膝長談”。

“這是廣德近20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面向年輕幹部的公開競爭性選拔。”該縣縣委組織部工作人員殷國治向記者介紹,自2017年11月以來,該縣拿出科級崗位面向全縣優秀年輕幹部開展“比選擇優”後,今年又再次拿出10個科級崗位面向全縣全日制研究生以上學歷幹部進行“比選擇優”。

而這背後,折射出的是縣委鮮明的用人導向。

在全面對接中,該縣看到在引進專業技術幹部和高層次人才上與發達地區的差距,高級人才“留不住”的問題越來越明顯。更直觀的是,該縣發現全縣科級幹部中,30歲以下年輕幹部不到2%,幹部隊伍趨於“老化”,這和滬蘇浙地區富有朝氣的幹部隊伍相比,形成巨大反差。

差距面前取長補短,快馬加鞭奮起直追。面對這樣的現狀,縣委明確,著眼長遠定標立制,率先打出了年輕幹部和高級人才“選育管用”系列組合拳,讓一批優秀年輕幹部脫穎而出,改善幹部隊伍結構,增強幹部隊伍活力,進一步加速廣德發展的步伐,為廣德衝刺全國百強縣蓄後勁、謀長遠、樹英才。

今年,廣德還出臺了《中共廣德縣委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配套制定了引進人才的獎勵補助實施辦法,為全縣抓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提供製度保障和行動指南。

打破“論資排輩” 創新幹部選拔機制

“推動事業發展,幹部是關鍵。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就是要源源不斷地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該縣對此認識深刻。

如何培養和鍛鍊這些年輕幹部?怎麼選出“良駒”,為廣德發展積蓄能量?

縣委給出答案:進一步拓寬選人用人視野,打破體制壁壘,通過“比選擇優”這樣一種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選人用人方式,給年輕幹部一個展現自我、脫穎而出的機會。

為了考準考實年輕幹部,縣委常委會先後討論“比選擇優”工作3次;筆試命題、監考閱卷和麵試命題全部委託外地專業考試機構獨立進行;面試考官從外地聘請,面試進行全程錄像,強化過程監督。同時,對入圍組織考察的人選公示3個工作日,對最終勝出擬提拔人選公示5個工作日,接受社會監督。

在這樣公平、公正、公開的環境下,今年有211名年輕幹部報名參與“角逐”,經過多輪比選,最後有10名年輕人進入組織視野。

“‘比選擇優’目的是打破‘論資排輩’,大力選拔有能力、有才幹、有想法的年輕幹部,為基層幹部隊伍輸送新鮮‘血液’。”殷國治介紹,對年輕幹部的選拔使用,縣委組織部明確,既要跳出資歷的“條條框框”,給年輕幹部快速成長搭建平臺、開闢通道,又要謹防揠苗助長,杜絕“速生木材做扁擔,挑不得重擔”的情況。基於此,廣德在注重年輕幹部選拔使用的同時,著力加大選派優秀年輕幹部到重點一線崗位鍛鍊的力度,確保培養和使用相向發力。

完善成長鏈條 一線“墩苗”淬鍊

“知事識人”、“人崗相適”,是本次“比選擇優”推動年輕幹部成長成才,確保用有所長的關鍵。

如今的發改委黨組成員、鐵路辦副主任戴航是此次“比選擇優”脫穎而出的其中一員。

安徽農業大學產業經濟學專業畢業的他對宏觀經濟學、經濟理論研究等專業性知識的學習從未間斷。“戴航本身在縣發改委工作期間就表現出其受教育程度高、思維發散、看問題眼光獨到等特點。”該縣發改委總工程師李廣寧既是戴航同事,也是戴航的直屬領導。

在李廣寧和同事的眼裡,戴航工作能力強,善於發現問題,並用前沿思維和經濟學方法解決問題。將戴航提拔到縣發改委領導崗位,有助於發改委更好地做好發展改革工作,讓戴航來這個崗位達到了“人盡其用”的效果。

誠如斯言,此次定崗之前,縣委組織部對入圍選手做了詳細的民主推薦、民主測評和民意調查工作。根據調查結果,組織部給每位年輕幹部作了一幅“精準畫像”。根據每位幹部的性格特點、工作風格和優缺點,組織部給出每位幹部的具體的評價意見和明確的培養使用建議。

既做好“提拔”,也做好“墩苗”。縣委組織部注重將年輕幹部派到鄉鎮基層、項目建設、重點工作等一線“大熔爐”進行淬鍊。

1989年的年輕人朱志鵬原先在縣環保局生態科任職。經過此次“比選擇優”,朱志鵬在環保局監察大隊隊長的職務上“走馬上任”。“讓朱志鵬到監察大隊鍛鍊,做到了物盡其用、人盡其才。”該縣環保局朱志鵬的同事表示,朱志鵬是生態學專業的研究生,讓他從“辦公室”走到環保一線,既有利於提升監察大隊的專業能力,也有助於朱志鵬在實踐中提升專業化能力和綜合素質。

值得一提的是,廣德重用年輕幹部滿滿的誠意和熱情,還堅定了一批外地高級人才來廣德發展的信心和決心。該縣在今年繼續開展事業單位人才引進計劃,目前共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碩士研究生84名、3名“雙一流”高校本科生和17名“雙證型”本科生。

(周從文 翟昊 本報記者 劉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