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舜禹到底是禪讓,還是逼宮?

山兮水兮


瞌睡家研究史記五帝世系的時候,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黃帝由雖然生了一大堆兒子,可後世帝君基本上都是由他和螺祖的兩個兒子,玄囂和昌意的後代輪流執政,一直到夏啟建立大夏朝為止,五六代人互相禪讓,結合竹書紀年裡的傳說,我認為逼供篡位的可能性更大。故事有點長,請耐心閱讀。


這個世系表很明瞭了,可以仔細研究,黃框內的就是帝位世系。五帝時期的帝位順序,史記裡記載的是黃帝、玄囂、顓頊、帝嚳、帝摯、帝堯、帝舜、帝禹、帝啟,部分史料中也成堯之子丹朱為帝朱,舜之子商均為帝均。

黃帝之後,其長子少昊氏玄囂繼位。在這個時期,黃帝少子昌意之子高陽氏顓頊與共工帝位相互大戰,結果顓頊成功上位稱帝。共工掘河水水攻顓頊,為後世留下了持續幾十年的洪水災難。顓頊之後,是玄囂的孫子,高辛氏帝嚳繼帝位。

共工大戰顓頊


史記中說,顓頊輔佐叔叔玄囂有功,帝嚳又輔佐叔叔顓頊有功,才能得以繼承帝位。這看起來是標準的因功擇賢而立的禪讓制。但是從顓頊戰共工的傳說中,可以明顯看出玄囂並非和平交出權力,發動戰爭的顓頊與共工必有一個是逼供篡位者。禪讓制或者就是顓頊為了說明自己繼位的合法性而編出來的理由。而作為玄囂親孫子的帝嚳未必不是替祖父報仇而奪回帝位。

帝嚳死後,他沒有按照禪讓制擇賢而立,而是傳位給自己的長子摯。而史記裡卻說帝摯不善被廢,他的弟弟放勳同樣是因為輔佐帝摯有功而繼位,就是帝堯。這說明至少帝嚳傳位的時候沒有搞所謂的禪讓,而名義上禪讓制的創始人帝堯,其帝位本身就來路不明。

從禪讓的角度來看,只有帝摯是傳子不傳賢,破壞了和諧的禪讓制。但是反過來想,如果沒有所謂的禪讓制,那麼很有可能只有帝摯接替他父親帝嚳才是是和平順利的繼位,之前的顓頊頂替叔叔玄囂,帝嚳頂替叔叔顓頊,包括帝堯頂替哥哥帝摯,都應該是篡位而不是禪讓!黃帝長子玄囂、次子昌意的後代已經連續三代互相傾軋,互奪帝位!而帝堯繼位二十年後,依然任憑洪水氾濫,即使有四嶽推薦,也不同意啟用鯀來治水,原因很簡單,鯀是被篡了位的顓頊之子!是堯帝的政敵,他怎麼可能放心吧治水大權交給鯀!


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虞重華,他與鯀本屬一脈,乃是是黃帝少子昌意之後的六世孫,也就是後來的帝舜。虞重華本是躬耕歷山的窮小子,但是心機很重,很會做表面工作。他利用自己後母和自己的矛盾,刻意製造出後母迫害他,而他依舊很孝順的假象,使自己孝名遠播,當時的人都願意歸附仁孝的虞重華。而且他也很有能力,通過自己的努力開創了媯芮這片寶地,實力大增,影響力很大。

巨大壓力下的帝堯,為了對抗鯀和整個昌意一族,刻意拉攏昌意遠枝虞重華,並將兩個女兒都嫁給了他。心機頗重的虞重華歷盡艱險終於通過了帝堯的考驗得以執政。但是面對始終不肯徹底放權的帝堯,虞重華為表忠心,甚至替帝堯齏鯀於羽山!終於得到帝堯的絕對信任,虞重華成了帝舜。大權在握的帝舜立刻兇光畢露,直接攻擊了帝堯的唐都,將年邁的帝堯流放。

普遍認為是堯都古平陽城的陶寺遺址,晚期墓葬和建築留有明顯的有組織破壞跡象,說明帝堯的晚年肯定不會太平。


死了父親的禹只能離開自祖先顓頊時代,住了幾百年的羽山行宮,最終流落到淮河流域的塗山附近,做了塗山氏的女婿。當時淮河被塗山所擋,氾濫成災。出身治水世家的禹,順理成章的被塗山族人推舉為治水的首領。禹在塗山開山導水入海,平定了淮河的水患。這讓禹明白,河流下游的治水要重疏導而不是堰堵。禹治水效果顯著,聲明開始遠播。

安徽蚌埠塗山上的禹王宮:

