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溼氣重該怎麼調理?

名醫診室


溼氣重,脾氣肯定大,體質要下降,生活質量下降許多,注意幾點,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1 居住的房間,千萬不要潮溼。如果住在潮溼的屋子,那是迎接溼氣到體內。

2 平時要養成喝一些發汗的薑湯類習慣,出出大汗,帶出溼氣,整個身體輕盈許多。

3 抽時間運動一下,打打球,跑跑步,這些有氧運動,加快血液循環,增加排汗量,同時溼氣也排出來了。

4 一定要吃一些薏米紅豆粥,或者薏米紅豆粉,堅持吃下去,效果顯著,會感到意外驚喜。


健康霸道


溼氣重,可以發生與女性自身生理特點相關的病證。如痛經、閉經、不孕;帶下量多、有異味;陰癢等。同時仍見有溼氣較重的其它表現(身體沉重不舒服;大便粘膩排不爽;臉上痘痘反覆見;舌胖苔膩有齒痕;食慾不佳體虛胖等)。溼氣重,對不同的人來說,表現也不同。

這裡側重談一下女人特有溼氣重的調理。(5種病證)

一、痛經

非常多見!嚴重的會影響工作和生活。

多數是在月經期受寒、淋雨、過食生冷(水果、冷飲);或久居陰溼之地;或生產時不慎,感受風寒;或溼熱之邪乘虛內犯。導致經血受寒凝結,運行不暢通,“不通則痛”。

溼氣重,在痛經病證中,主要有二種表現。

1、寒溼型

【表現】一般多在月經前或月經期小腹冷痛,手足不溫,月經量少,色黯有塊等。

【調理】用溫經散寒、祛瘀止痛的方法。

選擇溫裡藥中的小茴香、乾薑、肉桂溫經散寒;用當歸、川芎、赤芍養血活血祛瘀;用沒藥、延胡索、蒲黃化瘀止痛。代表方就是少腹逐瘀湯。

  • 也可用烏藥、香附、延胡索、肉桂、細辛泡茶。在月經前3-5天時開始服用。

  • 也可以選用中成藥艾附暖宮丸在月經前一週時服用。

2、溼熱型

【表現】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有灼熱感,經色暗紅,質稠有塊,或與低熱等。

【調理】用清熱除溼、祛瘀止痛法治療。

代表方是清熱調血湯。方中有清熱涼血的黃連、生地、丹皮;養血活血的當歸、白芍、紅花、桃仁;行氣的香附、延胡索等。

二、閉經:指發育正常的女子,一般14歲左右即有月經來潮,如18歲以後仍未來潮,或來潮後又連續停經3個月以上,同時伴有其它症狀的,就叫閉經。

正所謂:“大姨媽來了煩,不來更煩”,閉經就屬於這個系列!

主要是肥胖之人,多痰多溼,或脾胃運化水溼功能失常,痰溼阻滯經絡,導致氣血不暢。

【表現】痰溼型:有月經停閉,胸悶嘔惡,便溏,帶下量多。

【調理】方用蒼附導痰丸(茯苓、半夏、陳皮、甘草、香附、蒼朮、南星、枳殼)加當歸、川芎。

  • 驗方:蠶砂60克,酒煎微沸,澄清內服。

三、不孕症:這個病較複雜,也很折磨人,對人健康的傷害,遠不止於身體的病痛。

【表現】痰溼型:婚後多年不孕,形體肥胖,月經後期,量少,色淡,或曾經有過閉經,帶下量多色白質稠粘,面色晄白,心悸頭暈,胸悶泛惡等。

【調理】主要是燥溼化痰,用啟宮丸(半夏、蒼朮、香附、神曲、茯苓、陳皮、川芎)加海藻、昆布、石菖蒲。

四、帶下病:指的是,帶下量、色、質、氣味異常,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狀,就稱帶下病。

帶下病入經久不治,不僅影響月經和受孕,而且影響女性的身體健康,甚至釀成重病。

帶下病主要是脾虛溼盛或痰溼停滯,是溼邪為患的病證。

1、脾虛型

【表現】帶下色白或淡黃,無臭氣,如涕如唾,綿綿不斷,伴有脾氣虛的其它變現如四肢不溫,神倦乏力,納少便溏等。

【調理】治法就是健脾益氣,昇陽除溼。方用完帶湯。(健脾利溼的白朮、山藥、人參、蒼朮、甘草;疏肝解鬱理氣的柴胡、陳皮、白芍;利水除溼的車前子等。)

