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通過心理學培養孩子自律的品格?

李淑洲


想要培養孩子的自律,家長首先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放手讓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為自己的事情負責。

2-6歲孩子,讓孩子自己學著穿衣服、洗襪子,不要嫌孩子乾的慢,多鼓勵;

上幼兒園之後,自己收拾學習用品,家長過觀察孩子,引導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特長,而不是強迫孩子學習自己認為有用的特長;

孩子上小學後,鼓勵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因為這個階段孩子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好習慣有利於孩子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情,激發孩子的內部動機。

自律的品質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家長也要做好榜樣,比如:每週定期和孩子一起閱讀或玩遊戲,放下手機,專心陪孩子,言傳身教,耳濡目染,更有利於孩子養成自律的品質。



愛源育兒頻道


說到家長如何通過心理學培養孩子自律的品格,我注意到關鍵詞之一:“心理學”。所以,我建議家長首先要學一學《發展心理學》,學習和掌握人類從出生,甚至是懷孕期間,乃至孕前準備的基本知識和規律,然後,根據孩子生理、心理發展的一般性規律,對孩子施以恰當的適時的培養和教育。包括有計劃、分階段的自律方面的教育。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和生活模仿的對象,要想讓孩子自律,家長首先要自律。比如,要想孩子不鬧紅燈,家長就不要中國式過馬路。在身教方面,不要有一次破例,不要給自己藉口,不要存在僥倖心理。

對於孩子而言,自律在家長身教的同時,還要言傳,要讓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還要有所監管和監督,就是“他律”,監管監督宜以交流的方式、提醒的方式,而不是以訓斥和貶損的方式進行。

對於孩子而言,自律首先是具體,個別的,然後,久而久之,才能通過舉一反三,養成習慣,發展和上升為抽象的和普遍的。

如此,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就會成為一個生活自律、學習自律、工作自律、社會自律、道德自律和法律自律的人。

請記住,在自律方面,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家長和孩子互為映照,互為鏡子。


捫心問診


要培養孩子的自律,家長首先要明白一個概念,“他律”。

他律是什麼,就是孩子需要在他人的約束下去做一件事情,比如現在很多家長喜歡幫孩子打卡學習,這就是對他律的服從,再比如孩子做作業,非要父母提醒他才去做作業,父母如果不提醒,他就權當這件事忘了,一直玩,這就是他律!

如果要培養孩子的自律,首先要讓孩子擺脫這種他律的模式!擺脫了這種他律的模式,然後幫孩子建立需要自律當面的規則,讓孩子漸漸習慣這種規則!


啟丹育兒心理研究


自律不是短期內可以形成的,它是一個從外到內的發展過程。也就是說依靠他人規範行為發展到較高水平的自我調節。

如何運用心理學的知識,

家長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和不同年齡段的行為表現。

面對孩子,不要長篇大論講道理,而要對孩子的行為直接描述法,提出的要求具體化,並給出孩子認知,接受,執行,到內化等接受過程。


柳氏心理


非常遺憾的是,我接觸的三千多個家長中,能夠自律的不超過五個。家長做不到的事,如何去培養孩子呢?經常看到的現象是無法自律的家長用他律培養自律,結果是兩敗俱傷,一無所獲。培養孩子自律沒有捷徑,只有家長先做到自律,哪怕之是做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帶動孩子一起做了。至於如何做則不是僅用語言文字可以說清的,涉及很多訓練、指導。





野渡懶船伕


講道理吧。我並不懂教育孩子的方法。反正孩子是叛逆的,你強制不了他做什麼,只能講道理吧


昕憶的昕憶


不要信仰心理學誅心,可以有限度使用


老槓神


自律,,說白了就是不喜歡還要強忍著去做,,,你的孩子或許會事業成功,但過的肯定不快樂。


慎獨阿倫allen


自律的核心是內心的安靜。浮躁的原因是心神不定,做事不專心。讓其聽音樂,或者寫毛筆字,讓後引導他體會靜的好處和美妙,由淺及深的鍛鍊穩重的能力。


初中語文新視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