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績重要還是孩子的學習過程重要?

行學主義


關於成績重要還是過程重要的這一命題,最關鍵、最深遠的影響在於,培養出的孩子是一個注重結果的人,還是注重每一件事的過程的人。

成績和過程,是對立統一的一對矛盾

成績和過程二者存在同一性。二者都屬於學習的整體範疇,過程是學習的經歷,成績是學習的成果。

一方面,沒有學習的過程,成績不會理想;另一方面,沒有學習的成績,過程全都白費。因此,必須清楚看到,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都是相輔相成的、相互之約、相互作用的。

成績和過程二者存在鬥爭性。二者的鬥爭性在於,太過於注重過程而忽視了取得好的成果的方法,那麼再好的過程當面臨考試的時候也都是紙上談兵;太過於注重成績而忽視了學習的過程容易劍走偏鋒,為利之上,不利於人的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因此必須要清楚的認識到,成績和過程影響的不單單是一次考試的成敗,更關乎一個人的性格、品德、價值觀的培養與形成。同時,成績和學習過程也是相互聯繫,對立統一的。只要看到了這一點,才能看清楚命題的本質是什麼。只有知道了本質,才能尋找出好的方法,下面進行綜述。

掌握學習方法,注重學習效益。

學習過程,是漫長而充滿艱辛的過程。任何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必須持之以恆。

在這個過程中,要懂得篩選和劃分。

  1. 篩選,是要篩選出哪些是自己掌握的滾瓜爛熟的,哪些是剛剛掌握但還不熟練的,哪些是還比較生硬的。篩選以後再去一對一針對性的解決,這在兵法上叫做各個擊破。
  2. 劃分,是要劃分出重要度、關聯度、難易度。劃分出難易度,集中精力突破重點和難點,牢牢把握住容易的平時練習時就不能丟分。劃分出關聯度,是要用聯繫的方法,將各個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較為完整的學科系統。劃分出重要度,是要運用“兩利相權擇其重”的方法,在平時學習過程中就要留心注意甚至是預測(當然,沒有厚實的知識功底是無法預測的)考試的重點,以此提升效率。

學習效益,是比成績更加科學的標準

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尤其是在平時的小測試中,要貫徹效益的理念。

效益,經濟學上是指有成效的生產率。放在學習上,可以理解為成效或者成果。

並不是所有的成績都是真實反映自己水平的,但成效卻是真實反映的。更為可貴的是,成果,是有好的效益的那部分成績,是價值量更多的那部分收益。

家長要擺脫學校中成績的束縛,更上一層樓,讓孩子在學習中更注重效益,而不僅僅是成績。有好的效益成績一定不差,但成績好並不意味著效益好。而效益是影響更為深遠的,成績只是一張白卷。

關於成績和過程的命題,遠遠不是面上這麼簡單。這個命題關乎人的一生,必須搞懂搞透徹。


龍城士大夫


讓孩子體會過程比結果更重要,作為家長的你有這樣的意識嗎?

愛迪生為了發明電燈做了無數次實驗都沒有找到適合做電燈燈絲的材料,有人嘲笑他:“愛迪生先生,你已經失敗了無數次了。”愛迪生回答:“不,我沒有失敗,我的成就是發現這無數種材料都不適合做電燈的燈絲。”

成就型孩子很注重事情的結果,當他們經過一番努力,最後卻沒有取得成功,或者是最後的結果沒有達到他們的期待,他們會感覺到失落,甚至會放棄努力。其實有的時候並不是做每件事情都會有好的結果,享受過程帶給自己的愉悅也是同樣重要的。

豆豆從小就是做什麼事情都想要成功的孩子。他種花,就一定要花發芽,甚至養蝌蚪,他也一定要看到蝌蚪變成青蛙。如果在這個過程中蝌蚪死掉沒有變成青蛙,他會非常傷心,還會把所有的蝌蚪都放回小河裡,再也不願意養了。

