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之母賈敏去世,賈母邢夫人王夫人等為何不去奔喪?

太多的不該


這個問題是誰提出來的?出來走兩步!我們看一部小說,只是看小說呀,我們需要把小說裡的人物裡面,所有人物的祖宗八代都考證一遍嗎?如果我們把每個人物的吃喝拉撒,生死禍福都講一遍的話,只怕是一億文字也說不清了,那作者也不是刪改批閱十五載了,需要刪改五百載。

首先,本部書的重點不是林如海夫婦,所以他們的喪禮只是需要一筆帶過即可,因此文中只是交代賈夫人沒了,黛玉沒了母親。

其次,古代人肯定是人病重了會通知親戚來看,比如林如海病重就寫信來接黛玉。而賈母派黛玉回去時,也派賈璉前往。那麼可知,賈璉就相當於賈政一樣,是主理賈府的外客事宜的。

那麼也可能賈敏不行了的時候,也曾經派出過人至林府弔喪。但是因為這不是本文的重點,所以略過不寫。

比如秦可卿死的時候,那時秦鍾就是在的,但是秦父並沒來,並且作者也未寫及秦鍾來拜賈蓉等。那些親王來路祭,那也都是男人出面路祭,沒有把女客推上去的理。賈府也安排有女客來家中弔喪,那都是有女的管事的照應上香等,並不見女客來拜問賈蓉或者是賈珍。即便是慰問,也只應是奴僕傳話。

所以賈府的女兒沒了,至多是她的兄弟侄兒輩去下才是正理,一來賈母老了,經不起顛簸和傷心。也沒有父母去墳頭哭送的道理。這也屬於外交方面。


二來,死的是女眷,林家沒有主事的女眷來接待,所以賈府的女眷也不能拋頭露面的。她們只能按禮派出家人前去弔唁,所以這些家人奴僕只能是見到主人林如海,間接的問問黛玉的近況,然後回去覆命,畢竟男女授受不親,何況一個下人,怎麼有資格見千金小姐的面。

所以後面才有賈母派了男女船隻去接黛玉。大家看清楚文中提到了男女船隻,意思就是賈母派過來的也有女奴,這也就是證明,賈家和林家都是有禮數的人,他們不會讓黛玉和男僕們接近,而林家在賈家這麼周全的派人來接的時候,因為林家無人,林如海不便親送,所以才派賈雨村護送黛玉到京。

因此我覺得題主看書之外,需要修習或者考究下古代的喪葬禮儀再說,當然這樣提問交流也是可以的,沒有交流怎麼學習進步?


荷唯洛之戀


這個問題貌似是個問題,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賈母對黛玉說:“我這些孩子,所疼者獨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連面也不能一見,今見了你,我怎不傷心?”相信此時賈母見到黛玉,睹人思人,所說一定是發自肺腑。那麼,既然有這樣深切的骨肉之情,賈敏去世為什麼賈府沒有人去奔喪呢?我分析理由有二:

首先,客觀上說路途太過遙遠不便於奔喪。

賈敏去世時,林家還在揚州,賈家在京都,兩地相距一千公里。報喪的信送到,賈家再派人去奔喪,這一個來回的時間我們算算少說也得一個多月,而死人是存放不了那麼長時間的,即使是賈母和王夫人等去奔喪,也見不上最後一面了。所以中國自古以來奔喪用的是一個“奔”字,表明了要趕時間,遠途你是趕不上的。當年交通不發達,讓賈母這樣上了年紀的人舟車勞頓,連續趕路,顯然是吃不消。

其次,更主要的是這件事跟書的主題關係不大。

《紅樓夢》帶著部分神話色彩,作者在開篇就介紹了神瑛侍者和絳株草的故事。讓林黛玉投胎在林如海和賈敏這樣的一對夫妻為父母,只是強調黛玉的出身高貴,同時也交待了她才學的來源。之後林如海和賈敏在書中就完成他倆的歷史史命了,不需要再作交待了,所以將他們倆寫死掉,一切都是為了鋪墊主人公黛玉的身份的。如果在這期間大肆安排一個奔喪的情節,這書就像寫文章一樣走題了。所以,作者主觀上也不可能去寫這個。

