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是哪八部?

用戶62736742947


金庸自己對“天龍八部”的解釋是,它們其實是佛教中的八種神怪,“各有奇特個性和神通,雖是人間之外的眾生,卻也有塵世的歡喜和悲苦”,由於為首的兩種分別是“帝釋天”和“龍”,因此合稱天龍八部,金庸用它們來比喻書中的一些主要人物。

“天龍八部”之首是“帝釋天”,他是佛陀身旁手持寶蓋的侍從,也是戰爭之神。“帝釋天”頭戴寶冠,身披瓔珞,手持金剛杵,身騎六牙白象,住於須彌山;臨死前有五種徵狀: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汗出、不樂本座。這個形象顯然對應著蕭峰“救天下蒼生”的胸懷+接近無敵的武功。

“龍”其實是大蟒蛇,中國人習慣的“五爪金龍”形象就是在其基礎上形成的。它身帶劇毒,是最崇佛的護法。古印度人認為下雨是龍從天海中取水灑下人間,還認為陸地力氣最大的動物是象,水中就是龍,因此將德行崇高的人尊稱為“龍象”。“龍”應該是段譽,他極為信佛,小說中又曾身染劇毒,後來百毒不侵,也與蕭峰並列全書兩大男主角,地位相仿。

“夜叉”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鬼神,人們一般認為它是猙獰惡鬼,其實在印度佛經中,夜叉固然面目醜陋,行的卻是善事,這樣看來,對應的很可能是相貌醜陋但心地善良的虛竹。

“阿修羅”一族十分特殊,男性極醜陋,女性極美麗。阿修羅王常常率部和帝釋天戰鬥,儘管敗多勝少,每次仍然要打得天翻地覆,人們常將慘烈的戰場稱為“修羅場”,正是由此而來。從這些特質來看,它很可能對應的是慕容復,他身旁有絕代佳人王語嫣,又次次與蕭峰(帝釋天)為敵,也每每處於下風。

“乾達婆”是一種不吃酒肉、只尋香氣作為滋養的神,身上發出濃冽的香氣,負責服侍帝釋天,據說“乾達婆”(Gandharva)這個詞在梵語中還有“變幻莫測”的意思;“緊那羅”則是歌舞之神,形狀和人一樣,但頭上生一隻角,所以稱為“人非人”,同樣侍奉帝釋天。這些描述很符合阿朱、阿紫姐妹,阿朱精於易容,讓人捉摸不定;阿紫外表豔麗而心如蛇蠍,姐妹倆最後都愛上了蕭峰,都追隨在他身邊,這點同樣符合。

“迦樓羅”這個名字或許讓大家感到陌生,但其實早在《西遊記》裡出現過,正是獅駝嶺最厲害的三當家——大鵬金翅鳥。傳說它以龍為食,每天要吃五百條龍,等體內因吃龍太多而積攢了過多毒素後,它就會上下翻飛七次,飛到金剛輪山頂上命終。它很可能是指鳩摩智,一則與段譽(龍)及天龍寺大師們為敵,二則他後來因偷學佛學功夫又不能自身化解,導致走火入魔。

最後的“摩呼羅迦”是大蟒神,蛇頭人身,智力又較低,頭戴鐵面的遊坦之外形怪異而善惡不分,武功也偏於陰毒,應當對應著這種神怪。


張不叄讀秦史


首先我要回答的是“天龍八部”,並不是大家想的,八部書的意思,其實,天龍八部是和佛學有著很大的關係,出自佛經,可以說是世間眾生的意思,更是說了,象徵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現在我先來講講,天龍八部,真正的意思是這樣的:

可以把他們分八個人物,這裡說到的就是分別象徵 天、龍、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 、緊那羅、摩呼羅迦,這八部。

一、“天”影射蕭峰。

二、“龍”影射段譽。

三、“夜叉”影射虛竹。

四、“阿修羅”影射慕容復。

五、“乾達婆”影射的人是兩人的結合,是阿朱和阿碧。

六、“緊那羅”影射阿紫。

七、“伽樓羅”影射鳩摩智。

八、“摩呼羅伽”影射遊坦之。

當然這部“天龍八部”當時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諸葛龍玉、天、龍、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與佛教有關的,象徵世間百態

當然說到金庸的這部《天龍八部》是一部奇書,一部傑作,而且是傑作中的一部絕作。

在金庸的小說中,我看到《鹿鼎記》,其實我感覺這一部書,可以和天龍八部相比較,我甚至會把他們稱為雙壁或“雙絕”。非常的好看,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像我一樣被這兩部迷上吧!

