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爺新媒體
新零售,其實就是結合線上和線下的優勢,實現“人、貨、場”的重構和創新!
線上有什麼優勢?效率高!成本低!
線下有什麼優勢?體驗好!信任強!
新零售就是效率高、成本低、體驗好、信任強的零售思維。這種零售思維讓店內坪效高、倉庫庫存低、服務人員少、貨品週轉快,讓用戶便利購買、高效購買、體驗購買、精準購買。
那具體怎麼做的呢?
就是利用線上線下打通,線上線下均可購買和配送,產品統一、價格統一,核心是藉助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通過互聯網平臺和社群,與消費者建立更深的消費關係,精準描述用戶畫像,建立更多的小而多且離目標消費者近的終端(場),實現快速、合理的存貨和高效、便捷的出貨,實現商家和消費者的共贏。
有沒有成功案例?
新生事物都還在試驗。其實,社區無人便利店、不賣貨的體驗店、C2B定製、廠家直供(寄樣品)等都是新零售思維的體現。現在的盒馬生鮮就是阿里巴巴實踐新零售的典型範例,最大的特點就是配送快,3公里範圍內,30分鐘送貨上門,只接受支付寶付費。大家可以研究下!
上木木說,創建知行合一品牌資產觀,以中國智慧,立品牌正見,讓懂品牌的人真正強起來!
上木木說
新零售是馬雲在雲棲大會上提出的,他認為純電商時代已經結束了,未來是新零售的時代,那麼新零售到底是什麼意思?又“新”在哪裡?
近些年,電商的迅速發展,線下實體商業逐漸衰落。但是用戶體驗是電商的致命缺點。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質量越來越高,網上購物的實惠已不再是大家的首要需求。因此各電商巨頭看重線下實體商店的體驗感,紛紛佈局線下實體商業模式。阿里攜手大潤發,京東開設京東便利店等。
新零售的“新”主要是線上和線下的充分融合,並且藉助大數據,能為顧客提供獨家服務。新零售的出現,無疑解決了企業和終端客戶之間的消費痛點。對企業來說,能開拓更多的銷售渠道,對消費者來說,能獲得更好的消費體驗。
未來,在消費升級的推動下,線上線下將融合,新零售必將成為現實。你有什麼想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互動哦!
環球老虎財經
『新』在經營思路不一樣,原來只是能夠通過買賣來賺取一定的利潤,但是現在互聯網電商對於價格的打壓非常嚴重,線下更多的是體驗以及服務類消費。
首先心靈受這個詞是馬雲提出來的,那邊雲提出新零售之後,很多人都會衝著新零售去做,但是有一些人那只是對傳統品牌進行了小部分的改造,而有一些人都是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先進的技術,對於零售有了更高的理解和造詣,那麼什麼是新零售?我認為新零售主要是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運用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干涉零售的每一個環節,比如說優化SKU,比如說在開店之前就對周圍3-5公里的用戶有了充分的大數據瞭解,他們的收入情況,他們的消費喜好以及他們日常購買什麼樣的東西,最多這種情況下,對於用戶有個知根知底的瞭解之後,就能夠因地制宜,在不同。那商業環境不同的住宅小區開不一樣特色的店鋪。甚至產品的系列都不一樣,所以這就是大數據能夠給商業帶來的深度思考。
另外新零售的核心就是和線上結合,另外還有物流輔助。你可以發現通過線上給店鋪引流的方式越來越普遍了,大家現在開始在微信裡投放廣告,微信的朋友圈也有一些官方的廣告,這些廣告的投放都非常精準,但不會覆蓋在店鋪3-5公里的客群之內。然後按照性別以及收入來給大家推送廣告,所以你會發現這樣的廣告都會擁有精準的用戶,所以通過線上來導流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辦法,另外就是加上物流的輔助,現在物流越來越好,除了進貨的物流之外的業務。你通過物流來接近和用戶的關係,建立比較好的聯繫,比如說如果用戶喜歡上了某一系列的產品,那麼即使他不用到店消費,也能夠直接郵寄到他的家中。
另外線下的店鋪已經不純做零售了,更多的意義在於體驗,所以線下店鋪應該更加註重裝修以及設計和,符合人性的一些特色。
變革家