這一天,媽媽帶豆豆去參加陶藝體驗課,豆豆非常興奮,想要和媽媽一起做一個杯子送給爸爸做生日禮物。可是在拉坯成型的過程中,豆豆怎樣也弄不出自己想要的形狀。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磨掉了豆豆的耐心,他沮喪地和媽媽說:“媽媽,我們不要做了,我做的這個杯子胖胖的,還不圓,太醜了,爸爸一定不會喜歡的。”

媽媽安慰豆豆:“難道你忘了愛迪生髮明電燈的故事了嗎?愛迪生經歷了那麼多次失敗都沒有放棄,他享受的是實踐的過程,因為這些失敗的實驗都是通向成功必須經歷的。你願不願意再嘗試一次呢?”豆豆點了點頭,媽媽還告訴他:“只要是你做的,爸爸就一定會喜歡的。我們就開開心心享受做陶藝的過程,好不好?”

於是豆豆就認真地又嘗試了一次,雖然最後做出來的杯子還是沒有想象中的好,但是豆豆聽了媽媽的話,認真地為杯子上了顏色,他漸漸學會享受做陶藝的過程了。

對於成就型孩子,家長不能給予孩子過高的期望,因為他們自身對成功就已經有執著的追求了。如果家長還要求孩子一定要達到怎樣怎樣的成果,就會使他們揹負過重的壓力。還需要注意的是,對孩子的鼓勵要適當,不能誇大孩子的成就,也不能盲目讚賞孩子,這都會使孩子更加註重結果而忽視過程。長此以往就會使孩子過分追求成績,甚至為了成功採取不恰當的方式。

家長在平時孩子的學習與生活中,可以採用鼓勵引導的方式教導孩子重視過程,讓他們明白過程中付出努力才是最重要的。父母更願意看到的是孩子的努力和不放棄,如果孩子能夠快樂地享受嘗試的過程,並在這之中幸福成長,相信父母也會為孩子感到驕傲。

比如在孩子畫畫的時候,父母可以問他們“你畫得開心嗎”之類的問題,而不是評價孩子畫得漂亮還是不漂亮。這樣孩子的關注點就會發生轉移,他們就會意識到父母更希望他們能夠享受畫畫帶來的快樂。慢慢地,孩子就會不那麼注重事情的結果了。

對於孩子取得的成績,家長要及時鼓勵,但是不要和孩子說希望他們下次還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要告訴孩子父母看到了他們的努力,為他們感到驕傲,希望他們可以一直這樣努力。



笑三更


孩子的成績重不重要的分那個年級段了。

首先,學前、小學一二年級的成績是不重要的,在這個年齡段著重培訓孩子的學習觀念和意識。讓孩子知道學習,(除語文數學以外)可以學習些鍛鍊審美的和針對以後學習能用上的技能科目。三年級是應該抓學習了,四五年級抓住學習成績和學習用的上的技能科目。

初中高中階段著重是抓學習成績,鼓勵孩子引導孩子怎麼學習,端正學習觀念。

這個時候孩子一定的跟住了老師講課的進展,家長一定的跟住了學生的學習態度。

成績重不重要家長們都知道。沒有文化知識是可以的,不學文化知識是萬萬不可以的。


秋的浪漫1900


非常樂意和大家交流孩子教育問題。

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孩子的學習過程是兩個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的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第一,學習成績和學習過程互相影響。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可能更樂於學習,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可能視學習為苦差。

第二,學習成績和學習過程相互促進。學習成績好有助於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快樂學習,學習成績差無形中會讓孩子產生逃避學習、應付學習、虛假學習的心理和行為。

第三,學習成績和學習過程相互融合。首先讓孩子正確對待學習,改進方式方法,體驗快樂學習,體會學知識長才乾的樂趣,而後再強調學習成績。

總而言之,不能簡簡單單地說是學習成績重要還是學習過程重要,應該說兩者都重要,而且應該先講求過程再講求結果,因為學習成績是學習過程的外在表現。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SDW424


