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近幾年一些農產品價格比較低迷?

軌道30


你說的沒錯,這些年來,我國的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的價格可謂是一年不如一年,整體保持一個低迷的態勢。

關於這個話題,下面筆者就以糧食價格為切入點,詳細的聊一聊我自己的看法。

近年來,糧食價格真的很低麼?

關於這個問題,對於大多數農民來說,應該有一個比較直觀的答案,確實,近年來,我國幾大糧食品種的市場價格都是處於比較低迷的狀態。

以國產大豆價格為例吧,在2014年前後,其國儲收購價格還可以達到2.4元每斤左右,而轉眼間四年過去,目前其市場價格僅有1.8元每斤不到。

作為兩大口糧的稻穀和小麥,從前兩年開始也正式開啟了價格走低的序幕,未來幾年時間裡,這種走低將會成為一種常態。

2017年,農民將自家小麥出售給國儲庫點,價格可以達到1.18元每斤左右,而到了明年,這個價格或許只有區區1.12元每斤了。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原本就沒有什麼優勢的糧食價格越來越低呢?其實歸根溯源的話,這還要從我國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說起,而其直接的體現就是我國從2014年開始實施的糧食收儲制度改革。

收儲制度改革決定糧食價格走低

為什麼要這麼做麼?因為我國的糧食供給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問題,如果不改革,會有嚴重的後果。

具體來說,是糧食供給結構性失衡,比如,一些糧食品種產量過高,比如小麥和稻穀,而一些糧食品種產量過低,比如大豆。

此外,在這些產量供給過多的糧食裡,一般品種這樣的低端供給嚴重過剩,而優質糧食品種這樣的市場緊缺供應卻嚴重不足。

所以,我國才會通過調低稻穀和小麥收儲價格的方式來促進農民進行種植結構調整,減少低端供給,增加中高端供給。

今後,優糧優價這句話將會成為很多農民朋友繞不過去的一個詞,希望大家能夠理解它的意思。


鍾情三農


1.隨著中國簽署世貿協定,國家逐步放開市場進口糧食,國外大多是規模化種植,科學化管理,成本低,產出高,國內基本是一家一戶小農經營,成本高,價格不佔優勢。2.隨著國家經濟下行沒有技術學歷農民,不願外出打工,承包土地,搞起農產品。這些年基本沒出現大的自然災害影響不大,技術管理改進,產量增高,大都是大豐收。3.種子化肥成本高。農產品批發市場普遍私有壟斷性,收取管理費,衛生費等。加大了農產品利潤最大化。中間商為了掙錢,只有壓低價格收購,高價賣出,4.依靠國家糧食收購價格,沒有優秀農業合作社和企業帶動,農民小農思想,使農業結構單一,一斤玉米換不一瓶水。5.缺少農業人才,沒有營銷推介意識,沒有做強特色,質量穩定,信譽良好,佔有率農業品牌,沒有做好互聯網+農業產品。


復瓴田野


1、我國小農經濟的格局總體還未改變,但農藥化肥和人工種植管理成本在不斷攀升,農產品價格的提升跟不上成本提高的速度;

2、農產品從種植到上行銷售中間環節太多,物流成本高,利潤被進一步壓縮;

3、市場缺乏數據化、科學化的引導,農民很容易盲目跟風種植前年銷售火爆的某一種農作物,往往導致供大於求的滯銷情況;

4、農民種地多憑藉經驗,缺乏數據化、科學化的引導,又摸不清市場需求,種出來的農作物不受消費者歡迎;

5、全球市場進一步開放,大批物美價廉質好的國外農產品湧入,農民品質不一的農產品不佔優勢;

6、食品安全事故頻發,謠言滿天飛,國內至今尚未有行之有效的食品可追溯體系,消費者對農產品的信任度低;

7、中國農業尚剛從現代化起步,很多農產品尚未建立起有競爭力的原創品牌,農產品加工能力也比較低……

一些農產品價格比較低迷,還有很多影響因素,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大氣候農業


1.沒有從基礎入手,也就是農產品的品質入手。這個是關鍵,萬丈高樓平地起嗎。

2.沒有增強產品的競爭力,樹立品牌,打造產業鏈。

3.成本不斷上升,產品沒有提升,造成人荒地荒。走起下坡路。

就說這麼多,喜歡就關注吧!



農家阿富


中國的農民是低層的職業,農民用的都漲價,有點工作職稱的都漲工資,可是農民不可以,種出來的糧食還不如一瓶水的錢。


空調1151987685


這問題還要問問現實我們的生活消費。你說低窮人還認為高。反正是個不均衡的社會。說到底還是我們缺錢。再或者是,進口農產品多了,自己的農產品就便宜了。

再說了。現實轉基因糧食作物也該消滅了。為便宜點贊贊贊。什麼時候能生產出健康糧食作物來。


誠信為貴12aw


廣西玉林很多女孩嫁農村,造成市區冷冷清清許多


謝美清ok


現在農產品價格低還是因為農村的耕作模式還是延續了幾千年的小農模式,這種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經濟發展。其實農產品的利潤都被中間商賺去了,農村應該集約規模化經營。最好採取訂單模式,自己找客戶,按照訂單要求科學管理。當地政府完全可以牽頭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農戶的合作,不要一味的發展工業。農業是經濟的基礎


多米尼加颱風季


核心因素:

農資成本高,產品價值低。

解決辦法:

1.逐年降低化肥,農藥投入,採用有機肥+性價比高的微生物菌肥。

2.改善產品品質,形成差異化產品發展模式。

3.組建銷售渠道,減少中間環節。


老賈222222


因為 老大換人了 就是這麼直接明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