而此時,飽受水災之苦的帝舜不得不啟用聲名鵲起的禹,來治理濟水流域持續了幾十年洪水。禹在初期同樣也不能得帝舜的信任,帝舜派遣包括

伯益,以及傳說中被派去賜死鯀的后稷棄在內的很多重臣來輔佐禹,實際上更可能是監視他。禹只能裝作專心治水,甚至十三年期間三過家門而不入,以表示其專注治水的決心。

大禹在治水過程中逐漸得到百姓用戶和愛戴,積攢了自己的實力:

待禹羽翼豐滿,掌握了絕對的人力物力之後,立即對帝舜發難,以報父仇。而帝舜為避禹,經常迅狩四方,其實就是到處逃難,最終死於蒼梧之野,帝舜的二妃也被逼得自投湘水。


最終禹成了大禹,終於可以會盟塗山昭告天下。會議期間禹殺防風氏以立威,同時也是用來試探其他部族的反應。認為已經是天下歸心的大禹,可以放心的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啟了。

在蚌埠禹會村挖局出的塗山禹會遺址,這些大坑內有殘存的原木,相信是當年赴會的各諸侯埋設旗杆的遺蹟:

但是此前禪位的故事已經講了三四百年,大禹也不得不做做樣子。他先是選擇了比自己年紀還大的皋陶做繼承人,結果皋陶比大禹還先死。大禹又選擇了跟隨自己治水,一直忠心耿耿的伯益做繼承人,希望他將來能給自己的兒子一個面子。但是大舜和大禹似乎都忘記了,伯益說起來,是放勳帝堯一族的人。

禹死後,放勳帝堯的的遠房侄子伯益起兵擊啟,企圖恢復放勳帝堯一族的帝位,結果不敵被殺。大啟,終於可以開創大夏了!

細想起來,堯舜禹的時代就是一部王子復仇記。


麻爪工學院首席瞌睡家


這個課題很大啊,可以寫一篇3萬字左右的論文了。

一、黃帝到堯期間的傳承

圖:五帝時期傳承圖

注:黑色線條為血緣傳承關係,紅色箭頭代表天子傳承關係。

1、看起來傳承有些混亂,有隔代傳承、叔侄傳承、父子傳承和兄弟傳承等多種方式,但整體都是在軒轅黃帝的直系血親內傳承,在堯之前不存在禪讓制度。

2、這麼傳承有其合理性:(1)服務型政府,掌握祭祀、曆法、生產技術等智慧,需要指導內部及各諸侯,繼承人年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2)當時的社會平均壽命還是比較短的。

二、堯舜禹所謂的“禪讓”制度

1、堯“禪讓”舜的存疑:

(1)選擇舜成為繼承人候選人存在疑問,詳細分析可在今日頭條搜索文章《堯禪讓舜:舉賢VS唯親》。

(2)對舜的考核過程存在疑問,詳細分析可在今日頭條搜索文章《歷史上第一位管理培訓生》。

(3)舜在代理國政期間清除異己,扶持自己的實力,背後都有堯的支持,也是存疑的。詳細分析可在今日頭條搜索文章《沒有對錯,只有成敗》

2、舜“禪讓”禹的存疑:

(1)禹成為天子,很可能是因為自身實力強大,通過政變奪取政權,而不是舜“禪讓”的,詳細分析可在今日頭條搜索文章《舜到禹:禪讓OR政變》,補充閱讀歷史文章《大禹治“水”》《別人當面罵你,你可能都聽不出來》。

(2)時間的問題。僅以《史記》中的資料來說明。

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攝行天子之政,薦之於天。堯闢位凡二十八年而崩。舜年二十以孝聞,年三十堯舉之,年五十攝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堯崩,年六十一代堯踐帝位。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舜之踐帝位,載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謹,如子道。封弟象為諸侯。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薦禹於天。十七年而崩。——《史記·五帝本紀》

堯和禹是同一輩的,堯當天子118年,服喪三年,舜在位39年,這就160年了。高辛和摯在位時間《史記》中沒有記載。如果最大可生育的年齡為60歲,鯀和舜都是老來子,在舜死的時候,可計算的,禹已經100歲了。如果再加上高辛和摯的執政時間和服喪時間,差不多80年左右,那就得180歲左右了。以這麼大的年齡,在當時的社會環境、政府職能定位來看,是死是活都不一定,即使活著,傳位給他是不太可行的。而且禹在執政後10年,也就是113或193歲的時候還去出巡,也是不太科學的。

三、禹之後的傳承

(1)禹雖然有禪讓給皋陶、益的動作,但實際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啟,詳細分析可在今日頭條搜索文章《權力過渡的藝術》