更有趣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兩部絕品,也是金庸小說中,內容最長的兩部小說,各有五十回,而說到其它的小說,最多在四十回左右,比如說射鵰”三部曲及《笑傲江湖》等,這些都是四十回左右。

當然這真是金庸自己說過的,長篇肯定要比短篇更加的好些,這也是用了一個很絕妙的說明。

更多的是因為《天龍八部》這部小說,真的是一部有關人心,人性,人生與人世的深刻的寓言,其講到了,大悲大憫,破孽化痴的真正意義正是這裡。

最重要的就是,我們不難看出,金庸寫這部的時候,真的很認真,而且這部小說或者寓言受到佛家思想的深刻的影響極為明顯。即如小說的題目,天龍八部,所以說,它是源於佛經的,而且其意在人與非人之間,非常的有意思。

還有就是,可以說到《天龍八部》浸透了佛家的哲學思想與美學思想。

那麼,我講了這麼多,你肯定是明白的了呢!


最愛勵志


以前看根據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天龍八部》,一直有個問題困擾著我。天龍八部到底是什麼。是這個電視劇有八部,還是電視劇裡有八種絕世武功,又或者是八個頂級武林高手?

後來才明白,武俠大師金庸是根據佛經內容來寫的。天龍八部有世間眾生的意思,寓意象徵著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背後籠罩著佛法的無邊與超脫。全書主旨“,有情皆孽”,作品風格宏偉悲壯,是一部寫盡人性、悲劇色彩濃厚的史詩鉅著。

“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崐遙見彼龍女成佛”。

以“天”及“龍”為首,崐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羅,七歸那羅,八摩聽羅迦。

天是指天神。在佛教中,天神的地位並非至高無上,只不過比人能享受到崐到更大、更長久的福報而已。

龍是指神。佛經中的龍,和我國的傳說中的龍大致差不多,不過沒有腳。


“乾達婆”是一種不吃酒內、只尋香氣作為滋養的神,是服侍帝釋的樂神之一。

“阿修羅”這種神道非常特別,男的極醜陋,而女的極美麗。

“迦樓羅”是一種大鳥,翅有種種莊嚴寶色,頭上有一個大瘤,是如意珠,此崐鳥鳴聲悲苦,以龍為食。

“緊那羅”在梵語中為“人非人”之意。他形狀和人一樣,但頭上生一隻角,崐所以稱為“人非人”,善於歌舞,是帝釋的樂神。

“摩呼羅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頭。


其實金庸是以八部比喻江湖險惡,恩怨情仇。


春春9931


天龍八部又稱為“八部天龍”,八部天龍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者又分為


一天眾


二龍眾


三夜叉


四乾達婆


五阿修羅


六迦樓羅


七緊那羅

八摩呼羅迦

(關注開心就好不要煩惱,每天讓您多一份開心,少一份煩惱)


開心就好不要煩惱


金庸的武俠小說,名字通常都比較直觀,一眼望去,多多少少都能猜到點書裡的情節主角或者武器,如《碧血劍》《連城訣》《倚天屠龍記》《雪山飛狐》《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等,幾乎沒有理解障礙。