當然孩子的學習過程重要。孩子的學習成績是孩子學習過程結果的反映。要想孩子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教師和家長都在抓孩子的學習過程。學習過程包括上課、自習、作業訓練、閱讀背誦、教師家長的課外輔導等學習環節,抓好孩子這些學習環節,才能使孩子學到的知識得以牢固掌握,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定會優異。


張老師j



wu吳金泉


主觀來講,我更看重學習過程。一個人的學習過程,是個人思維和核心素養養成的過程,影響著人的一生,於個人發展而言,過程真的很重要。

但是,客觀來說,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成績就要放在首位了。如今這個社會,學歷真的很重要了。儘管從去年起,開始提倡新高考改革,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大部分或者基本所有學生都需要經歷中考和高考,經歷考研考博,才能真正走上上層社會。

另外,對於家庭貧困或者農村子弟來說,他們沒有更多的資源去享受好的學習過程,只能苦讀書,靠著高考這一教育公平的最後一道防線去打破牢籠,實現人生的逆襲。

所以,學習過程對人生具有永久性的影響,而成績是年輕時階級分化的決定性因素,應試背景下,還是後者更重要一些當然,最好的結果是魚和熊掌都能兼得


勵志通文


孩子的成績重要還是學習過程重要?這是一個選擇問,選擇問的回答通常是非A即B,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從中選出一個所謂的更好的答案。

毫無疑問,如果讓我們當著眾人的面說,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會說孩子的學習過程更重要,講理由的話自然也能扳著手指說出個一二三四來;但若是關起門來,自家人說話,那便自然承認成績更重要了。學來學去,還不是衝著成績去的麼?誰敢拍著胸脯說:“孩子的成績無所謂!只要學習過程滿意就行啦”?孩子學習生涯的幾次重要跨越還不是靠成績說話?

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哪一次不得孩子拿出實打實的分數來才能敲開心儀學校的大門?家長跑去跟學校招生辦說不必拿孩子的成績作為是否錄取的依據,應該看孩子平時學習的過程是多麼一絲不苟、嚴肅認真、堪稱完美,你猜招辦的人會不會錯愕、懵圈、嗤笑、譏嘲呢?

但這麼說是不是表明我認為成績更重要呢?也不是。“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成績是大樹是高臺,則過程是毫末是累土,

沒有過程哪來的結果,不要結果那過程又有何意義?

所以說,過程和結果都重要,它們是相互依存的、無法剝離的,非要比出誰更重要,那就是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為了有一個更好的結果,我們才更加註重過程;而我們如此專注過程,還不是為了更有可能得到期待的結果?這二者是辯證統一的,也是會相互轉化的。此時的成績,是前一個過程的結果,又是後一個過程的起點,它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不該強行分開,更無法一較高下的。

史蒂芬.柯維寫過一本書叫《第3選擇》,核心觀點是每件事都存在第3選擇。我們要打破非A即B的思維方式,作出我們的第3選擇!


劍客談教育


我認為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學習過程應該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螺旋上升的過程!

首先,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習得了一定的經驗,豐富了見識。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其次,孩子在快樂的過程中掌握了學習的方法,並把這些方法運用到學習新的知識中去,會更有成就感,激勵她更好學習,成績肯定會越來越好!

所以二者之間不是單項選擇!



陶寶兒


若真要論出個重要性,我認為還是過程重要。

如何取得好成績的過程,也是促進孩子進步和成長的重要過程。甚至也是父母成熟的過程。

在學習過程中,孩子收穫的不僅是知識上東西,還有品質上的,比如:毅力,堅持,專注等等。在學習知識過程中,和同學,老師,父母的關係,也是同樣的重要,也是人格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所以,學習的過程中,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學習,無論最終成績結果好與壞,孩子在過程中得到成長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