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拒絕”上市?現在的小黃車靠什麼拯救自己

如今“共享經濟”應該是一個比較流行的詞語了,說到共享經濟,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共享單車了,ofo小黃車也曾是共享單車的先驅者,而如何已經徘徊在生死邊緣,被一系列負面消息纏身,退押金難、人去樓空等等,12月6日,有媒體曝出ofo創始團隊為了謀求上市的機會,正在求助政府官員,但是這一消息被ofo否認了。那麼ofo小黃車從獨角獸到燙手山芋,經歷了什麼?

ofo“拒絕”上市?現在的小黃車靠什麼拯救自己

上市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是很重要的,上市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和資本注入,但是就當下ofo面臨的境地而言,真的會有人去投資ofo?對於謀求上市機會這一說法,ofo表示“不屬實”,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ofo在否認傳聞了,就如之前曝出的一系列負面新聞一樣,ofo每一次都是矢口否認,但是ofo面臨的危機已經是無法否認的事實了。

ofo的巔峰時刻

在一開始,小黃車還沒有摩拜這個超強的競爭對手,那時候共享單車市場的競爭也不是非常的激烈,ofo就在校園中開始了它的成功之路,在大學的校園中,經常看到來來往往的同學騎著單車,而戴威是北大的研究生,於是他就想著,何不出租單車呢?於是2015年,戴威在北大投放了200輛小黃車,為了節約成本,戴威推行共享計劃,就是你共享了一輛單車,你就可以擁有小黃車的使用權,這是一個循環,小黃車的數量增多,而用戶也將增多,這就是共享經濟。

ofo“拒絕”上市?現在的小黃車靠什麼拯救自己

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是最先嚐到美味,戴威的這一想法,深受當時學生們的青睞,在很短的時間中,北大校園日均訂單就高達4000份,因為成功了,於是ofo這一共享單車模式也引起了資本的注意,於是獲得900萬融資,戴威還是一個比較謹慎的人,在獲得融資之後,還是比較保守的,並沒有向市場中,投入大量的ofo小黃車,主要針對的對象依然是學生,時隔一年之後,ofo小黃車的日均訂單已經達到20萬了,用戶量也翻了幾倍。

畢竟校園的市場也是有限的,想要做大做強,還是需要走出校園的,於是在2016年10月份,在城市的街頭看到了ofo小黃車的身影,那時候因為費用廉價,而且便利,基本上人人都騎,再加上有資本的大腿可以抱,所以ofo小黃車發展的非常迅猛,獲得的融資也越來越多了,經過5輪融資之後,已經獲得了超2億的金額,2017年,ofo小黃車佔據了市場90%的份額。

ofo“拒絕”上市?現在的小黃車靠什麼拯救自己

雖然使用ofo小黃車的人有很多,但是卻是一個燒錢的項目,因為在短期中看不到回本,但資本還是看好ofo小黃車的潛力的,於是不斷的有資本注入,而ofo小黃車也在燒錢的路上一去不復返了,有資本作為支撐,其實對於一個新興行業來說,也許並不是一件好事情,會讓它迷失發展的方向,而ofo小黃車在資本的支撐下,開始盲目擴張,卻不注重業務本身,對於它的發展,也埋下了一枚定時炸彈。

ofo小黃車的衰敗

只要站在風口,連豬都能被吹起來,因為資本的加持,讓ofo小黃車偏離了發展的軌跡,ofo小黃車真的膨脹了,很多用戶發現小黃車越來越難騎,而且還有很多的壞車,如果不注重用戶的感受,那麼用戶肯定會流失,隨著共享單車這一模式的發展,出現了很多競爭對手,摩拜就是其中之一,在ofo小黃車拒絕了騰訊伸出的橄欖枝之後,而摩拜搭上了騰訊的這輛互聯網快車,而摩拜的發展速度也超越了ofo小黃車,在面對競爭對手的進攻之時,ofo小黃車並沒有及時調整戰略部署,而是一味的依靠資本來進行補貼,沒想到資金窟窿越來越大。

ofo“拒絕”上市?現在的小黃車靠什麼拯救自己

資本的注入,是為了有回報,所以沒有人會為ofo小黃車一直買單,ofo小黃車慢慢的已經入不敷出了,債務危機越來越嚴重,在今年8月份,就曾因 6815.11 萬元的貸款被起訴,不僅如此,ofo小黃車還拖欠多家物流公司的款項,高達上億元,ofo小黃車曾高高在上,拒絕融資,拒絕上市,而如今已經成為了燙手山芋,沒有人願意成為它的接盤俠。現在中國共享經濟十分的流行,像共享單車之類的產品已經走進了大家的生活,不過可能還有許多人對共享經濟不太瞭解,那麼大家可以看看《共享經濟:引爆新一輪顛覆性商業革命》。

本來共享單車這一模式還是很有潛力的,而如今卻因為資本的注入,而瘋狂的燒錢,走了下坡路,所具有的價值已經慢慢被壓榨的所剩無幾了,資本永遠都是向利益看齊的,沒有利益,其他一切都是無稽之談了,現在的小黃車靠什麼拯救自己?也許需要靜下心來,思考下未來的路了,穩紮穩打才是王道,你說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