說起來,《天龍八部》是金庸小說裡標題畫風明顯不一樣的一本,也可以說是唯一一本。如果對佛教用語缺乏相對深入的瞭解的話,的確get不到何謂天龍,何謂八部。

大概是預料到讀者會有此一問,金庸老爺子在《天龍八部》的序言中,對此做過

明確的解釋——“天龍八部”,指的是佛經中描述的八種神道怪物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和摩呼羅伽。這八種神道怪物有什麼性格特質,回答的人已經很多,答主就不再複製粘貼了。稍微提一下,因為“天”和“龍”最重要,番位毫無爭議,一個第一,一個第二,所以“八部”冠以“天龍”這兩個字。

對劇情非常熟稔的我們都知道,《天龍八部》是一部典型的

群像小說。時代背景,宋哲宗趙煦當政的時代,新舊黨爭嚴重,邊陲交兵頻繁,宋、遼、大理、西夏、吐蕃、女真,虛構的武林恩怨被融入到真實的權力紛爭、民族矛盾、家國情懷之中,可謂蕩氣迴腸;論小說主角,塑造了喬峰、段譽、虛竹、慕容復、阿朱、阿紫、王語嫣、天山童姥、四大惡人等一系列性格豐滿、經歷迥異、悲欣交集、讓人讀之難忘的角色。

答主在搜資料的時候,看到過一篇分析文章,對“天龍八部”對應的人物做了詳實的分析,得出結論——

天眾是指堪稱中原武林中流砥柱、但身世複雜、引發民族紛爭的丐幫幫主蕭峰;

龍眾指的是天賦卓然、最後成為大理皇帝的段譽

夜叉指的是好壞難以一言以蔽之的四大惡人

乾闥婆指的是擅長易容術、嬌俏靈動、最後死於愛人之手的阿朱

阿修羅指的一腔鴻志卻在江湖、理想、愛情上全方面敗北的慕容復

迦樓羅指的是寶象莊嚴但最後走火入魔的鳩摩智

緊那羅指的是狠毒狡詐但又單純痴情的阿紫

摩呼羅伽指的是原本資質平庸卻因機緣巧合、脫胎換骨的虛竹

如同對照星座特質來分析人物的性格,總有那麼幾分相似之處,這種分析,聽起來也不是沒有道理,甚至是,挺有道理!

但答主覺得,金庸老爺子在動筆創作這本史詩級鉅著的時候,可能並沒有如此精準地借用“天龍八部”這八種神道怪物的性格、命運,來一一對指書中的角色,暗示他們的生命軌跡。“天龍八部”更多是指向他們的共同點——這些江湖中人固然各有奇特的個性和神通,但無論他們如何選擇與掙扎,都逃脫不了塵世的歡喜和悲苦。

如此看來,“天龍八部”更像是書中人物群像的

總體象徵,象徵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無人不冤,有情皆孽”。可以說是畫龍點睛般,呈現出了全書的格局、主旨,以及悲壯的底色


飲水君


所謂天龍八部,就是八部眾,最初來源於印度教神話,後也見於佛教,《法華經》中也提到過。八部眾分別是:

1 天眾:即帝釋天為首的天神,生活在欲界中的上六重天加上色界中的十八重天,還有無色界中的四空天的天人和天王。所以,著名的大梵天、帝釋天、四大天王、大自在天、吉祥天等等皆屬於天眾。

佛教以為“天”是有情眾生最妙、最善,也是最快樂的去處。天眾雖然處於諸有情界中最高最優越的地位,一旦前業享盡,便會重新墮入輪迴之中。

2 阿修羅眾:

阿修羅是與天對立的一族。他們非常好戰,男的極醜,女的極美。阿修羅有美女而無美食。天有美食而無美女。雙方常因此而互相爭鬥,場面十分慘烈。“修羅場”的說法即從此來。阿修羅一族被視為戰神,他還有個化身是火神大摩尼,也就是“拜火教”和中土“明教”的最高神。

3龍眾:又作那迦

龍無論在東西方神話,還是在奇幻文化中都是個非常歡迎的角色。以其獨特的外形,強大的力量備受青睞。可以說一說到奇幻,人們就會想到龍。龍幾乎成了奇幻文學的代表。。但天龍八部中的龍其實說的是一種大蟒蛇。   

4乾達婆:

