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買合資“丐中丐”,也不買低價高配的自主車是什麼心態?

夢在無垠行


很多人會覺得合資丐版車型和國產高配車型,屬於雞頭和鳳尾的性質。講真,雖然目前自國產車和之前比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從技術層面和產品可靠性上,依然存在差距。有一部分人在買車之前確實花心思研究過,並且也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同樣的價格,如果對配置並不是很在意,比較看重車輛的可靠性,買丐版合資車也無可厚非。



但是還有一部分人買車之前,不會去研究性價比,也不會去研究使用了什麼技術,他們只看重面子工程,覺得國產車開出去沒有合資車有面子。身邊朋友都買的合資車,如果自己買輛國產車,擔心他們會在背地裡嘲笑自己。但是經濟能力有限,想買好一點的車又做不到,所以只好打腫臉充胖子,買輛丐版合資車!

還有一個就是面子因素,同樣的問題,同樣是20多萬,那些買豪華品牌入門版車型的人,又是什麼心態呢?不得不承認國人比較看重品牌,以及品牌之外所帶來的附加值。很多人都希望自己開一輛車出去能讓朋友們覺得自己很牛X,有多少會在意這輛車的性價比高不高、具體有什麼配置呢?

巖哥的觀點:俗話說: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無論是國產車還是合資車,有多少人能拋開面子因素呢?有些人只知道自己的車是

什牌子的,什麼排量的,其他方面一無所知。 我是巖哥,如果您有關於汽車方面的任何問題,歡迎隨時想我提問,記得關注和點贊!


巖哥侃車


09年時,我和同事,一個月間,先後買了一輛大眾polo和一輛bydF3,價格差不多,當然F3配置要高,空間要大很多,到17年,共8年時間裡,我的大眾車,沒有壞過,電池都沒有換過,造成在賣車時,長時間檢查大燈,和行車電腦後,電虧了,打不著火了,其它沒任何問題,8年換了兩個剎車燈泡。byd的,聽同事說,電動玻璃壞了,關不了窗,剎車鋼絲斷過,車體鋼板腐蝕等問題,現在我換了一輛雪鐵龍的。買合資的原因,就是中國人太聰明瞭,造車標準是能否賣得出去,有人願意買否。合資車至少,在設計和基礎平臺上還有國外的影響,標準是做臺可靠,經用的車。


簡單一天


從05年開始 家裡前後買了五輛車 先後順序是奇瑞QQ 標誌206 奇瑞a3 標誌307 吉普自由俠 從開車的感覺來說順序是這樣的奇瑞QQ<206<奇瑞a3<307<自由俠,奇瑞QQ已經賣掉 行駛里程13萬公里基本無修 換過排氣管,206也已經賣掉 行駛里程32萬公里 經常開著自駕遊里程比較多 後期維修很多 鬧心 奇瑞a3我現在開了17萬公里 發動機無修但是底盤上換過好幾個零件了 曾經裝了350公斤貨從蘇州拉到常州 平時基本每天裝貨100多公斤 轎車當小面用了 結實可靠 油耗平時9個左右 307行駛里程10萬公里 買菜車 沒什麼優點也沒什麼缺點 行駛感覺和奇瑞a3相差不多 高速上的駕駛感覺還不如奇瑞a3 自由俠行駛里程3萬公里 噪音控制得非常好 比前四輛車都好 油耗也低 並沒有網上說的換擋頓挫之類的毛病 行駛途中很柔順 但是品控有問題 700公里的時候前避震斷了一根 我的206和307都是1.6升自動擋 這個變速箱拖了不少後腿 行駛感覺差 電磁閥經常發生故障 所以開車感覺不如奇瑞a3 至於那些沒有開過國產車就胡說的 我看主要原因還是有心理原因


天空之城138700081


這個問題要是放在5年前,我或許會說,這是因為部分車主不在意那些花哨的配置,更在意汽車質量穩定性,所以寧願選擇除了發動機和車殼子之外幾乎什麼都沒有的合資丐中丐,也不買國產的低價高配車。



