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為什麼會有太平軍戰士逃到國外去?

劉佳283821421


在清朝晚期,清朝國力衰弱,加上西方國家的侵略,當時的清朝已經不能跟昔日國力強盛的清朝比了。導致對百姓的稅收十分苛刻,所以在清朝末期,反叛勢力不斷崛起,尤其是以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等人為首的太平天國極其厲害。太平天國運動,是清朝末期最後一次農民起義。

之後攻下了攻下金陵,即是今天的南京,定都於此,改號為天京。可是在太平天國建立後,國內的內亂就開始了,楊秀清居功自傲,用盡方法想要奪取天王之位,之後被洪秀全用計謀殺害,東王楊秀清是太平天國最重要的支柱,他死後。太平天國也沒有存活多久,在首都天京被攻破後,幼天王被俘虜,最後一隻軍隊數年後也被殲滅,太平天國滅亡。

可是在太平天國這個國家終結之後,人們就會有一個疑問,當時不可能所有在太平天國的士兵都死掉了吧。就來說說他們的情況吧,主要分為三個:

一.部分太平軍和北方的捻軍合併。1864年,太平天國失敗後,以遵王賴文光為首的太平軍餘軍跟捻軍合併,成為了一支新聯軍。這支新聯軍用的戰術十分靈活,易步為騎,奔馳多個省份之間,短短時間內名聲大噪。逐漸變為一支約擁有十萬餘人的騎兵部隊。1865年把親王僧格林沁所帶的騎兵全部殲滅,驚東當時的朝廷。但在1868年後被擊敗,這部份的太平軍也被清除了。

二.還有一部分的太平軍隊在長江以南的地區堅持太平天國時原本的戰鬥,繼續對抗清朝,但由於種種原因,過幾年後就被殲滅了。

三.據國外的一些記錄,有一萬多太平軍還有他們的家人親屬的情況十分不好,他們被運到南美洲秘魯的伊基克,並在這裡被強迫從事挖鳥糞還有硝石礦工的工作,這樣子的工作由於長期接觸細菌,導致後來人死的死,病的病,傷的傷。1866年智利發生了硝石戰爭,他們呢組起了一支軍隊併成為了智利的僱傭軍,參加戰鬥,在戰鬥中因為太平軍的參與智利兩次都戰勝了。

戰鬥過後,論功行賞,智利政府就將伊基克這個城市贈給他們,由他們自己治理,同時解除武裝,就成為智利的國民,這個要求讓這些原為太平軍的人十分高興,自此,他們就在這裡開花結果了。


協虎戰爭史


這要問曾剃頭了。任何“敗軍”及其支持者面對這麼一個不講信用、生性野蠻、殘忍無道的對手,本能就是跑。畢竟,好死總是不如賴活著。

蔡京早就證明過一次,字如其人並不總是成立,人並非讀書多會講大道理就有良心的。

曾國藩和他的弟弟們濫殺太平軍及其支持者的行為固然可恨,但從唯物史觀看來,也只不過是一個內卷化嚴重,人賤如蔥的封建時代漫漫長夜的縮影。

何況在清朝後期,馬爾薩斯危機和半殖民地狀況的雙重壓迫下,人們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為了一口飯吃甘願出賣一切尊嚴的人實在太多了。畢竟那個年代裡,一場天災經常就是赤地千里,十室九空。

去年,我在英國的中文報紙上,看到了大半個世紀前的華工魂歸故里的消息,在報道中,我得知了成千上萬生活無著的清朝百姓,為了一口飯吃就踏上洋船,淪為奴工,客死他鄉。

哪怕沒有遭到曾剃頭慘無人道的做法,都尚且有許多吃不飽飯的人淪為“豬仔”,而若是得到了前人剛被背信棄義屠殺的消息,那當然要馬上想辦法逃亡遠洋了。


遊戲碎碎念


01

1879年的中國,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歸於沉寂,連餘黨都被絞殺殆盡。洋務運動正在蓬勃開展中,北洋海軍緊鑼密鼓地籌備起來了,中國近代礦業、電報業、郵政、鐵路等行業相繼出現···

1879年的世界,德奧簽訂了同盟條約,愛迪生髮明瞭電燈,日本侵佔了琉球群島,南美爆發了太平洋戰爭,古巴爆發獨立運動···

雖然世界已經漸漸融合成一個整體,但對於剛剛打開國門的中國和尚在戰火中的南美洲來說,他們之間隔著的可不止一個太平洋,更是一個廣袤的完全無法逾越的陌生世界。

在南美洲西海岸的安第斯山脈和太平洋之間,有一片名叫阿塔卡馬的沙漠,這裡是全世界最乾旱的地方之一,被稱作“旱極”,千里黃沙,漫無人煙。

19世紀之前,這裡被西班牙殖民統治著,20年代左右,玻利維亞、秘魯、智利三國相繼獨立,以阿塔卡瑪沙漠為邊界,三國均宣佈對這裡擁有主權。

這沙漠雖然荒無人煙,但卻擁有大量的鳥糞和硝石,使得該地成為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最終爆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由於三國都想要奪取沙漠北部的鳥糞覆蓋地區,這場戰爭便被稱為“鳥糞戰爭”。

也許有人要問了,硝石是個寶貝,可以用來製造火藥,那鳥糞能幹啥?怎麼還能引發戰爭呢?