馬雲曾斷言:純電子商務的時代很快就要結束,新零售正在崛起! 《新零售時代三部曲》的作者貝爾教授也指出:電商網站增加實體店可以提高整體的銷售額,門店的人流量增加,整體的銷售額也有所增加,線下渠道不會吞食在線銷售額。他建設零售商們必須同時擁有在線業務和實體門店,打通線上線下零售才能夠贏得新零售時代的未來。
新零售到底是什麼?新零售本質上,就是想辦法把線上和線下的優勢結合在一起,充分利用電商積累的數據來決定開店的位置和店鋪的商品等,節約成本,打造利潤更高的零售。最簡單地比如說:你們公司的員工最喜歡吃什麼零食,你們小區的人最願意買哪種調味品,這些都會記錄在數據庫,當需要開店時,直接調取這些數據可以精準地匹配用戶的需求。傳統零售存在的商品積壓問題也會變成小概率事件。
那麼,新零售到底“新”在哪裡呢?新就新在它是更高效率的零售,有效節省了傳統零售的房租和人力成本,取而代之的是更高的坪效和全新的人工策略。正如峰瑞資本創始合夥人李豐在公眾號“峰瑞資本”的文章中說:近兩年流行的新零售,本質上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線上線下同品、同質、同價”。比如說盒馬鮮生就是典型的新零售公司,還有米家有品也是。他們的共性在於價格不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渠道的因素,按照自己方便的方式購買就OK了,因為線上線下是同一個價格,這極大地便利了消費者,能更舒適地購買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鉛筆道
小莉有2家已經開了6 年服裝店,一家是品牌加盟店,一家是掛自已商標的組貨精品店。
聽說不做新零售,店就開不下去,小莉很緊張,開不了店,兒子上不了培訓班,會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可什麼是新零售呢?小莉也不明白啊!就拿出了服裝公司上班、開店的經驗和讀大學時蹭來營銷理論知識,進行分析。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誰是小莉店鋪競爭對手?自然成為了小莉開店的首要問題(
競爭對手)。聽說新零售是馬雲說的,馬雲搞的阿里平臺搶奪小莉很多顧客(直接的市場撕殺,爭奪市場份額),雙11時開晚會的氣勢,都快超過春晚了,吸引了很多人(製造、挖掘需求和渠道引流)。那馬雲提新零售的意圖是啥?小莉沒有辦法確認,只好連猜測帶估計:現在很多人追隨馬雲,還有一大波一大波人跟進,這些人要吃飯養家,說不定還想撩個妹或小鮮肉,需要多賺錢,而線上市場又只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5%(2017年的數據),都眼巴巴指望著自己的領袖馬雲高瞻遠矚、提綱挈領指明前進的方向,馬雲壓力也挺大,需要提出新的理論來擴大線上市場規模。說來說去,新零售就是為了繼續搶小莉店鋪的生意。既然競爭對手要做新零售,小莉也跟進,結合店鋪實際來嘗試新零售。老師對小莉說過:先有消費需求,需求歸類形成市場,同一市場中爭奪消費者的互為競爭對手,誰先解決消費者的顧慮,誰將勝出。小莉列出了線上店與自己店鋪消費顧慮對比(圖1)。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小莉很快總結出了自己店鋪劣勢。
一、 性價比低(線上規模大,形成了成本優勢)。
二、 營銷的投入比不過線上,也不專業。線上平臺上拼命比價(提高價格的市場透明度),形式多樣地包裝商品(降低商品差異化的市場透明度 ),活動造勢場面大,氣勢大,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優先選擇線上,進而培養消費者的消費優先習慣(訓練消費者);而店鋪沒有高效的方法引流客人到店,沒有機會通過體驗,展現差異化優勢(消費需求清晰才能差異化)。
三、自己店鋪商品不可能比線上平臺豐富。
四、線上商品信息完整,分類專業,包裝形式豐富,顧客搜索和選擇很方便;而自己店鋪ERP是品牌商提供的,會員與商品分離,簡單的進銷存而以;僅部分商品有質量不高的圖片,只會發朋友圈;店鋪裝修檔次雖高,但功能化設計不合理,不智能、不簡捷,沒有商品選擇系統。
五、 售前溝通和互動嚴重缺乏,沒有好的工具,溝通也沒有深度。
當然小莉也知道自己優勢,如:定位清晰,離顧客空間距離近,信任度高,溝通層次深,服務容易深化,服務和商品推薦精準,先試穿後付款,支付風險低 等。
