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歐洲內部矛盾日益尖銳,對此你怎麼看?會分裂嗎?

前進前進我的夢


歐洲內部的民粹主義情緒在日益上升,右翼勢力正在迅速的重返歐洲政治舞臺,所以有這些都是這幾年發生的不爭的事實,非常令人憂。



在二戰之後的70多年時間裡,尤其是歐盟擴大之後,人們在一段時間裡相信,在歐洲大地上將永遠不會發生戰爭; 歐洲以二流的國力和軍力換來永恆的和平、繁榮、法治和穩定。但是這一切,在21世紀將要走過五分之一世紀的時候,似乎有行將結束的趨勢。



所有的這一切,都來自於過去40年的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發展沒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掌控。全球化和科技革命不是問題,但是如果兩者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掌控,就會出現很多負面作用,其表現在社會領域最明顯的就是社會財富分配不公,並由此導致社會情緒的失控。無論是20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還是2010年以後的歐債危機來自最近在法國出現的黃背心抗議示威浪潮,都與這些深層原因有關。



歐盟是不是會分裂?雖然目前看起來這似乎依然是天方夜譚,但是如果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那麼10年、20年以後的情況就非常不容樂觀了。


邱震海


歐盟的分裂是可以預期的,英國退歐就是歐盟分裂的結果,英國是第一個退歐的,但絕不是最後一個。


歐盟面臨分裂有以下幾點原因:

1、歐盟各國的民粹主義日益崛起,動搖了歐盟的精英統治。民粹主義也就是平民主義,是指以民眾利益為核心,以群眾化運動方式推動變革,迫使政府以本國民眾利益為先、為重,這和歐盟政治精英追求的各國相互妥協、退讓以達成各國共識的執政方式格格不入。歐盟各國政府為維持自己的統治,必然會對選民讓步,轉而在歐盟事務中採取強硬政策以討好本國選民,從而造成各國矛盾、衝突加劇,從而造成歐盟的分裂。

2、歐盟各國的民族主義、右翼勢力日益覺醒、日益崛起,直接動搖了歐盟存在的基礎。歐盟的建立、存就是為了消彌歐洲各國、各民族的差異、隔閡,形成一個多元化的國家聯合體,有著濃厚的反民族、反國家的意味。歐盟各國人種、歷史、文化、信仰等基本相似,有聯合的基礎。但歐洲的白左,如默克爾、馬克龍同情心氾濫,大肆接納中東、非洲難民、移民,嚴重擾亂了歐盟各國的社會秩序,嚴重破壞了歐盟各國的社會安全,嚴重威脅到歐洲各民族的生存。歐盟各民族為自保,民族主義、右翼勢力的崛起就是必然的,民族主義、右翼勢力強調、堅持的是本民族的血緣、歷史、文化、信仰的獨特性、排他性、獨立性,這和歐盟建立的初衷是背道而馳、南轅北轍,民族主義、右翼勢力是歐盟團結的敵人,註定會有一方倒下。

3、歐盟各國的經濟差異經常使歐盟統一的、一刀切的經濟政策失靈,令歐盟各國怨聲載道,意大利、希臘等國甚至多次威脅要退出歐盟。“歐豬五國”經濟發展遲緩、深陷債務危機,需要採用刺激消費、擴大公共支出、擴大財政赤字的經濟政策以刺激經濟發展,而歐盟的經濟決策大權主要掌握在德國、法國人手裡,制定的經濟政策主要符合德國、法國等國經濟發展的需要。迥然不同的經濟發展狀況,需要採用不同的對策、手段,但統一的歐盟又不可能容忍各國自行其是,歐盟同各國之間、歐盟各國之間的矛盾必然不斷加劇。


4、歐盟各國的安全訴求不一致,導致歐盟各國外交政策迥異。由於東歐各國直面俄羅斯的武力威脅,曾經被蘇俄蹂躪的慘痛記憶一直盤繞在東歐各國民眾的心頭,因此東歐各國普遍敵視、仇恨俄羅斯,希望圍堵、扼殺、分裂俄羅斯,歡迎強大的美國能在本國駐軍保護自己;同東歐各國不同,西歐各國普遍沒有受到過俄羅斯侵害,對俄羅斯的威脅認識不足,再加上西歐各國普遍依賴俄羅斯供應的石油、天然氣,同俄羅斯保持友好關係更符合西歐各國的利益,因此西歐各國對俄羅斯持包容、友好的態度,反對對俄羅斯採取強硬政策,反對美國駐軍歐洲 ,反對美國對歐盟的內政外交政策指手畫腳。對外政策的迥異,撕裂了歐盟統一的基石。