原來,在土壤貧瘠的沙漠地帶,鳥糞是非常優質的肥料來源,是玻利維亞等國最大的商貿出口產品!

02

南美的鳥糞戰爭打得如火如荼,而在遙遠的太平洋彼岸,太平天國運動也正折騰得大清王朝雞飛狗跳。

洪秀全在後期統共封了兩千七百多個王,王爺轎輿所到之處,小官和軍民百姓都要回避,如果不小心衝撞了儀仗,輕則杖責,重則斬首。因為當時王爺太多,百姓們迎不勝迎,遂傳出民謠:“王爺遍地走,小民淚直流。”

只要叫聲大哥就能當王爺,自然大多是庸才。但也有人才,晚期青年將領諸如李秀成、陳玉成等都是真正能打仗的,忠王李秀成有個堂弟叫李世賢,被封為侍王。

這小夥兒還挺能打仗,率領太平軍在福建打了好幾場勝仗,不過,1860年,李世賢所部還是在清軍和列強的聯合絞殺下一路敗逃。

此時的革命形勢非常不好,自天京事變後,洪秀全殘暴不仁,諸將離心,青年將領不能服眾,1860年初,江南大營繼續留下來抗清已經不可能了,四周都是清兵,海外都是西方列強的軍艦,只有逃。

李世賢手裡頭還有幾萬人,逃去哪兒?各回老家種田嗎?顯然不行,造反是條不歸路。前有追兵,後無退路,三萬餘太平軍只能先往南逃,退到福建沿海。

1865年春天,左宗棠率兵圍攻漳州。李世賢力戰不敵,撤到永定,後來在前往廣東蕉嶺的途中被部下汪海洋殺害。

天王已死,忠王與幼天王被捕,現在連侍王李世賢也死了,群龍無首的太平軍殘部四處亂竄,哪裡遠就往哪裡躲。

然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周都是清兵,哪裡還有他們太平軍的容身之處呢?

這時,有人提出:逃到海外去!

為了活命,他們自願成為西洋奴隸販子的“豬崽”,成批成批地上了船,賣身到了遙遠的南太平洋彼岸。

當奴隸也比被追殺好多了。

據不完全統計,這三萬太平軍殘部,至少有一萬多漂洋過海,來到了秘魯境內,做了沙漠裡撿鳥糞、挖硝石的礦工。

03

當礦工的日子很不好過,洋人根本沒把這批華工當人看,簽了賣身契,就連命也簽了進去,他們每天要挖十幾個小時的礦,動輒打罵,衣不蔽體,每天都有人病死或發瘋。

這些太平軍雖然也都是苦出身的農民,但當年做天王兵時,也是囂張快活過一段日子的,哪裡受得了這份苦?

他們想要反抗,可週圍都是荷槍實彈的洋人,更何況,離開這裡,他們還能去哪裡呢?回大清去等著被殺頭嗎?

於是只能默默忍受、苟且偷生。

直到南美太平洋戰爭爆發,智利和秘魯、玻利維亞為了爭奪資源打得不可開交,太平軍們終於看到了希望。

伊基克的太平軍發動起義,打死礦監西哥斯,並奪取了硝石礦公司的武器,並與前來鎮壓的秘魯軍隊展開激戰。

太平軍的首領湖南人翁德容和廣東人陳永碌重新整編了殘部,派出印第安俘虜前往智利軍營,提出合作。

1879年11月,7000名智利士兵在軍艦護送下登陸伊基克要塞,秘魯與玻利維亞援軍迅速增兵抵抗,在戰爭的關鍵時刻,一支黃皮膚黑頭髮、手扛大刀、衣衫襤褸的軍隊如神兵天降一般衝了出來。

他們勇猛而狠辣,面對敵人的火炮毫無懼色,在震天的喊殺聲裡將秘魯軍隊打得潰不成軍,落荒而逃。

這支肆無忌憚、橫衝直撞的太平軍成了智利的一把利劍,劍鋒所指,無不投降。他們在中國身經百戰,曾經與裝備良好的清軍拼殺,如今秘魯和玻利維亞這群由印第安人佔了半數、連步槍都不會用的烏合之軍,自然不是對手。