擁有黃金之翼半人半鳥的精靈。天界的音樂家。是一種不吃酒肉、只尋香氣作為滋養的神。原為婆羅門教崇拜的群神,據稱是侍奉帝釋天而司奏伎樂之神。乾闥婆是佛教中歡樂吉祥的象徵,是個體態豐滿,秀髮飛揚的少女。在古印度神話中,她們屬於半神。 

5 迦樓羅

印度神話中的一種大鳥,傳入中國後演變成了金翅大鵬鳥。原型是在古印度神話中是大神毗溼奴的坐騎,次神級,眾鳥之王。翅有莊嚴寶色,頭上頂一顆如意珠,據說他每天要吃一條龍和五百條小龍。到它命終時,體內毒素淤積,無法再吃,於是上下翻飛七次,飛到金剛輪山頂上命終。最後自焚作純青琉璃色。

6 緊那羅:歌神

帝釋天屬下,似人而有頭角。據《羅摩衍那》所述,為人軀馬首,或馬軀人首,又說為人首鳥軀。   

7 夜叉

勇健、輕捷,如守護佛寺山門的執金剛夜叉,毗沙門天王麾下的夜叉八大將軍。 夜叉是梵文的音譯,在古印度神話中,夜叉是一種半神,有關其來源,說法不一。據《毗溼奴往世書》所述,夜叉與羅剎同時由大梵天的腳掌中生出,雙方通常相互敵對。夜叉與羅剎不同,對人類持友善態度,因而被稱為“真誠者”。其形象有時被描述為美貌健壯的青年,有時又被描述為腹部下垂的侏儒。

8 摩睺羅伽:莫呼洛迦

譯作大腹行、大智行、大智腹行、大蟒、大蟒蛇、大蟒神。《維摩經略疏》卷二雲∶摩侯羅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龍,無足腹行神,即世間廟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毀戒邪諂,多嗔少施,貪嗜酒肉,戒緩墮鬼神,多嗔蟲入其身而唼食之。此以摩侯羅伽為無足、腹行之蟒神。此外,密教現圖胎藏界曼荼羅中,北邊安有三尊摩侯羅伽。其中央一尊,兩手屈臂,作拳舒頭指當胸,豎左膝而坐;左方一尊,戴蛇冠,坐向右;右方一尊,兩手吹笛,面向左。


聽泉Rit


""天龍八部""是哪八部?有書君先說一下""天龍八部""吧。《天龍八部》是金庸的一部武俠小說,但""天龍八部""具體指什麼呢?

來來來,請先聽有書君慢慢道出""天龍八部""的由來以及是哪八部來。

1、""天龍八部""的名稱由何而來

《天龍八部》的構思來自於大理國,你肯定會說:知道,那不就是金庸先生筆下的段氏大理國嗎?你說的也對,也不對。

大理國不只筆下有,它可是如假包換的真實歷史。

大理國時期佛教盛行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當時的白族畫師張勝溫所繪著名畫卷《大理國梵畫卷》的重要題材即是天龍八部眾神。

許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書名""天龍八部""是什麼意思。於是金庸先生在《天龍八部》單行本""三聯版""的序後,專門寫了一篇《釋名》的文章。

他說:""天龍八部""這名詞出於佛經。許多講大乘佛經的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

據""法華經·提婆達多品""解釋:""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

""非人""是形容似人而實際不是人的眾生。""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只是因為以""天""及""龍""兩部為首,所以稱為《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有八種神道精怪,各有奇特個性和神道,雖是人間之外的眾生,卻也有塵世的歡喜和悲哀。小說裡並沒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這個佛教名詞,以象徵一些現世人物。

所以""天龍八部""顯然與之有對應的各方各面的一些人物。

2、""天龍八部""是哪八部

""天龍八部""又叫""八部眾"",是佛教八類天神。

八部眾:古印度社會存在著嚴重的宗教等級制度,祭司被人們仰視如神,稱為""婆羅門""。

婆羅門神話中有八種不同部類的神,是佛教八類護法天神。其中以天上的神和水裡的龍最受關注,故稱""天龍八部"",也稱""八部眾""。

在日本動畫片《聖傳》中,主要角色皆出自天龍八部, 在正義陣營裡的主力""八部眾"",就是佛經裡的""天龍八部"",稱號和形象都是一字不變,不只是小說《天龍八部》裡抽象比擬的象徵。