(2)啟開創了夏朝,夏朝基本上是父子傳承製度,只有兩個兄弟相傳,後一個後來還又還政給哥哥的兒子。

(3)禹之後沒有禪讓制度。

結論:堯、舜、禹之間禪讓的傳承製度是存疑的,很可能是後人理想的君主傳承製度,類似現代的選舉制,附會在古代聖君的身上。

評論:可能是歷史資料有限,但作為史官,不確定的可以不寫出來的嘛,聽到什麼就記錄什麼,而不加思考確認,誤導後人,這是不合適的。

在機構做事也一樣,“我聽說”是不能拿來作為決策依據的,到底怎樣呢,需要去驗證和思考。可以不說,但說出來的話,一定要確定詳實。而作為決策者,核心能力之一就是信息的處理能力。


師說歷史


堯舜禹禪讓的故事,一直被後世津津樂道。中國古代是祖先崇拜,作為祖先裡最好的政治樣板,堯舜禹的禪讓一直被後世拿出來說。很多大臣在勸說昏庸君王的時候,都以堯舜禹時期的政治作為榜樣。

但是在今天,卻出現了另外一套理論。很多歷史大咖們、教授們都在煞有介事地說,堯舜禹時期的禪讓是假的,是被後世美化了的,真實的情況其實是逼宮。

(堯帝塑像)

那麼,這些歷史大咖們、教授們的說法對不對呢?為了說清楚這個問題,咱們需要把“堯舜禹禪讓如何成為美好的政治樣板,後來又如何被人認為是逼宮”這一歷史脈絡理清楚。

堯舜禹禪讓,作為一種美好的政治樣板,最早大量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典籍中,尤其在儒家的典籍中。那時候,不管是孔子還是孟子,或者是其他儒家學派傳人,當他們在給君王講話的時候,都會講堯舜禹時期的事情,他們的仁政,他們的禪讓。其他學派也有講這個的。法家的商鞅最早去見秦孝公,給他講的就是堯舜禹的事情。

為什麼堯舜禹的故事,在那時候突然火起來了呢?原因就在於那時候天下大亂,綱紀不在。所有的諸侯王都不再尊奉周禮,而是拼武力,拼霸道,以把別的國家滅亡,擴大自己的版圖為能事。反而是,如果有君王要學堯舜禹的禪讓,必然會壞事。

燕王噲就曾經學過堯舜禹,把自己的國君之位禪讓給宰相子之。結果燕國差點被齊國給滅了,後來要不是他兒子燕昭王勵精圖治復國,燕國可能就不存在了。這件事,在當時成為國際上的一個大笑話。

還有就是秦孝公想把國君之位禪讓給商鞅。商鞅當時推辭了。不過秦孝公的兒子秦惠王因此懷恨在心,登上王位以後,就藉口把商鞅給殺掉了。這件事也被認為秦孝公很傻很天真。

(舜帝畫像)

可以說,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君王的得位方式,不再是看君王的德行,而是看君王的武力。

後來秦始皇當皇帝,以及劉邦建立漢朝以後,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一直採用的都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得位模式。

為什麼我說“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得位模式是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的呢?其實除了堯舜禹時期,此後的夏商周上古三代。一個朝代代替另外一個朝代,雖然也憑武力,但是,一個君王能不能坐穩,還是要看他的德行的。周武王伐紂,所有的理由都是紂王這個人無道,德行不好。而且周武王取代了殷商以後,他並沒有對殷商趕盡殺絕,而是把殷商的祖籍地封給了他們,宋國的祖先就是殷商。

封建社會以後,這一套完全變了。此後也有過禪讓的事情,比如說王莽得位、曹丕得位、司馬炎得位、趙匡胤得位等等。打的旗號雖然是禪讓,其實是暴力。

正因為封建社會兩千多年,發生了那麼多的禪讓事件,幾乎沒有一件是真正的禪讓,都是逼宮的結果。所以,我們的歷史大咖們、教授們就用這樣的思維去反推堯舜禹時期,覺得堯舜禹時期的禪讓,也是逼宮的結果。

這顯然是不對的。為什麼不對了?我覺得是我們的歷史大咖們、教授們沒有搞清楚堯舜禹時期和封建時期兩種得位模式的根本區別。

(禹帝畫像)

堯舜禹時期的得位是能人模式。比如說你能治水,比如說你能治病,比如說你發明一種新的生產技術,比如說你能打敗其他部落保護本部落百姓的安全,你是能人,老百姓就擁護你,不會再去擁護其他沒有能力的人。