智利的指揮官完全沒有想到,這群黃皮膚的礦工奴隸竟然這麼能打,他喜出望外,立刻向政府申請授予所有太平軍和家屬智利國籍。

沒有了後顧之憂的太平軍,作戰愈加勇猛。

在他們的幫助下,智利最終獲得了戰爭的大勝利。1883年10月20日,秘魯與智利在安孔城簽訂條約,獲得了大片土地。

戰爭結束後,智利政府希望將伊基克贈給太平軍餘部,成立一個自治鎮,但條件是繼續做智利開疆拓土的前鋒營。

這很明顯就是要太平軍繼續當炮灰的意思了,厭倦了戰爭的太平軍殘部拒絕了這一要求,放下武器,四散融入了當地社會這支太平天國最後的軍隊,最終用自己的雙手掙得了安穩的生活。

據說今天的伊基克當地人口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有華人血統,漫步在街頭,常常可以發現許多中國元素。

而他們曾經流過血和汗的阿塔卡瑪沙漠,如今依然是不毛之地,在千百年不變的黃沙裡,靜等人來。


漢周讀書


太平軍被三大忽悠帝利用,反清當帝王!

屢試不弟秀才,第一忽悠帝洪秀全,親手締造組建了太平軍,建立天朝當了天王,實現了皇帝夢,後宮佳麗,禁軍侍從,比歷史上帝王更威風,雖然在前朝考不上秀才功名,但也能在自已打造的天國裡,實現男女平等開科考,親出考題閱考卷,欽點御批狀元,色才俱佳女狀元,充實後宮。

屢試不弟秀才康有為,用了老大半生艱辛,剛取得秀才文憑,連舉子都懶得考了,利用天生忽悠天分,當了天下弟一儒皇忽悠帝滿世界忽悠稱大清帝師,世俗皇帝的精神皇帝,而且還有一個當太平軍儒教教皇的皇帝夢。

東方耶穌儒教皇康有為,在大清賣柺忽悠當儒教皇失敗了,當皇帝的理想並沒冷下來,曾有個理想,在南美洲的巴西建立個南美洲中國,自已過把政教合一皇帝癮,而康有為只所以選巴西,是因為那裡有三萬逃亡太平軍在做礦工苦力。

我想康皇上也許和他的坑蒙拐騙儒教祖先一樣,是嘴上跑火車隨便說說,用來為自已行騙賣柺當謀富貴工具用的,再給他一個膽子,他也絕對不敢不去敢巴西當政教合一儒教皇,那些豁上命反清妖,砸孔廟的太平軍勇士,知道他的用意,一定會活撕了他。

因為他們是靠橫掃儒釋道起家的。

第三個忽悠當太平軍帝王的,就是以洪秀全洪天王自居,以民粹排滿,以民族主義名義為旗幟造反革命的同盟會孫大炮。

東方耶穌康教皇,以帝師自居,滿世界賣柺騙錢用來娶洋妞小妞,住總統套間賓館,拓殖賠錢企業集團博名氣,在外國風人景絕佳地購置島嶼,建築教皇宮,瀟瀟灑灑過一生教皇癮。

和康教皇一樣滿世界募捐革命的孫天王,也在打外逃天平軍的主意,撈銀子,宣傳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政治主張。僅在泰國逃亡太平軍人手裡,一次募捐十萬大洋,不能不說闊氣。

在日本,孫天王跑到太平軍逃亡日本的平民社區,以天王名義,宣傳大亞洲主義,鼓勵這些太平軍後裔,為建立大亞洲主義奮鬥。

不負孫天王所望,二戰有個叫洪矢崎義郎的日軍華南總指揮特務總機關長,帶領一支日軍隊到洪秀全故鄉,在祠堂裡三跪九拜,非常風光的進行了祭祖大典,雖然村民非常害怕,他卻非常和善告訴村民,他是洪天王后人,自小祖父母告訴他,他們祖先是廣東花縣官祿埔人,祖父臨死囑咐他一定要到中國祭奠祖先認祖歸宗。後來別的日軍要拆毀村子洪秀全故居時,鄉親們找到洪矢崎義郎,洪秀全故居不但被保護下來,洪矢崎義郎甚至出資又把故居修飾了一番。

歷史,就這麼出人意外的搞笑存在著。



這個得要感謝海運技術的強大;明清以前,造反失敗,要麼殺頭、要麼招安為虎作倀、要麼落草為寇。但是,有了航海大發現,人們的眼界開闊了,原來中國不是世界中心,外國不全是蠻夷番邦,也不全是苦寒之地,漂洋過海到了國外,也可以闖出一片天,也可以生活的很好,坐船流亡海外也就成了時髦!孫中山、康有為等等都有流亡海外的經歷;留得青山在 不怕沒柴燒!


古河洋橋


清軍湘軍對太平軍殘酷屠殺凌虐,太平軍跑到國外是自然選擇。太平軍主要頭領石達開,在大渡河被清軍圍困,他服了毒藥讓士兵抬著向清軍請降,乞求殺了他而放了他手下將士,結果清軍殺了他的將士還凌持處死他。他和清軍湘軍交手多年,對敵人的殘忍還是認識不足。

太平天國還是封建那一套,當時民主思傳播太少,苦難的大眾跟隨太平軍,一場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