2、溼熱(溼毒)型

【表現】

帶下量多,色黃如膿,或赤白相雜,質粘稠,味臭穢,陰中瘙癢,口苦咽乾,或有發熱等症。

【調理】治療用清熱解毒,除溼止帶法。方用止帶方(豬苓、茯苓、車前子、澤瀉、茵陳、赤芍、丹皮、黃柏、梔子、牛膝)

五、陰癢:指的是婦女外陰及陰道內瘙癢,甚至癢痛難忍,或時出黃水,坐臥不安。現代醫學稱為“外陰瘙癢症”。

【表現】溼熱下注型:陰部瘙癢,或癢痛難忍,坐臥不安,帶下量多色黃如膿,或呈米泔樣,且有泡沫狀物。其氣臭穢,或陰部紅腫疼痛,兼見心煩少寐,口苦而膩等。

【調理】清熱利溼,兼以殺蟲。方用萆薢滲溼湯(萆薢、薏苡仁、黃柏、赤茯苓、澤瀉、痛處、滑石)加蒼朮、茵陳、土茯苓、白蘚皮

  • 外用燻洗方:蛇床子、川椒、明礬、苦參、百部各15-20克,煎湯,趁熱先燻後洗,每日1次,10天1療程。

女人溼氣重表現形式不同,但是離不開外溼或內溼(脾虛),及時調理非常重要。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還有什麼不同的溼氣重病證,可以一起討論哦。


蔚姐雜談


在此之前我從未聽說過“溼氣”這個病症,可能因為是西醫吧,溼氣是中醫的一種說法!此類病症如果沒有器官臟器的器質性損害的話,西醫的常規檢查很難查出來什麼!

我是從去年開始出現,頭髮顏面油膩、膚色暗沉、多夢乏困、大便粘滯不成型,並且經常的口氣較重(早晚都刷牙的),最開始一直以為是長期上夜班,休息不好所致,因此上白班的日子裡都儘量早睡、不熬夜。但從去年冬天開始出現了皮膚溼疹反覆發作。各種不適導致整個人脾氣變差,精力不足,工作生活都提不起勁來,主要是皮膚溼疹反覆發作(特別癢!),整個人每天都處於一種焦躁狀態,有段時間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有抑鬱症傾向!

後來,朋友介紹了個治療溼疹的中醫,算是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買了藥,用後效果不錯,就諮詢為什麼會出現溼疹,中醫生解釋說,一種是環境所致(長期潮溼環境、被褥、衣物……),另一種是自身溼氣過重(我就是後者),建議我煮紅豆薏仁水喝!但是溼疹好了後,我就沒怎麼管過,紅豆薏仁都買了,就是一次也沒熬過!

今年九月份開始,除了之前的症狀外,下巴額頭開始長痘(長成痤瘡了都),之前的溼疹也開始反覆了!其他都能忍,長痘痘不能忍啊。可謂是各種亂投醫,買的紅豆薏仁粉喝,每天鍛鍊身體,買的艾草泡腳、買的祛溼足貼……簡直是各種折騰!

後面,還是網上找了箇中醫(這個需要慎重慎重!一不小心就被騙財了!),花了一千大洋,買了一個月療程的中藥(沖服的粉末、含服的膏滋、泡腳的粉末),其實是沒有抱希望的,買了後就後悔了!但是,那個醫生反覆強調按時吃藥反饋病情,就覺得還行,堅持吃了一個月(加晚上藥粉泡腳),差不多兩週後就沒有再長新痘痘了,頭髮和顏面也不油膩了,整個皮膚亮了好多。一個療程吃藥後,大便情況也好了很多(至少不用衝半天馬桶了)。

在此期間,都有按時反饋,一個月後中醫建議再吃半個月的,我沒吃,實在是太苦了,真是良藥苦口,但是堅持一個月已經到極限了!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幸運的,網上找的醫生,最起碼還看到了療效(現在沒痘痘了,只剩之前的痘印),老祖宗留下的東西還是很有用的!