所以,對於《紅樓夢》而言,賈敏與賈母關係再親,不管是主觀上還是家觀上都不可能安排奔喪這一情節。如果以此類推,那類似要寫的情節就太多了,小說都不會這麼寫。得順著主線往下捋,而不是寫下許多旁枝錯節。


蘇小妮


“賈夫人仙逝揚州城”的回題提示:賈敏只是賈夫人,而不是林夫人,假夫人也。換言之,林如海的真夫人並不是賈敏,賈敏也不是黛玉的母親。賈敏既然只是林如海的假夫人,那麼,即便就是林如海的真夫人仙逝,也與賈家無關,賈家也就無需因林夫人的仙逝派人奔喪。

賈府主子初見黛玉時,從賈府眾主子的想法以及與黛玉的對話中可知:賈敏自生了黛玉起,就從沒帶著黛玉回過賈府孃家,賈家主子在此之前也從沒見過黛玉,也從未了解過黛玉的基本情況。包括賈母在內的主子,就賈敏如何得病,如何請醫服藥,如何發喪等,此前均一概不知。這也說明,賈夫人就是林如海的假夫人,賈敏只不過是黛玉的假母(賈母)而已。

秦可卿死時,除賈母和住大觀園的姑娘們沒去參加葬禮,邢王二夫人和“亻”輩到“艹”字的爺們,都去參加了葬禮(賈環沒去,那個時期可能已死了)。可是,賈夫人仙逝揚州城的消息傳到賈府孃家之後,賈府竟然沒派任何人趕赴揚州奔喪,這個事確實說不過去。揚州距京城路途遙遠不便前往奔喪,賈家即便派人前往揚州也已趕不上賈敏下葬,等等,賈家沒派人奔喪的各種理由就是胡扯。死了條狗,都有主子管。揚州城堂堂巡鹽御史夫人死了,孃家居然不派一人前來奔喪應面子,巡鹽御史還要臉不要臉?這官還怎麼當呢?

賈敏仙逝揚州城才個把月的時間,賈母就派了男女船隻到揚州接黛玉。當時,賈母也沒派個把爺們或娘們作為孃家的代表一同前往揚州順便給剛下葬的親生女兒燒上一些香錢紙火祭奠一下。可見,賈敏是賈母的女兒,是林如海的妻子,純屬假語存言。

賈敏要真是史太君女兒的話,林如海就絕不會讓黛玉進賈府了。賈母的親生女兒才剛死,他不派一人趕來奔喪,也不安排一人順便祭奠一下女兒,這麼一個無情無義的老岳母,哪個男人會放心將親生的獨女交給他撫養管教呢?

九月初二日,寶玉祭奠金釧返回時,黛玉還提到王十朋不通。九月初三日,是林如海的祭日(假語存言),當天也沒見黛玉不拘在哪裡舀上一碗水祭一祭林如海。九月初三日這一天,林如海捐館揚州城,賴尚榮捐官傳喜訊,作品刻意將黛玉九月初三日的活動寫得一清二楚,意在提示:賈夫人仙逝揚州城,林如海捐館揚州城,均屬假語存言。


夜舞風花雪夜


《紅樓夢》的故事發生在哪裡,見仁見智。南京說是受到紅學考證的說法,認為金陵十二釵,既然是金陵就一定發生在南京。就算不是也是事實發生在南京,被作者移花接木引到其他地方。北京說是根據小說中的方位描寫,根據時間和空間計算,以及元明清六七百年時間京城都在北京,紅樓夢雖然模糊年代,但就像現在的小說寫到首都都是指北京一樣,賈家所在都中“長安”就是北京。我個人傾向故事發生地是北京,至於金陵十二釵,她們的祖籍都是金陵地區,並不違和!

