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珠醫療大股東萌生退意背後:醫療進展不順跨界無人機遭疑

業績持續惡化的中珠醫療將希望寄託在了跨界轉型上面。

跨界佈局軍工遭監管問詢

近期,中珠醫療發佈公告稱,公司將與遠望通信簽訂合作意向書,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在無人機、航天通訊和軍工材料等領域展開合作。中珠醫療第一期擬投資規模不低於人民幣5億元,後期根據項目公司生產銷售需求增加投資,配合項目公司實現年產值不低於人民幣30億元的目標。

中珠醫療表示,此舉意在夯實醫療醫藥大健康產業的前提下,探索新項目可行性,打造和培育公司新的盈利增長點。值得注意的是,中珠醫療首次佈局相關軍工業務領域,尚未取得相關行業准入資質及配備相應人員,具體合作事宜及實施進展尚存在不確定性。

就在中珠醫療拋出上述合作計劃的當晚,上交所發去問詢函,要求中珠醫療就上述軍工業務的發展、現有醫療業務的安排及公司是否具備足額投資能力等作出說明。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珠醫療賬上貨幣資金餘額為10.92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2.97億元。

截至發稿,中珠醫療尚未對上交所的問詢函作出回覆。中國網財經記者就上述問題致函中珠醫療,相關負責人回覆稱公司目前正在開展《問詢函》的回覆工作,相關信息以公告為準。

主營業務已變更多次

據瞭解,這並非中珠醫療首次轉型。公開資料顯示,中珠醫療前身為潛江製藥,主要從事滴眼劑、針劑、原料藥等產品的生產銷售;2009年中珠集團注入上市公司後更名為中珠控股,開展房地產和醫藥雙主業;2016年公司完成對一體醫療收購,將公司業務延伸至腫瘤放療等醫療器械領域,同時更名為中珠醫療,公司表示 “收購完成後,上市公司的業務規模、盈利能力將得到大幅提升”。

中珠醫療收購一體醫療後,其業績僅在第一年較為可觀。數據顯示,中珠醫療2016年實現營收10.99億元,同比增長19.22%;淨利潤2.94億元,同比增長300.72%。然而,中珠醫療當年近11億的收入中,有62.79%是房地產業務貢獻的,來自醫藥和醫療器械的收入佔比分別為5.14%和14.46%。

2017年,中珠醫療業績“大變臉”,當年實現營收9.81億元,同比減少10.73%;淨利潤1.69億元,同比減少42.43%。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16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6.85%;淨利潤2585.56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89.71%,其中第三季度虧損3147.58萬元。


中珠醫療大股東萌生退意背後:醫療進展不順跨界無人機遭疑

資料來源:中珠醫療財報 製表: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中珠醫療業績之所以出現下滑,主要系收購帶來的。在2017年年報中,中珠醫療提到淨利潤下滑主要是計提了收購帶來的商譽減值;而今年前三季度一體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未能完成業績承諾,應補償股份公允價值。

業績存進一步下降可能

從收入構成來看,目前為中珠醫療貢獻最多的依然是房地產業務。以今年上半年為例,公司房地產業務實現營收2.46億元,佔總收入比例56.23%;醫療器械收入1.19億元,佔比27.13%;醫藥業務收入1454.93萬元,佔比3.33%。

值得注意的是,中珠醫療的房地產業務受樓市宏觀調控政策影響較大;而醫療器械業務面臨著軍隊、武警部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政策的衝擊。據瞭解,此前一體醫療主要收入來源是與26家軍隊、武警醫院建立的合作項目,雙方約定合作期限一般在8-15年。今年8月2日,中珠醫療公告稱,受相關政策影響,一體醫療與上述軍隊、武警醫院的腫瘤合作已全部終止,今年一體醫療合作中心業務收入和淨利潤存在進一步下降可能。

中國網財經記者還注意到,中珠醫療的控股股東早已萌生退意。公司10月30日發佈的公告顯示,中珠集團已與麥田貿易簽署股份轉讓意向書,該股份轉讓事項可能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二級市場上,中珠醫療的股價已經跌至3元下方。從去年12月7日至今已累積下跌逾70%,市值蒸發90億元。

此外,中珠集團持有的中珠醫療股份遭到了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的輪候凍結,凍結期限3年。本次輪候凍結後,中珠集團累計被凍結股份為 4.75億股,佔其持股總數 99.9938%,佔公司總股本的 23.83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