以我自己為例,我覺得嚴重的溼氣,還是最後找靠譜的中醫調理為好,否則,越拖越嚴重。不過,一定要靠譜的中醫,此外,注意保暖,不要吃生冷寒涼食物,這些都容易加重溼氣。

分享給大家,希望有用!


欠一勺糖


民福康來回答這個問題:

冬季很多地方溼氣本身就很重,加上最近幾天各地都是陰雨綿綿,很多人開始關注怎麼去溼氣?溼氣重,身體整個的感覺都是黏黏的感覺,頭昏腦脹,還會伴隨口臭、腳氣、各種婦科疾病等,這些都是常見的危害,所以除溼勢在必行。

首先,要判斷自己體內有沒溼氣

1、看排便

一般體內溼氣重,排便是不成形的,如果還出現黏在馬桶上衝不下去的現象,也是溼氣重引起的現象。如果是有便秘習慣的人,出現大便不成形的現象,這就表明你體內溼氣的現象已經很嚴重了。

2、看舌苔

舌苔出現厚膩的現象,是典型的體內溼氣比較重的表現,平時生活多注意看自己的舌頭,如果出現厚膩的現象,就要及時的排溼。早起看舌苔的效果是最好的,明顯有厚膩變白的現象,可能是體內溼氣重。

3、看早起狀態

一般溼氣重的人早起也是感覺渾身不舒服的,明顯的感覺沒睡飽,這溼氣重引起的現象。有句就是“溼重如裹”,就是形容的溼氣重的人早起會出現的現象,就好像是穿了件溼衣服睡覺。

4、看食慾

體內溼氣重會影響到脾胃健康,會影響到脾胃的健康,就會出現飲食下降的現象。所以出現食慾下降的現象,可能是體內溼氣很重引起的,要注意及時祛除溼氣。

體內溼氣重,身體是會暗示我們的。上面4個表現,就是由於體內溼氣太重引起的,所以要平時生活中要多加註意,常吃一些除溼的食物,加上按摩一些穴位,除溼效果好。

其次,按1個穴位,多喝2湯,祛除體內寒溼,身體更健康。

按摩承山穴

對穴位有點了解的人,大家都是承山穴是除溼最關鍵的穴位。承山穴在小腿肚子下方正中間,輕輕按壓成山穴有明顯的痠痛的感覺,一般都是體內溼氣比較重的表現。承山穴一般是通過振奮太陽膀胱經的陽氣,排出體內的溼氣。

薏仁紅豆粥

薏仁紅豆一起熬粥,對改善體內有溼氣的現象效果是很好的。薏仁紅豆不管是煮湯,還是煮粥,祛溼的效果都是很好的。另外經常會有水腫現象的人,吃紅豆薏仁粥,明顯改善是水腫現象。

煮點薑湯

大家都知道薑湯有很好的驅寒去溼的效果,尤其是淋雨之後,喝碗薑湯身體立馬就會暖起來。其實,薑湯不僅是驅寒效果很好,去溼氣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尤其是體內有溼氣的人,每天喝碗薑湯,堅持一段時間,身體明顯會有輕盈的感覺,溼氣去光光。

現在的人很容易會出現沾上溼氣的現象,這其實對身體是很不好的,溼氣重百病生,很多人生病的根源就是溼氣太重引起的,因此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除溼的工作,常吃紅豆薏仁粥,按一下承山穴,多運動,保持好的睡眠,體內溼氣就會被很好的排出,身體就會更加健康。


名醫診室


女人最適合做艾灸



養生保健艾灸分享


女人溼氣重跟氣候,飲食和脾腎陽虛有關,平時不吃或少吃生冷寒涼食物如水果冷飲涼菜等。可以去看中醫吃中藥調理,也可以吃中成藥如: 附子理中丸,藿香正氣合劑,參苓白朮丸等。


手機用戶50351500706


首先可以食補,薏仁紅棗粥,赤小豆黑米粥等,再次可以做刮痧拔罐、火療,能祛溼排毒,改善膚色!


Lily214172398


麻椒泡酒,頻飲。


莊小河


溼氣重可以去做艾灸,平常還要多注意休息和飲食,中藥調理還是比較靠譜的


大蛟er


中醫調理為佳,並且服藥時間會稍長,因為溼氣重濁粘膩難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