小莉大學讀的是服裝專業,服裝公司上班時,也是“小莉一出手,市場抖三抖”式的人物,集美麗與智慧、理論與經驗、執行力超強於一身,很快明確了改進的原則:
1、多開連鎖聯營店鋪,降低商品成本,延伸會員服務和活動,提高附加值,提高性價比。
2、消費者最終是要購買商品,而不是營銷活動。線上的營銷造勢,走宏大路線,勢大吸客也欺客,店鋪就走親情化、精準化,重視消費者路線;與會員點對點互動,提前感知消費需求,開發智能商品展示和輔選系統;商品場景化,滿足會員精準需求和希望被重視的感受;做到熱情讓顧客信任,專業讓顧客盲從。
3、消費者只會選擇最合適自己的。努力豐富商品,實現垂直領域最優,完善會員數據,建立消費偏好標籤,精準推薦 。
4、品牌化重構線上價格戰所消除的社會化標籤,完善店鋪空間,精彩社群活動。
也整理出要做解決的問題(圖2):
整理完畢,小莉一看這麼多,把諮詢公司的活都幹了,廠家(市場供應鏈)、相關服務行業(市場生態鏈)和店鋪的業務還混合一起,那就標出重點:
1、
降成本,如果進貨成本和線上一樣,別說是新零售,就是科幻零售店鋪也不怕。降成本必須縮短廠家到消費者距離,需要店鋪管理、商品分享、分銷、展示系統。2、售前溝通和引流,小莉對什麼會員穿什麼合適,什麼時候喜歡買還算清楚,知道只要有規律性的、在合適的時候,用合適的方式與會員互動,她們就會來店。會員都有微信,需要可以利用微信進行互動的便捷工具。
3、專業性、定製化地幫助會員選擇商品,需要商品展示推薦的設備和系統,
4、社群方式品牌化,需要重新重構會員服務規則和互動工具,需要組織性、執行力強團隊。
其它的,如線上非常重視的身份驗證和支付等對店鋪意義並不大,跟隨社會發展即可。
總結起來一句話:店鋪新零售的新要在連鎖化、系統化、精準化、智能化和社群化下功夫。
確定好後,小莉立即行動起來,老公做服裝管理快20年,編程技術也好,系統開發和店鋪智能設備就交給他(系統已經開發完畢,正在迭代);明年再開家店,智能化、互聯網化,重構空間;與幾個開店的朋友聯合,聯營出擊,解決商品成本過高的問題,也預防庫存;按社群化遊戲規則重構會員規則,最後,培訓形象顧問,給她們力量,實踐一把新零售。
專注實體店新零售
要了解新零售的新,首先要清楚原來的零售是什麼,零售是指包括所有向最終消費者直接銷售商品和服務,以供其作個人及非商業性用途的活動。所以就是通過提供一種便捷服務,在商家和消費者之間實現一種商品和資金之間的流動。
個人理解,對於零售業的發展存在下面幾個過程,瞭解了過程就能清晰的指導新零售的新在哪裡。
1、零售1.0
在原來產品匱乏、通訊落後、物流欠缺的年代,零售更多的是通過線下圈地從,圈住消費者的購買區域實現的,講究的是把握住消費者線下逛街流量風口,佔住地就有機會把產品直接銷售給消費者,這就是很多品牌店和大商場最初的推進策略。而便利店這種形式則是佔住消費者生活或工作聚集區的消費場景,為日常的消費提供便利性。所以,零售1.0的關鍵詞就是“線下和佔地圈消費者”。
2、零售2.0
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絡通訊高速系統的逐步升級和完善,出現了在互聯網基礎設施上的零售模式,這就是所謂的電商,這個模式最大的特點是,對於消費者大大提高了挑選、比較的成本,讓價格和競爭從線下這種具備距離壁壘的模式,變成了只在鼠標一點就可跳轉和對比。這個階段氛圍互聯網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這兩個時代對於零售的意義本質是相同的,但在效率和試用場景上卻很很大的提升和改變。這個時候需要對於新的零售品牌就是一個巨大的優勢,因為在線下佔地成本高漲的年代,他們能夠有機會跟大品牌在線上從同一個起跑線開始競爭,所以這個階段孕育了很多新的零售品牌和零售平臺。零售2.0的關鍵詞就是“互聯網和效率”。
3、零售3.0
這個就是屬於新零售範疇,因為隨著線上燒錢圈消費者、培養消費者互聯網試用習慣一波又一波不同零售場景競爭的完成,這個時候要繼續做這些,成本就變得無比之大,所以,就需要在零售的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在服務上進行整合和跨界,同時利用好新計劃和黑科技,再進一步提高效率,更進一步打通與消費者的互動和鏈接。這個時期有一個特點,就是零售開始迴歸線下,因為最好的服務和互動是面對面的,而原來已經佔據線下場景的這些品牌和商家開始出現新的機會。所以,零售3.0的關鍵詞是“全面打通和互動”。
而新零售的新到底在哪些方面?