5、對移民、難民迥異的態度,撕裂了歐盟各國的關係。德國要求歐盟各國分攤接納難民、移民;法國要求意大利、馬耳他、希臘等移民、難民落地國負責接納;而意大利、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等國拒絕分攤接納難民的要求,要求將難民、移民驅離歐盟。歐盟各國在難民、移民狂潮的衝擊下,幾乎廢止了歐根協定——歐盟統一的象徵,英國斷然退出歐盟就是難民政策衝突的結果,其它各國也為難民接納、分配吵得面紅耳赤,直接威脅著歐盟的統一。

6、一個統一的歐盟並不符合其它國家、其它外部勢力的利益,其它國家、外部勢力必然不遺餘力的分裂歐盟,對歐盟的分裂勢力推波助瀾。


村野散人


歐洲有50個國家與地區,歐洲內部歷來也非常複雜,所以歐洲和其它各洲一樣,並不是一個團結如一的地區,說歐洲內部歷史上矛盾重重也不無過。英國脫歐脫的是歐盟,而非歐洲。歐洲是個地理概念,而歐盟則是個國家聯合體。歐盟有27個國家,19個歐元貨幣成員國。說歐盟內部而非整個歐洲矛盾日益尖銳應該是本題主想表達的意思。
歐盟成立於1993年11月1日。它的前身時為荷盧比經濟聯盟與歐洲共同體,最後才是歐盟。隊伍是逐漸擴大的,開始是荷蘭,盧森堡,比利時,後來又加上德法意,直到2013年,經過幾次擴大,以克羅地亞的加入成為28國,但到2016年隨著英國的脫歐,又變成了27國。歐洲統一可以說是歐洲人的理想,只到歐盟的產生,這個理想才真正走上了歐洲一統的第一步,可見路還長。



英國脫歐只是歐盟內部矛盾無法掩飾的一個特例。其實歐盟內部的矛盾一直就是存在的,但歐盟的產生本來就是為解決矛盾來的。比如最早的荷盧比經濟聯盟,就是為了解決關稅的統一,開放原料問題。而歐洲共同體的前身是煤鋼共同體,本意在監控德國,卻事實上解除了對二戰對德國的一些限制,促進了歐洲的煤鋼生產,經濟發展。可見,歐盟的存在對歐洲國家的意義。

歐盟就是為解決矛盾來的,但舊的矛盾解決了,還會出現新的矛盾,成員的增加,不一定全是正能量,因為勁如果不向一個方向使,就是負的。歐盟內部的矛盾很複雜,有歷史的,外來的,現實的。歷史上的矛盾多是歐盟大國間爭領導權的繼續,英國脫歐就有這方面的影子。外來影響主要是美國干預,挑動造成的。而現實的矛盾主要表現在利益上,如對難民,對債務的,對歐洲軍成立的態度等問題。

臥盟會分裂嗎?會!歐盟會解體嗎?不會。自英國脫歐,還傳出了希臘和羅馬尼亞也會脫歐的聲音。在未來的日子裡,還會有國家脫歐,但也會有國家加入。如果沒有美國的唆使,歐盟國家應該是不會出現大動盪的。但美國要存心做這件事,會有部分人跟著美國走。特朗普曾經許諾給法國好處讓馬克龍脫歐,法國是歐盟的領銜自然不會,但好處落在某些小國頭上就是擋不住的誘惑。比如波蘭自願出20億美元請美國駐軍,可見僅一個駐軍就可以使一些小國放棄歐盟。但歐盟不僅是個經濟組織,同時也是個政治組織,由於它的地域性,它的安全屬性也是顯而顯見的。歐盟會在裂隙中繼續存在,因為它對歐洲甚至世界都很重要。


天太2


如今的發達國家已經不是過去的老資本主義國家了,人家都已經經歷過幾個不同的時期了,看似“亂”,其實一點也不亂,只是為了理智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已,不管是分還是合,都有他們的評估和尺度,資本主義國家是未來全世界統一的制度,再後面的不想說


用戶4339211838


不會分裂,只有團結起來,對抗美國的霸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