但是時間已經來到2018年,自主品牌的發展日日新月異,不說全面追趕上合資品牌,起碼在10萬元級別,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幾乎是沒有什麼差別的。要說質量穩定性、故障率、技術水平等,說是在同一水平線上也絲毫不為過。



這種時候,還有大把人寧願買合資“丐中丐”,而不願意選擇低價高配的自主品牌(事實上說低價高配有點不合適,說性價比更高更貼切一點),總結起來無外乎以下兩個原因。

其一、虛榮心作祟

這個很好理解,目前國內的輿論環境,基本上還是覺得合資品牌比自主品牌的車有面子,即便是有時候價位更低的合資品牌車型,就因為掛了一個大眾或者本田的車標,哪怕落地10萬都不到,但是見到哈佛H6、吉利博越等,依然能油然而生一種優越感。



這種人只能說是內心極度自卑,只能寄希望於一些外在的物品來增加自己的虛榮心。事實上也是這類人,對自主品牌是最為糾結。內心覺得自主品牌性價比高,但是為了面子,咬牙也要上合資。哪怕時候後悔,也是打落牙往肚子裡咽。

其二、觀念老舊

事實上,目前這樣的人還不少。他們嚴重,自主品牌就是不行,合資品牌就是好。說到奇瑞,立馬就想到“修車排隊”,說到本田,裡面就想到“發動機好”等等。



這一類人,主要的問題就是不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一旦形成自己的認知以後,就很難改變。殊不知,自主品牌目前的質量已經相當可以,奇瑞也不再是“修車排隊”,相反整體的品控算是相當不錯,本田的發動機也不是那麼好到令人咋舌,反倒是第一個第一個因為機油增多遭到禁售的就是本田。

所以,這一類人的觀點是以為陳舊的目光看新事物導致的。往往這些都是老一輩的人,觀念也很難再改變。他們一般買“丐中丐”合資,也沒什麼後悔,堅持自己的堅持,這樣也很好。


車無定論


我是丐中丐,驪威手動低配。先說說選擇這款車的原因。本來買車的時候想買個二手的車,具體什麼車也沒定,後來受時間和汽車知識的限制,果斷放棄了二手車,決定直接買新車。其實早在想買車之前就想買車就買捷達,高保值,低故障,低油耗,修車便宜,直到我有買車的能力的時候才發現,我能買到的捷達已經不是我想要的那個捷達了,於是聽人推薦去看了驪威。說實話,一眼中。因為當時我想買一個車可以能多拉一些貨,但是又不想買麵包,所以,驪威後背箱就這樣完全符合我的要求,看完車回來特意瞭解了一下保值,故障,油耗等等,也都算合格,果斷拿下。目前開了不到兩年,沒出過任何問題。很滿意。再來說說不買國產的原因吧,國產的是真便宜,驪威的價可以買同級別的高配加贈送各種禮品了,但是我認為高配和贈送的都不是我需要的,比如什麼真皮座椅啊,電加熱啊,導航啊之類的,然後贈送什麼鋁合金輪轂啊,我真得不感興趣,感覺沒啥用,想用的自己去汽配城隨便花點錢就搞定了,所以,沒買。還是說一下驪威的缺點吧,沒有天窗,非常遺憾


起名字頭就疼


“寧買合資丐中丐,不買自主品牌高配”這個現象在汽車市場也是很常見的。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自主品牌高顏值、大空間、豪華內飾、配置豐富的高配車型,但是還是會有人選擇合資的入門車型。很多人稱這個現象是“雞頭和鳳尾的選擇問題”,今天小編就這個現象分享一下我自己的觀點。

我們自主品牌的產品在某些方面還是有所欠缺

我們自主品牌相比較合資主要的弱勢是在發動機製造工藝、油耗的控制、變速箱的調教、車輛整體和部分部件的使用壽命等。出現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反思自己的問題,看清楚合資與自主品牌的真正差距。選擇合資丐中丐的人確實有他們的擔心和想法,我們一定要承認差距,不能盲目的夜郎自大。