那時候的百姓為什麼擁護能人呢?因為只有能人,才能給本部落的人帶來食物,帶來安全,帶來健康。否則,你這個部落就算不自生自滅,也會被其他部落給兼併。所以,老君王把王位傳給能人,也是不得不做的一個選擇。

當然了,也有人可能說,老君王在傳位的時候,有些心不甘情不願。比如說,堯其實不想把王位傳給舜,而想傳給他的兒子丹朱。這種情況也是可能的,自私的心,任何人都有。但是,假如堯想傳給丹朱,老百姓不服呀,大家不去擁戴丹朱呀。也就是說,舜用不著逼宮,老百姓就已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所以,認為堯舜禹禪讓是逼宮,這是以後世小人之心,度先賢君子之腹啊!


張生全精彩歷史



答:《莊子集釋》卷六下《外篇•秋水》中有語云: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堯、舜、禹時代,那是一人受役於天下人,奉行的是禪讓;後世卻是以一人而驅役天下人,所以產生了逼宮之論。

時勢已易,環境不同,以此時此境的人很難理解彼時彼境的人的想法和做法的。

舉一例,戰國以後,兵家奉行“兵者詭道也”,用兵必須善於使奸、使詐,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無所不用其極,盡一切可能把破壞力發揮到最大,盡一切可能消滅對方有生力量,不但白骨遍野、流血漂櫓,焚宮毀室,拆城平樓之事也屢見不鮮。

所謂“慈不掌兵”是也。

但這種行為和思想,在春秋以前,是要受到鄙視和譴責的。

春秋時期的戰爭,是貴族的遊戲,只有士以上階層才能揮戈驅車走上戰場,下等平民包括奴隸,人家根本就不帶您玩。

而且,打仗也有諸多講究,比如“不重傷”(不打受過傷的人)、“不禽二毛”(不俘頭髮斑白的人)、“不以阻隘”(不憑藉險隘的地形)、“不鼓不成列”(不攻打還沒有列陣好的敵人)等等。

此外,還要求不能趁敵國國君去世舉辦喪禮的時候發起攻擊,也不準趁敵國鬧饑荒的時候發起戰爭。兩國交戰,失敗的一方,逃過一百步就不用再逃;得勝的一方,追擊了五十步就不能再追。

晉楚邲之戰,晉國軍隊被打敗,還沒逃夠一百步,戰車陷進了泥坑,動彈不得,追上來的楚國士兵為了讓晉國人逃離出一百步範圍,積極幫晉國人抽掉戰車前的橫木,協助晉國戰車逃出了泥坑。

看,這樣的戰爭真是“君子之爭”,紳士風度十足。

晉國士兵逃出了楚軍追擊範圍,為了挽回面子,還說什麼“吾不如大國之數奔也”,說逃跑還是楚國人有經驗。

而就算真正到了生死關口,參加戰爭的士族也能保持著優雅的貴族風範,如公子成與華豹在戰場上狹路相逢,華豹率先射了公子成一箭,沒有射中,又抽出第二枝箭準備再射。公子成不滿,大呼:“不更射為鄙!”按照當時的規矩,應該是你來我往,雙方一人一箭交替攻擊的。華豹聽了之後,就放下了弓箭,讓公子成回射,結果就被射死了……

以上戰場上的表現,以後世人的眼光看,根本就理解不了。

甚至,春秋末期、戰國初的人,都覺得可笑了——宋襄公當時就被人笑話了一輩子。

同樣,本來堯、舜、禹時期的禪讓都是很真誠,很有道德範的行為,但後世人眼中的禪讓、或能看見有詳細記錄的禪讓,那是王莽、曹丕、劉裕、朱溫等舉著屠刀式的、血淋淋的禪讓,就想當然地認為堯、舜、禹的禪讓是一種赤裸裸的逼宮了。

而當歷史上燕王噲要禪讓國君之位給宰相子之、秦孝公要禪讓國君之位給商鞅,他們就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了類似宋襄公一樣的嘲笑。

甚至,劉備在白帝城真心實意的託孤,也被人認為背後埋伏有刀斧手——一旦諸葛亮出聲應允,馬上就會人頭落地。

這些,都是在以己之心來度古人之腹。

說到這兒,我知道,可能會有人拿《竹書紀年》來說事。

說《竹書紀年》的《五帝紀》可不是寫了嗎?“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舜放堯於平陽。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這不是逼宮又是啥?

其實,《竹書紀年》也不過是戰國人的作品,類似的記載,也根本不是什麼新鮮事,《韓非子•說疑》不也寫了嗎?“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

想想看,春秋末期的宋襄公都會遭到戰國人的無情嘲笑,則戰國人又怎麼能理解上古時期堯舜禹禪讓行為的純粹性呢?