之所以說清楚《紅樓夢》事發地,主要講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話題是林黛玉母親賈敏死後,賈母王夫人等為什麼不奔喪呢?這個話題其實特別簡單,但也值得一說。



一,路途遙遠

寧榮二府有兩座,祖籍金陵石頭城有一座,書中賈雨村說遊覽金陵看到了,賈家人不在,鴛鴦父親金彩在那看房子。京中一座,大觀園所在地,賈家現在人所住。如果賈家居住的京中是北京,兩者距離千里。根本不具備親人間奔喪一說。

賈敏嫁給姑蘇林如海, 當年兩家並不遠,又同朝為官。按理林黛玉的年紀都應該是京城出生,林如海出任蘭臺寺大夫算是皇帝的秘書,沒理由不在都中。隨後林如海出任巡鹽御史,官邸設在揚州,與身在都中的賈家距離就非常遠了,賈敏死在揚州,賈家人根本來不及奔喪。


二,長幼有別

古人的長幼尊卑觀念非常重,白髮人送黑髮人最悲哀。即便賈敏在京中去世,賈母都不太可能到場,中國人即便現在依然如此。賈母年紀當時六十多歲,以現在眼光看來不算大,可古人七十古來稀,能活過七十的很少,賈母已經算絕對高齡,估計賈敏的死,都是很小心告訴賈母,更何況參加葬禮了!

如果賈敏死在京中,賈家人一定會到場,類似秦可卿葬禮,除了賈母沒去,其他長輩也都到場。但死在揚州,哪怕賈家在金陵,也只可能派男子如賈璉等子侄去,賈政等哥哥一般也不太可能到場。這就是古人奇怪的長幼尊卑和空間觀。


三,古人出行不便

古人出行是件大事,絕不是隨意就可以出門,也要翻皇曆。短途出行還可以,但長途就需要各種手續路引,這種手續對於賈家當然不是問題。可賈母等人要出門,就不是幾個人的事,所以基本不可能成行。賈母在賈政打賈寶玉時所謂收拾行李回金陵,也不過隨便說說,根本不可能說走就走,就算走也是呼啦啦幾百人,可謂勞師動眾了,更別提只為了奔喪,根本不可能。林如海病危,接林黛玉回去,賈家也不過派了賈璉隨了林黛玉回家。死後別人也根本不去,主因就是路途遙遠,出行不易。

說到出行額外聊一句關於劉姥姥救巧姐兒的事我認為絕不可能奔波超過百里。一旦如此,劉姥姥絕對無法完成,就被當盲流遣送回來治罪了。古人只有在水旱大災年才允許逃荒,否則只能老死原籍,就算冷子興,還不是被人告發是盲流,讓老婆來求丈母孃周瑞家的想辦法。

綜上三點可以看出,古人奔喪除非晚輩至親兒女才可能千里奔喪,否則長輩幾乎不太可能長途奔喪。第一是距離限制,第二長幼有序,第三齣行不易都是限制遠行的主因。所以,林黛玉母親賈敏死的時候賈家幾乎沒人到場,也來不及。反倒過後賈母才派人接林黛玉。通過此事,我們也可以證明,無論紅樓夢是否是作者自傳,以及紅樓夢故事是否有原型,故事發生在哪裡,但在紅樓夢空間設定上,有大觀園的賈家絕對是在北方所謂京中就是北京而不是南京無疑的。這一點與紅學考證其實沒有嚴格關係。屬於文本設定。

注:君箋雅侃紅樓只參考《紅樓夢》前八十回。八十回後不做參考!

君箋雅侃紅樓,多歧為貴。你的關注將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關注一下,歡迎收藏轉發。非常感謝 !


君箋雅侃紅樓


從另一觀點看,賈敏死的突然!沒有重病時間讓親人探視機會,再煮只關家也不敢去探視,是什麼原因呢?因小說是有原型的!林家原型被抄家了,賈敏原型因此急病而死!才有黛玉三年母孝未守就去外婆家避難的故事呀,也解釋了為什麼那麼小的黛玉王夫人為什麼不待見她的原因了!如果是你你會待見一個罪犯的夫家親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