一是服務模式上的新,比如在零售和其他業態綜合而出來的新的零售模式,比如“盒馬鮮生”和“超級物種”,這種就是把原來便利店和餐飲店的兩種服務模式,為消費者提供更定製化效率更高的服務模式。
二是服務效率上的新,比如無人超市這種在整個零售體驗過程中,使用各種高新的傳感器去打通在消費者消費的整個過程,把消費者在支付、選擇等方面的效率大大提高。
三是互動和定製上的新,基於大數據的基礎和個人數據的積累,還有人工智能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應用在如何提高服務反應效率上,就是把貨物展現和銷售的時間直接對應到消費者需要的時間點去,讓消費者在需要的時候即得到滿足,同時會出現消費者定製類產品越來越多,市場中的產品越來越個性化,甚至消費者會參與到產品的生產過程中。
四是還有其他方面的新,這個就看還有什麼新的工具能夠整體改變零售的銷售互動模式,提高商業效率。
你對新零售有什麼看法,或者你看現在市場中有哪些模式是新零售,還是你有什麼不清楚的,一起在留言區討論吧!
廈門不將就
解析新零售(原創頭條,新零售所涵蓋的範圍和概念比較廣,理解起來也比較晦澀,本篇儘量以通俗的話來給大家解析新零售,相信大家看完後會有較大的啟發)
新零售起源和起因
- 電商發展速度持續放緩,我查過一組數據,國內網上零售額的增速已經連續三年下降!而網購增速的放緩仍將以每年下降8-10 個百分點的趨勢延續。傳統電商的發展基本已經到了“天花板”。
- 傳統網購電商存在很大的弊端:一方面網購的體驗始終是不如實體店消費。另一方面網購物流雖說逐年優化,仍然有瓶頸。
- 2016 年11月11日,國家發佈《關於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政策已經開始引導。
- 所以在2016年雲棲大會上,馬雲說:未來30年,“電子商務”很快將被淘汰,被“新零售”取而代之。“未來將是線上線下與現代物流融合的新零售的戰場”。拉開了新零售的大幕!
- 什麼是新零售
- 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 新零售核心:線上+線下+物流
- 新零售具體怎樣操作
1.線上+線下同步開店,將線下的優勢(物流、服務、體驗等)與線上的優勢(商流、資金流、信息流)融合,商家形成智能化、網絡化的全渠道佈局。以下幾點進行解析。
2.服務和賣貨結合
傳統電商所賣的產品基本都是標準化產品(價格、包裝、規格等統一),無法給顧客做更多的服務。
而線下店已經越來越多側重於服務,零售店都在往自己的模式中加入更多體驗和服務的元素,試圖給標準化的產品加上一層非標的外衣,吸引人們進店消費。也由於線下實體商店和客戶的接觸點更多,所以更容易營造全方位的體驗,並且和用戶產生更多地互動。
零售相當於將產品的售賣和產品的服務進行結合。
3.流量和體驗結合
我們都知道 商店銷量=商店流量×流量轉換率。線下店雖然客戶有很好的購物體驗,但也有一個很大的弊端,那就是顧客流量不會很大,比如說你在一條街上開了一家商店,理論上你的流量上限就是這條商業街的所有流量。線下店相當於:體驗好,流量少。
而線上店由於無法實現產品的可視性、可聽性、可觸性、可感性、可用性等直觀屬性,造成體驗差,但線上店流量入口是很大的,理論上線上店流量就是所在平臺的所有流量。線上店相當於:體驗差,流量多。
新零售相當於將兩者結合起來,實現流量大化(即銷量大)、消費體驗好(回頭客多)的目的。
4.線上和線下實現全方位的互通
商品通:線上線下庫存打通,線上下單即可線下取貨,線下可購線上產品等。
服務通:送貨服務、諮詢服務互通等。
會員通:線上線下會員資格、權益通用。
5.線上線下整套體系的搭建
把商品從進貨開始到最後的銷售環節全部搭建完成,中間通過一整套供應鏈系統進行管理,每一個線下店鋪,最終都是本商家外層的服務顧客的觸手。
而且每一家線下店鋪,都是具備基本銷售能力的體驗中心和品牌養成館,每家店也都是一個大體系中的庫存外包,也是線上售賣的區域分揀中心。
6.線上線下形成企業大數據庫,依據數據再進行線下體驗優化,線上商品銷售優化。
