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朋友圈”換人詳解:國務卿到白宮幕僚長 忠誠是不變標準

美國總統特朗普8日確認白宮辦公廳主任約翰·凱利今年年底將離職,又是一個告別白宮的特朗普“圈內人”。一年來,特朗普“朋友圈”頻繁換人,唯一不變的是選拔標準——忠誠。

特朗普“朋友圈”换人详解:国务卿到白宫幕僚长 忠诚是不变标准

3月13日國務卿 從雷克斯·蒂勒森到邁克·蓬佩奧

特朗普“朋友圈”換人詳解:國務卿到白宮幕僚長 忠誠是不變標準

雷克斯·蒂勒森
特朗普“朋友圈”換人詳解:國務卿到白宮幕僚長 忠誠是不變標準

邁克·蓬佩奧

特朗普3月13日在社交媒體“推特”宣佈國務卿換人的決定。前一天,雷克斯·蒂勒森在非洲訪問,提前結束行程、返回美國。

特朗普與蒂勒森失和是公開秘密,雙方矛盾涉及一系列焦點問題,如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朝核處置、阿拉伯盟國之間的糾紛。另外,特朗普與蒂勒森的理念和個性相去甚遠。美國媒體多次傳出蒂勒森打算辭職的消息。

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特朗普當初任命蒂勒森,原本屬於“實驗”,先前沒有過美國總統任命在政治和軍事領域毫無經驗的人出任國務卿的事例。鑑於特朗普本人同樣沒有這類閱歷,他希望蒂勒森能把企業管理經驗應用到外交領域。

蒂勒森在遭解職當天發表告別演說,表示他“要回歸私人生活,做一名普通公民”。

時任中央情報局局長邁克·蓬佩奧接替蒂勒森,成為美國第70任國務卿。特朗普對他的評價是:兩人“處得來”,“波長”一致。蓬佩奧之所以能得到特朗普青睞,重要的是,在許多重大問題上,他總是與特朗普站在一起。這與立場相對穩健的蒂勒森形成鮮明對比。

特朗普決定退出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蒂勒森不贊同,蓬佩奧卻表示支持。特朗普威脅要退出伊朗核問題協議,蒂勒森不贊同,蓬佩奧卻又堅定地站在特朗普一邊,其強硬態度甚至“比特朗普還特朗普”。

3月22日 國家安全事務助理 從麥克馬斯特到約翰·博爾頓

特朗普“朋友圈”換人詳解:國務卿到白宮幕僚長 忠誠是不變標準

麥克馬斯特
特朗普“朋友圈”換人詳解:國務卿到白宮幕僚長 忠誠是不變標準

約翰·博爾頓

特朗普3月22日在“推特”上說:“我開心地宣佈,約翰·博爾頓將是我的新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2018年4月9日生效。”言下之意,現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克馬斯特遭解職。國安助理,在白宮架構內,屬於最核心崗位之一,與總統接觸最為頻繁。

以社交媒體為發佈平臺,文字表述不提免職“舊人”、只提任命“新人”,是特朗普今年早期發佈人事變動消息的“模式”。一週多前,他以類似“推文”解職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媒體先前報道,蒂勒森出局預示麥克馬斯特“有麻煩”。麥克馬斯特“站隊”蒂勒森,尋求軟化特朗普外交政策“衝動”。按照多名白宮幕僚的說法,特朗普發現麥克馬斯特作為“將軍”,行事風格與自己“不搭”,因而著手物色替代人選。

美國前常駐聯合國代表博爾頓被視為小布什執政時期美國外交界新保守主義思潮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張憑藉美國軍事和經濟優勢實現美國利益、維護美國全球主導地位;而且,美國利益應凌駕於國際規則。博爾頓離開政壇“一線”12年,如今“歸來”,令外界憂慮。這名共和黨“鷹派”人物,以鼓吹“實力換利益”而知名,博爾頓主張美國“對敵”強硬、強調“硬實力”、否定多邊機制作用。特朗普選擇博爾頓可以說是“一拍即合”。

特朗普之前宣佈由軍人出身的邁克·蓬佩奧接替蒂勒森,而退役上將約翰·凱利坐鎮白宮辦公廳,特朗普起用外交界人士博爾頓換下現役中將赫伯特·麥克馬斯特,可避免決策圈內有軍方背景的人話語權過大。

10月9日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 從妮基·黑莉到希瑟·諾爾特

特朗普“朋友圈”換人詳解:國務卿到白宮幕僚長 忠誠是不變標準

妮基·黑莉
特朗普“朋友圈”換人詳解:國務卿到白宮幕僚長 忠誠是不變標準

希瑟·諾爾特

特朗普10月9日在白宮與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妮基·黑莉一同與媒體記者見面,宣佈黑莉今年年底離職。黑莉46歲,是印度裔美國人,曾任南卡羅來納州州長,2017年1月出任美常駐聯合國代表,先前沒有參與國際政治的經驗。黑莉被視為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在聯合國的代言人,多次發佈美國“退群”國際協定或條約的消息,為特朗普政府針對伊朗和朝鮮採取強硬政策辯護。