八部:一諸天(天眾)、二龍(龍眾、娜迦)、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

天眾(天王) ,天即神,著名的大梵天(原為婆羅門教的創世神)、帝釋天(原為雷雨神兼戰神)等等屬於天眾。

龍眾(龍王),梵語稱為那迦,是護衛佛法的有功之臣,專司興雲降雨。在佛經裡,龍擁有大量的珠寶,是海里的富豪。

夜叉,是梵文的音譯,意譯為""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輕捷""等。佛教中,北方毗沙門天王即率領夜叉八大將,護眾生界。

乾達婆,又稱為""香神"",是一種不吃酒肉、只尋香氣作為滋養的神,也是服侍帝釋天的專管奏樂演唱的樂神之一,身上發出濃冽的香氣,其體態豐腴,凌空舞樂,極其優雅,常以女性的形象出現。

阿修羅,則有男有女,他們就像佛教中的戰神,易怒好鬥,擅長戰鬥。

迦樓羅,是一種神鳥,個頭很大,以大蛇為食。

緊那羅,是一種人面馬身或者人身馬面的神,也是音樂家,是佛教中的音樂之神。

摩睺羅伽,是一種長得像蟒蛇的神,通常是人身蛇首,也有頭頂幾條蛇的人形模樣,不過它好吃酒肉,經常破戒。

除此之外,""天龍八部""也代表佛教的八種護法神,是八個種族,或者說是被佛祖降伏後,被任命為守護佛教的八個被奴役的種族。

3、金庸先生及《天龍八部》裡的人物都與佛有緣

金老先生被譽為""不會武功的大俠""。《天龍八部》體現了那個笑嘻嘻的老先生對人的悲憫情懷。

《天龍八部》的世界,是一個冤冤相報、冤冤相連,連環輪迴,無窮無盡的""非人""世界。

整部小說中人物形象特徵鮮明,段譽、蕭峰、虛竹、慕容復、鳩摩智、遊坦之、丁春秋、段正淳等,每個人物都有著鮮明的個性,既有皇族的天和龍,也有世間的芸芸眾生。

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欲求和思想,人生路也各有不同。段譽之苦在於情孽,蕭峰之苦在於身世,虛竹之苦在於心慈,慕容複復國無望之後瘋掉。

《天龍八部》將人性中貪、嗔、痴及其所引發的人性中的其它弱點集中一處,加以放大、顯微,使人深切地感受到人世間隱伏的種種險惡,種種瘋狂。

有的人活得轟轟烈烈無怨無悔,有的人瞻前顧後難以自持,有的人機關算盡損人利己,有的人隨遇而安逍遙自在。

金庸先生用佛緣來講故事,而他是經過長期的思索、查考、質疑、繼續研學等等過程之後,才終於誠心誠意、全心全意地接受了佛法的一切皆有緣。

有書君覺得有佛的人都知道世間有生、老、病、死,一切皆有因果循環、報應輪迴,佛以慈悲為懷。但進入佛法的世界需要有機緣,參悟佛法也需要時機。

遇到一些事情之後,因為痛苦才會去尋找能夠幫助自己解脫的方法,最後才使自己精神上得以轉變,像""天龍八部""中一樣眾生平等、修行得法。

如果在這個世界上,不知佛法的人一輩子想不清楚遇到的事,會導致欲求太多戾氣橫生,一生過不好。

正如有人對萬州公交車墜江做的總結:撒潑婦人:本來只錯過一站,結果錯過了一生。憤怒司機:都說衝動是魔鬼,這下真去見鬼了。無關乘客:個個覺得事不關己,最後遺像高高掛起...