根據用戶消費及反饋形成的數據庫,可以看到哪些商品的銷量大,對銷量差的商品進行淘汰,重新上架新產品,優化商品的銷售。而且數據庫可以對每個客戶形成用戶畫像,線上便針對性的進行商品推廣。
根據用戶消費及反饋形成的數據庫,對於銷量大的商品,重點打造該商品的線下體驗。
7.新零售形態下新型消費構想
商家在網上開店,進行商品銷售—商家在線下開店,重點打造用戶體驗—消費者在網上看到產品並進行購買—商家將該消費者訂單給到離消費者最近的線下商店—消費者去線下商店體驗到更好的服務—該消費者復購率大大提升—數據庫記錄該消費者消費習慣—線上針對該用戶推廣感興趣的商品。
8.新零售下商家優勢
顧客流量更多,線上+線下同時獲取客戶流量。
服務更齊全,顧客體驗感更好,線下重點打造客戶服務和體驗。
物流更便捷,消費者可直接去就近線下店取貨。
形成消費者數據庫,依據數據庫進行改進。
品牌更易形成,每個線下店都是商品品牌推廣店。
以上就是我對新零售的一些認識,如果以上內容對大家有幫助,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專注為大家解析電商知識,有問題也可以私信我哦。
筆者介紹:四年資深電商從業人事,做過大型電商企業市場經理、電商企業顧問、部分縣政府電商顧問、實操過縣域農產品上行,專注為大家解析各類電商知識,記得關注我哦。
電商淺析
移動互聯網到來,萬物互聯的時代即將到來。線上紅利耗盡,線下舉步維艱。零售行業將以線上線下一體化,利用大數據,整合物流的形態出現。這就是“新零售”這個概念出現的背景。
自從去年10月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後,相關人士都在解析、佈局。然而,什麼是新零售?新零售相比傳統零售有什麼不同?新零售能帶來哪些產業機會?一時間眾說紛紜,阿里說,新零售是人貨場的重構,京東則認為,零售的改變其實是背後零售基礎設施的改變。
而新零售和傳統零售行業的不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地方:
1, 供應鏈條速度的顯著加快。
雖然,供應鏈條的運作模式本質上沒有什麼改變,還是供應商、各個銷售渠道、倉庫、門店幾個環節整體集合的結果,但是商品從供貨商走到消費者手中的速度將顯著加快。
例如京東物流的變革,對於京東便利店整個供貨渠道的改造,還有阿里的菜鳥裹裹都是這方面的改變。
舉了例子,去年的陽澄湖大閘蟹搶購活動,短短1分鐘內賣出了14萬隻鮮活大閘蟹,拿下全國銷量第一。大量訂單的背後,離不開阿里巴巴大數據驅動的智能物流系統的支撐運轉,天貓的高效物流成為了中國生鮮新零售行業的新航標。
2, 新零售的場景化銷售。
傳統的零售業和商場自成體系,發展的已經很是成熟,但是商業化氣息非常濃厚,對於消費者來說,有時候可能反倒會心生反感。
新零售的場景化銷售摒棄了傳統的商業化運作模式,以互動化和體驗化為主旨。將商業環境極大地融入娛樂的主題、藝術的主題、人文的主題等等,將商業嫁接更多跨界的元素,給予消費者人性化的關懷,豐富多元化的體驗,形成新的商業空間和氛圍。
3, 大數據和智能化管理。
通過大數據瞭解用戶喜好,構建用戶圖像,根據用戶偏好推送物品,促成用戶購買行為。這不僅僅侷限於電商行業。
在零售行業,也出現了這種變革。將顧客的所有支付偏好、消費路徑、消費習慣、會員信息、儲值信息等數據全部收集,並利用大數據整合能力,將數據進一步分析、整理,從而使自己的店鋪做到運營、營銷、服務體驗等方面的優化升級。
很多新零售時期的店鋪就憑藉著這一點做到了與消費者之間關係的良好協調,大大獲利。
從零售到新零售,多的不僅是一個“新”字,而是多了新的改變,除了以上這些,還有很多改變蘊含其中,便利著消費者和商家。
我是李合偉:伯樂創投俱樂部創始人,創投商學院首席講師,著作《覺悟行果創業論》。幫助過300多位創業者創業成功。期待與您分享交流~~~
李合偉說
阿里研究院認為,新零售就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形態。這當中涉及兩個關鍵點:“消費者體驗為中心”和“數據驅動”。這是消費升級和技術升級兩大驅動力。