最後想說的一句,古人的思維也許沒有我們現代人複雜,則我們現代人就不要輕易地以今度古,以現代狹隘的眼光揣度古人的行為和制度。


覃仕勇說史


《史記》說是堯舜禹禪讓,《竹書紀年》說不是,《韓非子》說是逼宮,甚至李白的詩也隱約說是逼宮。湘妃

竹上為什麼是湘妃淚?舜一大把年紀,退休後不在中原安度晚年卻到當時還是蠻荒之地的湖南,不太合乎情理。當然,也可以辯說是舜品德高尚心繫邊疆。

《三國演義》裡,曹丕強迫劉協禪位後說,終於明白堯舜禹禪讓是什麼回事了(舜禹禪讓,我今方知)。龍久於池覺得堯舜禹之間的禪讓是存在的,甚至有隆重的禪式儀式,但就像漢獻帝劉協禪位一樣,再隆重的儀式也改變不了“被禪讓”的本質。

統計局的數據清晰地雄辯地說明大家收入都漲了,而你卻嘴裡說心裡也說工資沒漲。官方的統計局沒錯,就像太史令司馬遷沒錯一樣;你的工資條和銀行卡都證明你沒哭窮,就像韓非子沒撒謊一樣。為什麼,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

在禪讓儀式上滿面笑容,在禪讓儀式前滿眼淚水,堯禪讓後被關起來,舜禪讓後被流放。這並非不可理解。堯舜禹時期完全是父氏社會,私有觀念也很長時間了,對個人或小團體的利益認識不再單純原始,部落、部落聯盟或國家雛形之間的利益矛盾是存在的,部落首領們的政見也未必一致。人類從矇昧到開化,必然伴隨著個人權力野心的出現,同時聖明和優秀的標準也不唯一,禪讓制會越來越讓有些人不服氣。

有財產留給兒子的意識,就會演變出權力留給兒子意識,當然這種意識演變有一個過程。禹的兒子啟無視禪讓制度,奪權建夏,這種行為不應該是沒有過渡地憑空產生,而應該有思想的鋪墊。龍久於池認為“堯幽囚舜野死”的假禪讓,就是武力奪權和權力世襲的演變過渡期。堯舜禹之前,部落聯盟的首領禪讓制度或許是真的,或許已執行了很多代,到了堯舜禹時變味了,到了啟時就被扔了。

啟扔了禪讓制,撿起世襲制。但後世有人天真地撿起禪讓制,這就是燕國噲禪讓,燕國因此大亂。和燕王噲一樣,古人很多人對禪讓制充滿嚮往,儒家更是不切實際的美化禪讓的堯舜。杜甫說“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可見堯舜禪讓是文人對聖明的心裡寄託。

堯舜禹禪讓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歷史真實性並不重要。

在信息不通暢、交通不通暢的上古時代,堯舜是很愉快地禪讓還是被迫禪讓,這種政治秘密現在沒辦法考證,除非當事人託夢。


龍久於池


禪讓的意思是把自己的位置主動讓給品德高尚而又能力出眾的人,是一種溫和的權力交接方式,在上小學的時侯,歷史書上寫著堯禪讓給了舜,舜禪讓給了禹。

《尚書》的《堯典》中有一則小故事,堯在位70年後,他的兒子丹朱不成器,不得百姓愛戴,舜是堯的女婿,能力出眾,幫助堯處理政務,但他然推薦丹朱治理南河8年,直到賢能之人和百姓都向舜靠攏時,堯才嘆息道“此乃天意啊!”堯斷絕了讓丹朱從政的道路,讓位於舜。

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子說,舜逼堯,禹逼舜。舜即位後,立即除掉了共工,終,鯀,歡兜等一拔在堯在位時的名臣,使天下臣服,所以說是有權力鬥爭的。

由於舜處死了鯀,而鯀又是禹的父親,禹因治理黃河水改道有功而登大位,禹登上大位後,強令舜南巡而不幸病死途中(史記書)。實際上是流放,舜當時年老體哀,結果病死在長江邊上。而他的両個妃子娥皇,女英都不在身邊,“帝崩,二妃啼,以涕揮竹,竹盡斑”這就是蕭湘竹的由來。舜死得如此孤獨,又如此奇蹺。

記得《三國演義》上有一段,當時漢獻帝把皇位禪讓給了曹丕,曹丕說“舜禹受禪,我今方知”他知道了什麼?他知道了,禪讓那件華麗的外衣下面,是誰的實力強,誰就登上那個位置。