多麼希望沒有發生此事,多麼希望逝者為大,不出現這麼苛刻的評價。如果知道了佛法,就會知道人要有敬畏之心,心平氣和少點戾氣,就不會為某件事而感到無法忍受。

要感恩遇見,遇見生活中的艱難困苦,經受磨難,從磨難中開解、放下、釋懷之後就能包容一切。就能做到金庸先生一樣包容同情他人:""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一張圖說明問題,忘記在那裡看到的這個圖了!


大文人孔乙己


金庸當年寫《天龍八部》,本來是想分八個部分,每一部分用一個人物對應一種神物。但是隨著小說的連載,他放棄了這一想法。

所以我們可能無法將天龍八部一一對應到小說中的各角色身上,只能說金庸借鑑天龍八部的不同特性創造了書中種種個性鮮明的人物,很多角色都帶有天龍八部的影子。


如果一定要在書中給天龍八部來各找一個對應角色的話,我認為是這樣的:

“天”就是天神。在佛教中,天神的地位並非至高無上,只不過比人能享受到到更多福報而已。天神的福報享盡後,也是會死的。

天對應蕭峰,這是沒有爭議的。蕭峰作為小說中上品的人物,也是金庸在他寫的小說中最喜歡的一個主角。所以蕭峰只能對應天龍八部裡地位最高的天神。書中也借阿朱之口說他有如天神一般,神威赫赫。


“龍”是一種水中的動物。佛經中的龍音譯為那迦,沒有腳,體內有劇毒,原型應該是眼鏡蛇,有的大蟒蛇也稱為龍。

龍應該是遊坦之。龍的力氣大,而且體內有劇毒,這一點遊坦之最符合了。有人認為段譽是皇族,所以對應龍,但是佛教中的龍和中國“真龍天子”的龍並不是同一種生


“夜叉”是佛經中的一種鬼神,有“夜叉八大將”、“十六大夜叉將”等名詞。“夜叉”的本義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勇健、輕靈、秘密等意思。

夜叉的種類眾多,沒有一個固定的鮮明形象。夜叉最主要的身份是毗沙門天的眷屬,因此我認為書中那些主要角色的家將、部下,比如段正淳的家臣漁樵耕讀、慕容家四大家將,乃至靈鷲宮下屬的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島島主等等,都可以對應夜叉。


“乾達婆”是一種不吃酒肉、只尋香氣作為滋養的神,是服侍帝釋的樂神之一,身上發出濃冽的香氣,“乾達婆”在梵語中又是“變幻莫測”的意思,魔術師也叫“乾達婆。

乾達婆是阿朱,這也是沒有爭議的。阿朱善易容,對應乾達婆的變幻莫測。段譽第一次來到燕子塢,是因為阿朱身上的香氣而識破了她的易容術,對應乾達婆的香氣。而且阿朱是蕭峰的愛侶,蕭峰對應天,那阿朱就對應乾達婆了。


“阿修羅”是與帝釋天為敵的惡神,男的極醜陋,而女的極美麗。阿修羅王常常率部和帝釋天打得天翻地覆。阿修羅王性子暴躁、執拗而善妒,又疑心病很重。

我認為,阿修羅的最佳人選應該是慕容復。第一,慕容同象徵天神的蕭峰是相對的,江湖人稱“北喬峰,南慕容”;第二,慕容氏總是想挑起戰爭,好趁機光復燕國;第三,慕容復多疑善妒心眼小,所以他想殺段譽並逼王語嫣跳井。第四,慕容復身邊的女子,比如他的婢女阿朱、阿碧,以及表妹王語嫣,都是美女。


“迦樓羅”是護持佛法的金翅大鵬鳥,身形非常巨大。它每天要吃一個龍及五百條小龍。因為它一生以龍(大毒蛇)為食物,體內積蓄毒氣極多,臨死時毒發自焚。迦樓羅和釋迦牟尼的關係很近,很多佛像上方都會有一隻迦樓羅。