黑莉解釋,離職並非出於個人原因,她不會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競選,她屆時將支持特朗普競選連任。一份日期為10月3日的辭職聲明顯示,黑莉似乎有意脫離公職,進入私營部門。一些官員告訴美聯社,黑莉有意保護自己的政治前途。不管是去私營部門就職還是謀求更高政治職位,繼續留在特朗普政府都是不利因素。

一些美國專家認為,黑莉的接班人需滿足以下條件:對外立場強硬、忠實執行特朗普的外交策略、能與蓬佩奧及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有效合作。

美國總統特朗普12月7日說,他將提名國務院女發言人希瑟·諾爾特擔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一職。從電視臺女主播到國務院發言人、代理副國務卿,直到現在被提名常駐聯合國代表,有分析認為,這與特朗普選拔人才的最大標準——忠誠有關。與特朗普關係親密的蓬佩奧出任國務卿後,諾爾特成為蓬佩奧身邊的“紅人”,在蓬佩奧的諸多活動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11月7日 司法部長 從傑夫·塞申斯到威廉·巴爾

特朗普“朋友圈”換人詳解:國務卿到白宮幕僚長 忠誠是不變標準

傑夫·塞申斯
特朗普“朋友圈”換人詳解:國務卿到白宮幕僚長 忠誠是不變標準

威廉·巴爾

傑夫·塞申斯是最早支持特朗普競選總統的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一度充當特朗普的顧問。特朗普當選後“提拔”的第一人就是塞申斯。只是,塞申斯去年3月為避嫌,主動宣佈不介入“通俄”調查,而特別檢察官羅伯特·米勒主持的這項調查讓特朗普處境被動。

特朗普公開對塞申斯“撂挑子”表達不滿,稱後悔當初提名塞申斯出任司法部長。今年11月國會中期選舉結束後,白宮和內閣人事變動,塞申斯第一個“走人”。

塞申斯一頁紙辭職書沒有提及特朗普姓名,只提及他出任部長期間盡職盡責,辭職是“應總統要求”。馬修·惠特克隨後任代理部長。

特朗普12月7日宣佈,他將提名前司法部長威廉·巴爾再度出任這一部長職位。巴爾在1991年至1993年老布什當政時期出任司法部長。如今主持調查特朗普競選團隊2016年前後與俄羅斯方面“串通”嫌疑的特別檢察官羅伯特·米勒當時分管司法部刑事犯罪調查部門。巴爾1993年隨老布什卸任退出政壇,隨後任企業法律顧問,如今在美國一家大型律師事務所任律師。

民主黨將力保下一任司法部長不插手“通俄”調查。民主黨籍參議員帕特里克·萊希說,“(聯邦)政府能做的事情是,找到一名能夠得到共和、民主兩黨多數成員支持的人出任司法部長”。在他看來,巴爾足以承擔這一期待。屆時,萊希所在的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將就司法部長提名召開聽證會。

12月8日 白宮辦公廳主任 從約翰·凱利到尼克·艾爾斯

特朗普“朋友圈”换人详解:国务卿到白宫幕僚长 忠诚是不变标准

尼克·艾爾斯(左)和約翰·凱利

約翰·凱利現年68歲,海軍陸戰隊退役四星上將,在特朗普內閣最初出任國土安全部長。去年7月,凱利調任白宮辦公室主任,接替賴因斯·普里伯斯。

美國媒體爆料,普里伯斯受到孤立,被“架空”。通常情況下,白宮辦公廳主任扮演“中間人”角色,聽取白宮絕大多數工作人員的報告,而後上報總統。特朗普就任後,大小幕僚直接向媒體報道,普里伯斯去職後,特朗普之所以選定凱利,是因為看重凱利的軍人出身,希望他能改變白宮管理混亂的局面。

一些習慣“直接敲總統門”的幕僚抱怨,事事需要報備、走程序,才能見總統。特朗普接受採訪時公開說:“凱利做的事,一些我喜歡,一些我不喜歡。他會在某一個時刻想要離開(白宮)。”

特朗普看中副總統彭斯的辦公室主任尼克·艾爾斯,想讓他在白宮為自己當差。艾爾斯現年36歲,是共和黨內正在升起的“新星”,頗有政治頭腦,把彭斯的政務活動安排得井井有條,特朗普因而希望他能在2020年連任競選中助自己一臂之力。

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白宮官員披露,艾爾斯有年幼的三胞胎要照顧,原本打算離開首都華盛頓,回老家佐治亞州“帶孩子”,架不住總統勸說,答應暫時留下。這名白宮官員說,特朗普與艾爾斯談條件持續“幾個月”,特朗普希望艾爾斯充任白宮管家至少至2020年總統選舉結束以後,而艾爾斯只答應明年在白宮臨時“頂替”凱利幾個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