關山明月779


堯和舜之間不好講,舜和大禹之間,從現存的史料分析來看,還是有很強逼宮意味的。

為什麼會這麼說,下面將結合史料,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一談舜和大禹之間的權力更迭。

  • 大禹治水,歷經13年,取得全面成功,也獲得空前的社會威望——功高震主。

  • 大禹舉行塗山大會盟,最高盟主舜帝居然沒有參加,權力開始被架空。——大權旁落。

  • 治水總結大會,大禹和最高司法官皋陶結成政治聯盟,確認自己的治水功績。舜帝沉默寡言,也只能順勢而為,承認既成事實的大禹權力地位。——這是逼宮。

  • 大禹以特殊方式脅迫各族群首領站隊,舜帝的兒子商均無法對抗。——順利繼位。

大禹治水,大獲成功

這次治水,是一項規模龐大,歷史長久的工程。其中所需要的社會動員深度,各方協調方式、種種社會組織法度、實際施行能力,即或在今天看來,也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實現的。

依據星散的史料,大禹治水的組織情形,大體如下:

大禹發動了天下各大族群參與治水,在領導層形成了以大禹(夏朝奠基者)為最高領袖,以殷契(商朝先祖)、后稷(西周先祖)、伯益(秦朝先祖)為輔助的領導集團;在治水力量架構上,則形成了以禹族為核心力量,以其餘三族群為主幹力量的某種社會組織形式。

看到了吧,這可以說是一個空前的權力和組織架構,夏、商、周、秦四大族群全部參與治水,並且以大禹為最高領袖,掌控全局,而且掌控了13年之久,這對舜帝的最高盟主權力不可能沒有衝擊。就好比一個皇帝將所有的軍政大權交給一個大臣去主宰13年,13年之後,權力軸心能不發生漂移嗎?

更為可怕的是,掌控天下核心力量的大禹取得了治水的巨大成功,同時也獲得了空前的社會威望,這就不僅僅是功高震主了。人心向背,權力漂移,勢必在所難免。

塗山大會盟

治水完成初期,大禹立即以在治水中形成的巨大威望為基礎,大會天下族群首領於塗山。文獻的記載是:

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

這次會盟相當成功,各族首領都來了。值得注意的是,這很有點像春秋霸主會盟的意味,但是當時的最高盟主舜帝居然沒有參加。這顯然不是尋常的以最高聯盟權力名義召開的天下會盟,而是以大禹治水權力機構名義召集的首領會盟。在整個社會意識還處於相對樸實甚或矇昧的近古社會,這是極其反常的政治事變。應該可以說,塗山大會盟,標誌著舜帝的大權開始旁落,而大禹的權力基礎正式形成。

治水總結大會

治水完成之後,舜帝召開了一次極其重要的小型總結會議。這次參會的只有四個人:舜帝、大禹、伯益、皋陶。其中,大禹與伯益,顯然是兩個治水的彙報者。皋陶,則是當時權力很大的最高聯盟“大法官”,似乎擔負著某種仲裁職責。


值得注意的是,大禹、伯益、皋陶在整個會議上相互呼應,一唱一和,我們有理由相信此三人已經結成了高層政治同盟。這次重要會議,實際上成了皋陶的頌揚會和大禹本人的表功會。舜帝全程則沉默寡言,最後也只能順勢而為,承認大禹治水的巨大功績和已成為既成事實的大禹權力地位。

文獻記載的皋陶讚美大禹之詞:

敦序九族,眾明高翼。近可遠在已!於!在知人,在安民。行有九德,百吏整肅,五刑五用。

接著的事實是:

  • “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則禹,不如言,刑從之。”,這就是說,皋陶開始以最高聯盟權力的名義下令:全社會必須服從大禹,否則,以刑罰處置!

  • 隨後,“帝舜薦禹於天,為嗣”,這就是說,舜帝舉行了祭天儀式,將禹的功業告知了上天,並正式舉薦禹為自己的最高權力繼承人。


從總總跡象看來,這不就是逼宮麼。

政治站隊

據史料記載,舜帝三年葬禮之後,大禹避開了居住在聯盟中樞的舜帝的兒子商均,離開了聯盟權力所在地,搬回陽城老家去了。結果是,所有族群的首領,都沒有去朝拜居住在最高聯盟權力所在地的商均,反而都趕到陽城來朝拜大禹了。

這個事情,表面上看似大禹的與世無爭,實際上,意圖很明顯,就是迫使天下各族群站隊。因為此時的大禹不僅大權在握,又有皋陶的鼎力支持,應該是相當自信的。否則,不如言,刑從之。