消費能力和消費人口結構變化是消費升級的主因,主要體現在三點:
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可支配收入提高,對價格敏感度下降。
2、人口結構變化,年輕一代人數字化程度提高,有著更細分、更小眾、更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從消耗標準產品轉向消耗非標產品。
3、體驗式消費越來越受到重視,過去消費者通過電商、團購獲得實惠,現在對消費體驗、社交分享的需求上升。
技術升級主要是指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在基礎設施、供應鏈、消費端都給行業效率帶來較大提升:
1、基礎設施端,支付寶、微信等社交媒體工具的普及,新的支付方式、物流途徑、營銷手段被用戶迅速接受,這些基礎設施催生零售業態的快速迭代與更新。
2、供應鏈端,新技術提高供應鏈效應,更好的響應需求,比如生產裡的機器人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使得生產端更好更及時獲得用戶需求信息,及時作出反饋。
3、消費端,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新技術,正不斷地探索怎麼樣更好的提升消費體驗。
技術升級一直是生產變革大的驅動力。傳統零售是生產變革引導消費方式變革,新零售則是消費方式逆向牽引生產變革。新零售時代,消費場景無處不在,通過各種方式接觸到的觸點都有可能變成消費決策的環節,對於消費者反饋也會有更高要求。
昆仲資本創始合夥人梁雋樟談到,“19世紀80年代往後,零售行業經歷三個階段,一開始是生產驅動,之後是渠道驅動,再到如今的消費驅動,對於生產商來說,可以提供什麼樣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商品,變得非常重要。”
昆仲資本創始合夥人梁雋樟
新消費、新需求催生新業態、新產品
典型代表如盒馬鮮生,做了不少新零售的嘗試與實踐——
1、線上線下一體化,平臺統一運營隨時隨地響應用戶需求,依靠大平臺先進物流體系支持,3公里內配送上門。
2、將餐飲和超市形態融合一體,減少種類,聚焦生鮮,通過消費場景,激起到店人群的消費慾望,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場景需求。
3、基於地理位置、用戶畫像的精準運營,與消費者互動、分享。
4、以店為倉,利用大數據分析用戶、SKU,控制單量,減少庫存,再通過餐飲降低損耗。
社區便利店創業團隊如愛便利則聚焦高頻、固定的社區客戶,通過社區店員,與小區消費者形成一種鄰里、熟悉的關係,以提高消費體驗,並通過社區人群比較穩定的反饋數據調整供應商品鏈、品牌商、製造商。
“現在很多產品,會跟內容、IP產品結合,售賣的不是物質本身,而是帶有更多訴求打包的整體產品。”梁雋樟表示。
新零售中技術只是加分項
這些新業態、產品背後,有著新技術的支撐,降低成本並提高用戶體驗。
大數據技術使得線上線下全渠道打通,對用戶、商品、購買行為、交易本身能夠完成數字化,並且把數字化在各個環節裡面打通;CV(計算機視覺)等AI技術的嘗試、探索,帶來了更好的消費體驗;再比如供應鏈階段C2B的技術,倉儲物流環節裡面各種自動化、機器的技術。
但並不是每個新零售創業團隊都有著這麼強的技術實力,技術實力強的團隊未必有很好的商業化能力。
億歐公司創始人黃淵普表示,“人工智能領域,新零售創業公司技術人員少,自研人工智能多是噱頭,技術公司商業化落地做得一般,缺乏產業應用場景。”
第二套廣播體操領導員
可以看一下這本書《新零售實戰》,電子工業出版社的,裡面解讀了很多個新:
新業態、新思維、新技術、新工具、新終端、新渠道、新電商等等。
專門有一章還是講: 新零售獲客之戰
新網絡、新終端、新方式
新零售獲客網絡
新終端:跑贏後一公里,新零贏的銷售端怎麼造
新方式:全網引流,創意獲客
這些其實只新零售的一方面。