迦樓羅應該是段譽。大理段氏一向親近佛法,段譽佛學造詣也很高。在世紀新修版中,段譽曾經用《維摩詰經》來開導虛竹,讓他不要因為少林而太難過,不做和尚也可以修成正果(虛竹這個正牌和尚的佛學理論水平遠遠比不上段譽,不知是不是少林寺教學水平不行)。而且他曾吃過至毒的莽牯朱蛤,又能吸人內力,對應了迦樓羅吃毒龍。


“緊那羅”的意思是“人非人”。他形狀和人一樣,但頭上生一隻角,像人又不是人,所以稱為 “人非人”。緊那羅善於歌舞,是帝釋的樂神。

緊那羅應該是阿碧,因為她很擅長音樂。在最早的連載版中,阿碧是函谷八友老大康廣陵的徒弟,名師出高徒,所以阿碧的音樂水平很高。段譽在船上遇到阿碧時,她竟然能用鞭子等武器彈奏出美妙的樂曲,令人驚歎。


“摩呼羅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頭。摩呼羅迦的特點是智商不高,但是專心修習佛法,最終能脫胎換骨。

摩呼羅迦對應的是虛竹。虛竹相貌醜陋,比較笨,但是一心追求佛法,最終的結局也是很好的。


夢露居士


喜歡金庸小說的朋友可能沒有不知道《天龍八部》這部小說的,關於這部小說的影視劇就更多了,但是或許有很多朋友並不知道天龍八部的真正意思是什麼,也不知道金庸為什麼給這部小說起一個這樣的名字,這裡簡單介紹一下。

“天龍八部”其實本是一個佛教名詞,記得小時候看《西遊記》電視劇的時候,如來佛在給唐僧師徒分封佛教職位的時候,給小白龍封了一個“八部天龍馬”的職位,當時就想這個“八部天龍馬”與“天龍八部”應該有一定的關係,後來讀書多了才知道天龍八部是佛教神佛體系中的一種,代表著佛教的八種護法神,分別為諸天(天眾)、龍(龍眾、娜迦)、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



這八大護法和人很像,但並非是人,佛教中用它來代指有靈性的物種。下面分別介紹一下。

1、諸天在天龍八部中是地位比較高的神,包括三界的天神,有大智慧和大法力。

2、龍是掌管行雲布雨的神,同時也會護衛佛法,但印度佛教中的龍其實就是蛇。

3、夜叉是一種吃鬼的神,常被安排來守護佛門。

4、乾達婆又稱為"香神",是一種不吃酒肉、只尋香氣作為滋養的神,也是服侍帝釋天的專管奏樂演唱的樂神之一,身上發出濃冽的香氣,而且他們是一種兼具男女性徵的神,其體態豐腴,凌空舞樂,極其優雅,常以女性的形象出現。

5、阿修羅則是有男有女,他們就像佛教中的戰神,易怒好鬥,擅長戰鬥,不過阿修羅男神一般都相當醜陋,但女神卻都很美麗端莊。

6、迦樓羅是一種神鳥,個頭很大,以大蛇為食。

7、緊那羅是一種人面馬身或者人身馬面的神,不過它也是音樂家,是佛教中的音樂之神。

8、摩睺羅伽是一種長得像蟒蛇的神,通常是人身蛇首,也有頭頂幾條蛇的人形模樣,不過它好吃酒肉,經常破戒,和豬八戒有點像。


這八種護法神都是佛教中有神力的非人族類,金庸寫《天龍八部》小說,本意是想寫八種具有鮮明特色的人物形象,但是寫著寫著就顧不上這些了,不過從整部小說中我們還是能看出來一些具有鮮明特徵的人物形象,比如段譽、喬峰、虛竹、慕容復、鳩摩智、遊坦之、丁春秋、段正淳等,每個人物都特色鮮明,就像世間芸芸眾生一樣,看似相同卻又很不相同,每個人都有他的命運、欲求和思想,每個人的人生路也並不相同,有的人活得轟轟烈烈無緣無悔,有的人瞻前顧後難以自持,有的人機關算盡損人利己,有的人隨遇而安逍遙自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