從以上分析來看,後期的舜帝不僅大權旁落,自己的兒子更是無法和大禹抗衡,並且大禹也採取了一連串咄咄逼人的動作,有明顯的逼宮意味。此時,看清形勢的舜帝,唯有順勢而為,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


積翠古亭


可以這麼說在魏晉政權更迭之前,世人都以為堯舜禹之間的領導轉化是通過禪讓來實現的,這也是儒家孔子一直所提倡的天下有德者居之,另外在傳統儒家思想中,禪讓一直都是聖賢明智的象徵,堯舜禹的禪讓,正好符合孔子所追求的聖人治國的道德思想。

可偏偏在西晉的時候出土了一個先秦時代的書籍即《竹書紀年》,這裡面記載堯舜禹取得天下是通過逼宮來實現的,一下子粉碎了人們的認知,然後就有了後世關於題主所說的爭議。


其實在這個爭議之前曹丕通過禪讓取代漢獻帝的時候說過一句話:舜、禹之事,吾知之矣。他作為帝王,這時的一句話意義不言自明,即曹丕認為古代一直所說的禪讓原來不過如此。

再後來竹書紀年的記載似乎驗證了曹丕所說的話,然後就有一部分人認為堯舜禹的禪讓只是勝利者編織的美麗謊言,因為畢竟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對於幾千年的發生的事,誰又能說的準呢?也許野史即是正史。其實我們除了有批判的態度之外,心向陽光,心存美好,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兒。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虞舜禪讓被傳為美談,其實在我看來不過是政治需要和教化需要而已。傳承和禪讓在無數次歷史時光中都被後世史學家和學者進行過藝術加工,目的無非是以史為鑑奉勸君子教化民眾,最終目的不過是儒家治國理念的美化於傳播。

作為美德這個故事很有教育意義,但真相往往讓人寒心,不過是包裝過後的政治鬥爭而已,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無論時光如何流逝,世間的道理是不會變的。

下面我們一起剝絲抽繭看看真相吧

史書載:堯在16歲時就顯示出了傑出的能力,也因此在初三這個年紀,就被部落族人推選為領袖,這一成領袖就一口氣幹了70年,直到86歲那年,因為年老體衰,覺得該換人啦。於是便聚集族人,讓他們推舉賢能的“接班人”。

老大要退休,還要下面人選新的接班人,這是好事情。於是大家就各抒己見,最後一致推薦品德兼備的舜,而堯為了對舜加以考察,或者說其他目的,首先就召女婿,一口氣將自己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全嫁給了他。

舜嗎在中國古代史上是個另類,因為天生重瞳(有可能是白內障)。這個缺點讓他從小在家就不受待見,家人幾次都想謀殺他,但舜很聰明,每次都死裡逃生。不僅如此,他還以德服人對父母更恭敬,對同父異母弟弟更關心。

如此高尚品格,讓舜獲得堯的信任,在加上是女婿,於是通過考察期,堯把治理天下權力交給他,自己去養老。八年後,堯94歲高齡去世了,舜就正式做了帝王。

這就是歷史書上所說的“堯舜禪讓”故事,也就是所謂的“舉賢說”。

可惜美好的故事都破綻百出。

荀子在《荀子正論》中說:“夫曰堯舜禪讓,是虛言也,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

法家韓非也說,堯舜 “禪讓”,是“臣弒君”。他在著作《說疑》 中寫道:“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架,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

唐代劉知幾在他所著的《史通》中也說:“舜放堯於平陽”。意思是說舜奪唐堯帝位後,把堯流放了,又說舜是給禹趕到蒼梧而死,並非傳統史書上所記載的是病死的。

許多讓都對堯舜禪讓行為提出質疑,那麼我國最早有關堯舜禪讓記載是在何時呢?

據史料看,最早“禪讓”記於《尚書》《堯典》。除《尚書》外,提到“堯舜禪讓”的還有《論語》 《孟子》。

而《論語》中關於堯禪讓於舜並非出自孔子之口,而是後人附會之作。而孟子本人其實對“禪讓”這事態度是非常曖昧的。

孟子高徒萬章曾問:“堯以天下與舜,有諸?”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

章又問:“然則舜有天下也,孰與之?”

孟子曰:“天與之?’