品牌的價值

合資的品牌價值要高於我們的自主品牌,品牌效應也是他們選擇合資丐中丐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像大眾、豐田等都是征戰全球大半個世紀的老牌車企,我們自主品牌還是處於一個剛剛發力走出國門的階段,品牌價值確實不能夠與他們抗衡。

個人價值觀的問題

不排除這些人中有大家看不起的“慕洋犬”,這種人就是一種病態心理,認為國外的什麼東西都比國內的好,甚至覺得就連國外的爹孃都比自己的爹孃親,開自主品牌一定會被看不起什麼了。其實這部分人可能連國產車的方向盤都沒有摸過,甚至是都買不起好的自主品牌。這群人也是我最看不起的,不買可以但是不要看不起自己國家的東西。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自己的想法!

喜歡小編的回答可以給勤奮的小編一個關注喲😁😄


猴子說汽車


我15年買的寶駿730到17年不到3年更換2萬多元配件。我在機械行業搞品控多年深知該行業的生產標準。大家知道合資品牌豐田、大眾、……質量在大家心裡是滿意的,好質量的東西是經過多年使用過程中不斷改進不斷升級而來,比如五菱生產汽車從開始技術合量底的麵包車經過幾十年的質量改進升級,質量好也被大認可。寶駿上中國市場才幾年和五菱同一個廠,寶駿車身結構和內部結構和五菱不同,就會使好多零件尺寸、結構發生改變就會產生太多這樣那樣問題。一部汽車上萬種零部件要裝配到一起那可是要經過多年磨合才能把控質量的。寶駿這幾年的買點就在外觀、性價比。國產車現在好多車型質量做得很好,選車選廠家做得久一點質量就會穩定一些。



中國有句老話叫“寧做雞頭,不做鳳尾”,不過在國人購車信仰上,卻是反其道而行之,有很多人寧買更貴的合資“丐中丐”,也不買自主的低價高配。拋去合資車更有面子的想法,其實還是因為大家普遍相信合資車的品質更好。

其實說實話,在自己沒有買車之前,我也更加偏向於合資車,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相信合資品牌的力量。後來自己去選車的時候才發現,這個品牌力量可能是被大家神話了,實際開起來合資、自主的差別並沒有那麼大。而且在10-15萬的預算內,大多數自主車型要比合資車的性價比更高。

前一段時間,和朋友約好一起去買車,我們倆都是十萬左右的預算,又都傾向於

SUV車型,幾位汽車行業的朋友建議我們,合資車可以選丐版的繽智,國產車可選高配的帝豪GS。

我和朋友選擇了一個週末去4S店試駕,先去的吉利4S店,直奔主題試駕了帝豪GS。從外觀上來看,它很符合我的胃口。原來在網上看最喜歡紅色,但是4S店裡只有香檳金的,前臉的線圈外側還有一圈紅色包圍,運動風十足。再加上鷹眼式LED大燈、流暢整體線條,整體給人感覺幹練中帶了點霸氣,很適合我。

在內飾方面,帝豪GS在用料上也非常地道,採用的大多都是軟質材料,儀表盤上方還有皮質覆蓋,看上去有檔次,而且觸感也非常好,車內幾乎聞不到新車的刺鼻味道。

在上路體驗之前,4S店的工作人員給我們大概講了一下帝豪GS的配置。在眾多配置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全速ACC配置。先說全速ACC,它比普通的定速巡航更加安全,前車減速了你的車也會跟著減速,前車停了你的車也能跟停,前車又走了你的車還能跟著走,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智能的“小跟班”,減輕了我們開車的疲勞,還保障了我們的安全。

瞭解完配置之後,我們開車上路體驗了一把。它的動力輸出還可以,前期捨得給油那速度感還是不錯的。方向盤操作起來也很輕鬆,換擋很平順,整體行駛過程挺順暢,這樣的動力對於平時代步來說,已經足夠了。與此同時,它的底盤高度達到了193mm,比很多緊湊型SUV都要高,這就提升了它的通過性,即使是野外路面也不打怵。