後代無數學者也對堯舜行為表示懷疑

據《史記》記載,舜取得行政管理權後,便開始“舉十六相” “去四凶”。

所謂“舉十六相”,就是舜把被堯長期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的“八惜” “八元”同時啟用了。這些人原本都是堯的反對派。

所謂 “去四凶”就是把堯寵信的渾沌、窮奇、禱杌、饕餮,同時除掉。

這一舉和一去,不就是政治鬥爭嗎?舉出的16相就是自己新的統治班底,而去掉的四凶就是原來的元老派,經過這一系列政治準備,舜徹底將堯架空,於是他就開始了自己的舉措,那就是“軟禁堯”誰都不能見堯,被軟禁的堯無奈,只能宣佈傳為於舜,不僅如此,還將對自己位置有威脅的堯的兒子流放到丹水。

通過一系列權利鬥爭徹底獲得權威的舜開始啦自己的統治,不過幾十年後其實他的結局也不好,自願禪讓不過是被迫,這點可以從舜最後的死法看出來。

歷史書上記載舜的是這樣死的。

舜南巡,死於蒼梧之野,葬於兒嶷山。

這句話也是錯漏百出,一個帝王,死在南巡道路上,感覺和秦始皇類似吧。絕對死於非命。

真相其實不過如下

表面看舜是個能體察民情的好領袖,晚年還到處視察,南巡到蒼梧地區最後不幸病逝。

聽到舜死的消息,他的兩個老婆“娥皇女英”跟到蒼梧,卻抱竹大哭,雙雙投水自盡。

問題就出在這裡,當時的蒼梧之地不過蠻荒之地,人煙稀少的邊遠地區,有必要南巡嗎?還是在100歲的年紀?老婆孩子還不跟在身邊。這絕對有問題啊。

那麼不是南巡到底是什麼?

其實無非是是逃亡或者流放,絕對如此沒有別的解釋。

首先:只有逃亡的人才會慌不擇路,到處跑,連家眷都不帶。

其次:只有被流放的人,才會去蠻荒之地,家眷也不能跟隨。

那麼以上目的為何?不過是為了爭奪權利而已。

由此可見:所謂的“禪讓故事”不過是被美化的政治鬥爭而已。真相不過是“堯”被軟禁,最後傳為給舜,以求自保,而舜更慘,被流放或者說被追殺,無奈死於異鄉。

最後獲得“舜”權位的“禹”終於學聰明啦。什麼鳥禪讓,我不讓啦,玩表面功夫累不累,誰實力強誰是老大。於是廢除“部落選舉”開始一家專政,建立夏朝。

探究過歷史真相之後,其實政治的核心絕對不是所謂美德,而是實力。就像後來曹丕代漢說過的話一樣“今日方知上古禪讓之真諦。”這真諦是什麼,以權勢相壓迫之後的所謂名正言順而已。。。

事情就是這樣滴!


阿斗不傻


如果按現在人的口吻來說確實是逼宮。

最早的部落首領是帝嚳(ku),子姓,後來帝嚳的兒子帝掣繼位,唐地的放勳趁亂奪取了首領,並與東夷生番的后羿聯合幹掉了東夷熟番十日部落,而這位謀反的放勳就是被儒家稱頌了幾千年的

堯!

後來,堯在大西北爭取民心,一位貴族後代,重華看準了這個機會。重華的童年灰常的慘,老爸是瞎子,後媽天天欺負他。但是他還是很孝順,照顧他的混蛋爸媽很是仔細。之後,重華就開始像競選班幹部似的四處宣揚自己的感人的美德故事,逐漸在部落裡獲得了威望。

堯一看,誒這小子不錯呦,於是一感動,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了重華,把重華提拔為自己的小弟。

重華的野心開始顯露,此人沒事就製造輿論攻勢,找一大幫百度水軍,讓自己和堯的兒子丹朱都上了熱搜:

驚!重華童年竟如此悲慘,孝心令人雙淚俱下。

爆!丹朱竟不學無術,官方爆料丹朱繼承首領之位無望。

最終,顯而易見,重華髮動政變,這位重華就是被儒家稱頌了幾千年的

舜!

可惜的是,堯在位時,曾派了一個治水高手――鯀,去治理洪水。可這人還沒治完水,舜就派人把他給做掉了,還編了一個什麼故事,在這裡就不贅述了。可是鯀的兒子禹竟然沒死,這人就像趙氏孤兒一樣,白手起家,自己創業,聯繫了很多不服“舜”這個公司的人,逐漸壯大了實力。而此時洪水氾濫,舜沒辦法,只能讓禹去治理洪水,最後,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成功完成老爸的遺願,並在途中團結了幾大部落,深得民心。

禹還給自己的部落取了一個屌炸天的名字――夏后氏。最後,可想而知,舜就在“南巡途中”野死了。

沒錯!這又是被儒家稱頌了幾千年的

禹!

後來,由於禹治水太牛了,所以眾人都推薦禹的兒子,啟去擔任下一屆首領,世襲製出現了。

其上是以《竹書紀年》與安森垚先生寫的《祖先》為根據寫的。如有哪裡不對,請及時糾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