總體體驗下來,我和我朋友都覺得還不錯,但買東西總要有對比才能做出選擇。所以,我們接著去看了繽智,由於預算有限,只能選擇最低配的一款。

外觀上,穩重大氣繽智挺耐看的,就顏值來說還是見仁見智,我比較喜歡偏時尚一點的,而我朋友則喜歡簡單大氣的,繽智的造型就很適合他。

繽智的內飾材料方面塑料感較強,天氣又熱,味道不太好聞。配置上面,丐版當然很寒酸了,帝豪GS的全景天窗、ACC自適應巡航、胎壓監測、行車記錄儀這些都沒有。而且5英寸的中控屏幕與帝豪GS8英寸的屏幕相比小很多。更可憐的是,繽智沒有車機互聯功能,聽歌只能靠插U盤或是放CD的方式,太老古董了。不過在動力上,繽智還是做到了這個價位應該有的水平,不管是加速還是操控都很給力,但是跟我開帝豪GS的感覺相差不大。

最終體驗完之後,我決定入手帝豪GS紅色領潮版,而我的朋友還是拗不過“合資心結”,選擇了丐版繽智。反正最後我們各自都挺開心的,都買到了自己喜歡的。其實,不管是買“丐中丐”的合資車還是便宜的頂配自主車,買到自己喜歡的不就得了,至於開起來好不好用,誰開誰知道。


夢在無垠行


關於買合資車還是買自主車,一直都是非常有爭議的一個討論,眾所周知,自主品牌的汽車配置非常的豐富,甚至比合資車要高一個級別的車還要豐富,那麼為什麼很多人寧可買合資車的低配,也不願意買高配的自主品牌呢?

保值率,保值率,保值率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雖然很多的人在買車的時候並不在意汽車的保值率,或者說是目前的二手車市場沒有那麼多的成熟,很多人對保值率沒有直觀的概念,但是保值率這三個字折射出來的是,汽車的質量保值率高的車型,質量越穩定,這是不爭的事實!

那麼我們再從汽車實際的駕駛感受上來說,雖然個人比較支持買合資車的標配,或者是說是低配,但是可以實事求是的說合資車的標配和自主品牌的高配在新車駕駛感受來說,合資車甚至是不如自主品牌的高配的車型的。

但是在上了年限的汽車來說,合資車的優越性就上來了,各方面的表現比較成熟,起碼來說合資車壞了之後,由於強大的保有量,維修保養更便宜,配件也更好找,你比如說818的乞丐版飛度,還有捷達這樣的車型,雖然配置出奇的低,但是上了年線萬一出現點問題也是非常的好解決,遍地都能維修。

所以說,即使是現在面子作怪,老觀念作怪,但是合資車比自主品牌銷量高是事實,普通的家庭來說,買一輛車不容易,甚至要花費好幾年的積蓄,買車的時候也都不願意把自己當小白鼠!


66號車坊


寧買合資“丐中丐”,也不買低價高配的自主車,是很多消費者在買車時的一個普遍心態,是雞頭還是鳳尾,值得深究。

而且這個問題也引申出合資品牌與豪華品牌的一個關係,比如:很多人更傾向於選擇選擇豪華品牌的最低配車型(奔馳、寶馬、奧迪),而不是選擇合資品牌的更高配、空間更大的車型。比如說30萬左右的價格,很多人會考慮寶馬X1、奔馳GLA等緊湊型SUV車型,轉而放棄途觀L、冠道等中型SUV。

那麼這些人都是什麼心態呢?

1、真正懂車的消費者有限,而且很多人買車時首先考慮的都是品牌,而不是這個車怎麼樣,現在汽車品牌都是全線佈局產品,選擇實在是太多,所以會有盲從的心態。

2、當然,還有一部分消費者有攀比的心態,同樣是30萬元的預算,買個大眾就是不如買個奔馳寶馬來的體面,所以會一頭扎到豪華品牌領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豪華品牌除了車本身的品質外,還在於售後服務的溢價,相對來說,用車成本會有所增加。

3、另外,需要提及的一點是,隨著自主品牌的崛起,高性價比的自主品牌,其實是很強勁的競爭對手,車輛的品質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價格並不是一味的低價策略。並不比合資品牌的質量差,如果預算有限,還是很值得推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